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郎君话没过多久, 门口便行来一行人。
为首那人着一身素色云锦纹襦裙,外罩一件雨过天青色藤纹大袖衣,宽袖洋洋洒洒垂落, 行来时如行云流水, 袅袅纤纤。
行到众人面前时,牵着手中小女娃便是一礼:“见过诸位郎君。”
众人不约而同就将目光落到面前之人身上。
小四郎君从车上跳下来, 叫了声:“瑶姐姐!”
那瑶姐姐便笑起来。
“夫人呢?”
她问。
小四郎君嘴一扁:“阿娘还没来。”
姜瑶于是牵了姜芝在台阶下等。
小四郎君见到她,一张小嘴就“嘚吧嘚吧”说个没完,一忽儿说他起床时吃了什么, 一忽儿说起这几日都不在家,恐他的“黑珍珠”要想他。
姜瑶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眸光从那拱卫马车的几位郎君身上掠过, 心里想:北梁公府家的这三位郎君,当真是梅兰竹菊,各擅其场。
大郎君持重如山,二郎君清冷如仙,三郎君侬丽艳姿。
只是…
难道他们都要去大慈恩寺住?
姜瑶心里疑惑着,门口的照影壁边那又行来一明黄缂丝步辇。
步辇上, 长公主着桃红并蒂莲纹春衫,头顶珠翠方胜,正歪靠着略有几分懒怠。
一容长脸刻薄相的嬷嬷随侍左右。
“母亲!”
“夫人。”
几人行礼。
“行了, 自家人,多礼什么。”
长公主挥挥手,步辇停下,她伸了一只手,由肖嬷嬷搀着,下了步辇。
一阵香风过。
姜瑶低垂的视线里, 只看到长公主那桃花嵌金丝裙边经过自己,而后在嬷嬷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四郎,上来!”
马车内传来长公主的声音。
小四郎君看一眼姜瑶,嘟着嘴不情不愿地上了第一辆马车。
姜瑶则牵着小姜芝,绕去了第二辆马车。
车队叱一声:“起!”
马车辘辘往前。
楚昭看一眼前方的天,牵起马辔,一夹马腹,往前。
这一列浩浩车队在朱雀大街,所遇行人,纷纷退避,垂躬而立。
还有平民匍匐在地,身子颤巍,不敢抬头。
姜瑶掀帘子看着周围。
“阿姐,你在看什么?”
小姜芝过来。
姜瑶道:“阿姐在看啊…所谓权势。”
声音很轻。
“什么?”
小姜芝眼睛圆圆,显然没明白。
“没什么。”
姜瑶放下帘子,瞬息间,方才那有些怅惘的表情便消失了。
小姜芝见阿姐恢复原样便不问了,只蹲坐一旁,让红玉陪她玩阿姐新教她的翻花绳。
姜瑶垂了眼,自矮几上取了青雀烹的热茶喝了口,清茶入喉微苦,姜瑶面前,却又突然浮现起那些匍匐在地的百姓。
颤颤巍巍,危若累卵。
仿若权势的一根手指头压下去,就能令其粉碎成泥。
罢了。
想那么多做什么呢。
大乱来时,王孙公卿也不过是江河泥沙,遑论是她。
姜瑶微叹一声,想起书中各人命运,只将热茶一仰而尽,莲枝翡翠杯落在矮几,发出细细的一声。
青雀直起身子,又给她续了一杯。
姜瑶支着额,只觉晨间未褪的困意,竟然在着茶香袅袅里泛了上来。
美人儿鸦睫如羽,半倚着车壁睡着了。
红玉和青雀动作都不由小了些。小阿芝也感觉不对,停了翻花绳的动作,拿小胖手对着红玉和青雀“嘘”一声,而后又撅了屁股哼哧哼哧从旁边的小斗柜里取出条薄衾,笨拙地展开,给姜瑶披上,而后又心满意足地重新玩起来。
只是玩一会,便要看一眼阿姐,见阿姐还在那,便又心满意足地去玩。
姜瑶发觉,自己竟又做起梦来。
她梦见自己竟不知不觉走到了骊湖边,骊湖边湖光水色,花灯攒聚,周围人山人海,她一个不注意,便被人挤了下去。
那骊湖的水又沉又冷,一下子浇过来,几令她灭顶。
从水面往上去看,周围人都在惊慌失措,有人高喊着:“落水了!有人落水了!”
被搅乱的水面,被岸上的灯影剪成了碎金。
而后,她沉了下去。
……
马车一晃,姜瑶醒了。
醒来时忍不住骂了句晦气,做什么梦不好,偏做个被淹死的梦,她可是会游泳的。
可那窒息的感觉太可怕,仿佛还残留在胸口,姜瑶连忙拿起几上茶杯一口饮尽,怕不够,还多喝了几杯,等那热茶入腹,才感觉舒服了些。
一抬头,才发觉马车停了。
“到了?”
她问。
红玉却掀了帘子看,摇头:“还未到。”
“那怎么停了?”
姜瑶顺着她半掀开的帘子看去,隐约见前方的道路上,一辆马车停在路边,那马车装饰虽则古朴,却也是上等的金丝楠木,四角有垂落的宫铃。
风一吹,宫铃阵阵。
“好像是王家的马车坏了。”
“王家?”
姜瑶咬牙,总不要是王清玄吧。
她怕她。
一碰上她,她就没好事。
可世间之事,往往是越不想来什么便越来什么。
不一会儿,肖嬷嬷领了一行人过来,为首那人白衣白裙、一支玉兰花簪,款款行来如幽兰亭芳,正是那气运惊人的王清玄。
王清玄在长公主的马车边停了,也不知与长公主说了什么,不一会便由肖嬷嬷领到她这边来。
姜瑶注意到,王清玄过来时,目光还停留在楚昭身上。
她那眸光,便是在艳阳下也能看出,其柔如水。
而后,又到了她马车边。
肖嬷嬷躬身:“姜娘子,王府的马车坏了,夫人令我将王娘子带来,你们二人挤一挤。”
姜瑶心里自是不乐意的。
她与王清玄在一块,若有刀必是她挡,有河必是她掉…
心下不愿快喊破天,面上还是笑盈盈的,甚至还亲去牵了帘,王清玄由婢子搀着进马车时,一进来就看见姜瑶那张脸。
牡丹不可夺其艳,偏笑得如蜜一样甜。
“王娘子,请进。”
那声音也是柔靡的,像藏了细细的钩子,最是令男子流连忘返的那种况味。
不知为什么,王清玄突然就想起鹊儿桥上楚二郎救人时怀间那一段粉来。
粉色柔靡,失之清雅。
便如这桃花,桃花若开,必是大片,半点不罕有,既艳且俗,王清玄半点不爱。
可她不爱归不爱,却也不是那等会当面给人难堪的,当下只冷淡地朝姜瑶点了点头,便坐进去。
马车里多了一人,顿时逼仄起来,青雀找了个借口出去。
红玉则忙起来,给王清玄倒茶,布糕点瓜果,王清玄跻坐在那,淡淡看着。
等红玉布好,姜瑶说了句:“王娘子且喝一杯,上好的碧螺春。”
王清玄便拿起杯子,唇稍沾了沾,便放下了。
“多谢王娘子。”
到马车上,就这一声,之后便只安静地坐那,半点不吭声,也不喝茶吃点心,仿佛她这处的东西沾了便要遭污了自己。
姜瑶却不恼,她只是懒懒看着对方,心想,不愧是女主,果然气韵流芳,雅致亭亭。
狠洗眼睛呐。
两人就这么一路过去。
马车晃啊晃,外面的声音越发热闹了,而在一处梵音袅袅地,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外面青雀的声音响起:“娘子,到了。”
王清玄朝姜瑶点了点头,便掀起帘子要出去,才走了一步,忽而转过头来,那双杏眼对着姜瑶,说了句:“姜娘子,赠你一言。”
“嗯?”姜瑶眨眨眼睛。
却听王清玄看着她,面上带了点悲悯的意味:“以色侍人,终是下处。”
说完,她帘子一放,那道纯白便如昙花一般离开马车。
红玉下意识看向旁边的姜娘子,她以为会看到一张赤红的、或恼怒或羞愧的脸,谁知,却只见到一张平静如水的面容。
姜瑶牵着懵懂的小阿芝,道:“阿芝,走了。”
小阿芝懵懵懂懂:“阿姐,以色侍人什么意思?”
姜瑶笑眯眯:“这是王娘子夸我好看呢。”
小阿芝:“啊?哦。那王娘子真是好人!”
小阿芝跟着姜瑶出了马车,看着前面被知客僧引进去的王娘子一行人,点点头:“王娘子真是个好人!”
