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红楼老太太 > 恶父贾珍

恶父贾珍(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榜下贵婿 微凉 闲唐 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 偏执与小娇兔 七零炮灰女配的锦鲤日常[穿书] 王爷他跟着我穿回来了 麒麟儿 真千金下山了 她太甜

贾政的奏章,阐述工部设立自鸣钟研究作坊的理由是, 工部索性没有什么大型建筑工程。

他反正是空闲。

故而, 研究了自鸣钟。

然后, 觉得自鸣钟的研制可行。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与金钱,必定能够成功。

希望陛下能够允许成立自鸣钟研制作坊。

贾政强调,大月朝乃堂堂□□,礼仪之邦, 教化万民。

再不能被番邦小儿轻视。

弗朗机人不肯认同大月朝的礼仪, 本朝应予以回击, 让他们认识认识,谁才是霸主。

石梅抖抖贾政的奏章:“你这样几句空话,凭什么让陛下出钱出力?

你得把研究自鸣钟的利益指出来,让陛下看出好处!

你这奏折, 通篇看来, 就是你不服气西洋人, 想研究自鸣钟跟他们赌狠, 压弗朗基人一头!

陛下圣明烛照,能跟着你小孩子过家家, 瞎闹腾?

陛下为了面子,也要骂死你!”

贾政心里本来没底气。

最近喜欢上了自鸣钟的神奇, 觉得奥妙无比, 想要继续研究投产。

然,自鸣钟的材料不是一般的贵,就想试试, 能不能得到陛下支持。

不成就罢了,他自个砸锅卖铁吧。

他已经调查清楚了,自鸣钟眼下已经在勋贵人家普及。

今后肯定会在清贵乃至寻常富户人家普及。

他的自鸣钟不需要卖出一千银子,五百足够了。

这是纯利润啊。

朝廷能够赚取多少银子!

可是这赚钱的事情不能宣之于口啊!

读书人满嘴铜臭,忒俗。

贾政说了不能谈钱的理由。

石梅道:“谁让你说赚钱了?

赚钱是下九流的行当。

然,赋税是国之重器。

你得从赋税上说起来说服陛下。

这一门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这个产业能够立起来,商人就能够赚很多很多的钱。

这样子,国库就能收取很多很多的赋税。

然后,你还可以扩散一下,咱们还可以学习弗朗机人,把自鸣钟往咱们的附属国去卖。

这样赚取的银子都是朝廷的。

然后,你再引深畅想一下。

比如,国库充盈,可以干很多事情。

造~枪,造~炮啊。

只要把大炮架设在三关口,鞑子再打草谷,来多少轰多少。

还可以发展骑兵,学习霍去病,把一切不安分的鞑子,撵出蒙古大草原。

还可以建立强大的海军。

如此,利器一出,倭寇小贼,无处遁形。“

贾政蹙眉:“可是眼下官员们多是主张和平相处。”

石梅道:“那就不说打仗,就说强国、强军、富民。”

有了富强的国家,就可以建立强大的军队,有了强大的军队,就可以震慑番邦。

番邦小儿老实了,年年纳贡岁岁来朝,朝廷就安定了。

边关安稳,朝廷不打仗了,咱们的百姓也安定了,就可以安居乐业,勤勉农桑。

老百姓富裕了,赋税自然也增加了。

这是个良性的循环。

如此,大月朝的国库,就会更加充盈,国家就会越来越富强。

大月朝的太平盛世,指日可待!

贾政听得热血沸腾。

然后,贾政蹙眉:“母亲,一个小小的自鸣钟,要说这么多,扯得这么远吗?”

石梅一笑:“自己看着办呗。

反正,你那份奏折想要说服嘉和帝,难!

要不,你去跟你师傅商量商量吧!”

山子野反正也没事情。

他曾经是鸿学大儒,难道不想青史留名,只喜欢深藏功与名?

真正深藏功与名,就该学习介子推,跑到山上去做野人。

然后,贾政磨磨蹭蹭过了三天,再给石梅一份奏折。

基本上按照石梅的路子。

只不过,其中之乎者也,呜呼哀哉。

兮一句,嗟叹一句。

不过,石梅能够看懂。

……

休养生息兮,民富足。

民富足兮,国充盈!

