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瑶可不知道, 庭院里,一群小婢,竟然被一盏被风吹灭的灯吓了个鸡飞狗跳。
她正在安静地跟在队伍身后走。
路上经过其他客院,便会有人从客院里出来, 安静地汇入队伍之后。
渐渐的, 人越来越多,仿佛于黑暗里汇成无声的河流, 往佛塔游去。
到得佛塔前, 一片漆黑。
提灯的知客僧停下脚步,双手合十说了句:“到了。”
一行人这才停下。
姜瑶也停下脚步朝外看去, 她看见高高的佛塔, 以及佛塔沉在月色里那层层叠叠的翘角飞檐。
飞檐下,惊鸟铃在风中晃出悠远的声响。
从姜瑶的角度看过去, 佛塔极高。
一眼看不到塔尖, 只隐约能看到那金莲台座上的巨大莲叶, 在这浓重的夜色里,无端端有种玄妙而美丽的神秘。
姜瑶突然想起来前红玉在耳边的絮叨。
“这佛塔可高了, 奴婢小时候被阿娘领着,远远来看过一眼。可惜,这是皇家寺庙, 我们普通百姓可近不得。”
“阿娘说啊,这塔有六七十丈呢, 是前朝末帝在时所建, 据说当时为了建这塔从外地征了许多人来服役, 连我姥爷都被拉过来哩。”
“这塔可灵了,听闻当今圣人年轻时也是来登过这座塔的,一层层上去, 扫尘点灯…”
塔高百米。
五十层。
一层层上去,扫尘点灯,便如擦拭心中尘埃,若能登顶,便受佛光庇佑,明心见性。
塔顶有金莲台座,其上供奉着佛舍利。
“大慈恩寺传承两百年,这舍利子可是第一任主持究明大师圆寂时一截指骨所化…”
红玉絮絮叨叨,还嘱咐姜瑶,必要努力登顶,好求一年鸿运。
姜瑶摸着右手菩提串,仰头看着浸在月色里高高的金莲台座。
突然一阵风过,饶是披着薄氅,依然吹得她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姜瑶将衣襟拢了拢,试图将风隔在氅外。
周围人都无声无息,有种肃穆的安静。
“阿弥陀佛。”
突然,一片幽暗里,一支火把亮了起来。
姜瑶发觉,竟然是净空大师过来。
大师穿一身金红袈裟,袈裟的金色绣线在火把的照耀下闪着幽光,左手执金莲禅杖,右手举一火把,火把上,火焰熊熊燃烧。
而原先尙看不清的幽暗里,光着脑袋的知客僧们被照亮,他们排成两排站于佛塔前,也齐齐双手合十,朝众人念了句:“阿弥陀佛。”
“法门开。”
净空大师唱喏。
紧闭的佛塔大门轰然洞开。
有深幽的禅香从门内传出。
净空大师这才转身,举着火把往门边去。
他先点燃了塔门两壁上挂着的古铜莲花灯,古铜莲花灯一亮起来,整个庭院都被照得纤毫毕现。
姜瑶这才看注意到,队伍里有许多她认识的人。
不过,大约是按着地位来的,第一排是誉王妃,以及曾经掳过她的誉王儿郎,那之前无法无天的誉王儿郎此时倒是一连肃穆,双手合十跟在誉王妃身后。
之后便是长公主,楚家几位儿郎,范式,王庭芳,王清玄……
姜瑶甚至还看到了鲁莲。
她这才想起,不久前被楚昭剃成阴阳头的鲁莲那本该光着的半边脑袋,竟有浓密乌黑的发丝覆盖,其上还好好地束着金玉莲花冠,乍一眼看去,还人模狗样的——
难道古代便有假发了?
还挺真。
姜瑶百无聊赖地想,面上却还是一味的尊敬,双手合十看着前方。
众人肃穆,无声等待。
净空师父又唱一句:“扫尘!”
知客僧们唱:“扫尘!”
悠远的唱和声在夜色里传出老远,净空师父这才持着法杖和火把,跨进门槛去。
知客僧们双手合十,开始念《法华经》。
经声里,众人鱼贯而入。
姜瑶自知地位,安静在后面等待,只在王清玄搀着一位中年妇人跨进门槛时,突然一个激灵,想起书中剧情。
啊,对了。
这佛塔上,是发生了一件事儿的。
塔高五十层,在第五十层供奉佛舍利台的金莲台座上,房梁因年久失修,被蛀虫所扰,竟在净空大师上第一炷香时断了。
柱子滚落,造成恐慌。
而这也成了王娘子与那三郎君的一段缘,只因这三郎君当时恰好便站在王娘子斜后方,他跨前一步,用背替那王娘子挡了一挡砸下的房梁——
因着受伤,王娘子屡屡看望,慢慢的,两人便也熟起来了。
王娘子当时虽心慕楚昭,可对着能为自己“舍命”的三郎君,也不免几次三番心软。
……
想到这,姜瑶决定接下来还是退避三舍一些。
她这个典型的女配命,若在发生骚乱时和女主角在一块,恐怕是要变成挡了灾殃的炮灰的。
姜瑶可不想当炮灰。
于是,她决定不去顶楼上香。
可也不能不爬——
若爬得太少了,万一让那虔诚礼佛的长公主觉得她不诚怎么办?
这可不成。
她还想让她喜欢自己呢。
那到时便…爬到四十五楼吧。
四十九太近。
四十八不吉利,四十七、四十六亦不吉利。
唯独四十五还成。
姜瑶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四十五最好,既能让长公主看到自己这“弱女子”礼佛的诚心,又不会卷入那场骚乱里。
脑中一通计较,这时大部分人都已进了塔楼,姜瑶这才抬步,进了门槛。
登塔的人可真多
偌大的一楼,竟也装不下这许多人。
净空大师此时已执着火把,点燃了一楼的莲花灯。
莲花灯便供在塔中央的一座金身佛像。
旁边还放了古铜色兽纹四方鼎香炉,炉旁,放着一卷卷线香。
众人依次点燃线香,插入香炉。
青烟袅袅里,一切都肃然而无声。
无人开口。
而这时,领头的净空方丈已经举着火把上楼。
誉王妃等人依次跟在其后。
姜瑶因缀在大队伍后面,并不着急,手里执着支线香,等着往前。
她看着那金箔贴身、形容肃穆的金佛,心想:这五十层,不会每一层都有这贴了金箔的佛?