她也笑眯了眼。
姜瑶则眯起眼睛,看着面前的大慈恩寺。
再不是那被鲁莲掳走兜头来去的夜晚,这是她第一次在白日真正看清大慈恩寺的模样,白色阶梯自下而上约有半层楼高,大慈恩沐在阳光里,金色墙壁在光下熠熠生辉,有种莫名的庄严。
匾额上龙飞凤舞四字:“大慈恩寺”。
姜瑶提了裙摆,跟在长公主一行后面,上了台阶。
仪仗队和车架自然是不能进去的,马上几位郎君将缰绳给了仆从,也上了台阶。
慈恩寺的迎客僧早候在外面,见他们一行人,立刻迎了上来,双手合十问礼。
长公主也问礼。
“安国公主,大郎君,二郎君,三郎君,请。”知客僧让开一步。
一行人进门。
姜瑶眼观鼻鼻观心地进去,正走着,却闻旁边一阵梨花香。
抬头看,就见三郎君恰走在旁,一身白袍在光下如净雪。
“姜娘子可还记得那日我的话?”他看着前方,声音很轻,“现在还有效。”
姜瑶“哦”了一声,她笑:“三郎君误会。”
她话才落,就见前方二郎君眸光突然过来,很淡凉,但掠过她头顶时,姜瑶仿佛感觉到了冷风。
她脚步一缩,下意识便慢下来。
小姜芝小短腿“哼哧哼哧”走得正起劲,一抬头,发现阿姐竟然慢下来,忍不住道:“阿姐,快些,你要被阿芝超过了!”
姜瑶“欸”了一声,牵起姜芝的手。
一路过去,中庭许多穿罗着锦的人对着两个大香炉默念插香,他们却是不必停留的,由迎客僧领着,从旁边游廊进去,一路直到大雄宝殿。
丫鬟仆妇们领着箱笼去后院僻给香客的院子安置,姜瑶等人则去大雄宝殿上一炷香,添香油钱。
那添钱,自然不是像普通香客,拿点碎银铜板往木匣子里丢,而是由那会笔墨僧人拿了簿子,细细记录,姜瑶一眼瞥去,就见那簿子上记了许多人名:誉王府,八百两;鲁侍郎府,一千二百两;琅琊王氏,六百两…
姜瑶就看着长公主捐了同样的八百两。
僧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佛祖会感念公主虔诚。”
姜瑶心想:这大慈恩寺供的佛祖看来也是个看钱的。
漫不经心地看去,发觉跟她一块下马车的王清玄早不见了。
上完一炷香,从旁边的侧廊过去时,大郎君突然朝长公主一拱手:“母亲,我该去当值了。”
浴佛节期间,负责皇城外值守的金吾卫是最忙的。
但按理,梁国公府的大郎君完全可以不去,就如被强扣下来的二郎。
长公主看着对方,心中暗叹一声,道:“那你便去吧。”
她不欲强留他。
大郎君应了声“是”,而后迈开大步离去。
之后便是继续参佛,跪拜,姜瑶一路磕过去,只觉自己脑袋都快磕晕了。
等好不容易长公主说一句“你们在这散一散,我去寻主持说说话”后,便感觉解放,坐在一边的廊杆上歇息。
说来哪怕做了一个多月的瑜伽,这具身体还是弱不经风,做点事便气喘吁吁,委实不好。
正歇息间,就见三位郎君已各自散开,而前方也乱糟糟的,不知出了什么事。
青雀去打听,回来时面上带着夸张:“是王二郎君在壁上题词,许多人在看呢!”
王庭芳?
那送她花的美郎君?
姜瑶一听,顿生出几分兴趣来。
不过想想自己这腿,还是歇了,懒懒散散靠着廊杆,却见王清玄绕过偏殿,手里拿了一支签,送到那门口坐着的灰衣僧面前。
灰衣僧前,站了许多求解签的娘子们。
“娘子,我们去求签!”
红玉还不如何,青雀却两眼放光,扯了扯姜瑶袖子。
姜瑶:“你是想看姻缘?”
青雀红了脸,红玉打趣:“娘子有所不知,青雀母亲近来在府中打听哪个小子好呢,若打听好,恐怕是要求到娘子这来的!”
青雀跺跺脚,要去撕红玉的脸。
正笑闹间,姜瑶也起了身:“走吧。”对着这两个婢女,她总是多有怜惜,愿意成全的。
她们进了观音菩萨殿,姜瑶没想求签,就站在那,看着两个小丫鬟求签。
忽而,耳边一道声音过来:“娘子何妨也求支签?”
姜瑶一转头,就见到一双极富故事的眼睛。
那眼睛仿佛含着这世间所有悲悯聚散,望之令人心涩。
面前是个老和尚,穿一身灰衣,看去慈眉善目。
对着那张脸,姜瑶不知怎么,开口的拒绝竟然说变成了:“好。”
等她当真拿了支签去解签桌边求解时还想不通:她怎么会应了呢?
姜瑶这人,对爱从不期待。
对婚姻更是毫无憧憬。
不过,既到了解签桌边,便也干脆随大流一番。
她一过去,却是一愣,王清玄还未走,手里拿了签,竟自有些呆愣。
等她过去,忙不迭将那签收入袖中,姜瑶只见到“凤啼笼中”四字。
她面色略有些苍白,一眼都未看人,匆匆便走了。
姜瑶一过去,旁人自然认出她。
尤其是当日去过春日宴的,更是捂嘴惊呼一声:“是姜娘子!”
姜瑶就这么莫名其妙被让到了前面,桌前那解签的僧人亦生了一双智慧的眼睛。
他接过签。
签上只有一行字:“芙蓉泣露,昆山玉碎。”
僧人叹气:“下下签。”
姜瑶接过,看着那一行字,抬头却见僧人看着她,那双眼似也变成了指使她来的那僧,他道:“娘子切记,你为此间变数。”
“莫要让那玉碎了,否则,这世便毁了,民不聊生。”
姜瑶一愣,再定眼看去,却见那僧人又成了之前的,正朝她和蔼地笑,他道:“恭喜娘子。”
“是上上签。”,
便如这桃花,桃花若开,必是大片,半点不罕有,既艳且俗,王清玄半点不爱。
可她不爱归不爱,却也不是那等会当面给人难堪的,当下只冷淡地朝姜瑶点了点头,便坐进去。
马车里多了一人,顿时逼仄起来,青雀找了个借口出去。
红玉则忙起来,给王清玄倒茶,布糕点瓜果,王清玄跻坐在那,淡淡看着。
等红玉布好,姜瑶说了句:“王娘子且喝一杯,上好的碧螺春。”
王清玄便拿起杯子,唇稍沾了沾,便放下了。
“多谢王娘子。”
到马车上,就这一声,之后便只安静地坐那,半点不吭声,也不喝茶吃点心,仿佛她这处的东西沾了便要遭污了自己。
姜瑶却不恼,她只是懒懒看着对方,心想,不愧是女主,果然气韵流芳,雅致亭亭。
狠洗眼睛呐。
两人就这么一路过去。
马车晃啊晃,外面的声音越发热闹了,而在一处梵音袅袅地,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外面青雀的声音响起:“娘子,到了。”
王清玄朝姜瑶点了点头,便掀起帘子要出去,才走了一步,忽而转过头来,那双杏眼对着姜瑶,说了句:“姜娘子,赠你一言。”
“嗯?”姜瑶眨眨眼睛。
却听王清玄看着她,面上带了点悲悯的意味:“以色侍人,终是下处。”
说完,她帘子一放,那道纯白便如昙花一般离开马车。
红玉下意识看向旁边的姜娘子,她以为会看到一张赤红的、或恼怒或羞愧的脸,谁知,却只见到一张平静如水的面容。
姜瑶牵着懵懂的小阿芝,道:“阿芝,走了。”
小阿芝懵懵懂懂:“阿姐,以色侍人什么意思?”
姜瑶笑眯眯:“这是王娘子夸我好看呢。”
小阿芝:“啊?哦。那王娘子真是好人!”
小阿芝跟着姜瑶出了马车,看着前面被知客僧引进去的王娘子一行人,点点头:“王娘子真是个好人!”
她也笑眯了眼。
姜瑶则眯起眼睛,看着面前的大慈恩寺。
再不是那被鲁莲掳走兜头来去的夜晚,这是她第一次在白日真正看清大慈恩寺的模样,白色阶梯自下而上约有半层楼高,大慈恩沐在阳光里,金色墙壁在光下熠熠生辉,有种莫名的庄严。
匾额上龙飞凤舞四字:“大慈恩寺”。
姜瑶提了裙摆,跟在长公主一行后面,上了台阶。
仪仗队和车架自然是不能进去的,马上几位郎君将缰绳给了仆从,也上了台阶。
慈恩寺的迎客僧早候在外面,见他们一行人,立刻迎了上来,双手合十问礼。
长公主也问礼。
“安国公主,大郎君,二郎君,三郎君,请。”知客僧让开一步。
一行人进门。
姜瑶眼观鼻鼻观心地进去,正走着,却闻旁边一阵梨花香。
抬头看,就见三郎君恰走在旁,一身白袍在光下如净雪。
“姜娘子可还记得那日我的话?”他看着前方,声音很轻,“现在还有效。”
姜瑶“哦”了一声,她笑:“三郎君误会。”
她话才落,就见前方二郎君眸光突然过来,很淡凉,但掠过她头顶时,姜瑶仿佛感觉到了冷风。
她脚步一缩,下意识便慢下来。
小姜芝小短腿“哼哧哼哧”走得正起劲,一抬头,发现阿姐竟然慢下来,忍不住道:“阿姐,快些,你要被阿芝超过了!”
