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景翔、赵建丹和赵建军三人成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的语文老师是江明宗,数学老师是女知青陶玉。
一二三年级的都是他们两个负责,四五年级的就是老校长和主任。
他们三个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一年级的同学基本上年纪都偏大一点, 江景翔的年纪是最小的。
普遍来说,大部分的人会在九岁十岁的时候把孩子送进学校,这个大部分指的是家里有一定的财力, 还重视学习,愿意把孩子送进学校的人家。
他们的钱有限, 没办法支撑孩子一路读下去, 所以就选这个年纪让孩子读两三年的书, 这个岁数孩子基本上也懂事了, 静得下心学习。
两三年之后他们基本的读写也可以,人也长大了, 可以当个劳力使用。
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的, 而少部分人才会一路读下去, 小学读完了, 再供上去念中学, 中学他们村里是没有的, 必须要去县城。
赵建丹是比较孤单的, 因为和她一样新入学的女同学少。
除了她以外, 就两个女同学,一个女同学她的妈妈是老师陶玉,另外一个她的爸爸是工人。
一个妈妈是老师, 一个家里比较宽裕,所以才会把女儿送到学校来。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有这两个非同一般的情况,今年就只有赵建丹一个女新生。
她回去之后就跟江景瑜说了这件事, “婶子,我们老师也说,现在女学生更少了,去年的时候女学生多,但是大部分上了一年学或者一学期就不上了。”
这些家长相当一部分是冲动了,被江景瑜给刺激的,觉得他们的女儿也行,然后经过时间的流逝,他们冷静下来了,或许是认识到这件事情不是谁都能做,也或许是心疼钱,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那些女孩子又从学校回到了家里,所以今年的女新生就三个。
这个还是比较多的,之前有几年一个女生入学的都没有。
顾向恒和江景瑜都叹了一口气,造成这种现象,一个是观念,一个是穷。
重男轻女的观念还需要时间慢慢的洗刷,而穷这也是基于现实。
在肚子都没法填饱的情况下,谁又舍得把家里那所剩无几的钱砸到学校去。
现在的学费可不便宜,一年的学费好几块钱,可以买好几斤的肉,也可以买小几十斤的粮食了。
江景瑜摸了摸赵建丹的头:“希望过两年你们学校的人更多,女同学也更多。”
赵建丹大力的点了点头:“婶子,会的!”
*
赵大石现在是鲁师傅的头号助手,鲁师傅要做什么,他就一点折扣都不打的做。
大队长说鲁师傅欣赏老实干活的人,让他听鲁师傅的话,他也听了,鲁师傅说东他绝不敢往西。
烧砖很辛苦。
不管是在山上挖泥土,运送,还是在烧窑时候,全都是苦力活。
力气小点的都容易吃不消。
他瘦了,他爱人和妈妈都心疼他,“你瘦了,多吃点,不吃饱一点你身体撑不住的。”
赵大石摸了摸后脑勺,憨憨的笑了:“是得要吃多点。”
赵母就也跟着笑了,“幸好大队长体贴你们,把你们的工分上调了,还给你们发福利,不然怎么撑得住,人又不是铁打的。”
这说的补贴就是给他们隔段时间发鸡蛋补充身体。
不是赵母说,这要是不把工分加一加,又没有补贴的话,她真不乐意儿子去干这活,太辛苦了。
也就是因为有这份补贴,他们还能干下去。
现在眼看着几个儿子都要成家立业,赵母的性子比之前平和多了。
如果当初江翘想要让江景瑜被一个男人从水里救上来,毁了声誉,无法嫁给王鹏飞,还不想让她日子好过的话,就不会选赵三石。
他们家里没有那么穷了,在这种村里大搞发展的时候,壮劳力多,还成了一大优势。
赵大石没说话,摸了摸后脑勺,他们这么卖力也有做给鲁师傅看的意思,如果他后面又改主意了,愿意把这技术教给他们的话,吃再多的苦都是值得的。
随后赵母就惦记起了这些红砖,“我去看了,那砖比不得买来的,也很不差了,什么时候村里面才会有多余的砖?到那时候我们第一个去兑换,到时候用红砖建房子。”
她的话语里满是向往,“你三弟四弟要起房子了,要是在年底的时候赶得上,就用工分或者出些钱买一些红砖回来。”
赵大石点头。
有这样心思的人真不少,赵三石抬头问赵大石,“大哥,怎么样?产量跟得上吗?年底前可不可以供应得上,把村里的路修好?”
