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手机版:
</br>
读书人五谷不分、不识世俗之物,一般的读书人根本就不会想到出刊印自己的诗集出 去赚钱这种事,似乎一提到钱就觉得钱脏了他们的手似的,殊不知人每日吃喝拉撒都离开 一个“钱”字。
李问自己也算是半个商人,他不能说他做这个事的目的很单纯,他的出发点其实是为 了自己的书店盈利赚钱,才想到了收集翰林院中的前辈们的作品去刊印出版。当然,这件 事要征得作者的同意,最好是能从作者本人的手中尽可能的拿到他所写的诗文。
等到时候文集刊印出来了,他再根据情况付别人稿费,李问也没想着白白拿别人的作 品去赚钱。若是前面出的文集卖的好的话,后面他还可以再找翰林院里其他的翰林们要手 稿,完了还可以给别人一点稿费和版权费什么的,算是帮翰林院中的众人添加一点收入。 若不然户部要是一直都拖欠他们的月薪发不下来,一些人家中的日子想必并不是太好过。
一路走回到家中,天已经黑了。
第二天去上早朝,果不其然,这一天的早朝皇帝提起了襄州等地干旱的事。一提到赈 灾就意味着朝廷要出钱,问题是国库空的都可以跑马了,户部没钱,皇帝也拿不出银两来
赈灾。
所以皇帝没钱赈灾,自然是要臣子们想办法了。
朝中的官员们,每日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能吵翻天,到真有事一个个都不吭声了。
户部尚书被皇上点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着说户部没钱,反正那意思是,你只要不 问户部要钱,要户部干嘛都行。
皇帝听的心烦,点了太子出来,“太子你说说,这事当如何处理。“
太子往前一步,略微思索了下,说道,“回父皇,儿臣以为,这事尽快派人快马加鞭 到襄州等地去了解情况如何,襄州等地的灾情是到什么程度,朝廷据此做出应对。”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大皇子生怕太子抢走了风头,站出来说道,“襄州等地的 的旱灾已是事实,儿臣以为现在当想办法筹得银两,派人到地方去赈灾。”最好是能派他
他用眼角瞥了旁边的太子一眼,心想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太子把赈灾的差事抢走 ,父皇现在是越来越重视太子,这样他这个大皇子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昭宗帝听的心口发疼,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啊,问题是银两从何处而来,你倒是说 说啊!
“老三,老四,你们都说说你们的看法。”
三皇子和四皇子都站出来说了对灾情一事的看法,但是显然皇帝对此都不太满意。
李问站在队伍的后面,皇上没有喊他出来问话,他就站在后面也不出来抢风头。这事 不明摆着地方上没钱救灾,就上了折子问皇帝要钱救灾,问题是现在皇帝也没钱,还等着 别人给他救济呢。
看来整个大成不止是中央的财政入不敷出,地方上的财政也有很大的问题。地方上一 道折子上来,皇帝就让人拨款下去,地方上这钱是不是要的太容易?朝廷给钱也给的太轻 易了?朝廷每年拨到各地去赈灾的银两没有千万两也有上百万两的白银。这事他就不明白 了,这些钱都花到了哪里去,是不是真的落到了实处,还是大部分都入了某些人的口袋里 ,后者的可能性估计会更大一点。
那这样的话,朝廷每年那么多赈灾的目的何在?是为了养肥大成上下那么多的贪官吗
1
可怜每次皇上提到要钱,朱广权都跪在那里哭的死去活来的,这人要是放在现代的娱 乐圈里没准还能混出一个老戏骨,这眼泪根本就不用酝酿,要打雷就打雷,要下雨就下雨 ,比影帝还厉害。
李问猜测户部肯定是还有点钱的,只是想要问朱广权拿钱并不是容易的事,毕竟上面 皇帝是个只会开口要钱的,朱广权这个户部尚书要不抠门点,户部还真的是一个字儿都不 剩,所以这个户部尚书当的也真心不容易,他只能在心里对朱广权表示深深的同情。
百官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商讨不出个对策来,皇帝脸色不渝的宣布:“此事明日再议 ,退朝。”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而皇帝后黑着一张脸走的。
下面无人站出来说话,太监喊道,“退朝——”
“恭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散了朝后,朝中官员们三三两两走在一起,都在谈论此事。
李问与旁边的官员们打了给招呼,远远的看到赵向毅和太子殿下在一起,他就不上去 凑那个热闹,就准备开溜了。
“李六元请留步。”
没走几步,就被小苏公公拦住了,李问喊了一声“小苏公公”,听到小苏公公说皇上 有请,他就知道皇上早朝那会没点他的名,是在这里等着他了。
“小苏公公请带路。”
“李六元请。”
李问跟着小苏公公到了御书房的门外,见到等在门口的孙公公,给了孙公公一个微笑 ,顺手又给孙公公塞了一点东西。</br>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