姜瑶“欸”了一声,牵起姜芝的手。
一路过去,中庭许多穿罗着锦的人对着两个大香炉默念插香,他们却是不必停留的,由迎客僧领着,从旁边游廊进去,一路直到大雄宝殿。
丫鬟仆妇们领着箱笼去后院僻给香客的院子安置,姜瑶等人则去大雄宝殿上一炷香,添香油钱。
那添钱,自然不是像普通香客,拿点碎银铜板往木匣子里丢,而是由那会笔墨僧人拿了簿子,细细记录,姜瑶一眼瞥去,就见那簿子上记了许多人名:誉王府,八百两;鲁侍郎府,一千二百两;琅琊王氏,六百两…
姜瑶就看着长公主捐了同样的八百两。
僧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佛祖会感念公主虔诚。”
姜瑶心想:这大慈恩寺供的佛祖看来也是个看钱的。
漫不经心地看去,发觉跟她一块下马车的王清玄早不见了。
上完一炷香,从旁边的侧廊过去时,大郎君突然朝长公主一拱手:“母亲,我该去当值了。”
浴佛节期间,负责皇城外值守的金吾卫是最忙的。
但按理,梁国公府的大郎君完全可以不去,就如被强扣下来的二郎。
长公主看着对方,心中暗叹一声,道:“那你便去吧。”
她不欲强留他。
大郎君应了声“是”,而后迈开大步离去。
之后便是继续参佛,跪拜,姜瑶一路磕过去,只觉自己脑袋都快磕晕了。
等好不容易长公主说一句“你们在这散一散,我去寻主持说说话”后,便感觉解放,坐在一边的廊杆上歇息。
说来哪怕做了一个多月的瑜伽,这具身体还是弱不经风,做点事便气喘吁吁,委实不好。
正歇息间,就见三位郎君已各自散开,而前方也乱糟糟的,不知出了什么事。
青雀去打听,回来时面上带着夸张:“是王二郎君在壁上题词,许多人在看呢!”
王庭芳?
那送她花的美郎君?
姜瑶一听,顿生出几分兴趣来。
不过想想自己这腿,还是歇了,懒懒散散靠着廊杆,却见王清玄绕过偏殿,手里拿了一支签,送到那门口坐着的灰衣僧面前。
灰衣僧前,站了许多求解签的娘子们。
“娘子,我们去求签!”
红玉还不如何,青雀却两眼放光,扯了扯姜瑶袖子。
姜瑶:“你是想看姻缘?”
青雀红了脸,红玉打趣:“娘子有所不知,青雀母亲近来在府中打听哪个小子好呢,若打听好,恐怕是要求到娘子这来的!”
青雀跺跺脚,要去撕红玉的脸。
正笑闹间,姜瑶也起了身:“走吧。”对着这两个婢女,她总是多有怜惜,愿意成全的。
她们进了观音菩萨殿,姜瑶没想求签,就站在那,看着两个小丫鬟求签。
忽而,耳边一道声音过来:“娘子何妨也求支签?”
姜瑶一转头,就见到一双极富故事的眼睛。
那眼睛仿佛含着这世间所有悲悯聚散,望之令人心涩。
面前是个老和尚,穿一身灰衣,看去慈眉善目。
对着那张脸,姜瑶不知怎么,开口的拒绝竟然说变成了:“好。”
等她当真拿了支签去解签桌边求解时还想不通:她怎么会应了呢?
姜瑶这人,对爱从不期待。
对婚姻更是毫无憧憬。
不过,既到了解签桌边,便也干脆随大流一番。
她一过去,却是一愣,王清玄还未走,手里拿了签,竟自有些呆愣。
等她过去,忙不迭将那签收入袖中,姜瑶只见到“凤啼笼中”四字。
她面色略有些苍白,一眼都未看人,匆匆便走了。
姜瑶一过去,旁人自然认出她。
尤其是当日去过春日宴的,更是捂嘴惊呼一声:“是姜娘子!”
姜瑶就这么莫名其妙被让到了前面,桌前那解签的僧人亦生了一双智慧的眼睛。
他接过签。
签上只有一行字:“芙蓉泣露,昆山玉碎。”
僧人叹气:“下下签。”
姜瑶接过,看着那一行字,抬头却见僧人看着她,那双眼似也变成了指使她来的那僧,他道:“娘子切记,你为此间变数。”
“莫要让那玉碎了,否则,这世便毁了,民不聊生。”
姜瑶一愣,再定眼看去,却见那僧人又成了之前的,正朝她和蔼地笑,他道:“恭喜娘子。”
“是上上签。”,
便如这桃花,桃花若开,必是大片,半点不罕有,既艳且俗,王清玄半点不爱。
可她不爱归不爱,却也不是那等会当面给人难堪的,当下只冷淡地朝姜瑶点了点头,便坐进去。
马车里多了一人,顿时逼仄起来,青雀找了个借口出去。
红玉则忙起来,给王清玄倒茶,布糕点瓜果,王清玄跻坐在那,淡淡看着。
等红玉布好,姜瑶说了句:“王娘子且喝一杯,上好的碧螺春。”
王清玄便拿起杯子,唇稍沾了沾,便放下了。
“多谢王娘子。”
到马车上,就这一声,之后便只安静地坐那,半点不吭声,也不喝茶吃点心,仿佛她这处的东西沾了便要遭污了自己。
姜瑶却不恼,她只是懒懒看着对方,心想,不愧是女主,果然气韵流芳,雅致亭亭。
狠洗眼睛呐。
两人就这么一路过去。
马车晃啊晃,外面的声音越发热闹了,而在一处梵音袅袅地,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外面青雀的声音响起:“娘子,到了。”
王清玄朝姜瑶点了点头,便掀起帘子要出去,才走了一步,忽而转过头来,那双杏眼对着姜瑶,说了句:“姜娘子,赠你一言。”
“嗯?”姜瑶眨眨眼睛。
却听王清玄看着她,面上带了点悲悯的意味:“以色侍人,终是下处。”
说完,她帘子一放,那道纯白便如昙花一般离开马车。
红玉下意识看向旁边的姜娘子,她以为会看到一张赤红的、或恼怒或羞愧的脸,谁知,却只见到一张平静如水的面容。
姜瑶牵着懵懂的小阿芝,道:“阿芝,走了。”
小阿芝懵懵懂懂:“阿姐,以色侍人什么意思?”
姜瑶笑眯眯:“这是王娘子夸我好看呢。”
小阿芝:“啊?哦。那王娘子真是好人!”
小阿芝跟着姜瑶出了马车,看着前面被知客僧引进去的王娘子一行人,点点头:“王娘子真是个好人!”
她也笑眯了眼。
姜瑶则眯起眼睛,看着面前的大慈恩寺。
再不是那被鲁莲掳走兜头来去的夜晚,这是她第一次在白日真正看清大慈恩寺的模样,白色阶梯自下而上约有半层楼高,大慈恩沐在阳光里,金色墙壁在光下熠熠生辉,有种莫名的庄严。
匾额上龙飞凤舞四字:“大慈恩寺”。
姜瑶提了裙摆,跟在长公主一行后面,上了台阶。
仪仗队和车架自然是不能进去的,马上几位郎君将缰绳给了仆从,也上了台阶。
慈恩寺的迎客僧早候在外面,见他们一行人,立刻迎了上来,双手合十问礼。
长公主也问礼。
“安国公主,大郎君,二郎君,三郎君,请。”知客僧让开一步。
一行人进门。
姜瑶眼观鼻鼻观心地进去,正走着,却闻旁边一阵梨花香。
抬头看,就见三郎君恰走在旁,一身白袍在光下如净雪。
“姜娘子可还记得那日我的话?”他看着前方,声音很轻,“现在还有效。”
姜瑶“哦”了一声,她笑:“三郎君误会。”
她话才落,就见前方二郎君眸光突然过来,很淡凉,但掠过她头顶时,姜瑶仿佛感觉到了冷风。
她脚步一缩,下意识便慢下来。
小姜芝小短腿“哼哧哼哧”走得正起劲,一抬头,发现阿姐竟然慢下来,忍不住道:“阿姐,快些,你要被阿芝超过了!”
