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张芸芸倒不是真的知道了什么,她一心忙着挣钱, 从来没关注过村里发生的事, 四爷的名单上也把张家和周家排除了。
张芸芸之所以那么看林爸林妈, 是因为她的生意黄了,不知道是谁向人举报了,害得她差点被抓,好在被好心人救了,才躲过去。
张芸芸曾经在县里偶尔碰到过林妈,所以她怀疑是林妈告的密, 她不相信林夏那个女人会不嫉妒自己,现在知道了她的秘密, 肯定回去告密了。
但她还不能反击, 做生意这个事只能捂死在手里。
因此在省城的车站看到林爸林妈,她才会用仇恨的眼神看他们。
只是林爸林妈做了投机倒把的事,难免心虚,又不觉得自己家和张芸芸有什么仇恨,所以理所当然的就认为是她发现了什么。
林夏心里也担心,就让林爸林妈暂时先安心住着,什么也别做, 就当正常的来看女儿就行。
晚上等四爷回来, 把事情和四爷一说,四爷安抚了两老几句,就出门找人了。
四爷找人调查张芸芸,看看她到底知道多少, 顺便也查一下,她来省城是干什么。
查了几天,没查到她发现了什么,倒是发现了点她要干什么。
那次意外,张芸芸认识了一个二道贩子,也就是那个救她的人,叫刘志远。
那次事情过后,县城非常严了,他们也不敢在县城做生意了。
也不知道张芸芸是怎么想的,就跟着那个刘志远来了省城。
这年头没有介绍信是不能离开出生地的,张芸芸借口随军,拿着周建国那边送来的接收信向大队长开了证明。
但她并没有立马就去周建国那边,而是找了个借口,说是三个月后过去,而这三个月就跟着刘志远在省城做生意。
周建国那边以为张芸芸一直在老家,也就没在意,因为通信不方便,也就没想着另外问父母。
而村里又都以为,张芸芸去随军了,等一个月后收到简短报平安的信,就彻底放开了。
于是张芸芸就这么留在了省城。
和林母相遇的时候,是她和刘志远刚从下面的市里回来,正好撞上了。
而且张芸芸不确定林爸林妈是不是知道她随军的事,所以才一直盯着两人看,想看出个究竟来。
知道是这么个情况,四爷就留林爸林妈住下了,然后找了供销社的那个领导,钱付了,但是东西留在供销社的仓库里放着。
等张芸芸离开后再说吧。
反正她已经在省城呆了两个月了,离随军也没多久了。
果然一个月后,张芸芸坐上了去军营的火车,林爸林妈也彻底安心了。
经过这件事,四爷不放心让二老自己带着东西跑来跑去了,就找了一个关系极好的司机,每两个月帮着运一次货。
货也不直接运到村里,而是在县城买了一个小院子,平时都放在那里,货不够了就让林大哥偷偷去取。
这样林爸林妈也不用一直来来回回的跑了。
经过四爷的努力,机械厂的成绩喜人,不仅收割机的订单排到了明年,完全等不及生产。挖水库的机器也正式投入了生产,开始对外销售。
这样一来,省城的机械厂完全忙不过来,不得不扩张。
因为这一年,机械厂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省里决定把京郊的一块地批给机械厂建新的厂房,那里的面积比现在的大了三倍有余。
厂领导在规划的时候,不仅建厂房,也打算多建几栋宿舍楼,起码现在的正式员工都有了分房的福利。
不过这不管四爷和林夏的事,有厂领导操心呢,少了谁也少不了他们的。
不过有一好事落到了四爷的身上,领导暗示,要招新人了,以有省城户口的优先,没有户口的,有技术也能择优录取。
这意思很明显了,如果四爷想安排人,那就想想办法帮人弄到省城的户口,或者自己给他们开个小灶,先培训培训。
毕竟机械厂选谁不是选,如果有四爷这个技术骨干优先培训了,一进来就能上手,也能给厂里省很多事不是。
不过这一点也提醒了四爷,既然要培训,那就统一都培训吧,培训过关的进,不过关的淘汰,公平合理。
四爷把安排人这事做的光明正大,让人挑不出理来。
至于四爷想安排的人通不过考核,那就没办法了,已经给了你机会,不管是脑子笨,还是不用心,比不上别人,你怪的了谁。
这样的,四爷也不会选,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为了这事,四爷还专门回了一趟大河村,把事情和大队长一说,大队长立马响应,召集全村的人开了个会。
四爷也不来虚的,当场拿出了报名表,有愿意的,包括来大河村插队的知青,只要愿意都可以报名,随后参加三个月的培训,优胜劣汰。
热热闹闹一下午,村里有一半的年轻人都报名了。
林家林大哥林大嫂都报名了,林爸林妈听四爷说了大致要学点什么之后,高兴不已,觉得儿子儿媳这波进厂是稳了。