若当真是,也难怪前朝要败。
耗资巨大,劳命伤财。
心中吐槽,轮到姜瑶,她却半点未露,面色沉静地往那四方鼎里插了一支香,而后双手合十,闭目祈祷。
祈祷完,又离开,跟着人流往上。
来此处礼佛之人,也自有被家中长辈领了来的,心未必多诚,一双眼到处游移。
这样的青烟袅袅、火光熠然里,自然有人看向那披着竹青薄氅的姜娘子,一边觉对方当真妖袅,一边又觉不似传言,沉静安宁。
却是个好小娘。
姜瑶可不知旁人想法改变,只顺着木梯,盘旋往上。
到得二楼,发觉陈设与一楼大抵相同:亦有贴了金箔法身的佛像,四尊方炉鼎,金莲法灯。
灯已燃,尘已除,姜瑶又随着众人上了香,而后继续往上。
青烟袅袅里,姜瑶走了一层又一层,还未到一半,已感觉双膝酸软。
这具身体实在是差。
即便被她锻炼了一阵,可到底没有曾经在健身房练出的体能,不过二十来层,便已喘得不成。
不过等姜瑶看到那沿着塔楼处,开始奄奄休憩的小娘子们和贵妇们,姜瑶又觉得:自己还成。
那等在闺中不动的小娘子们,此时已经歇了爬塔的心,扶着楼梯,面色青白地纷纷往楼下去。
言语中大约是:“心已够诚,菩萨不会怪罪的。”
不过,也有那等虔诚的信徒,即便已大汗淋漓,还互相搀扶着往上。
姜瑶还发现了金夫人。
金夫人随在她身后,往那四方鼎上插了根香,经过她时,还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金夫人可不是那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她年轻时可是随着丈夫杀过猪、搬过家伙什的,身上一把子力气,哪怕现在当官太太了,可身上那点力气也还是比常人强。
她经过姜瑶,再一次发觉,这小娘子身子委实削薄孱弱,不过几步子路,竟然开始气喘吁吁,委实…不中用啊。
她问她:“可要搀扶?”
姜瑶忙摇摇头,乖巧道:“多谢夫人,不过不必了。”
“礼佛要诚,我要自己上去。”
说着,面上还呈现坚毅,一副绝不放弃的模样。
这倒叫金夫人那皱着的眉松开了,只觉这小娘子虽身子不好,但毅力可嘉,等将来嫁入金府,她必定要想法子拉着她多锻炼,好让她强壮好生养些。
想着,便绕过姜瑶,径自往上。
她可还要去追长公主她们呢。
姜瑶则还是慢悠悠的。
不过,她发觉,爬了一阵,身体竟开始适应下来。
大约是经常在秋桐院散步和练瑜伽的缘故,虽膝盖还是酸软,可腿却不疼,保持一定速率,竟也渐渐超过了大部分人。
气也渐渐不喘了,脚步不疾不徐,姜瑶走得悠闲。
等到第三十层时,掉队的就更多了。
那些大腹便便的、或往日里养尊处优的小娘子贵妇人们,到这已开始面无人色,完全停下来,在塔楼边的阑干上吹风。
姜瑶一边往方鼎里上香,一边继续。
再往上,人就更少了。
走上许久,都未必能碰上一个人。
……
姜瑶一边听翘角飞檐下,惊鸟铃被风起的铃音,一边数楼层。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终于到了。
姜瑶长舒一口气,看着面前空无一人、唯有一慈眉善目佛像的四十五楼,停下脚步。
她暂时不打算继续往上了。
侧耳听去,只隐约能听到脚步落在木梯上的沉重声响,其余什么都没有。风透过窗棱落到面上,带来几分清凉。
姜瑶转到东南边,因怕人发觉,干脆走到东南一角的栏杆边——
佛塔与旁的建筑不同,四方小楼,外有四条铺有栏杆的走道,四面皆可倚栏通风。
不过,如今只有一扇东边的门开着,姜瑶便顺着东门出去,倚着栏杆:只等那阵骚乱过去,再与长公主等人会和。
只才吹了一秒的风,就听身后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连着喘息。
有一声唤来:“姜娘子。”
姜瑶转过头去,发觉竟是那叫金珂的书呆。
金书呆明显平日里是个四体不勤之人,才爬个楼,整张脸已是青白一片,唇色发白。
额头、身上的书生衫贴着,能看到细细密密的一层汗。
他擦了擦额头,又唤了一声:“姜娘子。”
而后,便朝她露出个腼腆的笑来。
姜瑶:哎呀。
现世当真很少见这样腼腆的男孩子。
姜瑶便也朝他笑:“郎君也来了。”
书呆被她一笑,竟就这样痴痴呆呆地看着她来。
姜瑶:……
她便不笑了,抿起唇道:“郎君也来登塔?”
金书呆点点头,又摇摇头,之后,又点点头。
姜瑶被他弄糊涂了,却听着书呆道:“小生是来登塔的。”
“不过,不是为佛,是为姜娘子来的。”
姜瑶一呆。
心想:难道白天她表现得不够明显?
一声声“二哥哥”,便是个呆子,也该明白了呀。
那金书呆却道:“母亲带我来登塔,我听说娘子也来,便想来见一见娘子。若娘子爬不动,我便给娘子打气。“
说着,他似感觉不好意思,又挠挠脑袋,带着几分羞赧道:“没成想,娘子比我强上许多。”
他说着“强上许多”时,面上并无任何不快,仿佛当真觉得欢欣,是发自肺腑的敬佩。
姜瑶心想:
这人倒没前世那些男人的臭毛病。
总以为女子要比男子柔弱。
这下对着这金书呆,倒当真有几分可惜来。
放在平时,这确实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这书呆性子软,不算强势,又懂得尊重,看上去还很欢喜她,还有颗赤子之心;加上家世比国公府弱,既要攀附国公府,那婆母必定不会太强势。
若她嫁过去,日子倒也不会太难过。
若实在不欢喜,还能和离。
相反,若嫁入豪门,和离可就不在自己掌握中了。
姜瑶心叹一声:可惜。
乱世将至,这样柔弱的书生,又哪里保护得了她?
来一个誉王儿郎,就足够他妻离子散了。
姜瑶否了这想法,那边书生却还在继续:“我想,我白日说得不够明白,所以,还是要特地来跟娘子说一声。”
“我对娘子一见钟情,还望娘子能答应我的求娶。”
“若能娶得姜娘子,”书呆双手合拢,长长一揖,那宽大的书生袍便落在地上,“明轩必赤诚以待,绝无二心。”
姜瑶长久地看着他,许久没说话。
……
同一楼的另一侧。
在姜瑶的视线盲区,楚昭斜倚在栏杆边,风吹起他雪色的袍摆。
一只手捏着朵重瓣牡丹。,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这样的青烟袅袅、火光熠然里,自然有人看向那披着竹青薄氅的姜娘子,一边觉对方当真妖袅,一边又觉不似传言,沉静安宁。
却是个好小娘。
姜瑶可不知旁人想法改变,只顺着木梯,盘旋往上。
到得二楼,发觉陈设与一楼大抵相同:亦有贴了金箔法身的佛像,四尊方炉鼎,金莲法灯。
灯已燃,尘已除,姜瑶又随着众人上了香,而后继续往上。
青烟袅袅里,姜瑶走了一层又一层,还未到一半,已感觉双膝酸软。
这具身体实在是差。
即便被她锻炼了一阵,可到底没有曾经在健身房练出的体能,不过二十来层,便已喘得不成。
不过等姜瑶看到那沿着塔楼处,开始奄奄休憩的小娘子们和贵妇们,姜瑶又觉得:自己还成。
那等在闺中不动的小娘子们,此时已经歇了爬塔的心,扶着楼梯,面色青白地纷纷往楼下去。
言语中大约是:“心已够诚,菩萨不会怪罪的。”
不过,也有那等虔诚的信徒,即便已大汗淋漓,还互相搀扶着往上。
姜瑶还发现了金夫人。
金夫人随在她身后,往那四方鼎上插了根香,经过她时,还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金夫人可不是那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她年轻时可是随着丈夫杀过猪、搬过家伙什的,身上一把子力气,哪怕现在当官太太了,可身上那点力气也还是比常人强。
她经过姜瑶,再一次发觉,这小娘子身子委实削薄孱弱,不过几步子路,竟然开始气喘吁吁,委实…不中用啊。
她问她:“可要搀扶?”