姜瑶“欸”了一声,牵起姜芝的手。
一路过去,中庭许多穿罗着锦的人对着两个大香炉默念插香,他们却是不必停留的,由迎客僧领着,从旁边游廊进去,一路直到大雄宝殿。
丫鬟仆妇们领着箱笼去后院僻给香客的院子安置,姜瑶等人则去大雄宝殿上一炷香,添香油钱。
那添钱,自然不是像普通香客,拿点碎银铜板往木匣子里丢,而是由那会笔墨僧人拿了簿子,细细记录,姜瑶一眼瞥去,就见那簿子上记了许多人名:誉王府,八百两;鲁侍郎府,一千二百两;琅琊王氏,六百两…
姜瑶就看着长公主捐了同样的八百两。
僧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佛祖会感念公主虔诚。”
姜瑶心想:这大慈恩寺供的佛祖看来也是个看钱的。
漫不经心地看去,发觉跟她一块下马车的王清玄早不见了。
上完一炷香,从旁边的侧廊过去时,大郎君突然朝长公主一拱手:“母亲,我该去当值了。”
浴佛节期间,负责皇城外值守的金吾卫是最忙的。
但按理,梁国公府的大郎君完全可以不去,就如被强扣下来的二郎。
长公主看着对方,心中暗叹一声,道:“那你便去吧。”
她不欲强留他。
大郎君应了声“是”,而后迈开大步离去。
之后便是继续参佛,跪拜,姜瑶一路磕过去,只觉自己脑袋都快磕晕了。
等好不容易长公主说一句“你们在这散一散,我去寻主持说说话”后,便感觉解放,坐在一边的廊杆上歇息。
说来哪怕做了一个多月的瑜伽,这具身体还是弱不经风,做点事便气喘吁吁,委实不好。
正歇息间,就见三位郎君已各自散开,而前方也乱糟糟的,不知出了什么事。
青雀去打听,回来时面上带着夸张:“是王二郎君在壁上题词,许多人在看呢!”
王庭芳?
那送她花的美郎君?
姜瑶一听,顿生出几分兴趣来。
不过想想自己这腿,还是歇了,懒懒散散靠着廊杆,却见王清玄绕过偏殿,手里拿了一支签,送到那门口坐着的灰衣僧面前。
灰衣僧前,站了许多求解签的娘子们。
“娘子,我们去求签!”
红玉还不如何,青雀却两眼放光,扯了扯姜瑶袖子。
姜瑶:“你是想看姻缘?”
青雀红了脸,红玉打趣:“娘子有所不知,青雀母亲近来在府中打听哪个小子好呢,若打听好,恐怕是要求到娘子这来的!”
青雀跺跺脚,要去撕红玉的脸。
正笑闹间,姜瑶也起了身:“走吧。”对着这两个婢女,她总是多有怜惜,愿意成全的。
她们进了观音菩萨殿,姜瑶没想求签,就站在那,看着两个小丫鬟求签。
忽而,耳边一道声音过来:“娘子何妨也求支签?”
姜瑶一转头,就见到一双极富故事的眼睛。
那眼睛仿佛含着这世间所有悲悯聚散,望之令人心涩。
面前是个老和尚,穿一身灰衣,看去慈眉善目。
对着那张脸,姜瑶不知怎么,开口的拒绝竟然说变成了:“好。”
等她当真拿了支签去解签桌边求解时还想不通:她怎么会应了呢?
姜瑶这人,对爱从不期待。
对婚姻更是毫无憧憬。
不过,既到了解签桌边,便也干脆随大流一番。
她一过去,却是一愣,王清玄还未走,手里拿了签,竟自有些呆愣。
等她过去,忙不迭将那签收入袖中,姜瑶只见到“凤啼笼中”四字。
她面色略有些苍白,一眼都未看人,匆匆便走了。
姜瑶一过去,旁人自然认出她。
尤其是当日去过春日宴的,更是捂嘴惊呼一声:“是姜娘子!”
姜瑶就这么莫名其妙被让到了前面,桌前那解签的僧人亦生了一双智慧的眼睛。
他接过签。
签上只有一行字:“芙蓉泣露,昆山玉碎。”
僧人叹气:“下下签。”
姜瑶接过,看着那一行字,抬头却见僧人看着她,那双眼似也变成了指使她来的那僧,他道:“娘子切记,你为此间变数。”
“莫要让那玉碎了,否则,这世便毁了,民不聊生。”
姜瑶一愣,再定眼看去,却见那僧人又成了之前的,正朝她和蔼地笑,他道:“恭喜娘子。”
“是上上签。”,
便如这桃花,桃花若开,必是大片,半点不罕有,既艳且俗,王清玄半点不爱。
可她不爱归不爱,却也不是那等会当面给人难堪的,当下只冷淡地朝姜瑶点了点头,便坐进去。
马车里多了一人,顿时逼仄起来,青雀找了个借口出去。
红玉则忙起来,给王清玄倒茶,布糕点瓜果,王清玄跻坐在那,淡淡看着。
等红玉布好,姜瑶说了句:“王娘子且喝一杯,上好的碧螺春。”
王清玄便拿起杯子,唇稍沾了沾,便放下了。
“多谢王娘子。”
到马车上,就这一声,之后便只安静地坐那,半点不吭声,也不喝茶吃点心,仿佛她这处的东西沾了便要遭污了自己。
姜瑶却不恼,她只是懒懒看着对方,心想,不愧是女主,果然气韵流芳,雅致亭亭。
狠洗眼睛呐。
两人就这么一路过去。
马车晃啊晃,外面的声音越发热闹了,而在一处梵音袅袅地,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外面青雀的声音响起:“娘子,到了。”
王清玄朝姜瑶点了点头,便掀起帘子要出去,才走了一步,忽而转过头来,那双杏眼对着姜瑶,说了句:“姜娘子,赠你一言。”
“嗯?”姜瑶眨眨眼睛。
却听王清玄看着她,面上带了点悲悯的意味:“以色侍人,终是下处。”
说完,她帘子一放,那道纯白便如昙花一般离开马车。
红玉下意识看向旁边的姜娘子,她以为会看到一张赤红的、或恼怒或羞愧的脸,谁知,却只见到一张平静如水的面容。
姜瑶牵着懵懂的小阿芝,道:“阿芝,走了。”
小阿芝懵懵懂懂:“阿姐,以色侍人什么意思?”
姜瑶笑眯眯:“这是王娘子夸我好看呢。”
小阿芝:“啊?哦。那王娘子真是好人!”
小阿芝跟着姜瑶出了马车,看着前面被知客僧引进去的王娘子一行人,点点头:“王娘子真是个好人!”
她也笑眯了眼。
姜瑶则眯起眼睛,看着面前的大慈恩寺。
再不是那被鲁莲掳走兜头来去的夜晚,这是她第一次在白日真正看清大慈恩寺的模样,白色阶梯自下而上约有半层楼高,大慈恩沐在阳光里,金色墙壁在光下熠熠生辉,有种莫名的庄严。
匾额上龙飞凤舞四字:“大慈恩寺”。
姜瑶提了裙摆,跟在长公主一行后面,上了台阶。
仪仗队和车架自然是不能进去的,马上几位郎君将缰绳给了仆从,也上了台阶。
慈恩寺的迎客僧早候在外面,见他们一行人,立刻迎了上来,双手合十问礼。
长公主也问礼。
“安国公主,大郎君,二郎君,三郎君,请。”知客僧让开一步。
一行人进门。
姜瑶眼观鼻鼻观心地进去,正走着,却闻旁边一阵梨花香。
抬头看,就见三郎君恰走在旁,一身白袍在光下如净雪。
“姜娘子可还记得那日我的话?”他看着前方,声音很轻,“现在还有效。”
姜瑶“哦”了一声,她笑:“三郎君误会。”
她话才落,就见前方二郎君眸光突然过来,很淡凉,但掠过她头顶时,姜瑶仿佛感觉到了冷风。
她脚步一缩,下意识便慢下来。
小姜芝小短腿“哼哧哼哧”走得正起劲,一抬头,发现阿姐竟然慢下来,忍不住道:“阿姐,快些,你要被阿芝超过了!”
姜瑶“欸”了一声,牵起姜芝的手。
一路过去,中庭许多穿罗着锦的人对着两个大香炉默念插香,他们却是不必停留的,由迎客僧领着,从旁边游廊进去,一路直到大雄宝殿。
丫鬟仆妇们领着箱笼去后院僻给香客的院子安置,姜瑶等人则去大雄宝殿上一炷香,添香油钱。
那添钱,自然不是像普通香客,拿点碎银铜板往木匣子里丢,而是由那会笔墨僧人拿了簿子,细细记录,姜瑶一眼瞥去,就见那簿子上记了许多人名:誉王府,八百两;鲁侍郎府,一千二百两;琅琊王氏,六百两…
姜瑶就看着长公主捐了同样的八百两。
僧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佛祖会感念公主虔诚。”
姜瑶心想:这大慈恩寺供的佛祖看来也是个看钱的。
漫不经心地看去,发觉跟她一块下马车的王清玄早不见了。
上完一炷香,从旁边的侧廊过去时,大郎君突然朝长公主一拱手:“母亲,我该去当值了。”
浴佛节期间,负责皇城外值守的金吾卫是最忙的。
但按理,梁国公府的大郎君完全可以不去,就如被强扣下来的二郎。
长公主看着对方,心中暗叹一声,道:“那你便去吧。”
她不欲强留他。
大郎君应了声“是”,而后迈开大步离去。
之后便是继续参佛,跪拜,姜瑶一路磕过去,只觉自己脑袋都快磕晕了。
等好不容易长公主说一句“你们在这散一散,我去寻主持说说话”后,便感觉解放,坐在一边的廊杆上歇息。
说来哪怕做了一个多月的瑜伽,这具身体还是弱不经风,做点事便气喘吁吁,委实不好。
正歇息间,就见三位郎君已各自散开,而前方也乱糟糟的,不知出了什么事。
青雀去打听,回来时面上带着夸张:“是王二郎君在壁上题词,许多人在看呢!”