……

石梅遂问:“这是一篇强国赋?这样的奏折能够当庭奏对吗”

贾政满脸背晦的收回去了。

然后,第三稿,总算是能够看了。即便是去金銮殿宣读,也应该不会被人当成精神病。

且满篇富国强民,有理有据,条理分明。

嘉和帝纵然不允准,也不会挨骂。

石梅说道:“不如这样,到时候,你就说有本启奏,然后,就把奏折递上去,陛下若是有意,必定让你当庭奏对,若是无意,也就罢了。

你也不必懊恼,家里银子虽然不充盈,节省节省也可以支持你研究。

只是,将来得利,你得给你兄弟补足回来。”

这个自鸣钟,不是农民造飞机,石梅有信心研制成功。

陛下想来不会那么不要脸,当初不支持,还不允许人家收回本金。

总之,这件事情,无论嘉和帝支持不支持,对荣府都没有坏处。

招呼打在前头,到时候,想要收归国有,总要有个条件。

说不定,贾政也能混个爵位坐一坐。

贾政闻言顿时满脸感激:“多谢母亲,儿子眼下还能支撑,等那一日撑不住,自然向母亲开口。”

石梅道:“成,这件事情,我已经给你兄长写了信,让他找一找当地传教士。

或许,他们能有这个自鸣钟的构建的材料名称,或者加工方法。”

贾政闻言忙着行礼:“多谢母亲。”

石梅又道:“不过,我觉得在陛下允准之前,你不要私自跟任何弗朗机人接触。”

年年都有弗朗机人进京纳贡,寻求觐见陛下的机会。

只是嘉和帝瞧不上他们那些奇淫技巧。

而且,嘉和帝坚持让人三跪九叩,弗朗机人不乐意。

总之,诸多的不和谐,造成弗朗机人多年无缘觐见嘉和帝。

弗朗机人只会蹦一些字句。

因为言语不通,除了理藩院,几乎没人理睬他们。

石梅怕贾政头脑发热,只得先提醒一下。

免得被人就上私通番邦的帽子。

贾政有条不紊的做着最后的准备。

石梅也无暇顾及他了。

张氏已经到了预产期。

进了冬月,石梅便让产婆不再回家,而是住在荣禧堂的倒座房,随时准备接生。

腊月初五。

张氏发动。

这一回,张氏因为怀孕期间受了惊吓,孩子很小。

张氏没费什么劲儿。

午时发动,不到子时,就生下一个秀气的小姑娘。

张氏高兴的了不得。

张老妇人也乐呵呵的:“哎哟,幺女这回心想事成了。”

石梅暗暗掐指:元春七岁,这个孩子比元春小七岁。

可是,红学家根据红楼推算,迎春比元春应该小八岁。

因为宝玉比元春小十岁。

迎春与宝钗一般大,比宝玉大两岁。

张老太太抱着孩子乐呵呵的,转眼瞧见石梅蹙眉,以为石梅不高兴儿媳妇生了女儿。

张老太太顿时不乐意了:“不是吧,亲家母,您都得了那么多孙子了,怎么还贪心,还想要小子?”

石梅见张老太太见缝插针的挑拨离间,岂能让她?

石梅一声嗤笑:“什么屁话,谁不喜欢了?

我在想我孙女儿这么漂亮,该叫什么名字才能称得上!”

张氏抿嘴偷笑几声,才打叠精神说道:“夫君说了,生个男孩,就按照拟定的名单往下排,是女儿的话,就请母亲您命名。”

石梅听说让她命名,心里很高兴,想了下道:“元丫头叫贾瑗,这个也得跟着排玉字辈,就叫贾瑛。

像玉石一样漂亮尊贵的女儿。”

张氏闻言就笑说:“贾瑛!

名字好听,字义意也好。

多谢母亲赐名。”

张老太太道:“这有了学名,还得有个乳名儿才好,祖母再想一个呗。”

石梅心道,我如何起?

按照元春,这个时节,就是迎春。

这就有些刻意了。

贾赦的性子,谁知道会不会生出几个庶女?