姜瑶忙摇摇头,乖巧道:“多谢夫人,不过不必了。”
“礼佛要诚,我要自己上去。”
说着,面上还呈现坚毅,一副绝不放弃的模样。
这倒叫金夫人那皱着的眉松开了,只觉这小娘子虽身子不好,但毅力可嘉,等将来嫁入金府,她必定要想法子拉着她多锻炼,好让她强壮好生养些。
想着,便绕过姜瑶,径自往上。
她可还要去追长公主她们呢。
姜瑶则还是慢悠悠的。
不过,她发觉,爬了一阵,身体竟开始适应下来。
大约是经常在秋桐院散步和练瑜伽的缘故,虽膝盖还是酸软,可腿却不疼,保持一定速率,竟也渐渐超过了大部分人。
气也渐渐不喘了,脚步不疾不徐,姜瑶走得悠闲。
等到第三十层时,掉队的就更多了。
那些大腹便便的、或往日里养尊处优的小娘子贵妇人们,到这已开始面无人色,完全停下来,在塔楼边的阑干上吹风。
姜瑶一边往方鼎里上香,一边继续。
再往上,人就更少了。
走上许久,都未必能碰上一个人。
……
姜瑶一边听翘角飞檐下,惊鸟铃被风起的铃音,一边数楼层。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终于到了。
姜瑶长舒一口气,看着面前空无一人、唯有一慈眉善目佛像的四十五楼,停下脚步。
她暂时不打算继续往上了。
侧耳听去,只隐约能听到脚步落在木梯上的沉重声响,其余什么都没有。风透过窗棱落到面上,带来几分清凉。
姜瑶转到东南边,因怕人发觉,干脆走到东南一角的栏杆边——
佛塔与旁的建筑不同,四方小楼,外有四条铺有栏杆的走道,四面皆可倚栏通风。
不过,如今只有一扇东边的门开着,姜瑶便顺着东门出去,倚着栏杆:只等那阵骚乱过去,再与长公主等人会和。
只才吹了一秒的风,就听身后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连着喘息。
有一声唤来:“姜娘子。”
姜瑶转过头去,发觉竟是那叫金珂的书呆。
金书呆明显平日里是个四体不勤之人,才爬个楼,整张脸已是青白一片,唇色发白。
额头、身上的书生衫贴着,能看到细细密密的一层汗。
他擦了擦额头,又唤了一声:“姜娘子。”
而后,便朝她露出个腼腆的笑来。
姜瑶:哎呀。
现世当真很少见这样腼腆的男孩子。
姜瑶便也朝他笑:“郎君也来了。”
书呆被她一笑,竟就这样痴痴呆呆地看着她来。
姜瑶:……
她便不笑了,抿起唇道:“郎君也来登塔?”
金书呆点点头,又摇摇头,之后,又点点头。
姜瑶被他弄糊涂了,却听着书呆道:“小生是来登塔的。”
“不过,不是为佛,是为姜娘子来的。”
姜瑶一呆。
心想:难道白天她表现得不够明显?
一声声“二哥哥”,便是个呆子,也该明白了呀。
那金书呆却道:“母亲带我来登塔,我听说娘子也来,便想来见一见娘子。若娘子爬不动,我便给娘子打气。“
说着,他似感觉不好意思,又挠挠脑袋,带着几分羞赧道:“没成想,娘子比我强上许多。”
他说着“强上许多”时,面上并无任何不快,仿佛当真觉得欢欣,是发自肺腑的敬佩。
姜瑶心想:
这人倒没前世那些男人的臭毛病。
总以为女子要比男子柔弱。
这下对着这金书呆,倒当真有几分可惜来。
放在平时,这确实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这书呆性子软,不算强势,又懂得尊重,看上去还很欢喜她,还有颗赤子之心;加上家世比国公府弱,既要攀附国公府,那婆母必定不会太强势。
若她嫁过去,日子倒也不会太难过。
若实在不欢喜,还能和离。
相反,若嫁入豪门,和离可就不在自己掌握中了。
姜瑶心叹一声:可惜。
乱世将至,这样柔弱的书生,又哪里保护得了她?
来一个誉王儿郎,就足够他妻离子散了。
姜瑶否了这想法,那边书生却还在继续:“我想,我白日说得不够明白,所以,还是要特地来跟娘子说一声。”
“我对娘子一见钟情,还望娘子能答应我的求娶。”
“若能娶得姜娘子,”书呆双手合拢,长长一揖,那宽大的书生袍便落在地上,“明轩必赤诚以待,绝无二心。”
姜瑶长久地看着他,许久没说话。
……
同一楼的另一侧。
在姜瑶的视线盲区,楚昭斜倚在栏杆边,风吹起他雪色的袍摆。
一只手捏着朵重瓣牡丹。,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这样的青烟袅袅、火光熠然里,自然有人看向那披着竹青薄氅的姜娘子,一边觉对方当真妖袅,一边又觉不似传言,沉静安宁。
却是个好小娘。
姜瑶可不知旁人想法改变,只顺着木梯,盘旋往上。
到得二楼,发觉陈设与一楼大抵相同:亦有贴了金箔法身的佛像,四尊方炉鼎,金莲法灯。
灯已燃,尘已除,姜瑶又随着众人上了香,而后继续往上。
青烟袅袅里,姜瑶走了一层又一层,还未到一半,已感觉双膝酸软。
这具身体实在是差。
即便被她锻炼了一阵,可到底没有曾经在健身房练出的体能,不过二十来层,便已喘得不成。
不过等姜瑶看到那沿着塔楼处,开始奄奄休憩的小娘子们和贵妇们,姜瑶又觉得:自己还成。
那等在闺中不动的小娘子们,此时已经歇了爬塔的心,扶着楼梯,面色青白地纷纷往楼下去。
言语中大约是:“心已够诚,菩萨不会怪罪的。”
不过,也有那等虔诚的信徒,即便已大汗淋漓,还互相搀扶着往上。
姜瑶还发现了金夫人。
金夫人随在她身后,往那四方鼎上插了根香,经过她时,还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金夫人可不是那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她年轻时可是随着丈夫杀过猪、搬过家伙什的,身上一把子力气,哪怕现在当官太太了,可身上那点力气也还是比常人强。
她经过姜瑶,再一次发觉,这小娘子身子委实削薄孱弱,不过几步子路,竟然开始气喘吁吁,委实…不中用啊。
她问她:“可要搀扶?”