王庭芳?
那送她花的美郎君?
姜瑶一听,顿生出几分兴趣来。
不过想想自己这腿,还是歇了,懒懒散散靠着廊杆,却见王清玄绕过偏殿,手里拿了一支签,送到那门口坐着的灰衣僧面前。
灰衣僧前,站了许多求解签的娘子们。
“娘子,我们去求签!”
红玉还不如何,青雀却两眼放光,扯了扯姜瑶袖子。
姜瑶:“你是想看姻缘?”
青雀红了脸,红玉打趣:“娘子有所不知,青雀母亲近来在府中打听哪个小子好呢,若打听好,恐怕是要求到娘子这来的!”
青雀跺跺脚,要去撕红玉的脸。
正笑闹间,姜瑶也起了身:“走吧。”对着这两个婢女,她总是多有怜惜,愿意成全的。
她们进了观音菩萨殿,姜瑶没想求签,就站在那,看着两个小丫鬟求签。
忽而,耳边一道声音过来:“娘子何妨也求支签?”
姜瑶一转头,就见到一双极富故事的眼睛。
那眼睛仿佛含着这世间所有悲悯聚散,望之令人心涩。
面前是个老和尚,穿一身灰衣,看去慈眉善目。
对着那张脸,姜瑶不知怎么,开口的拒绝竟然说变成了:“好。”
等她当真拿了支签去解签桌边求解时还想不通:她怎么会应了呢?
姜瑶这人,对爱从不期待。
对婚姻更是毫无憧憬。
不过,既到了解签桌边,便也干脆随大流一番。
她一过去,却是一愣,王清玄还未走,手里拿了签,竟自有些呆愣。
等她过去,忙不迭将那签收入袖中,姜瑶只见到“凤啼笼中”四字。
她面色略有些苍白,一眼都未看人,匆匆便走了。
姜瑶一过去,旁人自然认出她。
尤其是当日去过春日宴的,更是捂嘴惊呼一声:“是姜娘子!”
姜瑶就这么莫名其妙被让到了前面,桌前那解签的僧人亦生了一双智慧的眼睛。
他接过签。
签上只有一行字:“芙蓉泣露,昆山玉碎。”
僧人叹气:“下下签。”
姜瑶接过,看着那一行字,抬头却见僧人看着她,那双眼似也变成了指使她来的那僧,他道:“娘子切记,你为此间变数。”
“莫要让那玉碎了,否则,这世便毁了,民不聊生。”
姜瑶一愣,再定眼看去,却见那僧人又成了之前的,正朝她和蔼地笑,他道:“恭喜娘子。”
“是上上签。”,
便如这桃花,桃花若开,必是大片,半点不罕有,既艳且俗,王清玄半点不爱。
可她不爱归不爱,却也不是那等会当面给人难堪的,当下只冷淡地朝姜瑶点了点头,便坐进去。
马车里多了一人,顿时逼仄起来,青雀找了个借口出去。
红玉则忙起来,给王清玄倒茶,布糕点瓜果,王清玄跻坐在那,淡淡看着。
等红玉布好,姜瑶说了句:“王娘子且喝一杯,上好的碧螺春。”
王清玄便拿起杯子,唇稍沾了沾,便放下了。
“多谢王娘子。”
到马车上,就这一声,之后便只安静地坐那,半点不吭声,也不喝茶吃点心,仿佛她这处的东西沾了便要遭污了自己。
姜瑶却不恼,她只是懒懒看着对方,心想,不愧是女主,果然气韵流芳,雅致亭亭。
狠洗眼睛呐。
两人就这么一路过去。
马车晃啊晃,外面的声音越发热闹了,而在一处梵音袅袅地,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外面青雀的声音响起:“娘子,到了。”
王清玄朝姜瑶点了点头,便掀起帘子要出去,才走了一步,忽而转过头来,那双杏眼对着姜瑶,说了句:“姜娘子,赠你一言。”
“嗯?”姜瑶眨眨眼睛。
却听王清玄看着她,面上带了点悲悯的意味:“以色侍人,终是下处。”
说完,她帘子一放,那道纯白便如昙花一般离开马车。
红玉下意识看向旁边的姜娘子,她以为会看到一张赤红的、或恼怒或羞愧的脸,谁知,却只见到一张平静如水的面容。
姜瑶牵着懵懂的小阿芝,道:“阿芝,走了。”
小阿芝懵懵懂懂:“阿姐,以色侍人什么意思?”
姜瑶笑眯眯:“这是王娘子夸我好看呢。”
小阿芝:“啊?哦。那王娘子真是好人!”
小阿芝跟着姜瑶出了马车,看着前面被知客僧引进去的王娘子一行人,点点头:“王娘子真是个好人!”
她也笑眯了眼。
姜瑶则眯起眼睛,看着面前的大慈恩寺。
再不是那被鲁莲掳走兜头来去的夜晚,这是她第一次在白日真正看清大慈恩寺的模样,白色阶梯自下而上约有半层楼高,大慈恩沐在阳光里,金色墙壁在光下熠熠生辉,有种莫名的庄严。
匾额上龙飞凤舞四字:“大慈恩寺”。
姜瑶提了裙摆,跟在长公主一行后面,上了台阶。
仪仗队和车架自然是不能进去的,马上几位郎君将缰绳给了仆从,也上了台阶。
慈恩寺的迎客僧早候在外面,见他们一行人,立刻迎了上来,双手合十问礼。
长公主也问礼。
“安国公主,大郎君,二郎君,三郎君,请。”知客僧让开一步。
一行人进门。
姜瑶眼观鼻鼻观心地进去,正走着,却闻旁边一阵梨花香。
抬头看,就见三郎君恰走在旁,一身白袍在光下如净雪。
“姜娘子可还记得那日我的话?”他看着前方,声音很轻,“现在还有效。”
姜瑶“哦”了一声,她笑:“三郎君误会。”
她话才落,就见前方二郎君眸光突然过来,很淡凉,但掠过她头顶时,姜瑶仿佛感觉到了冷风。
她脚步一缩,下意识便慢下来。
小姜芝小短腿“哼哧哼哧”走得正起劲,一抬头,发现阿姐竟然慢下来,忍不住道:“阿姐,快些,你要被阿芝超过了!”
姜瑶“欸”了一声,牵起姜芝的手。
一路过去,中庭许多穿罗着锦的人对着两个大香炉默念插香,他们却是不必停留的,由迎客僧领着,从旁边游廊进去,一路直到大雄宝殿。
丫鬟仆妇们领着箱笼去后院僻给香客的院子安置,姜瑶等人则去大雄宝殿上一炷香,添香油钱。
那添钱,自然不是像普通香客,拿点碎银铜板往木匣子里丢,而是由那会笔墨僧人拿了簿子,细细记录,姜瑶一眼瞥去,就见那簿子上记了许多人名:誉王府,八百两;鲁侍郎府,一千二百两;琅琊王氏,六百两…
姜瑶就看着长公主捐了同样的八百两。
僧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佛祖会感念公主虔诚。”
姜瑶心想:这大慈恩寺供的佛祖看来也是个看钱的。
漫不经心地看去,发觉跟她一块下马车的王清玄早不见了。
上完一炷香,从旁边的侧廊过去时,大郎君突然朝长公主一拱手:“母亲,我该去当值了。”
浴佛节期间,负责皇城外值守的金吾卫是最忙的。
但按理,梁国公府的大郎君完全可以不去,就如被强扣下来的二郎。
长公主看着对方,心中暗叹一声,道:“那你便去吧。”
她不欲强留他。
大郎君应了声“是”,而后迈开大步离去。
之后便是继续参佛,跪拜,姜瑶一路磕过去,只觉自己脑袋都快磕晕了。
等好不容易长公主说一句“你们在这散一散,我去寻主持说说话”后,便感觉解放,坐在一边的廊杆上歇息。
说来哪怕做了一个多月的瑜伽,这具身体还是弱不经风,做点事便气喘吁吁,委实不好。
正歇息间,就见三位郎君已各自散开,而前方也乱糟糟的,不知出了什么事。
青雀去打听,回来时面上带着夸张:“是王二郎君在壁上题词,许多人在看呢!”
王庭芳?
那送她花的美郎君?