石梅眼珠一转,笑道:“这怎么好意思呢,我已经取了大名,乳名儿就让给外祖母吧。”

张老太太就道:“这个乳名儿一般也是兄弟姐妹一顺溜。

若是姐姐叫个兰姐儿,妹妹必定叫做莲姐儿杏姐儿,这一听就是姐妹。

你们府里大姑娘叫元春,据说是老公爷取的名字。

这后面的姑娘少不得要随一随,不然,这老公爷怕不乐意呢。”

石梅试探的说道:“那是从春,还是从元呢?”

张氏道:“自然不能从元,元春叫元姐儿呢,再来一个元姐儿如何区分,就从春吧,姐儿就叫迎春,迎姐儿。”

石梅吐口气,她算是对得起迎春了。给她混个嫡出,找了个原配才女娘亲。

然后,石梅高高兴兴的忙着准备年节。

今年贾珃娶了媳妇了。

他媳妇儿是京郊一家小地主的女儿,名唤刘月娥。

这个刘月娥是长女,母亲身体有些不大好,家里的事情都是她操办。

家里人口也简单,老兄弟三个,都是本分的小地主,每家五十亩地。

属于自耕自种的门户。

刘月娥虽然是小户出身,却生得聪慧,还机灵勤快。

跟着石梅打下手,跟荣庆堂的丫头姐姐妹妹打成一片。

她手快脚快还认得字儿,做事风风火火,开头还闹些笑话,出点小错,慢慢的就行事大方起来。

关键是这个小媳妇茶饭很好。

空闲的时候就去厨房帮忙,几样清碧的小菜,让她炒得有滋有味。

有一点,石梅不乐意,刘月娥已经十八岁了。

十六岁的小媳妇一般会避孕,到十八岁有两年,正好给石梅打下手。

如今十八了,马上就要生育,再能干,石梅沾不上多少。

石梅就嗔怪贾珃:“都怪你这个小子慢性子,这要是两年前就迎娶回来,我老婆子就轻松多了。”

贾珃嘿嘿的笑。

两年前,他也不认得人家啊。

这一回是他下乡收取古董,没想到,古董没收到,收到了一个能干俊俏的小媳妇。

这个小媳妇两年前他去了,人家也不会嫁给他。

刘月娥是被人退了亲。

对方是刘家的表亲,去年考取了秀才,觉得小地主的表妹没出息,退了亲事,娶了桐庐书院山长的女儿。

这姑娘就剩下了。

索性家里缺人理家,她就立志说,一定要嫁一个家境好,人才也比表哥好的人家。

不然不嫁了。

然后,就被贾珃赶上了。

贾珃去收古董,赶上刘月娥的母亲忽然发病,贾珃几把毛驴车借给人家护送病人。

他一路赶车,到了医馆还给人垫了药费。

一来二去的跟人家混熟了。

再去收古董,就弯着路走,也要到人家里去讨茶水。

然后,石梅派了贾珣的媳妇上门探话,有了口风,就请了官媒。

贾珃没有父母,石梅让贾代儒的夫人六老太太出面,跟人家定下亲事。

赶着在冬月初八把人迎娶进门。

刘月娥可是不含糊。

贾珃给了五百两银子的聘礼,她带回来六百两银子的嫁妆。

这在小户人家难能可贵。

有些不讲究的人家,你给一千聘礼,他能给你一百两的嫁妆。

石梅看出这个小媳妇是个心气高的人。

因此,腊月张氏生产之后,就让她进府帮忙。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贾赦又是押着辎重进京,回家过年,顺手把江南的税银给押送回来了。

贾赦跑到荣庆堂请安,顺便禀告石梅,他在江南的侍妾,亦既张氏的陪嫁丫头,于腊月初八,也生了一个女儿。

贾赦让石梅给取个名。

石梅有些发愣。

六月贾赦回京竟然没有提起这事儿?

这孩子打哪儿蹦出来了?

孩子都生了,家里人一点信息都不知道。

石梅也没法子责备斥候,人家肯定以为贾赦会说。

石梅决定隐瞒下来。

反正人没回来,也叮嘱贾赦暂时隐瞒,等张氏满月再说吧。

不然,张氏被一个丫头瞒着生了一个孩子,心里肯定会膈应。

这个名字,石梅也交给张氏取吧。

反正侍妾是张氏自己硬要给的。

石梅可不掺和这个,免得坏了婆媳情分。

贾赦无所谓:“又不是小子,张氏是个贤惠人……”

石梅眼睛一瞪:“我懂得女人心,还是你懂?