姜瑶忙摇摇头,乖巧道:“多谢夫人,不过不必了。”
“礼佛要诚,我要自己上去。”
说着,面上还呈现坚毅,一副绝不放弃的模样。
这倒叫金夫人那皱着的眉松开了,只觉这小娘子虽身子不好,但毅力可嘉,等将来嫁入金府,她必定要想法子拉着她多锻炼,好让她强壮好生养些。
想着,便绕过姜瑶,径自往上。
她可还要去追长公主她们呢。
姜瑶则还是慢悠悠的。
不过,她发觉,爬了一阵,身体竟开始适应下来。
大约是经常在秋桐院散步和练瑜伽的缘故,虽膝盖还是酸软,可腿却不疼,保持一定速率,竟也渐渐超过了大部分人。
气也渐渐不喘了,脚步不疾不徐,姜瑶走得悠闲。
等到第三十层时,掉队的就更多了。
那些大腹便便的、或往日里养尊处优的小娘子贵妇人们,到这已开始面无人色,完全停下来,在塔楼边的阑干上吹风。
姜瑶一边往方鼎里上香,一边继续。
再往上,人就更少了。
走上许久,都未必能碰上一个人。
……
姜瑶一边听翘角飞檐下,惊鸟铃被风起的铃音,一边数楼层。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终于到了。
姜瑶长舒一口气,看着面前空无一人、唯有一慈眉善目佛像的四十五楼,停下脚步。
她暂时不打算继续往上了。
侧耳听去,只隐约能听到脚步落在木梯上的沉重声响,其余什么都没有。风透过窗棱落到面上,带来几分清凉。
姜瑶转到东南边,因怕人发觉,干脆走到东南一角的栏杆边——
佛塔与旁的建筑不同,四方小楼,外有四条铺有栏杆的走道,四面皆可倚栏通风。
不过,如今只有一扇东边的门开着,姜瑶便顺着东门出去,倚着栏杆:只等那阵骚乱过去,再与长公主等人会和。
只才吹了一秒的风,就听身后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连着喘息。
有一声唤来:“姜娘子。”
姜瑶转过头去,发觉竟是那叫金珂的书呆。
金书呆明显平日里是个四体不勤之人,才爬个楼,整张脸已是青白一片,唇色发白。
额头、身上的书生衫贴着,能看到细细密密的一层汗。
他擦了擦额头,又唤了一声:“姜娘子。”
而后,便朝她露出个腼腆的笑来。
姜瑶:哎呀。
现世当真很少见这样腼腆的男孩子。
姜瑶便也朝他笑:“郎君也来了。”
书呆被她一笑,竟就这样痴痴呆呆地看着她来。
姜瑶:……
她便不笑了,抿起唇道:“郎君也来登塔?”
金书呆点点头,又摇摇头,之后,又点点头。
姜瑶被他弄糊涂了,却听着书呆道:“小生是来登塔的。”
“不过,不是为佛,是为姜娘子来的。”
姜瑶一呆。
心想:难道白天她表现得不够明显?
一声声“二哥哥”,便是个呆子,也该明白了呀。
那金书呆却道:“母亲带我来登塔,我听说娘子也来,便想来见一见娘子。若娘子爬不动,我便给娘子打气。“
说着,他似感觉不好意思,又挠挠脑袋,带着几分羞赧道:“没成想,娘子比我强上许多。”
他说着“强上许多”时,面上并无任何不快,仿佛当真觉得欢欣,是发自肺腑的敬佩。
姜瑶心想:
这人倒没前世那些男人的臭毛病。
总以为女子要比男子柔弱。
这下对着这金书呆,倒当真有几分可惜来。
放在平时,这确实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这书呆性子软,不算强势,又懂得尊重,看上去还很欢喜她,还有颗赤子之心;加上家世比国公府弱,既要攀附国公府,那婆母必定不会太强势。
若她嫁过去,日子倒也不会太难过。
若实在不欢喜,还能和离。
相反,若嫁入豪门,和离可就不在自己掌握中了。
姜瑶心叹一声:可惜。
乱世将至,这样柔弱的书生,又哪里保护得了她?
来一个誉王儿郎,就足够他妻离子散了。
姜瑶否了这想法,那边书生却还在继续:“我想,我白日说得不够明白,所以,还是要特地来跟娘子说一声。”
“我对娘子一见钟情,还望娘子能答应我的求娶。”
“若能娶得姜娘子,”书呆双手合拢,长长一揖,那宽大的书生袍便落在地上,“明轩必赤诚以待,绝无二心。”
姜瑶长久地看着他,许久没说话。
……
同一楼的另一侧。
在姜瑶的视线盲区,楚昭斜倚在栏杆边,风吹起他雪色的袍摆。
一只手捏着朵重瓣牡丹。,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这样的青烟袅袅、火光熠然里,自然有人看向那披着竹青薄氅的姜娘子,一边觉对方当真妖袅,一边又觉不似传言,沉静安宁。
却是个好小娘。
姜瑶可不知旁人想法改变,只顺着木梯,盘旋往上。
到得二楼,发觉陈设与一楼大抵相同:亦有贴了金箔法身的佛像,四尊方炉鼎,金莲法灯。
灯已燃,尘已除,姜瑶又随着众人上了香,而后继续往上。
青烟袅袅里,姜瑶走了一层又一层,还未到一半,已感觉双膝酸软。
这具身体实在是差。
即便被她锻炼了一阵,可到底没有曾经在健身房练出的体能,不过二十来层,便已喘得不成。
不过等姜瑶看到那沿着塔楼处,开始奄奄休憩的小娘子们和贵妇们,姜瑶又觉得:自己还成。
那等在闺中不动的小娘子们,此时已经歇了爬塔的心,扶着楼梯,面色青白地纷纷往楼下去。
言语中大约是:“心已够诚,菩萨不会怪罪的。”
不过,也有那等虔诚的信徒,即便已大汗淋漓,还互相搀扶着往上。
姜瑶还发现了金夫人。
金夫人随在她身后,往那四方鼎上插了根香,经过她时,还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金夫人可不是那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她年轻时可是随着丈夫杀过猪、搬过家伙什的,身上一把子力气,哪怕现在当官太太了,可身上那点力气也还是比常人强。
她经过姜瑶,再一次发觉,这小娘子身子委实削薄孱弱,不过几步子路,竟然开始气喘吁吁,委实…不中用啊。
她问她:“可要搀扶?”