姜瑶一听,顿生出几分兴趣来。
不过想想自己这腿,还是歇了,懒懒散散靠着廊杆,却见王清玄绕过偏殿,手里拿了一支签,送到那门口坐着的灰衣僧面前。
灰衣僧前,站了许多求解签的娘子们。
“娘子,我们去求签!”
红玉还不如何,青雀却两眼放光,扯了扯姜瑶袖子。
姜瑶:“你是想看姻缘?”
青雀红了脸,红玉打趣:“娘子有所不知,青雀母亲近来在府中打听哪个小子好呢,若打听好,恐怕是要求到娘子这来的!”
青雀跺跺脚,要去撕红玉的脸。
正笑闹间,姜瑶也起了身:“走吧。”对着这两个婢女,她总是多有怜惜,愿意成全的。
她们进了观音菩萨殿,姜瑶没想求签,就站在那,看着两个小丫鬟求签。
忽而,耳边一道声音过来:“娘子何妨也求支签?”
姜瑶一转头,就见到一双极富故事的眼睛。
那眼睛仿佛含着这世间所有悲悯聚散,望之令人心涩。
面前是个老和尚,穿一身灰衣,看去慈眉善目。
对着那张脸,姜瑶不知怎么,开口的拒绝竟然说变成了:“好。”
等她当真拿了支签去解签桌边求解时还想不通:她怎么会应了呢?
姜瑶这人,对爱从不期待。
对婚姻更是毫无憧憬。
不过,既到了解签桌边,便也干脆随大流一番。
她一过去,却是一愣,王清玄还未走,手里拿了签,竟自有些呆愣。
等她过去,忙不迭将那签收入袖中,姜瑶只见到“凤啼笼中”四字。
她面色略有些苍白,一眼都未看人,匆匆便走了。
姜瑶一过去,旁人自然认出她。
尤其是当日去过春日宴的,更是捂嘴惊呼一声:“是姜娘子!”
姜瑶就这么莫名其妙被让到了前面,桌前那解签的僧人亦生了一双智慧的眼睛。
他接过签。
签上只有一行字:“芙蓉泣露,昆山玉碎。”
僧人叹气:“下下签。”
姜瑶接过,看着那一行字,抬头却见僧人看着她,那双眼似也变成了指使她来的那僧,他道:“娘子切记,你为此间变数。”
“莫要让那玉碎了,否则,这世便毁了,民不聊生。”
姜瑶一愣,再定眼看去,却见那僧人又成了之前的,正朝她和蔼地笑,他道:“恭喜娘子。”
“是上上签。”,
便如这桃花,桃花若开,必是大片,半点不罕有,既艳且俗,王清玄半点不爱。
可她不爱归不爱,却也不是那等会当面给人难堪的,当下只冷淡地朝姜瑶点了点头,便坐进去。
马车里多了一人,顿时逼仄起来,青雀找了个借口出去。
红玉则忙起来,给王清玄倒茶,布糕点瓜果,王清玄跻坐在那,淡淡看着。
等红玉布好,姜瑶说了句:“王娘子且喝一杯,上好的碧螺春。”
王清玄便拿起杯子,唇稍沾了沾,便放下了。
“多谢王娘子。”
到马车上,就这一声,之后便只安静地坐那,半点不吭声,也不喝茶吃点心,仿佛她这处的东西沾了便要遭污了自己。
姜瑶却不恼,她只是懒懒看着对方,心想,不愧是女主,果然气韵流芳,雅致亭亭。
狠洗眼睛呐。
两人就这么一路过去。
马车晃啊晃,外面的声音越发热闹了,而在一处梵音袅袅地,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外面青雀的声音响起:“娘子,到了。”
王清玄朝姜瑶点了点头,便掀起帘子要出去,才走了一步,忽而转过头来,那双杏眼对着姜瑶,说了句:“姜娘子,赠你一言。”
“嗯?”姜瑶眨眨眼睛。
却听王清玄看着她,面上带了点悲悯的意味:“以色侍人,终是下处。”
说完,她帘子一放,那道纯白便如昙花一般离开马车。
红玉下意识看向旁边的姜娘子,她以为会看到一张赤红的、或恼怒或羞愧的脸,谁知,却只见到一张平静如水的面容。
姜瑶牵着懵懂的小阿芝,道:“阿芝,走了。”
小阿芝懵懵懂懂:“阿姐,以色侍人什么意思?”
姜瑶笑眯眯:“这是王娘子夸我好看呢。”
小阿芝:“啊?哦。那王娘子真是好人!”
小阿芝跟着姜瑶出了马车,看着前面被知客僧引进去的王娘子一行人,点点头:“王娘子真是个好人!”
她也笑眯了眼。
姜瑶则眯起眼睛,看着面前的大慈恩寺。
再不是那被鲁莲掳走兜头来去的夜晚,这是她第一次在白日真正看清大慈恩寺的模样,白色阶梯自下而上约有半层楼高,大慈恩沐在阳光里,金色墙壁在光下熠熠生辉,有种莫名的庄严。
匾额上龙飞凤舞四字:“大慈恩寺”。
姜瑶提了裙摆,跟在长公主一行后面,上了台阶。
仪仗队和车架自然是不能进去的,马上几位郎君将缰绳给了仆从,也上了台阶。
慈恩寺的迎客僧早候在外面,见他们一行人,立刻迎了上来,双手合十问礼。
长公主也问礼。
“安国公主,大郎君,二郎君,三郎君,请。”知客僧让开一步。
一行人进门。
姜瑶眼观鼻鼻观心地进去,正走着,却闻旁边一阵梨花香。
抬头看,就见三郎君恰走在旁,一身白袍在光下如净雪。
“姜娘子可还记得那日我的话?”他看着前方,声音很轻,“现在还有效。”
姜瑶“哦”了一声,她笑:“三郎君误会。”
她话才落,就见前方二郎君眸光突然过来,很淡凉,但掠过她头顶时,姜瑶仿佛感觉到了冷风。
她脚步一缩,下意识便慢下来。
小姜芝小短腿“哼哧哼哧”走得正起劲,一抬头,发现阿姐竟然慢下来,忍不住道:“阿姐,快些,你要被阿芝超过了!”
姜瑶“欸”了一声,牵起姜芝的手。
一路过去,中庭许多穿罗着锦的人对着两个大香炉默念插香,他们却是不必停留的,由迎客僧领着,从旁边游廊进去,一路直到大雄宝殿。
丫鬟仆妇们领着箱笼去后院僻给香客的院子安置,姜瑶等人则去大雄宝殿上一炷香,添香油钱。
那添钱,自然不是像普通香客,拿点碎银铜板往木匣子里丢,而是由那会笔墨僧人拿了簿子,细细记录,姜瑶一眼瞥去,就见那簿子上记了许多人名:誉王府,八百两;鲁侍郎府,一千二百两;琅琊王氏,六百两…
姜瑶就看着长公主捐了同样的八百两。
僧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佛祖会感念公主虔诚。”
姜瑶心想:这大慈恩寺供的佛祖看来也是个看钱的。
漫不经心地看去,发觉跟她一块下马车的王清玄早不见了。
上完一炷香,从旁边的侧廊过去时,大郎君突然朝长公主一拱手:“母亲,我该去当值了。”
浴佛节期间,负责皇城外值守的金吾卫是最忙的。
但按理,梁国公府的大郎君完全可以不去,就如被强扣下来的二郎。
长公主看着对方,心中暗叹一声,道:“那你便去吧。”
她不欲强留他。
大郎君应了声“是”,而后迈开大步离去。
之后便是继续参佛,跪拜,姜瑶一路磕过去,只觉自己脑袋都快磕晕了。
等好不容易长公主说一句“你们在这散一散,我去寻主持说说话”后,便感觉解放,坐在一边的廊杆上歇息。
说来哪怕做了一个多月的瑜伽,这具身体还是弱不经风,做点事便气喘吁吁,委实不好。
正歇息间,就见三位郎君已各自散开,而前方也乱糟糟的,不知出了什么事。
青雀去打听,回来时面上带着夸张:“是王二郎君在壁上题词,许多人在看呢!”
王庭芳?
那送她花的美郎君?
姜瑶一听,顿生出几分兴趣来。
不过想想自己这腿,还是歇了,懒懒散散靠着廊杆,却见王清玄绕过偏殿,手里拿了一支签,送到那门口坐着的灰衣僧面前。
灰衣僧前,站了许多求解签的娘子们。
“娘子,我们去求签!”
红玉还不如何,青雀却两眼放光,扯了扯姜瑶袖子。
姜瑶:“你是想看姻缘?”
青雀红了脸,红玉打趣:“娘子有所不知,青雀母亲近来在府中打听哪个小子好呢,若打听好,恐怕是要求到娘子这来的!”
青雀跺跺脚,要去撕红玉的脸。
正笑闹间,姜瑶也起了身:“走吧。”对着这两个婢女,她总是多有怜惜,愿意成全的。
她们进了观音菩萨殿,姜瑶没想求签,就站在那,看着两个小丫鬟求签。
忽而,耳边一道声音过来:“娘子何妨也求支签?”