哪个女人愿意让别的女人给自己夫君生孩子?

只有你们这种种……

这种男人才会以为主母很高兴……

算啦,不说了。

总之,听我的,等过了正月再说吧,叮嘱你身边的人,谁敢多嘴多舌坏了我的事儿,杖责八十!”

贾赦这才正经起来:“儿子记住了。”

石梅道:“我对你这个媳妇很满意。

你警觉点,护着点。

你三个儿子成人成才全靠她了,可别马虎。

你也说了,她很贤惠,主动给你安排侍妾。

你也要对得起这份贤惠,好好表现,三句好话暖人心,哄着点,别让人寒心!”

贾赦笑盈盈应了,觉得母亲太啰嗦,自个的媳妇还不知道吗,何用哄得?

然后,贾赦回房,张氏顿时落泪。

贾赦心里一慌,忙着上前宽慰,好听的话流水一般。

不过,庶出孙女的事情,石梅没有隐瞒张老太太,请了张老太太品茶,然后说道:“那什么,赦儿那个侍妾,叫青樱的丫头,也生了个女儿。

我让赦儿暂时瞒着点,等赦儿媳妇满月再说吧。

男人都是不用脑子的生物,亲家你得担待点。”

张老太太愣了下,却道:“丫头当初给了人,这些事情肯定想得到。

再者,我们幺儿嫡子嫡女都有了,有个把庶出才是正经人家。”

石梅这回对于贾赦的混蛋思维,有了正经的认识。

不然,石梅会误会贾赦换芯子,成情圣了!

一个人能力可以被提升,品德被塑造,骨子里的秉性不会变。

贾赦好色!

这一辈子改不掉了。

食色性也。

但愿不会色令智昏。

张老太太心里有些失望。

但是,却听从了石梅,对女儿得了庶女的事情保密。

看见贾赦还是依然很亲密。

毕竟,张家两位公子也有侍妾通房,只是没有正经的姨娘,也没有庶出的孩子。

这是张家的规矩,男人四十无子,才能纳妾生子。

一旦有了孩子,就只能在妻子不方便的时候,用一用通房丫头。

但是,通房丫头没有生孩子的权利.

这个打开头就讲清楚了。

等到了岁数,通房丫头有一笔可观的陪嫁,返乡嫁人。

这条家规其实很好。

但是,荣府的男人未必喜欢。

石梅也不做这个奢望。

但求贾赦能够尊重原配,体谅原配,家庭和睦,足矣!

贾赦因为石梅的耳提面命,在入宫当差之前,天天去正房正院陪伴原配嫡妻说话。

然后,贾赦进宫了。

石梅再见张氏,又是一个满脸红光的幸福模子。

石梅逗趣迎春:“女儿打扮娘。

迎儿是个好丫头,自从有了你,你母亲的面容一日一日红润,比祖母的人参燕窝还要灵验。”

迎春什么也不知道,这时感觉到有人在碰触自己,以为喂奶时间到了。

她闭着眼睛脑袋一偏,嘴巴张开,像个黄嘴丫子的雀儿。

嘴巴一啄一啄,衔来衔去的找吃食。

然后,发觉上当了,顿时委屈了,嘴巴大张,呜哩哇啦就哭了。

奶娘这才敢上前来接孩子。

这一次寻找奶娘,石梅摒弃了姓李的奶娘。

凡是姓李,一律刷掉了。

石梅觉得,只要抛开那个李婆子,凭着张氏的能力,迎春天性再懦弱。

应该再没人敢私底下排揎嫡出的姑娘。

然后,贾赦初六回家,再次换回来一张户部欠条,户部欠款只剩下五万了。

这一回,贾赦再次交出来三万银子,入到公账。

贾赦知道贾政研究自鸣钟的事情。

石梅猜错了。

嘉和帝既没有让贾赦当殿禀奏,也没有当殿呵斥。

而是收下了贾政的奏折,留中不发。

这事儿有待商椎。

贾赦的意思,让石梅支持贾政:“儿子会跟张氏说好,二弟每年研究自鸣钟的费用,家里支撑。

如今琏儿也有爵位了,二弟没有。

他想做一件事情,我们应该支持他。”