姜瑶忙摇摇头,乖巧道:“多谢夫人,不过不必了。”
“礼佛要诚,我要自己上去。”
说着,面上还呈现坚毅,一副绝不放弃的模样。
这倒叫金夫人那皱着的眉松开了,只觉这小娘子虽身子不好,但毅力可嘉,等将来嫁入金府,她必定要想法子拉着她多锻炼,好让她强壮好生养些。
想着,便绕过姜瑶,径自往上。
她可还要去追长公主她们呢。
姜瑶则还是慢悠悠的。
不过,她发觉,爬了一阵,身体竟开始适应下来。
大约是经常在秋桐院散步和练瑜伽的缘故,虽膝盖还是酸软,可腿却不疼,保持一定速率,竟也渐渐超过了大部分人。
气也渐渐不喘了,脚步不疾不徐,姜瑶走得悠闲。
等到第三十层时,掉队的就更多了。
那些大腹便便的、或往日里养尊处优的小娘子贵妇人们,到这已开始面无人色,完全停下来,在塔楼边的阑干上吹风。
姜瑶一边往方鼎里上香,一边继续。
再往上,人就更少了。
走上许久,都未必能碰上一个人。
……
姜瑶一边听翘角飞檐下,惊鸟铃被风起的铃音,一边数楼层。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终于到了。
姜瑶长舒一口气,看着面前空无一人、唯有一慈眉善目佛像的四十五楼,停下脚步。
她暂时不打算继续往上了。
侧耳听去,只隐约能听到脚步落在木梯上的沉重声响,其余什么都没有。风透过窗棱落到面上,带来几分清凉。
姜瑶转到东南边,因怕人发觉,干脆走到东南一角的栏杆边——
佛塔与旁的建筑不同,四方小楼,外有四条铺有栏杆的走道,四面皆可倚栏通风。
不过,如今只有一扇东边的门开着,姜瑶便顺着东门出去,倚着栏杆:只等那阵骚乱过去,再与长公主等人会和。
只才吹了一秒的风,就听身后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连着喘息。
有一声唤来:“姜娘子。”
姜瑶转过头去,发觉竟是那叫金珂的书呆。
金书呆明显平日里是个四体不勤之人,才爬个楼,整张脸已是青白一片,唇色发白。
额头、身上的书生衫贴着,能看到细细密密的一层汗。
他擦了擦额头,又唤了一声:“姜娘子。”
而后,便朝她露出个腼腆的笑来。
姜瑶:哎呀。
现世当真很少见这样腼腆的男孩子。
姜瑶便也朝他笑:“郎君也来了。”
书呆被她一笑,竟就这样痴痴呆呆地看着她来。
姜瑶:……
她便不笑了,抿起唇道:“郎君也来登塔?”
金书呆点点头,又摇摇头,之后,又点点头。
姜瑶被他弄糊涂了,却听着书呆道:“小生是来登塔的。”
“不过,不是为佛,是为姜娘子来的。”
姜瑶一呆。
心想:难道白天她表现得不够明显?
一声声“二哥哥”,便是个呆子,也该明白了呀。
那金书呆却道:“母亲带我来登塔,我听说娘子也来,便想来见一见娘子。若娘子爬不动,我便给娘子打气。“
说着,他似感觉不好意思,又挠挠脑袋,带着几分羞赧道:“没成想,娘子比我强上许多。”
他说着“强上许多”时,面上并无任何不快,仿佛当真觉得欢欣,是发自肺腑的敬佩。
姜瑶心想:
这人倒没前世那些男人的臭毛病。
总以为女子要比男子柔弱。
这下对着这金书呆,倒当真有几分可惜来。
放在平时,这确实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这书呆性子软,不算强势,又懂得尊重,看上去还很欢喜她,还有颗赤子之心;加上家世比国公府弱,既要攀附国公府,那婆母必定不会太强势。
若她嫁过去,日子倒也不会太难过。
若实在不欢喜,还能和离。
相反,若嫁入豪门,和离可就不在自己掌握中了。
姜瑶心叹一声:可惜。
乱世将至,这样柔弱的书生,又哪里保护得了她?
来一个誉王儿郎,就足够他妻离子散了。
姜瑶否了这想法,那边书生却还在继续:“我想,我白日说得不够明白,所以,还是要特地来跟娘子说一声。”
“我对娘子一见钟情,还望娘子能答应我的求娶。”
“若能娶得姜娘子,”书呆双手合拢,长长一揖,那宽大的书生袍便落在地上,“明轩必赤诚以待,绝无二心。”
姜瑶长久地看着他,许久没说话。
……
同一楼的另一侧。
在姜瑶的视线盲区,楚昭斜倚在栏杆边,风吹起他雪色的袍摆。
一只手捏着朵重瓣牡丹。,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这样的青烟袅袅、火光熠然里,自然有人看向那披着竹青薄氅的姜娘子,一边觉对方当真妖袅,一边又觉不似传言,沉静安宁。
却是个好小娘。
姜瑶可不知旁人想法改变,只顺着木梯,盘旋往上。
到得二楼,发觉陈设与一楼大抵相同:亦有贴了金箔法身的佛像,四尊方炉鼎,金莲法灯。
灯已燃,尘已除,姜瑶又随着众人上了香,而后继续往上。
青烟袅袅里,姜瑶走了一层又一层,还未到一半,已感觉双膝酸软。
这具身体实在是差。
即便被她锻炼了一阵,可到底没有曾经在健身房练出的体能,不过二十来层,便已喘得不成。
不过等姜瑶看到那沿着塔楼处,开始奄奄休憩的小娘子们和贵妇们,姜瑶又觉得:自己还成。
那等在闺中不动的小娘子们,此时已经歇了爬塔的心,扶着楼梯,面色青白地纷纷往楼下去。
言语中大约是:“心已够诚,菩萨不会怪罪的。”
不过,也有那等虔诚的信徒,即便已大汗淋漓,还互相搀扶着往上。
姜瑶还发现了金夫人。
金夫人随在她身后,往那四方鼎上插了根香,经过她时,还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金夫人可不是那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她年轻时可是随着丈夫杀过猪、搬过家伙什的,身上一把子力气,哪怕现在当官太太了,可身上那点力气也还是比常人强。
她经过姜瑶,再一次发觉,这小娘子身子委实削薄孱弱,不过几步子路,竟然开始气喘吁吁,委实…不中用啊。
她问她:“可要搀扶?”
姜瑶忙摇摇头,乖巧道:“多谢夫人,不过不必了。”
“礼佛要诚,我要自己上去。”
说着,面上还呈现坚毅,一副绝不放弃的模样。
这倒叫金夫人那皱着的眉松开了,只觉这小娘子虽身子不好,但毅力可嘉,等将来嫁入金府,她必定要想法子拉着她多锻炼,好让她强壮好生养些。
想着,便绕过姜瑶,径自往上。
她可还要去追长公主她们呢。
姜瑶则还是慢悠悠的。
不过,她发觉,爬了一阵,身体竟开始适应下来。
大约是经常在秋桐院散步和练瑜伽的缘故,虽膝盖还是酸软,可腿却不疼,保持一定速率,竟也渐渐超过了大部分人。
气也渐渐不喘了,脚步不疾不徐,姜瑶走得悠闲。
等到第三十层时,掉队的就更多了。
那些大腹便便的、或往日里养尊处优的小娘子贵妇人们,到这已开始面无人色,完全停下来,在塔楼边的阑干上吹风。
姜瑶一边往方鼎里上香,一边继续。
再往上,人就更少了。
走上许久,都未必能碰上一个人。
……
姜瑶一边听翘角飞檐下,惊鸟铃被风起的铃音,一边数楼层。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终于到了。
姜瑶长舒一口气,看着面前空无一人、唯有一慈眉善目佛像的四十五楼,停下脚步。
她暂时不打算继续往上了。
侧耳听去,只隐约能听到脚步落在木梯上的沉重声响,其余什么都没有。风透过窗棱落到面上,带来几分清凉。
姜瑶转到东南边,因怕人发觉,干脆走到东南一角的栏杆边——
佛塔与旁的建筑不同,四方小楼,外有四条铺有栏杆的走道,四面皆可倚栏通风。
不过,如今只有一扇东边的门开着,姜瑶便顺着东门出去,倚着栏杆:只等那阵骚乱过去,再与长公主等人会和。
只才吹了一秒的风,就听身后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连着喘息。
有一声唤来:“姜娘子。”
姜瑶转过头去,发觉竟是那叫金珂的书呆。
金书呆明显平日里是个四体不勤之人,才爬个楼,整张脸已是青白一片,唇色发白。
额头、身上的书生衫贴着,能看到细细密密的一层汗。
他擦了擦额头,又唤了一声:“姜娘子。”
而后,便朝她露出个腼腆的笑来。
姜瑶:哎呀。
现世当真很少见这样腼腆的男孩子。
姜瑶便也朝他笑:“郎君也来了。”
书呆被她一笑,竟就这样痴痴呆呆地看着她来。
姜瑶:……
她便不笑了,抿起唇道:“郎君也来登塔?”