姜瑶一转头,就见到一双极富故事的眼睛。
那眼睛仿佛含着这世间所有悲悯聚散,望之令人心涩。
面前是个老和尚,穿一身灰衣,看去慈眉善目。
对着那张脸,姜瑶不知怎么,开口的拒绝竟然说变成了:“好。”
等她当真拿了支签去解签桌边求解时还想不通:她怎么会应了呢?
姜瑶这人,对爱从不期待。
对婚姻更是毫无憧憬。
不过,既到了解签桌边,便也干脆随大流一番。
她一过去,却是一愣,王清玄还未走,手里拿了签,竟自有些呆愣。
等她过去,忙不迭将那签收入袖中,姜瑶只见到“凤啼笼中”四字。
她面色略有些苍白,一眼都未看人,匆匆便走了。
姜瑶一过去,旁人自然认出她。
尤其是当日去过春日宴的,更是捂嘴惊呼一声:“是姜娘子!”
姜瑶就这么莫名其妙被让到了前面,桌前那解签的僧人亦生了一双智慧的眼睛。
他接过签。
签上只有一行字:“芙蓉泣露,昆山玉碎。”
僧人叹气:“下下签。”
姜瑶接过,看着那一行字,抬头却见僧人看着她,那双眼似也变成了指使她来的那僧,他道:“娘子切记,你为此间变数。”
“莫要让那玉碎了,否则,这世便毁了,民不聊生。”
姜瑶一愣,再定眼看去,却见那僧人又成了之前的,正朝她和蔼地笑,他道:“恭喜娘子。”
“是上上签。”,
便如这桃花,桃花若开,必是大片,半点不罕有,既艳且俗,王清玄半点不爱。
可她不爱归不爱,却也不是那等会当面给人难堪的,当下只冷淡地朝姜瑶点了点头,便坐进去。
马车里多了一人,顿时逼仄起来,青雀找了个借口出去。
红玉则忙起来,给王清玄倒茶,布糕点瓜果,王清玄跻坐在那,淡淡看着。
等红玉布好,姜瑶说了句:“王娘子且喝一杯,上好的碧螺春。”
王清玄便拿起杯子,唇稍沾了沾,便放下了。
“多谢王娘子。”
到马车上,就这一声,之后便只安静地坐那,半点不吭声,也不喝茶吃点心,仿佛她这处的东西沾了便要遭污了自己。
姜瑶却不恼,她只是懒懒看着对方,心想,不愧是女主,果然气韵流芳,雅致亭亭。
狠洗眼睛呐。
两人就这么一路过去。
马车晃啊晃,外面的声音越发热闹了,而在一处梵音袅袅地,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外面青雀的声音响起:“娘子,到了。”
王清玄朝姜瑶点了点头,便掀起帘子要出去,才走了一步,忽而转过头来,那双杏眼对着姜瑶,说了句:“姜娘子,赠你一言。”
“嗯?”姜瑶眨眨眼睛。
却听王清玄看着她,面上带了点悲悯的意味:“以色侍人,终是下处。”
说完,她帘子一放,那道纯白便如昙花一般离开马车。
红玉下意识看向旁边的姜娘子,她以为会看到一张赤红的、或恼怒或羞愧的脸,谁知,却只见到一张平静如水的面容。
姜瑶牵着懵懂的小阿芝,道:“阿芝,走了。”
小阿芝懵懵懂懂:“阿姐,以色侍人什么意思?”
姜瑶笑眯眯:“这是王娘子夸我好看呢。”
小阿芝:“啊?哦。那王娘子真是好人!”
小阿芝跟着姜瑶出了马车,看着前面被知客僧引进去的王娘子一行人,点点头:“王娘子真是个好人!”
她也笑眯了眼。
姜瑶则眯起眼睛,看着面前的大慈恩寺。
再不是那被鲁莲掳走兜头来去的夜晚,这是她第一次在白日真正看清大慈恩寺的模样,白色阶梯自下而上约有半层楼高,大慈恩沐在阳光里,金色墙壁在光下熠熠生辉,有种莫名的庄严。
匾额上龙飞凤舞四字:“大慈恩寺”。
姜瑶提了裙摆,跟在长公主一行后面,上了台阶。
仪仗队和车架自然是不能进去的,马上几位郎君将缰绳给了仆从,也上了台阶。
慈恩寺的迎客僧早候在外面,见他们一行人,立刻迎了上来,双手合十问礼。
长公主也问礼。
“安国公主,大郎君,二郎君,三郎君,请。”知客僧让开一步。
一行人进门。
姜瑶眼观鼻鼻观心地进去,正走着,却闻旁边一阵梨花香。
抬头看,就见三郎君恰走在旁,一身白袍在光下如净雪。
“姜娘子可还记得那日我的话?”他看着前方,声音很轻,“现在还有效。”
姜瑶“哦”了一声,她笑:“三郎君误会。”
她话才落,就见前方二郎君眸光突然过来,很淡凉,但掠过她头顶时,姜瑶仿佛感觉到了冷风。
她脚步一缩,下意识便慢下来。
小姜芝小短腿“哼哧哼哧”走得正起劲,一抬头,发现阿姐竟然慢下来,忍不住道:“阿姐,快些,你要被阿芝超过了!”
姜瑶“欸”了一声,牵起姜芝的手。
一路过去,中庭许多穿罗着锦的人对着两个大香炉默念插香,他们却是不必停留的,由迎客僧领着,从旁边游廊进去,一路直到大雄宝殿。
丫鬟仆妇们领着箱笼去后院僻给香客的院子安置,姜瑶等人则去大雄宝殿上一炷香,添香油钱。
那添钱,自然不是像普通香客,拿点碎银铜板往木匣子里丢,而是由那会笔墨僧人拿了簿子,细细记录,姜瑶一眼瞥去,就见那簿子上记了许多人名:誉王府,八百两;鲁侍郎府,一千二百两;琅琊王氏,六百两…
姜瑶就看着长公主捐了同样的八百两。
僧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佛祖会感念公主虔诚。”
姜瑶心想:这大慈恩寺供的佛祖看来也是个看钱的。
漫不经心地看去,发觉跟她一块下马车的王清玄早不见了。
上完一炷香,从旁边的侧廊过去时,大郎君突然朝长公主一拱手:“母亲,我该去当值了。”
浴佛节期间,负责皇城外值守的金吾卫是最忙的。
但按理,梁国公府的大郎君完全可以不去,就如被强扣下来的二郎。
长公主看着对方,心中暗叹一声,道:“那你便去吧。”
她不欲强留他。
大郎君应了声“是”,而后迈开大步离去。
之后便是继续参佛,跪拜,姜瑶一路磕过去,只觉自己脑袋都快磕晕了。
等好不容易长公主说一句“你们在这散一散,我去寻主持说说话”后,便感觉解放,坐在一边的廊杆上歇息。
说来哪怕做了一个多月的瑜伽,这具身体还是弱不经风,做点事便气喘吁吁,委实不好。
正歇息间,就见三位郎君已各自散开,而前方也乱糟糟的,不知出了什么事。
青雀去打听,回来时面上带着夸张:“是王二郎君在壁上题词,许多人在看呢!”
王庭芳?
那送她花的美郎君?
姜瑶一听,顿生出几分兴趣来。
不过想想自己这腿,还是歇了,懒懒散散靠着廊杆,却见王清玄绕过偏殿,手里拿了一支签,送到那门口坐着的灰衣僧面前。
灰衣僧前,站了许多求解签的娘子们。
“娘子,我们去求签!”
红玉还不如何,青雀却两眼放光,扯了扯姜瑶袖子。
姜瑶:“你是想看姻缘?”
青雀红了脸,红玉打趣:“娘子有所不知,青雀母亲近来在府中打听哪个小子好呢,若打听好,恐怕是要求到娘子这来的!”
青雀跺跺脚,要去撕红玉的脸。
正笑闹间,姜瑶也起了身:“走吧。”对着这两个婢女,她总是多有怜惜,愿意成全的。
她们进了观音菩萨殿,姜瑶没想求签,就站在那,看着两个小丫鬟求签。
忽而,耳边一道声音过来:“娘子何妨也求支签?”
姜瑶一转头,就见到一双极富故事的眼睛。
那眼睛仿佛含着这世间所有悲悯聚散,望之令人心涩。
面前是个老和尚,穿一身灰衣,看去慈眉善目。
对着那张脸,姜瑶不知怎么,开口的拒绝竟然说变成了:“好。”
等她当真拿了支签去解签桌边求解时还想不通:她怎么会应了呢?
姜瑶这人,对爱从不期待。
对婚姻更是毫无憧憬。
不过,既到了解签桌边,便也干脆随大流一番。
她一过去,却是一愣,王清玄还未走,手里拿了签,竟自有些呆愣。
等她过去,忙不迭将那签收入袖中,姜瑶只见到“凤啼笼中”四字。
她面色略有些苍白,一眼都未看人,匆匆便走了。
姜瑶一过去,旁人自然认出她。
尤其是当日去过春日宴的,更是捂嘴惊呼一声:“是姜娘子!”