石梅颔首:“好,不过,你自己去跟他说,我提议过,他否决了。”

从前王家蹦上蹦下,总想把贾赦搞下去。

贾赦憎恨王家,连带也憎恨贾政。

如今事过境迁,母亲也不偏向了,反而是大房占了好处。

贾赦心里气顺了,又想补偿贾政。

必定,番薯的功劳都被大房占了。

最后,贾政跟贾赦达成协议,研究的经费,兄弟们平摊。

将来有了出息,也是两人均摊。

当然,若是失败,大家倒霉。

正月初八,荣府给贾赦的嫡出千金贾瑛办了满月酒。

所有的孩子,唯有这个孩子出世赶上了好年景。

朝廷太平,家族兴旺。

这一日,荣宁街车马喧嚣,亲朋故旧,左邻右舍齐齐而来。

然后,荣府今年多了一位特殊又不算意外的客人。

余将军夫人带着余姑娘上门做客来了。

余家阖家上京了。

贾珍在去年追击鞑子的战役中,斩获一命少头领。得到白将军的提拔,成了百户了。

纵然只是不入流的小官儿,也算是对余家有所交代。

贾珍赖在余家三年,余家姑娘不嫁给他,只有出家一条路。

余家不想姑娘后半辈子孤独终老。

贾珍也是实心实意的表现,余家终于松口了。

一家人在年前赶回京都,私底下跟贾敬面见几次,达成协议。

正月十六小定,三月十六成婚。

说起来,余姑娘的嫁妆五年前就准备好了,至今封存在老宅。

这一回只需搬出来好好清洗一番,即可使用。

金银细软的准备,三个月足矣。

石梅因为腊月忙碌张氏的事情。

杨氏并没有过来打扰,想着等着正月婚事妥当,一并禀告。

两家的婚事,首要的问题就是贾蓉的问题。

杨氏觉得应该把贾蓉接回去,让余姑娘教养。

贾敬也同意,贾珍反而闷着脑袋不乐意。

接回去让余姑娘教养,就是承认了贾蓉的嫡长孙身份。

贾珍想起杨晴儿跟那个残废腻腻歪歪,就恶心。

连带看见贾蓉就厌恶,就想要揍人。

贾蓉上前行礼叫父亲。

贾珍根本不应声,竟然向贾蓉啐口水。

贾蓉再聪明,也想不到贾珍忽然翻脸。

贾珍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得贾蓉面色紫涨,差点厥气。

杨氏心疼的了不得,打了贾珍,抱着贾蓉狠狠的又哭了一场。

杨氏跟余家勾通,方知,贾珍跟余家说,贾蓉是奸生子,不是宁府血脉。

他不会允许贾蓉上族谱。

并保证,余姑娘的孩子一定是宁府的长子嫡孙。

将来继承爵位,传承家业。

贾敬闻讯,当时就骂了声孽障,吐了口鲜血。

石梅真是头大。

按道理,贾珍娶亲,贾蓉应该回去宁府,接受嫡母的教导。

这是规矩。

余姑娘出身将门,幼承庭训,正是宁府需要的儿媳妇。

相信也不会格外刻薄贾蓉。

可是,贾珍摆明了不认贾蓉。

甚至编排贾蓉是奸生子,蒙骗余家,保证余家姑娘产子是宁府的嫡出长子。

这就把贾敬放到火炉上烤着了。

要成就婚事,就得牺牲贾蓉。

若是坚持贾蓉是长子嫡孙,贾珍就不能成婚。

若是娶了别人,不知道今后会怎么样。

余家也摆明了态度,一切听从贾珍。

贾珍都不承认的儿子,余家为何要认。

贾敬乃至宁府,整个成了笑话了。

贾敬只能坚持说:“爵位如何传承以后再说,媳妇我认,婚事我办。

但是,贾蓉是宁府嫡长孙,这个毋庸置疑。”

余家的三人都见过贾蓉,知道贾珍是胡说八道。

那贾蓉跟贾珍一模子,怎么可能是奸生子?