赵大石,“可以的。”
大队长说了,要把村里该修的修好之后才会开放一部分红砖给大家兑换,所以烧砖的大家伙都很卖力。
因为他们自己也基本上都心动了,想要兑换一些。
他们现在烧的砖越多,就可以越早开放兑换。
他们现在每天马不停蹄的干活,还是比较有希望的。
赵三石,“除了修路,禽舍那边也要用砖。”
赵大石,“也够的。”
这下子赵家人都笑了。
“那就好。”
盯上了这些红砖的人,可不仅仅只是赵家,村里没有青砖大瓦房的人都惦记上了,在知道可以用工分兑换一部分的时候,一个个的再也不偷懒了,基本上也没有了请假的情况,除非是一些迫不得已的事件。
由此可以看到这些红砖的魅力。
这个消息口口相传,很快就传到了别的村去。
这个消息也传到了细柳村,黄桂花过来给女儿送自己做的菜包的时候就问起了这件事儿,“这是真的吗?”
叶红秀点头,“是真的。”
黄桂花:“那砖在哪里烧的?可以去看看?”
叶红秀:“烧砖的地方不给看,你要看晾晒的地方可以,或者直接去学校看吧,学校那边就正在建房子,你想看砖的话直接就能看到。”
黄桂花,“走呗,去看看。”
之前黄桂花也不是没有来过他们这学校,现在新旧一对比,太惨烈了。
她摸了摸新教室的墙壁,推了推,纹丝不动,这土水泥也是他们自己制作的,现在这砖也能自己烧了,就剩下瓦片,这也太能干了。
“说到底还是我外甥女和外甥女婿出息。”她骄傲。
叶红秀笑得合不拢嘴,“他们呀,也就仗着年轻瞎折腾了。”
明明得意的很,但是说起来的时候还是要贬低一下。
黄桂花乐呵呵的点了点女儿,“你呀,就别谦虚了,好是真的好,什么时候这砖也能往外卖呀。”
叶红秀,“这估计没那么快,怎么,家里要起房子?”
黄桂花:“不是,我就问问,家里不急。”
大儿子家的孙子年纪还不大,这需求还不那么迫切,等过几年,他们村这兑换应该早就有了具体的章程,到那时候再买也不迟。
叶平生知道的时候后悔的直跺脚,他之前应该不要那么急着给大儿子起房间,要是拖着到现在,就可以在这里买一些红砖回去建房子了,结实耐用又好看,而且是亲戚,或许还能打个折。
他这房子真的是建得太着急了,还跟亲戚借了钱,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唉声叹气。
看到他们村民这个兴旺的样子,叶平生又想到了他们村,他给了大队长那个地址之后,宋大队长和其他的干部召开了会议,然后宋大队长带着人去省城了。
说是去学习的,但是折腾到现在也没折腾个什么来,但是都爱上了去省城那边,能不爱吗?
这可是公款出差,基本上每次去都大包小包的回来,也不知道他们哪来的这么多钱,这能学到什么?
叶平生怀疑大队长他们早就放弃了,正在借着出差的名义肆意挥霍。
然后叶平生又想到了别的村,也没有什么亮眼的成绩,看上去大家半斤八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才能自己站起来,上庄村这是有了个好大队长,走在了前面。
他跟江景瑜殷殷叮嘱,“以后你们往外销售了,记得提醒我啊,你小舅舅家里好几个表弟呢。”
江景瑜:“这没问题。”
因为鲁师傅经常在乡下,他的爱人王秋菊隔一天就会过来,帮忙收拾住所,给他做顿好的。
至于她不在的时候,鲁师傅就跟旁边人家搭伙了。
看到这里热火朝天的样子,王秋菊也是高兴,这代表着老伴的收入。
而且她来这里可以收获在城里没有的尊敬。
另外就是在城里不一定能买到想要的青菜,在这里,她只需要花少少的一部分钱就可以买到很多,所以她每次来的时候就会买上一大堆带回去。
青菜,有自留地的人家边边角角种了不少,要是有人愿意出钱买,那自然也是高兴的。
双方皆大欢喜。
这一天王秋菊又大包小包的带了一大篮子的青菜,还有跟村民们换的一些鸡蛋回去。
一看到她回来,她的两个儿媳妇就窜了出来,“妈,你回来啦,辛苦你了。”
脸上笑得十分热情,在看到她手上的篮子满满当当的时候,笑容更热情了。
王秋菊的脸色却并不十分好看,本来她这回没那么快过去的,昨天才去了一趟,但是这两个败家的媳妇!