金书呆点点头,又摇摇头,之后,又点点头。
姜瑶被他弄糊涂了,却听着书呆道:“小生是来登塔的。”
“不过,不是为佛,是为姜娘子来的。”
姜瑶一呆。
心想:难道白天她表现得不够明显?
一声声“二哥哥”,便是个呆子,也该明白了呀。
那金书呆却道:“母亲带我来登塔,我听说娘子也来,便想来见一见娘子。若娘子爬不动,我便给娘子打气。“
说着,他似感觉不好意思,又挠挠脑袋,带着几分羞赧道:“没成想,娘子比我强上许多。”
他说着“强上许多”时,面上并无任何不快,仿佛当真觉得欢欣,是发自肺腑的敬佩。
姜瑶心想:
这人倒没前世那些男人的臭毛病。
总以为女子要比男子柔弱。
这下对着这金书呆,倒当真有几分可惜来。
放在平时,这确实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这书呆性子软,不算强势,又懂得尊重,看上去还很欢喜她,还有颗赤子之心;加上家世比国公府弱,既要攀附国公府,那婆母必定不会太强势。
若她嫁过去,日子倒也不会太难过。
若实在不欢喜,还能和离。
相反,若嫁入豪门,和离可就不在自己掌握中了。
姜瑶心叹一声:可惜。
乱世将至,这样柔弱的书生,又哪里保护得了她?
来一个誉王儿郎,就足够他妻离子散了。
姜瑶否了这想法,那边书生却还在继续:“我想,我白日说得不够明白,所以,还是要特地来跟娘子说一声。”
“我对娘子一见钟情,还望娘子能答应我的求娶。”
“若能娶得姜娘子,”书呆双手合拢,长长一揖,那宽大的书生袍便落在地上,“明轩必赤诚以待,绝无二心。”
姜瑶长久地看着他,许久没说话。
……
同一楼的另一侧。
在姜瑶的视线盲区,楚昭斜倚在栏杆边,风吹起他雪色的袍摆。
一只手捏着朵重瓣牡丹。,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这样的青烟袅袅、火光熠然里,自然有人看向那披着竹青薄氅的姜娘子,一边觉对方当真妖袅,一边又觉不似传言,沉静安宁。
却是个好小娘。
姜瑶可不知旁人想法改变,只顺着木梯,盘旋往上。
到得二楼,发觉陈设与一楼大抵相同:亦有贴了金箔法身的佛像,四尊方炉鼎,金莲法灯。
灯已燃,尘已除,姜瑶又随着众人上了香,而后继续往上。
青烟袅袅里,姜瑶走了一层又一层,还未到一半,已感觉双膝酸软。
这具身体实在是差。
即便被她锻炼了一阵,可到底没有曾经在健身房练出的体能,不过二十来层,便已喘得不成。
不过等姜瑶看到那沿着塔楼处,开始奄奄休憩的小娘子们和贵妇们,姜瑶又觉得:自己还成。
那等在闺中不动的小娘子们,此时已经歇了爬塔的心,扶着楼梯,面色青白地纷纷往楼下去。
言语中大约是:“心已够诚,菩萨不会怪罪的。”
不过,也有那等虔诚的信徒,即便已大汗淋漓,还互相搀扶着往上。
姜瑶还发现了金夫人。
金夫人随在她身后,往那四方鼎上插了根香,经过她时,还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金夫人可不是那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她年轻时可是随着丈夫杀过猪、搬过家伙什的,身上一把子力气,哪怕现在当官太太了,可身上那点力气也还是比常人强。
她经过姜瑶,再一次发觉,这小娘子身子委实削薄孱弱,不过几步子路,竟然开始气喘吁吁,委实…不中用啊。
她问她:“可要搀扶?”
姜瑶忙摇摇头,乖巧道:“多谢夫人,不过不必了。”
“礼佛要诚,我要自己上去。”
说着,面上还呈现坚毅,一副绝不放弃的模样。
这倒叫金夫人那皱着的眉松开了,只觉这小娘子虽身子不好,但毅力可嘉,等将来嫁入金府,她必定要想法子拉着她多锻炼,好让她强壮好生养些。
想着,便绕过姜瑶,径自往上。
她可还要去追长公主她们呢。
姜瑶则还是慢悠悠的。
不过,她发觉,爬了一阵,身体竟开始适应下来。
大约是经常在秋桐院散步和练瑜伽的缘故,虽膝盖还是酸软,可腿却不疼,保持一定速率,竟也渐渐超过了大部分人。
气也渐渐不喘了,脚步不疾不徐,姜瑶走得悠闲。
等到第三十层时,掉队的就更多了。
那些大腹便便的、或往日里养尊处优的小娘子贵妇人们,到这已开始面无人色,完全停下来,在塔楼边的阑干上吹风。
姜瑶一边往方鼎里上香,一边继续。
再往上,人就更少了。
走上许久,都未必能碰上一个人。
……
姜瑶一边听翘角飞檐下,惊鸟铃被风起的铃音,一边数楼层。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终于到了。
姜瑶长舒一口气,看着面前空无一人、唯有一慈眉善目佛像的四十五楼,停下脚步。
她暂时不打算继续往上了。
侧耳听去,只隐约能听到脚步落在木梯上的沉重声响,其余什么都没有。风透过窗棱落到面上,带来几分清凉。
姜瑶转到东南边,因怕人发觉,干脆走到东南一角的栏杆边——
佛塔与旁的建筑不同,四方小楼,外有四条铺有栏杆的走道,四面皆可倚栏通风。
不过,如今只有一扇东边的门开着,姜瑶便顺着东门出去,倚着栏杆:只等那阵骚乱过去,再与长公主等人会和。
只才吹了一秒的风,就听身后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连着喘息。
有一声唤来:“姜娘子。”
姜瑶转过头去,发觉竟是那叫金珂的书呆。
金书呆明显平日里是个四体不勤之人,才爬个楼,整张脸已是青白一片,唇色发白。
额头、身上的书生衫贴着,能看到细细密密的一层汗。
他擦了擦额头,又唤了一声:“姜娘子。”
而后,便朝她露出个腼腆的笑来。
姜瑶:哎呀。
现世当真很少见这样腼腆的男孩子。
姜瑶便也朝他笑:“郎君也来了。”
书呆被她一笑,竟就这样痴痴呆呆地看着她来。
姜瑶:……
她便不笑了,抿起唇道:“郎君也来登塔?”
金书呆点点头,又摇摇头,之后,又点点头。
姜瑶被他弄糊涂了,却听着书呆道:“小生是来登塔的。”
“不过,不是为佛,是为姜娘子来的。”
姜瑶一呆。
心想:难道白天她表现得不够明显?