其实,贾珍说的也对,贾蓉就是没成婚之前怀上了,正是奸生子。

但是,后来成亲了,这事儿就完美遮掩了。

贾珍却偏偏自曝其丑。

因为他戴绿帽子全京都都知道,无需隐瞒。

那么贾蓉这个原罪一般存在,就甭想好过。

更甭想沾上他一丁点光。

石梅再没想到,贾珍这个中二病,竟然这般的轴。

无奈,杨氏眼睛哭瞎了,贾珍也不改口。

最终,贾敬妥协,贾蓉由他教养,不跟贾珍相干。

至于族谱,眼下贾珍不是族长。

贾敬说要添加就要添加。

双方暂时达成一致,婚事继续。

聘嫁多少,余家几乎不说话。

都是贾珍替余家姑娘讨要。

三万银子聘礼,嫁妆随意。

不过,余家在这方面表示要按照规矩。

余家没有三万银子的嫁妆。

因此要求宁府下聘万两,他们陪嫁两万两银子的嫁妆。

正月十八,贾赦依然出京去杭州做副将。

张氏对于贾赦得了庶出女儿并不意外。

她只是觉得受到了昔日心腹丫头的欺骗与怀疑,感到委屈。

青樱隐瞒怀孕,肯定以为张氏会收拾她,所以选择隐瞒。

张氏心里就对这个庶女有些抗拒,不想记在名下。

一般来说,像是贾赦这种,一个月内嫡庶庶出只差几天,为了将来联姻方便,一般都记在嫡母名下。

但是,张氏没有答应。

她说:“我要照顾家务,还要照顾四个孩子,恐怕无法兼顾,还是让青樱自己带着吧。”

然后,三月份,青樱连同孩子一起被送回京都。

贾赦这个棒槌,他以为青樱自己说了。

结果发现,他被这个丫头蒙蔽了。

一怒之下,将青樱发配回京。

孩子没名字,石梅还是让张氏起名:“你是她的母亲,你起个名儿。”

张氏想了想说道:“还是从春,就叫惜春吧。”

石梅差点喷茶。

惜春可不是庶出,也不是这府里的人。

人家是东府的嫡出。

真是全乱套了。

可是,怎么办呢。

张氏起名了,石梅也不能随便反驳,不然被追问原因,不知道如何解释。

此刻,石梅对宝玉与探春会如何出现,已经没有信心。

惜春跟迎春还别说,就有那么五分相似。

两姐妹都长得是偏向荣府容貌,鸭蛋脸,双眼皮,樱桃小嘴挺鼻梁。

说不是亲姐妹,别人都不信。

这可真是。

石梅都有点替张氏委屈。

转眼三月,贾珍二婚。

然后,宁府按照头婚排场。

因为,无论是贾敬,还是贾珍,都觉得不能委屈余姑娘。

正如贾珍珍惜秦可卿,恨不得倾其所有。

如今对余姑娘也要了那么几分意思。

然后,余姑娘成婚的第二天,亲自到了荣府拜见贾母。

并提出,要迎接贾蓉回去教养。

石梅道:“你婆婆把孩子放这边,其实就是防备你心里不舒坦。也是为了防止贾珍对其伤害。

如今你刚刚成婚,还是多经营婚姻,蓉儿跟珍儿父子不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

你硬性跟珍儿见倔强,只会败坏你们两个感情,于事无补。

还是先顺着珍儿,以后慢慢寻找契机吧,不可操之过急。”

不管是什么动机,余姑娘肯来这一趟,石梅觉得余姑娘至少懂得顾全大局。

表明了她明白身为继母的责任。

大是大非上头拧得清。

这样一个媳妇,是可以兴家的媳妇。

只可惜,中间有了插曲,好好的锦绣画面有了断裂续接的疤痕。

不过,在石梅这里,贾珍不娶尤氏,不招惹尤氏姐妹,不再父子聚麀,已经是成功了一半。

贾蓉的处境,石梅也暗自思忖很久,想着能不能把贾蓉过继给贾敷独立门户。

这样子,他身份的瑕疵就会被掩盖,宁府的资产四六分成,未必日子不能过。

如此,贾蓉得以保全,荣宁二府也不会因为贾蓉跟余家多在军中人脉决裂。

当然,这对贾蓉不公平。

可是,谁让他母亲不尊重,奸生子已经很不堪,她还要婚内出轨。

贾珍不让贾蓉继承家业也情有可谅。

这话石梅不能主动提及,异日贾敬求救问计,石梅会直言不讳。

不然,贾敬坚持要立贾蓉,异日贾敬杨氏仙逝,贾珍的性子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暴虐之举。