瞪了她们一眼,王秋菊就把其中的鸡蛋拿出来,专门放到了柜子里,准备上锁锁好。
她昨天买的那些鸡蛋被这些个败家的给她们娘家送回去了,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这时候儿媳妇把孩子叫了过来,“你们还不回来,奶奶回来了。”
这一叫,就有好几个萝卜头围了过来叫:“奶奶!”
“奶奶你回来了。”
“奶奶我想要吃鸡蛋!”
看到孙子孙女,王秋菊就没有那么严格,笑了,“你们要吃鸡蛋吗?好,晚上奶奶就给你们煎鸡蛋吃。”
一边说,柜子照锁不误。
让两个儿媳妇都有些讪讪,妈这也太小气了。
家里最近不缺这些了,她们这才给了娘家一些方便的。
要是婆婆愿意帮忙把娘家的份一起带回来就好了,她们又不是给不出钱,偏偏婆婆胆小,不敢买太多,说什么怕有人挑毛病,有谁会挑这个毛病?
他们家里这么多口人呢。
不就是跟农民兄弟买点吃的改善伙食吗,这也过分了?他们的钱那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呀,这都没地方花去。
鲁师傅之前是级别高的技术工人,在找亲家的时候差不多,所以要说起工资来的话,家里真不少,每个月都能剩下不少钱没地方用。
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基本上有什么都能买到什么,比如最难买的四大件吧,他们家买四大件的钱是并不缺少的,但是家里到现在还缺一个收音机,就是因为没有票。
虽然有人说可以花高价去黑市买,但终究是怕隐患。
王秋菊是不敢的。
“叩叩叩——”
有人敲门,一看,是邻居李婆婆。
李婆婆有些不好意思,“秋菊,我刚刚看到你好像带了些丝瓜回来,我孙子他上火了,你这能不能匀两根给我?”
这个没问题。
看到王秋菊答应了,抽出两条给她,她大喜的接过来,絮絮叨叨的,“我早上去买了,结果去晚了一步,丝瓜卖完了,还是你家老鲁有能耐,退休了还能找到这么一份活。”
李婆婆不知道老鲁这回接受外聘具体多少钱,但是看着他们家里的笑脸,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至于他去的地方,也没有想象中的差。
看这些吃就知道乡下说是穷,吃的真的不少。
她压低了声音,“秋菊,除了这些青菜以外,那村里还有没有别的?”
王秋菊拧眉。
李婆婆:“我想要跟他们换一只鸡,给孙子补一补身体,你知道,他前段时间才病了一场。”
王秋菊苦笑:“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卖。”
李婆婆:“不是说那村里养了很多只鸡吗?听说上千只鸡呢,每个月往食品厂送一车车的鸡蛋,我还看到有人买到阉鸡了。”
这个王秋菊早就打听了:“那些没有对个人的,都是对单位的,你想要买,就得找村里养鸡的人家。”
她解释:“这个真不容易,个人能养的鸡有限,养来生蛋的,没有什么急用钱的,不会卖。”
她家里要是想买,也能买,但就要凭借着老鲁的身份提出来,老鲁不愿意这样干。
能买到鸡蛋就很好了。
在他们絮絮叨叨惦记着吃食的时候,顾向恒和江景瑜正在和孙教授说着话。
孙教授的伤已经好了。
他的伤势好了以后就沉默了很多。
这一次的遭遇可以说是死里逃生,如果不是他的外孙也跟了过来的话,他或许会一蹶不振,丧失求生意志。
他的外孙,詹旭华,就是这一回到他们这里当知青的那个人。
顾向恒也不知道对方用了多少关系才能跟着来到这里。
但无疑,有这么个后辈在,孙教授心里的那口气没有彻底散去。
也是因为有这么个孩子在身边,他孑然一身,农活也不擅长,外孙也是个没下过地的,为了未来能够过得好一些,他接住了大队长伸出的橄榄枝。
顾向恒打听到了一台故障被弃用放置在仓库积灰的碾米机。
夫妻两个去看了,那台机器好的部分被拆了,主要的还在,顾向恒的意思就是,既然这位孙教授在这方面擅长,高大上的东西他们这边是别想了,不知道像这种日常的机器孙教授能不能修理。
因为那个机器笨重,轻易不好挪动,所以江景瑜画了一幅详细的图出来。
听到顾向恒详细的描述了一遍,孙教授看着那些图纸,点了点头,“你有材料的话,我有八成的把握可以修。”
听到这话,顾向恒就笑了,在他看来有五成的把握可以修这件事就能干,现在听到八成,基本上就确定了。
他是个干脆的,“我现在就跟上面的人打申请,把它要过来。”
他没有想过带人过去修,如果他把人带过去修好了,那他们能不能拿到手还不一定,但要是坏的拿回来了,对方不会阻拦。
这样碾米机修好了,就是他们这边的了,
至于碾米机要通电,这电怎么来?
