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民们暂且在国都中安顿了下来。
奉天在照看梁国灾民之余, 也不忘让人出城去给陈国逃难来的人们送些粥米伤药。数量不多,但对那些逃难来的陈国人来说, 已经足够让他们活下去了。
梁王在朝堂上大发雷霆, 借着通灵宝镜一举将国都上上下下的大官小吏再次清洗了一通。京兆府尹被查明与瞒报的官员并无牵扯,他也是被瞒住的,因此梁王并没有将他革职查办。
但他以治下不严的罪名, 罚了京兆府尹半年的俸禄以儆效尤。
这一通大动作下来, 国都官员分成了两派。一派彻底倒向梁王,这一派多是些清官, 行得正坐得直,不惧宝镜;而另一派则人心惶惶, 似乎还在私下里谋划些什么。
对通灵宝镜深恶痛绝的这一批人,要么是奸佞弄臣, 要么是世家大族的话事人,他们不满梁王越来越独断的行事,竟在朝中有了些抱团与梁王对抗的趋势。
而这些人位高权重,平时行事又狡猾,几乎没留下什么把柄, 梁王一时半刻的也暂且拿他们没什么办法, 只能暗中盯紧了他们。
朝堂上的气息变得波谲云诡。
但这些都与奉天,与蓬莱神殿毫无关系。
奉天带着神殿众人与信徒们一连好几天都在照顾灾民。
神殿的小童儿们也都分批来旧巷子中打杂忙活过。
渔村出身的二十个小童还好些,她们本身出身就贫苦, 又生在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家里, 吃过苦也受过罪, 此时见到灾民们的形貌,也不至于太过惊愕。
但三个官家来的小神侍却不一样,她们第一次见到这样惨烈的景象。
尤其是惜辛, 她这几天越来越沉默,但每天去旧巷子里帮忙时,她最卖力。
惜辛来神殿后不久就成了所有小童的大姐头,这些天她带着姐姐妹妹们,把自己平时攒的糖果零嘴一股脑的给了灾民的孩子们。因此灾民们的孩子这几天下来,跟神殿的童儿们都认了个脸熟。
灾民们的孩子对惜辛这个风风火火但又格外可靠的仙童姐姐很是崇拜。
惜辛一点也不嫌弃灾民的孩子们身上的脏污伤口,她跟着大夫们学了包扎,像个小大人一样给灾民的孩子们上药。有她带头,神殿的小童儿们都跟灾民的孩子们相处得不错。
于是惜辛在跟灾民的孩子们的接触中,了解到了更多她从前想都想不出来的人间疾苦。
她隐隐约约的明白了,什么叫“子民”。
这些人,是她父王的子民,是大梁的子民。
惜辛对她的父王渐渐有些释怀,如果她是她父王,要照顾这么多的子民,说不定她也会顾此失彼。大梁里有这么多子民都得靠他照料,那他因此疏忽了自己的家人似乎也情有可原。
惜辛释怀的同时也在开始思考,这么多的大梁子民,究竟要怎样做,才能让他们人人都能吃饱穿暖,家里的孩子也不会挨饿呢?
她父王忙得家人都顾不上了,也还是会有这么多人吃不上饭,饿得出来逃荒。
惜辛白天想,晚上想,却什么办法都没想出来。
其他小童儿问她怎么都不说话了?惜辛便拉过姐姐妹妹,问她们,怎样才能让所有人都不挨饿不受冻?