贾赦的侍妾青樱母女回府,石梅没有插手。

张氏做的不错,两个奶娘,两个教养嬷嬷。

两个大丫头,四个小丫头。

石梅只是在张氏挑选奶娘人选的时候提点一句:“柱儿的娘有些手脚不干净,有人揭发说,她总是爱从府里顺东西,还喜欢跟人赌牌,这样的人不能放到姑娘身边。

以后挑个恰当的机会,把她一家调到农庄上头去。”

张氏应了:“儿媳知道,上回您没有挑中她给迎春,儿媳也不会挑她。

再有一件事情,青樱已经生了孩子,是不是把她提成姨娘?”

石梅一笑:“这是你屋里的事情,你自己斟酌。

不过,虽说男人三妻四妾。

但是,妻妾太多,不利于家庭内部和谐不说,还会给人造成赦儿贪色的印象。一个好媳妇惠及三代人。

这个惠及三代,看的是子女有没有出息。不是看你有多少庶出子女。”

石梅这是点明了,青樱跟孩子的事情是张氏自作主张。

张氏面上一红,低头应了:“媳妇以后不会了。”

纳妾求子嗣,贾赦的子嗣已经足够了。

以后他想及时行乐,没谁反对。

这个时代有这个服务。

但是,石梅真心不喜欢再有庶出子女出生。

说实话,石梅嫌麻烦。

庶出的孙子孙女,疼爱也不好,打了媳妇的脸。

不疼爱,一个小小的孩儿,如何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

不好好教导为人处世的本事,将来出去,连累家族的名声也罢了,不疼不痒。

好好一条小命丢了,那才是作孽。

这已经出世的惜春,石梅还是希望她能够得到好的教养。

这才特特提点奶娘的事情。

这个时代,孩子跟奶娘相处的时间,比亲生的母亲还多。

在孩子的成长生涯,几乎是半个母亲的地位。

所以,奶娘的品行很重要。

过了几日,张氏带着青樱来给石梅磕头,算是正式列入贾赦的门墙,成为姨娘。

石梅看在张氏的面子,让她远远的磕头,赏赐了一对金镯子,就让她下去了。

自始至终,石梅都没说话。

教导侍妾的责任是主母的职责。

石梅身为婆婆只需要指点张氏就足够了。

青樱虽然不能说是小三。

但是,石梅犯不着抬举或者打压儿子的侍妾。

所以,不见面最好。

青樱自己其实也很后悔,她瞒着哄着,以为可以一索得男。

结果,却是个女儿。

不仅得罪了主母,还得罪了贾赦,被撵了回来。

今后再想生儿子,只怕难了。

青樱似乎想讨好石梅,几次奶娘抱惜春来荣庆堂请安,青樱也跟着来了。

抢着琥珀珊瑚的差事,打帘子端茶,忙不迭。

石梅看出她想巴结自己,遂交代赖嬷嬷,惜春可以随便出入荣庆堂,与其他孙子孙女一样。

但是,青樱不许随便出入。

石梅若是给青樱脸面,等于认了她做媳妇。

张氏的颜面何存?