这个少不得顾向恒去找他的老上级磨磨牙。
县城的经济不宽裕,拨不出钱,他们可以自己村里面出钱。
这点顾向恒是有准备的。
每个村子里通电那是后面年代才能做到的事儿,他们现在才六十年代,没那么快。
那就自己主动争取,早日让大家进入电力时代。
电力这方面他们这里也有个优势,那就是在下面有水力发电站,等之后他们这里要工业用电了,也比较方便。
确定了,顾向恒就行动起来。
对他折腾的这些事情,梁保都是采取的纵容态度。
县里的财政就这么些,他顾不了那么多,如果他自己能够折腾出点什么,这是再好不过的。
就比如他带着村里养了那么多的家禽,生的那些蛋送到了食品厂里,最后增加的就是食品厂的收入,还有他们这里本地的税收。
如果没有遇到什么病的话,这养殖的规模还会继续,能够赚更多。
也能带动着一个村里发展起来。
只要他发展起来了,后面才能带动周边。
而他在这期间付出了什么吗?
一分钱都没出。
就是给了他们一个允许。
梁保是期待着他能继续“折腾”下去的。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有谁能够带着大家吃的更好,穿的更暖,他就冒一些风险又怎么样?
他现在还能活着,就是因为他不是循规蹈矩的人。
就是有梁保在后面支持,顾向恒才能发展得这么顺利。
这台报废的碾米机很快就被江驻运了回来。
这么一个铁疙瘩回来,章学知围绕着转了几圈,他大学学的也是这一类的,只可惜接触的时间短,不够深入。
现在有故人在,他偶尔还会避着人去牛棚那边跟孙教授请教。
这件事情江景瑜也知道,只是让他避着人,不要张扬。
至于说不能跟牛棚的人保持清晰的界限……只要他们有本事,还要用呢。
只是同样,不能张扬。
至于通电,江景瑜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她在现代的时候有接触过。
沼气池大规模推广是后来,但是它很早就出现了。
他们这边也可以尝试。
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发酵形成的一种可燃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
沼气燃烧主要是甲烷的燃烧,在后来,这是一个朝阳产业。
如果成了,就可以满足家庭用。
就现在的情况,如果通电了,也没几户人家舍得用电的。
对这方面,顾向恒了解真不多。
“我们可以用沼气发电?”
江景瑜:“沼气很早就被发现了,但是18世纪才被测定成分,在我国,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现在有些地方已经有人在沼气了。”
20世纪20年代,就是1920-1929.
现在已经是1968年了。
江景瑜:“我记得当时查资料的时候就是六七十年代出现的兴建沼气的热潮,只是现在没有传到我们这里而已,发电难,用来当燃料简单一些。”
顾向恒压抑着兴奋:“我们这就去打探!”
在他兴奋激动的时候,那一头,刘盼大喜。
只觉得天都蓝了,空气都变甜了。
拉着王鹏飞的胳膊,“儿子,这是真的吗?”