小童儿们被难倒了。
这个问题,对她们这个年纪来说,还太复杂了些。
惜辛没有得到答案。
她跑去问奉天,奉天却只是温柔的揉了揉她的小脑袋,告诉她,说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暂时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
送走了迷茫的惜辛,奉天微微叹了口气。
这些天,她有着和惜辛一样的疑问。
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
这哪里是一人之力就能做到的呢。
奉天虔诚的向神尊报告了自己的疑惑,但神尊却说,要解疾苦,需得先知疾苦。
还让她继续看,继续听。
奉天无法,只得先暂且放下思虑,埋头做事。
她带着神殿众人与信徒们照料了灾民们十来天。小半个月后,灾民们的身体渐渐将养得差不多了,梁王那边也传来了消息,说要开私库给灾民们做盘缠,让他们返乡去。
灾民们感恩戴德,在返乡之前还一步一叩首的去蓬莱神殿朝拜了蓬莱神尊。并朝着王宫的方向叩了好些响头。
他们拿着梁王拨的银两盘缠,和神殿信徒们为他们筹措的干粮,踏上了返乡的路。
跟来时的仓皇绝望不一样,灾民们回去的路上都有说有笑的。现在他们知道自己的家乡不仅解了旱灾,还被免了一年的赋税,这一趟回去,迎接他们的就是丰收的粮仓。
灾民们还商讨着回乡后要在乡里修蓬莱神庙,还要给国君立长生祠。
奉天送灾民们出城时听到他们的讨论眉心一跳,连忙告知众人,国君的长生祠她不管,但神尊的神庙不可搜刮民脂民膏,若大家想敬拜神尊,供奉一尊神牌即可。
万万不能因为建神庙而使百姓致贫。
灾民们听罢,对神尊愈发敬仰起来,忙说他们回去自己伐木盖庙,绝不强迫谁掏银子。
奉天这才稍稍放心。
随即,她又请梁王在大梁境内发布了一道新的公文。
凡大梁境内,若要修建蓬莱神庙或是举行蓬莱神祭典,都禁收祭神税。
百姓们也禁止在神庙中攀比香油钱,大梁境内所以蓬莱神庙的功德箱投钱章程都必须与国都蓬莱神殿中一致。
即平头百姓每人每日至多只能往功德箱里投一枚铜钱,家境殷实些的每日可投两枚,以此类推。
而神庙的庙祝班子也只能选未婚女子,禁止男子担任神庙巫祝。违者按渎神罪论罚。
这一纸公文发下去后,好些正准备重金修建蓬莱神庙的地方都不得不老实照办,那些试图征收祭神税的官员和试图往神庙中塞些男人做神仆神侍的人都只得放弃自己的小算盘。
因为在这个时代,渎神的罪名,与弑君谋反同等。
梁王下令后,奉天终于放下了心。
现在,国都中的灾民们都陆续返乡,京中的百姓们又过上了与往日般平静的生活。
但那群陈国的难民却不愿走了,说自己愿入籍到大梁,哪怕是留在大梁做个无土无银的佃农也行。
梁王颇有些头痛的同时又有些暗自欢喜。
因为历来只有梁人往外跑的,没有邻国人求着往大梁入籍的。谁都知道列国里大梁最是贫瘠偏远,除非是想不开,否则没有人想来大梁入籍。
梁王纠结的召见了陈国难民的为首者。
问他们为何不想回故土,反而要背井离乡留在他大梁。
陈国人哭道,因为陈国既没有像蓬莱神尊这样的慈悲神明,又没有像梁王这样肯亲自救灾的仁爱国君。
陈国今年也遭了旱,但他们的大国师办了几场祭典也没求来风神爷爷的眷顾,陈国的国君也并没有亲自去救灾,只是派了些钦差去赈灾。
可那些钦差们只当这是个捞钱的肥缺,将国库拨的赈灾银米都揽进了自己的库房,如今陈国境内也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梁王一听就有些坐不住了。
因为大梁每年能产米粮的州府有限,今年他又下令免了遭旱的两州四府的赋税,这样一来,大梁今年就只能多向列国买双倍的米粮才够填补这空缺。
而陈国,恰巧就是往年卖米粮给梁国的丰饶大国之一。
陈国遭旱,那梁国今年能买到的米粮岂不是就没着落了?!