再者,石梅可没有这么低级的逼格。

三月底。

嘉和帝忽然招见了贾政,却是宫里的自鸣钟,忽然停了。

这自鸣钟是燕候敬献给嘉和帝的年礼,嘉和帝十分钟爱。

这个时候,传教士都回去了海疆与江南,整个京都没人懂得这个。

嘉和帝才想起贾政似乎对这个有研究。

遂让人传召贾政进宫。

贾政虽然进入六部三年多。

然而,却从来没没有单独面圣过。

贾政接到內侍的消息,整个人都是懵的。

询问戴权陛下为何召见。

戴权挨打之后不敢乱说话。

贾政心怀忐忑,吓得浑身是汗。

然后,贾政进宫之后,却是陛下的自鸣钟坏了。

嘉和帝说道:“听你上回说过,你似乎对自鸣钟有所研究,给朕瞧瞧,这自鸣钟怎的不走了。”

贾政将自鸣钟拆开之后发现,太监因为紧张,生怕出错,故而上发条上的太紧了,将发条拧断了。

然后,嘉和帝就说:“你能修好吗,能够修好的话,朕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你的奏章。“

贾政闻言,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却是压着亢奋:“微臣可以试一试,但是,时间……”

嘉和帝道:“时间没问题,你需要多久,半月还是一月?”

贾政不知道几天能够完成。

但是,他觉得时间长一点,能从容些。

然后,贾政就将断裂发条带回工部,让铸造的师傅观瞧,能不能打造出同等质量的钢铁片。

铸造师门都道,钢片不难,难的是达到这个厚度。

然后,贾政就整天呆在锻造作坊,甚至亲自上阵打铁。

石梅想说,其实还有一个法子,直接把断掉的发条重新融化接起来,就只需要将街头部分打造的跟原本发条一样菲薄韧性就成了。

这样就能很快的完成嘉和帝的任务,得到嘉和帝的支持。

且嘉和帝只是说修好,也没说一定要重新打造。

但是,贾政不知道为何一根筋,恁是要重新打造。

石梅预备提醒,却忍住了。

将来研究自鸣钟,这种东西肯定要自己打造,眼下做个试验未尝不可。

若是到了半月之后,贾政还没有方向,那时候再提醒呗。

这就跟玻璃没有气泡的诀窍是搅拌一样,很简单的事情。

但是,师傅不说,徒弟就是不知道。

然后,贾政经过二十天日夜的实验,竟然成功的打造出一条韧性无比的发条。

然后,给嘉和帝修好了自鸣钟。

贾政还告诉戴权,这新的发条韧性无比,不会轻易折断了。

然后,贾政被允许成了自鸣钟研究作坊。

但是,嘉和帝只是允许贾政自己去户部跟人家协商费用。

至于人家乐意不乐意给银子,看贾政自己的本事。

贾政有些沮丧,抱着断裂的发条回府了。

石梅得知便找了贾政说话,询问他:“陛下怎么说的呢,是让人传话,还是写了字据,不可能出他之口,入你之耳吧?”

贾政叹息:“陛下让戴权到工部传旨,成立自鸣钟研制作坊。”

石梅一笑:“就这话吗?”

贾政颔首:“就这话。

陛下根本没提划拨经费的事情,儿子当时问了,陛下让儿子自己去户部讨要。陛下圣旨也没说让户部拨款。

儿子如何要去?

儿子我觉得陛下不愿意出钱,但是金口玉言不好反口,所以弄的这样似是而非。”

石梅道:“陛下虽没有明说,着户部拨款,但是,陛下也没说不拨款。

既然允准成立研制作坊,拨款是必须的。

你明儿就大大方方去户部,就说奉命成立研制作坊。

户部绝不敢分文不舍,多寡总会让你把作坊立起。

杜尚书可不糊涂,再不会抗旨!”

作者有话要说:  节日愉快!!!

然然然。

今天自然好好高兴。

福气红包持续降落中!

小天使们,伸出你们葱白玉手!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蜗牛左左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莲蓉包 60瓶;殷亮 30瓶;namesai 24瓶;水果糖、慕千澜 20瓶;一颗卉、吴昭萦、喵星人 10瓶;陌翛、独怜幽草、嘟嘟、桃桃、firefly、浅色蓝衫 5瓶;芦苇 2瓶;细雨轻飘、緋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宝可梦的恐惧之主 庆余年:重生二皇子,请庆帝赴死 遮天火麒麟 大春,求你,弄死我 斗罗:我唐舞麟真的不是魅魔 一把刀,荡平妖魔祸世 从遮天开始的证道之旅 斗罗:武魂金光,我只想加钱 快穿:反派他怎么又被撩红了耳朵 灵气复苏,我编的功法都被练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