一声声“二哥哥”,便是个呆子,也该明白了呀。
那金书呆却道:“母亲带我来登塔,我听说娘子也来,便想来见一见娘子。若娘子爬不动,我便给娘子打气。“
说着,他似感觉不好意思,又挠挠脑袋,带着几分羞赧道:“没成想,娘子比我强上许多。”
他说着“强上许多”时,面上并无任何不快,仿佛当真觉得欢欣,是发自肺腑的敬佩。
姜瑶心想:
这人倒没前世那些男人的臭毛病。
总以为女子要比男子柔弱。
这下对着这金书呆,倒当真有几分可惜来。
放在平时,这确实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这书呆性子软,不算强势,又懂得尊重,看上去还很欢喜她,还有颗赤子之心;加上家世比国公府弱,既要攀附国公府,那婆母必定不会太强势。
若她嫁过去,日子倒也不会太难过。
若实在不欢喜,还能和离。
相反,若嫁入豪门,和离可就不在自己掌握中了。
姜瑶心叹一声:可惜。
乱世将至,这样柔弱的书生,又哪里保护得了她?
来一个誉王儿郎,就足够他妻离子散了。
姜瑶否了这想法,那边书生却还在继续:“我想,我白日说得不够明白,所以,还是要特地来跟娘子说一声。”
“我对娘子一见钟情,还望娘子能答应我的求娶。”
“若能娶得姜娘子,”书呆双手合拢,长长一揖,那宽大的书生袍便落在地上,“明轩必赤诚以待,绝无二心。”
姜瑶长久地看着他,许久没说话。
……
同一楼的另一侧。
在姜瑶的视线盲区,楚昭斜倚在栏杆边,风吹起他雪色的袍摆。
一只手捏着朵重瓣牡丹。,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这样的青烟袅袅、火光熠然里,自然有人看向那披着竹青薄氅的姜娘子,一边觉对方当真妖袅,一边又觉不似传言,沉静安宁。
却是个好小娘。
姜瑶可不知旁人想法改变,只顺着木梯,盘旋往上。
到得二楼,发觉陈设与一楼大抵相同:亦有贴了金箔法身的佛像,四尊方炉鼎,金莲法灯。
灯已燃,尘已除,姜瑶又随着众人上了香,而后继续往上。
青烟袅袅里,姜瑶走了一层又一层,还未到一半,已感觉双膝酸软。
这具身体实在是差。
即便被她锻炼了一阵,可到底没有曾经在健身房练出的体能,不过二十来层,便已喘得不成。
不过等姜瑶看到那沿着塔楼处,开始奄奄休憩的小娘子们和贵妇们,姜瑶又觉得:自己还成。
那等在闺中不动的小娘子们,此时已经歇了爬塔的心,扶着楼梯,面色青白地纷纷往楼下去。
言语中大约是:“心已够诚,菩萨不会怪罪的。”
不过,也有那等虔诚的信徒,即便已大汗淋漓,还互相搀扶着往上。
姜瑶还发现了金夫人。
金夫人随在她身后,往那四方鼎上插了根香,经过她时,还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金夫人可不是那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她年轻时可是随着丈夫杀过猪、搬过家伙什的,身上一把子力气,哪怕现在当官太太了,可身上那点力气也还是比常人强。
她经过姜瑶,再一次发觉,这小娘子身子委实削薄孱弱,不过几步子路,竟然开始气喘吁吁,委实…不中用啊。
她问她:“可要搀扶?”
姜瑶忙摇摇头,乖巧道:“多谢夫人,不过不必了。”
“礼佛要诚,我要自己上去。”
说着,面上还呈现坚毅,一副绝不放弃的模样。
这倒叫金夫人那皱着的眉松开了,只觉这小娘子虽身子不好,但毅力可嘉,等将来嫁入金府,她必定要想法子拉着她多锻炼,好让她强壮好生养些。
想着,便绕过姜瑶,径自往上。
她可还要去追长公主她们呢。
姜瑶则还是慢悠悠的。
不过,她发觉,爬了一阵,身体竟开始适应下来。
大约是经常在秋桐院散步和练瑜伽的缘故,虽膝盖还是酸软,可腿却不疼,保持一定速率,竟也渐渐超过了大部分人。
气也渐渐不喘了,脚步不疾不徐,姜瑶走得悠闲。
等到第三十层时,掉队的就更多了。
那些大腹便便的、或往日里养尊处优的小娘子贵妇人们,到这已开始面无人色,完全停下来,在塔楼边的阑干上吹风。
姜瑶一边往方鼎里上香,一边继续。
再往上,人就更少了。
走上许久,都未必能碰上一个人。
……
姜瑶一边听翘角飞檐下,惊鸟铃被风起的铃音,一边数楼层。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终于到了。
姜瑶长舒一口气,看着面前空无一人、唯有一慈眉善目佛像的四十五楼,停下脚步。
她暂时不打算继续往上了。
侧耳听去,只隐约能听到脚步落在木梯上的沉重声响,其余什么都没有。风透过窗棱落到面上,带来几分清凉。
姜瑶转到东南边,因怕人发觉,干脆走到东南一角的栏杆边——
佛塔与旁的建筑不同,四方小楼,外有四条铺有栏杆的走道,四面皆可倚栏通风。
不过,如今只有一扇东边的门开着,姜瑶便顺着东门出去,倚着栏杆:只等那阵骚乱过去,再与长公主等人会和。
只才吹了一秒的风,就听身后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连着喘息。
有一声唤来:“姜娘子。”
姜瑶转过头去,发觉竟是那叫金珂的书呆。
金书呆明显平日里是个四体不勤之人,才爬个楼,整张脸已是青白一片,唇色发白。
额头、身上的书生衫贴着,能看到细细密密的一层汗。
他擦了擦额头,又唤了一声:“姜娘子。”
而后,便朝她露出个腼腆的笑来。
姜瑶:哎呀。
现世当真很少见这样腼腆的男孩子。
姜瑶便也朝他笑:“郎君也来了。”
书呆被她一笑,竟就这样痴痴呆呆地看着她来。
姜瑶:……
她便不笑了,抿起唇道:“郎君也来登塔?”
金书呆点点头,又摇摇头,之后,又点点头。
姜瑶被他弄糊涂了,却听着书呆道:“小生是来登塔的。”
“不过,不是为佛,是为姜娘子来的。”
姜瑶一呆。
心想:难道白天她表现得不够明显?
一声声“二哥哥”,便是个呆子,也该明白了呀。
那金书呆却道:“母亲带我来登塔,我听说娘子也来,便想来见一见娘子。若娘子爬不动,我便给娘子打气。“
说着,他似感觉不好意思,又挠挠脑袋,带着几分羞赧道:“没成想,娘子比我强上许多。”
他说着“强上许多”时,面上并无任何不快,仿佛当真觉得欢欣,是发自肺腑的敬佩。
姜瑶心想:
这人倒没前世那些男人的臭毛病。
总以为女子要比男子柔弱。
这下对着这金书呆,倒当真有几分可惜来。
放在平时,这确实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这书呆性子软,不算强势,又懂得尊重,看上去还很欢喜她,还有颗赤子之心;加上家世比国公府弱,既要攀附国公府,那婆母必定不会太强势。
若她嫁过去,日子倒也不会太难过。
若实在不欢喜,还能和离。
相反,若嫁入豪门,和离可就不在自己掌握中了。
姜瑶心叹一声:可惜。
乱世将至,这样柔弱的书生,又哪里保护得了她?