江翘也是十分惊喜,不顾自己的肚子,拉住他另一只手,“鹏哥,这是真的吗?”
王高来没有问,但一张脸上满是殷殷期盼,显然也在问同样的问题。
王鹏飞眉飞色舞,“是真的,我还能说假话不成。”
刘盼急促的呼吸着,突然一口气没上来,就这么软软的倒了下去。
王鹏飞赶紧接住她,没让她倒下去:“妈,妈,你怎么了。”
王高来脸色通红,兴奋的提高了声音,“你妈这是太高兴了,来,让她平躺一会儿,就没事了。”
江翘看着王鹏飞,眼中异彩连连。
她没有想到王鹏飞会给她这么一个大惊喜。
她之前都怀疑自己的重生是不是一场梦了。
因为村里的变化太大了,跟她上辈子认知差别太大了。
让她没有自信,怀疑自己。
现在好了,她没有错。
王鹏飞真的成为食品厂的工人了。
他比上辈子更早正式进入食品厂。
可以比上辈子更早认识人脉做积累,只等时候一到,就爆发。
然后她的好日子就到了。
想到被顾向恒江景瑜这两个死死压在头上的憋屈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江翘看王鹏飞的眼神越发柔情蜜意。
没多久,刘盼就醒了,抓住王鹏飞的手,“儿子,你刚刚说的是真的吗?你转正了?”
“这是真的!妈,我现在回来就是办手续的。”
王高来,“之前没有听你说,你二叔帮的忙?”
王鹏飞脸上的笑容淡了,轻描淡写,“不是,二叔好久没跟我说话了,我这是被上面的领导赏识才被提拔的。”
这话其他人都没有丝毫怀疑。
“我儿子是金子,别人这叫什么,慧眼,伯乐!”
“以后好好干,别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王鹏飞成为了正式工人,户口关系就要调走了,以后就是吃供应粮的城里人。
这是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大喜事。
没多久就传出去了,王家传来了久违的热闹声,贺喜讨巧的话没有停歇过。
热闹够了,这才一大堆人围着去大队找顾向恒。
一行人浩浩荡荡。
这个点是中午休息的时间,顾向恒吃完午饭打了个盹,看着时间到了大队,一进来看到的就是黑压压一片人。
刘盼红光满面:“大队长你哪去了啊,我们等你老久了!”
顾向恒:“……”
要不是看着你们脸上全是兴奋,这乍一看还以为你们找我麻烦来了。
“我回去吃饭了,怎么了,这么多人?”
刘盼的声音提的高高的,几乎响彻这片天地:“大队长,我儿子转正啦,我们是来给他办手续的,以后他就是吃皇粮的人了!”
顾向恒看了一眼志得意满的王鹏飞,笑了:“恭喜!”
刘盼砸吧嘴,就这反应?
也太平淡了吧?
她儿子以后可是正式工人了!
不过想到后面一大堆人在,他或许是要面子吧,她赶紧催促儿子拿出资料。
她就是担心临门一脚,被他给卡了,不能及时转正。
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下,就算对方心里有鬼,也不好办的,这样她儿子就能顺顺利利的去城里了。
顾向恒一点磕巴没打,把手续给办了。
然后回去跟景瑜分享了这个消息。
江景瑜:“嗯?”
除去村里的发展以外,这个事情有点意外啊,“你知道他是怎么转正的吗?”城里人转正都不容易,乡下人转正就更难了。
顾向恒:“据说是被上面的人赏识。”
江景瑜:真的吗?那看来是她之前小瞧了他?
这可比书中他进城的时间要早不少啊。
不知道为什么,江景瑜的直觉告诉她,这里面还有内情。
然后就问了她在城里的“包打听”玉林嫂子。
宋玉林猛地一拍掌,脸上还有着说八卦的兴奋和激动:“这事你不问我,我也要跟你说了,这还真是你们村的人,我跟你说,绝对有猫腻!这一回食品厂有两个转正的名额,你是不知道,塞钱送礼都有人做了,就想着转正,结果最后转正了一个副厂长的侄子,一个就是你们村的,这个结果公布的时候,食品厂那些临时工差点就闹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二合一更新!
大家都不评论了呜呜呜
感谢在2021-11-04 20:56:08~2021-11-05 20:54: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柳希言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