毕竟老师就是四爷和夏夏啊,课下让他们给辅导辅导还愁考不上吗。
真要这样,那活该一辈子待在农村。
报上名的,家里人都很高兴,晚上纷纷带东西上门,一是感谢四爷给了机会,他们也知道要不是四爷在厂里做的好,村里人连知道都不会知道,何况还有报名的机会。
二也是想要四爷多照顾点自家孩子。
四爷并没有收,丑话也说在前面,机会他给了,但一切还要靠自己,他是不会徇私的。
至于其他没报名的,四爷就不管了,在林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回了省城。
厂里这边也很热闹,报名的人络绎不绝,从早到晚没个消停。
四爷也很忙,还拉着林夏一起忙,要编写一些教铺资料,要安排上课的内容和节奏,然后还要紧急培训优秀的员工怎么当教员。
加班加点忙了半个月,总算要开课了,讲课的地点选在厂里的大礼堂,每天上四节课,一节课2个小时,老师都是厂里各部分优秀的工人。
每半个月有一次测验,如果测验不及格就会被刷下去,三个月后,都合格了才会留下来当正式员工。
这算第一次实行,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报名的也就130多人,大礼堂的一半都没有坐满,不过对那些教员来说,已经很多了。
他们很多人都是老老实实勤劳肯干的工人,在人前讲话的机会不多,所以上午两堂课就安排了四爷和林夏。
四爷不用说,什么大场面没见过,林夏也不怵,当娘娘的时候,上千人的宴会,她还不是大大方方的站在四爷身边。
有了他们的开场,知道了应该怎么做,该讲的内容又早已经背熟,下午讲课的工人也顺利完成了任务。
一开始结结巴巴,但后面越讲越顺,虽然还是会紧张,但好歹吐字清晰,也没讲错内容,这就可以了,毕竟是第一次。
有了好的开始,后面的培训就慢慢走入正轨,出现点什么问题也能很快解决。
等到三个月后,最后一场测试,还剩下80几个人,算是比较不错的成绩。
其实在最后一个月,这些人已经基本在上工了,算是实习,最后的测试也不再是考试,而是他们实习的部门领导给出的考评。
基本上如果没有犯下什么大错,都能留下了。
事实也是如此,除了极个别的犯了错误,都留下来了,并顺利成了正式员工。
林大哥和林大嫂都留了下来,林大哥会开车,就留在了外联部,林大嫂细心,去了小零件生产线。
这时,新厂已经建的差不多了,机器都到位了,这些人全部调入新厂,正式投入工作。
对于这一次的培训,厂领导都非常满意,觉得应该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源源不断的为厂里培养人才。
他们想要四爷专门负责这个,但四爷没答应,他主要还是想做新机器的设计,专注于研究。
但这个机会确实不错,于是四爷推荐了一直跟着他的一个同志李红兵。
李红兵很善于实务,就是在研究一途缺乏创新,去管理培训的事肯定能做的很好,懂技术又懂实干的人才。
他走马上任之后,立马整理资料,总结经验,开始第二批的培训计划。
虽然填充了80多人,但还远远不够,招的人自然越多越好。
新厂那边的条件比旧厂这里好太多,虽然偏僻了点,但不管是厂房还是住宿条件都好了一大截。
四爷和林夏就分配了一间三室一厅的大房子,林大哥大嫂也不错,两室一厅。
因此楼房建的多,现在的员工,只要是正式的就有房子分配,而且是那种简装修过了的,房间刷的雪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阳台。
这样的条件在这个年代是最好的了,所以工人们纷纷要求调去新厂。
厂领导商量来商量去都无法决定谁留下谁去新厂,哪怕是投票依然有很多人不满。
最后还是四爷出主意,干脆全部都搬去,旧厂就卖给别人做厂房,卖的钱直接把新厂到省城的路修起来,修的大一点,正好运货。
领导们一合计,干了。
另外四爷还给出了一个不是主意的主意,那就是路两边的地,可以私人买下来建房子,只要规划的好,以后妥妥会成为一条繁荣的街道。
这事四爷也没瞒着,消息稍微灵通一点的都知道了,但真这么干的人却不多,毕竟这年头没几个人手上有闲钱的,只能看着大好机会溜走。
四爷和林夏申请一块很大的面积,找了人帮忙,打算马上就动工修建,建几栋住宅,自己不住,以后或卖或租给厂里员工的家属都行,毕竟以后招的人多了,不是谁都有分配房子的。
林妈这些年充分见识到了四爷的能耐,所以把这么年赚的钱都拿了出来,让四爷一起操作。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