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纲多点出击,目的不止一个,既要探敌军虚实,亦要寻机歼敌!
关羽的用兵,不能等闲视之。庞统之言,与太史慈别无二致,严纲更进一步,将之视作高顺!
有此想法,严将军还挺兴奋的,白马的战术连陷阵都能对付,一定可以对付关羽。
陷阵军,高敬方!这支传奇劲旅有多强,连严纲都是停留在传说与书面上的。
书面不难解释,定边军有最为完善的战例系统,而陷阵的每一场作战,都是步军标杆。仔细观察体会,严纲当然能知道对方的厉害之处,只不过,始终缘铿一面。
幽州之战,他被俘之后,高顺负责稳定周边郡县。此后,陷阵坐镇幽州,严纲的白马则在并州。之后连番大战,他与高顺都没有合作的机会,隐隐也是种遗憾。
相距最近的一次,是叶欢策划陷阵南调之时,严纲北上攻击鲜卑,二将擦肩而过。
从未谋面,却不代表二者之间没有交流。恰恰相反,在南山武院的“论坛”上,高顺对严纲白马是推崇备至的。尤其在步骑配合上,前者更将后者称为全才!
过度赞誉?不存在的,称赞之后,是数千
字的战例分析。高顺向来谨慎,为人公允,他的结论,加上分析,张辽张飞这般的大将都会认可,当然,辩论是始终存在的。
很显然,南山武院以及书院的论坛,都是叶欢刻意为之。一开始是想找点后世的感觉,但很快发现,这种模式无论对于治政还是军事,都有极大的好处。
书院之中,经常会有学子聚集一处,讨论时事,每每不乏慷慨激昂之言。叶欢对此全力支持,只有一个条件,要言之有物,不可将精力浪费与空谈之中。
武院则更为严谨,除了院生与教授,各军大将每月也会投来文章。叶欢在此是有硬性要求的,集思广益!什么,你说不想写?好,想想你下个月的装备。
写不出来?知识不够,不够就学,我不要你的文笔,要的是你的想法。
等很多战将而言,缺的就是想法,有了想法,他们就敢于尝试。比如严纲,他应对关羽步步逼近的控点战术,就是来自南山武院论坛,飞燕骑什长的想法。
定边军天下无敌?尤其是骑军?叶欢说了,全军给同袍想弱点,将他们作为假想敌,哪怕在沙盘上击败也行,我有重赏,
要不,一个个都飘上天了。
对方的想法很好,步军多点控制,配合骑军,不断压缩对方的机动空间。关键在于各部之间的距离和反应时间,要有充足的后续战法,防止敌军一点突破。
认可对方,严纲的表现是战术演练,他找的陪练是谁?麹义的先登军。严将军的性格是执拗的,你的想法好,我也有能力想出办法破解。
麯义将军对此,倒是甘之如饴,白马又何尝不是先登的最好陪练?且从对抗意识上来说。两军更加接近与实战。
高顺的陷阵军到底有多强,不经历实战,是无法完全认知的。但在严纲心里,麯义的先登军与之,最多相差一线。
他甚至认为,先登的战力,不在虎卫之下,且是从与麯义关系不佳之时就这么想的。严纲可以厌恶一个人,但不会否定对方。
双方的关系改善之后,先登与白马之间的合作更多了,双方的战力都有进步。是以严纲一提,麯义就欣然允可。
参与其间的,还有张燕将军的黑山军。对同袍之间的演练,他本就兴趣十足,那是提升麾下战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结果怎么样?在白马军
面前,黑山军的表现,是颇为顽强的。
亲自率领士卒,扯开空间,严纲精准击溃了关羽麾下的一队超过三千人的步卒。然后在对方援军赶来之前,扬长而去。
时机掌握的有多精准?两面来敌看见白马军踪影之时,他们还在激战,下一刻,却是调转马头而走,走的快如闪电。
约莫盏茶功夫之后,太史慈率领骑军赶到了战场,看着眼前的战况。子义将军心中有些后悔,他要再来快那么一步,就好了。
三千士卒,被白马军冲击小半个时辰,伤亡过半,且几乎没有一个完好无缺的。此次突击,白马展现了他们不逊六曲的能力。
每一个士卒都是进攻发,每一什,每一队,再到一曲。审时度势,将战局导向自己最有利的方向,加上严纲的亲自调控。
“严仲甫有如此战术,难怪敢于在二哥层层压进之下,施加突击。怕是我的动静,他也能观察的到,未必能赶得及。”
只看战场,太史慈就能看出千言万语,不是关羽训练的士卒不够精锐,实在是敌军太强,他们来的,就像是一阵狂风。
“三将军,敌军的攻击太猛了,他
们似乎有一种新的散兵阵型,间距与之前所见,尽不相同,好像只在冀州听说过。”
校尉的头上裹着厚厚的百步,血水依旧渗透出来。出言之时虽然有所控制,但太史慈还是听出了间中的那一丝颤抖。
他不会去苛责士卒,这名校尉,在二哥麾下亦是骁勇善战。他能如此,足见白马军的冲击,给徐州军士卒,带来多大的震撼。
“只在冀州听说过,是了,当日,张海龙率领六曲,一句冲破三大主力步卒的防守。只是听闻其名,恨不曾亲眼得见。”
听了校尉之言,太史慈立刻想起了魏郡南,六曲狂飙突进的那一战。曹仁,高览,淳于琼三军联手,未曾阻拦分毫。
身为骑军将领,他对之是向往的。而张海龙施展的战术,至少在徐州之战时,全无端倪,说不得就是在隐藏实力。
太史慈的判断不会错,与严纲和解之后,麯义成了前者的心中知己之一,之所以是心中,嘴上严将军是不会说的。
至于张海龙,岂会对白马同袍隐瞒?且他的突袭战术,至少有三成,来自严纲的建议,亦是军中集思广益之果。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