来一个誉王儿郎,就足够他妻离子散了。
姜瑶否了这想法,那边书生却还在继续:“我想,我白日说得不够明白,所以,还是要特地来跟娘子说一声。”
“我对娘子一见钟情,还望娘子能答应我的求娶。”
“若能娶得姜娘子,”书呆双手合拢,长长一揖,那宽大的书生袍便落在地上,“明轩必赤诚以待,绝无二心。”
姜瑶长久地看着他,许久没说话。
……
同一楼的另一侧。
在姜瑶的视线盲区,楚昭斜倚在栏杆边,风吹起他雪色的袍摆。
一只手捏着朵重瓣牡丹。,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这样的青烟袅袅、火光熠然里,自然有人看向那披着竹青薄氅的姜娘子,一边觉对方当真妖袅,一边又觉不似传言,沉静安宁。
却是个好小娘。
姜瑶可不知旁人想法改变,只顺着木梯,盘旋往上。
到得二楼,发觉陈设与一楼大抵相同:亦有贴了金箔法身的佛像,四尊方炉鼎,金莲法灯。
灯已燃,尘已除,姜瑶又随着众人上了香,而后继续往上。
青烟袅袅里,姜瑶走了一层又一层,还未到一半,已感觉双膝酸软。
这具身体实在是差。
即便被她锻炼了一阵,可到底没有曾经在健身房练出的体能,不过二十来层,便已喘得不成。
不过等姜瑶看到那沿着塔楼处,开始奄奄休憩的小娘子们和贵妇们,姜瑶又觉得:自己还成。
那等在闺中不动的小娘子们,此时已经歇了爬塔的心,扶着楼梯,面色青白地纷纷往楼下去。
言语中大约是:“心已够诚,菩萨不会怪罪的。”
不过,也有那等虔诚的信徒,即便已大汗淋漓,还互相搀扶着往上。
姜瑶还发现了金夫人。
金夫人随在她身后,往那四方鼎上插了根香,经过她时,还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金夫人可不是那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她年轻时可是随着丈夫杀过猪、搬过家伙什的,身上一把子力气,哪怕现在当官太太了,可身上那点力气也还是比常人强。
她经过姜瑶,再一次发觉,这小娘子身子委实削薄孱弱,不过几步子路,竟然开始气喘吁吁,委实…不中用啊。
她问她:“可要搀扶?”
姜瑶忙摇摇头,乖巧道:“多谢夫人,不过不必了。”
“礼佛要诚,我要自己上去。”
说着,面上还呈现坚毅,一副绝不放弃的模样。
这倒叫金夫人那皱着的眉松开了,只觉这小娘子虽身子不好,但毅力可嘉,等将来嫁入金府,她必定要想法子拉着她多锻炼,好让她强壮好生养些。
想着,便绕过姜瑶,径自往上。
她可还要去追长公主她们呢。
姜瑶则还是慢悠悠的。
不过,她发觉,爬了一阵,身体竟开始适应下来。
大约是经常在秋桐院散步和练瑜伽的缘故,虽膝盖还是酸软,可腿却不疼,保持一定速率,竟也渐渐超过了大部分人。
气也渐渐不喘了,脚步不疾不徐,姜瑶走得悠闲。
等到第三十层时,掉队的就更多了。
那些大腹便便的、或往日里养尊处优的小娘子贵妇人们,到这已开始面无人色,完全停下来,在塔楼边的阑干上吹风。
姜瑶一边往方鼎里上香,一边继续。
再往上,人就更少了。
走上许久,都未必能碰上一个人。
……
姜瑶一边听翘角飞檐下,惊鸟铃被风起的铃音,一边数楼层。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终于到了。
姜瑶长舒一口气,看着面前空无一人、唯有一慈眉善目佛像的四十五楼,停下脚步。
她暂时不打算继续往上了。
侧耳听去,只隐约能听到脚步落在木梯上的沉重声响,其余什么都没有。风透过窗棱落到面上,带来几分清凉。
姜瑶转到东南边,因怕人发觉,干脆走到东南一角的栏杆边——
佛塔与旁的建筑不同,四方小楼,外有四条铺有栏杆的走道,四面皆可倚栏通风。
不过,如今只有一扇东边的门开着,姜瑶便顺着东门出去,倚着栏杆:只等那阵骚乱过去,再与长公主等人会和。
只才吹了一秒的风,就听身后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连着喘息。
有一声唤来:“姜娘子。”
姜瑶转过头去,发觉竟是那叫金珂的书呆。
金书呆明显平日里是个四体不勤之人,才爬个楼,整张脸已是青白一片,唇色发白。
额头、身上的书生衫贴着,能看到细细密密的一层汗。
他擦了擦额头,又唤了一声:“姜娘子。”
而后,便朝她露出个腼腆的笑来。
姜瑶:哎呀。
现世当真很少见这样腼腆的男孩子。
姜瑶便也朝他笑:“郎君也来了。”
书呆被她一笑,竟就这样痴痴呆呆地看着她来。
姜瑶:……
她便不笑了,抿起唇道:“郎君也来登塔?”
金书呆点点头,又摇摇头,之后,又点点头。
姜瑶被他弄糊涂了,却听着书呆道:“小生是来登塔的。”
“不过,不是为佛,是为姜娘子来的。”
姜瑶一呆。
心想:难道白天她表现得不够明显?
一声声“二哥哥”,便是个呆子,也该明白了呀。
那金书呆却道:“母亲带我来登塔,我听说娘子也来,便想来见一见娘子。若娘子爬不动,我便给娘子打气。“
说着,他似感觉不好意思,又挠挠脑袋,带着几分羞赧道:“没成想,娘子比我强上许多。”
他说着“强上许多”时,面上并无任何不快,仿佛当真觉得欢欣,是发自肺腑的敬佩。
姜瑶心想:
这人倒没前世那些男人的臭毛病。
总以为女子要比男子柔弱。
这下对着这金书呆,倒当真有几分可惜来。
放在平时,这确实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这书呆性子软,不算强势,又懂得尊重,看上去还很欢喜她,还有颗赤子之心;加上家世比国公府弱,既要攀附国公府,那婆母必定不会太强势。
若她嫁过去,日子倒也不会太难过。
若实在不欢喜,还能和离。
相反,若嫁入豪门,和离可就不在自己掌握中了。
姜瑶心叹一声:可惜。
乱世将至,这样柔弱的书生,又哪里保护得了她?
来一个誉王儿郎,就足够他妻离子散了。
姜瑶否了这想法,那边书生却还在继续:“我想,我白日说得不够明白,所以,还是要特地来跟娘子说一声。”
“我对娘子一见钟情,还望娘子能答应我的求娶。”
“若能娶得姜娘子,”书呆双手合拢,长长一揖,那宽大的书生袍便落在地上,“明轩必赤诚以待,绝无二心。”
姜瑶长久地看着他,许久没说话。
……
同一楼的另一侧。
在姜瑶的视线盲区,楚昭斜倚在栏杆边,风吹起他雪色的袍摆。
一只手捏着朵重瓣牡丹。,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