姜瑶就这么莫名其妙被让到了前面,桌前那解签的僧人亦生了一双智慧的眼睛。
他接过签。
签上只有一行字:“芙蓉泣露,昆山玉碎。”
僧人叹气:“下下签。”
姜瑶接过,看着那一行字,抬头却见僧人看着她,那双眼似也变成了指使她来的那僧,他道:“娘子切记,你为此间变数。”
“莫要让那玉碎了,否则,这世便毁了,民不聊生。”
姜瑶一愣,再定眼看去,却见那僧人又成了之前的,正朝她和蔼地笑,他道:“恭喜娘子。”
“是上上签。”,
便如这桃花,桃花若开,必是大片,半点不罕有,既艳且俗,王清玄半点不爱。
可她不爱归不爱,却也不是那等会当面给人难堪的,当下只冷淡地朝姜瑶点了点头,便坐进去。
马车里多了一人,顿时逼仄起来,青雀找了个借口出去。
红玉则忙起来,给王清玄倒茶,布糕点瓜果,王清玄跻坐在那,淡淡看着。
等红玉布好,姜瑶说了句:“王娘子且喝一杯,上好的碧螺春。”
王清玄便拿起杯子,唇稍沾了沾,便放下了。
“多谢王娘子。”
到马车上,就这一声,之后便只安静地坐那,半点不吭声,也不喝茶吃点心,仿佛她这处的东西沾了便要遭污了自己。
姜瑶却不恼,她只是懒懒看着对方,心想,不愧是女主,果然气韵流芳,雅致亭亭。
狠洗眼睛呐。
两人就这么一路过去。
马车晃啊晃,外面的声音越发热闹了,而在一处梵音袅袅地,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外面青雀的声音响起:“娘子,到了。”
王清玄朝姜瑶点了点头,便掀起帘子要出去,才走了一步,忽而转过头来,那双杏眼对着姜瑶,说了句:“姜娘子,赠你一言。”
“嗯?”姜瑶眨眨眼睛。
却听王清玄看着她,面上带了点悲悯的意味:“以色侍人,终是下处。”
说完,她帘子一放,那道纯白便如昙花一般离开马车。
红玉下意识看向旁边的姜娘子,她以为会看到一张赤红的、或恼怒或羞愧的脸,谁知,却只见到一张平静如水的面容。
姜瑶牵着懵懂的小阿芝,道:“阿芝,走了。”
小阿芝懵懵懂懂:“阿姐,以色侍人什么意思?”
姜瑶笑眯眯:“这是王娘子夸我好看呢。”
小阿芝:“啊?哦。那王娘子真是好人!”
小阿芝跟着姜瑶出了马车,看着前面被知客僧引进去的王娘子一行人,点点头:“王娘子真是个好人!”
她也笑眯了眼。
姜瑶则眯起眼睛,看着面前的大慈恩寺。
再不是那被鲁莲掳走兜头来去的夜晚,这是她第一次在白日真正看清大慈恩寺的模样,白色阶梯自下而上约有半层楼高,大慈恩沐在阳光里,金色墙壁在光下熠熠生辉,有种莫名的庄严。
匾额上龙飞凤舞四字:“大慈恩寺”。
姜瑶提了裙摆,跟在长公主一行后面,上了台阶。
仪仗队和车架自然是不能进去的,马上几位郎君将缰绳给了仆从,也上了台阶。
慈恩寺的迎客僧早候在外面,见他们一行人,立刻迎了上来,双手合十问礼。
长公主也问礼。
“安国公主,大郎君,二郎君,三郎君,请。”知客僧让开一步。
一行人进门。
姜瑶眼观鼻鼻观心地进去,正走着,却闻旁边一阵梨花香。
抬头看,就见三郎君恰走在旁,一身白袍在光下如净雪。
“姜娘子可还记得那日我的话?”他看着前方,声音很轻,“现在还有效。”
姜瑶“哦”了一声,她笑:“三郎君误会。”
她话才落,就见前方二郎君眸光突然过来,很淡凉,但掠过她头顶时,姜瑶仿佛感觉到了冷风。
她脚步一缩,下意识便慢下来。
小姜芝小短腿“哼哧哼哧”走得正起劲,一抬头,发现阿姐竟然慢下来,忍不住道:“阿姐,快些,你要被阿芝超过了!”
姜瑶“欸”了一声,牵起姜芝的手。
一路过去,中庭许多穿罗着锦的人对着两个大香炉默念插香,他们却是不必停留的,由迎客僧领着,从旁边游廊进去,一路直到大雄宝殿。
丫鬟仆妇们领着箱笼去后院僻给香客的院子安置,姜瑶等人则去大雄宝殿上一炷香,添香油钱。
那添钱,自然不是像普通香客,拿点碎银铜板往木匣子里丢,而是由那会笔墨僧人拿了簿子,细细记录,姜瑶一眼瞥去,就见那簿子上记了许多人名:誉王府,八百两;鲁侍郎府,一千二百两;琅琊王氏,六百两…
姜瑶就看着长公主捐了同样的八百两。
僧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佛祖会感念公主虔诚。”
姜瑶心想:这大慈恩寺供的佛祖看来也是个看钱的。
漫不经心地看去,发觉跟她一块下马车的王清玄早不见了。
上完一炷香,从旁边的侧廊过去时,大郎君突然朝长公主一拱手:“母亲,我该去当值了。”
浴佛节期间,负责皇城外值守的金吾卫是最忙的。
但按理,梁国公府的大郎君完全可以不去,就如被强扣下来的二郎。
长公主看着对方,心中暗叹一声,道:“那你便去吧。”
她不欲强留他。
大郎君应了声“是”,而后迈开大步离去。
之后便是继续参佛,跪拜,姜瑶一路磕过去,只觉自己脑袋都快磕晕了。
等好不容易长公主说一句“你们在这散一散,我去寻主持说说话”后,便感觉解放,坐在一边的廊杆上歇息。
说来哪怕做了一个多月的瑜伽,这具身体还是弱不经风,做点事便气喘吁吁,委实不好。
正歇息间,就见三位郎君已各自散开,而前方也乱糟糟的,不知出了什么事。
青雀去打听,回来时面上带着夸张:“是王二郎君在壁上题词,许多人在看呢!”
王庭芳?
那送她花的美郎君?
姜瑶一听,顿生出几分兴趣来。
不过想想自己这腿,还是歇了,懒懒散散靠着廊杆,却见王清玄绕过偏殿,手里拿了一支签,送到那门口坐着的灰衣僧面前。
灰衣僧前,站了许多求解签的娘子们。
“娘子,我们去求签!”
红玉还不如何,青雀却两眼放光,扯了扯姜瑶袖子。
姜瑶:“你是想看姻缘?”
青雀红了脸,红玉打趣:“娘子有所不知,青雀母亲近来在府中打听哪个小子好呢,若打听好,恐怕是要求到娘子这来的!”
青雀跺跺脚,要去撕红玉的脸。
正笑闹间,姜瑶也起了身:“走吧。”对着这两个婢女,她总是多有怜惜,愿意成全的。
她们进了观音菩萨殿,姜瑶没想求签,就站在那,看着两个小丫鬟求签。
忽而,耳边一道声音过来:“娘子何妨也求支签?”
姜瑶一转头,就见到一双极富故事的眼睛。
那眼睛仿佛含着这世间所有悲悯聚散,望之令人心涩。
面前是个老和尚,穿一身灰衣,看去慈眉善目。
对着那张脸,姜瑶不知怎么,开口的拒绝竟然说变成了:“好。”
等她当真拿了支签去解签桌边求解时还想不通:她怎么会应了呢?
姜瑶这人,对爱从不期待。
对婚姻更是毫无憧憬。
不过,既到了解签桌边,便也干脆随大流一番。
她一过去,却是一愣,王清玄还未走,手里拿了签,竟自有些呆愣。
等她过去,忙不迭将那签收入袖中,姜瑶只见到“凤啼笼中”四字。
她面色略有些苍白,一眼都未看人,匆匆便走了。
姜瑶一过去,旁人自然认出她。
尤其是当日去过春日宴的,更是捂嘴惊呼一声:“是姜娘子!”
姜瑶就这么莫名其妙被让到了前面,桌前那解签的僧人亦生了一双智慧的眼睛。
他接过签。
签上只有一行字:“芙蓉泣露,昆山玉碎。”
僧人叹气:“下下签。”
姜瑶接过,看着那一行字,抬头却见僧人看着她,那双眼似也变成了指使她来的那僧,他道:“娘子切记,你为此间变数。”
“莫要让那玉碎了,否则,这世便毁了,民不聊生。”
姜瑶一愣,再定眼看去,却见那僧人又成了之前的,正朝她和蔼地笑,他道:“恭喜娘子。”
“是上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