梁王越想越愁,他让陈国的难民们先回去等等,他得考虑考虑,随后梁王又召来了国都四方坊市里的官吏和户部官吏,向他们询问今年八达坊市里的列国行商带来的米粮涨价没有。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梁王这才知道,如今列国行商的米粮商行里都涨了好几倍的价!莫说百姓吃不消,连大梁国库都快吃不消了!
有官吏向梁王谏言,让他下令征税买粮好渡过难关。
还有官吏反驳道,如今大梁旱情刚解,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贸然加征税收,那不是断了老百姓的活路吗?
官吏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得梁王头痛。
他当然知道现在不宜再加税,但他也知道,国库里的银两,只够买和往年一样价格的米粮。面对翻了几番的贵价米粮,大梁的国库根本无力负担。
梁王愁得起了一嘴的燎泡。
这时有官吏道,何不去求求神使大人?请她向神尊再求些恩泽下来,大梁说不定就有救了。
梁王却道,神使大人曾有言,她不会干涉梁国任何政事。
先前救灾也就罢了,她只解了天灾,对后来的灾民们,她也没有干涉梁王对他们的后续安置;更没有过问渎职官吏的惩处,只让梁王发布了禁止蓬莱神庙收祭神税的公文,再次摆明了蓬莱神殿不涉朝堂的立场。
那官员听罢沉默了一会。
对他们来说,这样一位尽收民心的神使不涉朝堂,对他们来说其实是好事。否则,以奉天神使现在的威望,若她像曾经的大国师那样独揽神权,他们这些大小官员头上都得再加一重大山。
虽然梁国君权神权并不互通,但有大国师弄权的先例在,众臣们多多少少还是对掌握神权的神使有些忌惮。
可现在,他们却有些后悔了。
奉天神使彻底远离朝堂,如今他们想去求助都没脸。因为米粮涨价国库空虚这样的俗事,根本与神明无关。这是朝堂上该操心的事,而不是神使该操心的事。
梁王这边与众臣唉声叹气,而奉天在神殿里也得知了一些消息。
比如两州四府旱情解后,国都米粮价钱不降反涨,又比如,殿外的广场上,因无米下锅来求助的穷苦百姓也越来越多。
奉天听到神仆们的报告,有些忧虑。
她决定出去看看外面究竟是什么情况,但还未出门,梁王就来了。
梁王一来就要给奉天行大礼,奉天不解的拉住他,梁王却硬是拜了下去:“求神使大人救救大梁百姓!”
梁王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豁出老脸来求奉天。
因为米粮的价格连连翻倍,国库根本承担不起。
可这救命粮又不能不买。
而且米粮涨价是因为相邻列国也遭了灾,粮食供不应求,价格也完全降不下来。
甚至列国在大梁的米粮商行随时都有断粮的风险,莫说是降价了,加价都不一定能保证买得到粮食。
奉天叹息:“我正欲出门去看看外面是什么情形呢,陛下就来了,既是如此,我便先禀告神尊,求一求祂的指点罢。”
梁王自是感激万分不提。
奉天让梁王在后堂大厅稍候,而她则去静室里,用玉符向神尊祷告。
蓬莱岛。
墨卿收到奉天的消息时并不意外。
因为这些天墨卿能收到的信仰越来越多,除了受旱的州府外,其余州府的信仰线也一日比一日多了起来。因为梁王的公文和奉天的亲力救灾,又有返乡的灾民们的一路传颂,如今她的信徒已经遍及了整个大梁。
通过这些越来越密集的信仰线,墨卿很轻易的就能得知大梁各处发生的事情。
所以奉天来报时,墨卿早就想好了对策。
大梁如今缺的是救命的粮食,她大可以转化出一批现成的米粮传送给奉天,让她转交梁王,暂且解一解燃眉之急。
但在奉天欣喜时,墨卿又说了,这次就罢了,但她不可能年年都为梁国提供粮食。
否则长此以往,人人都只想靠着神明的恩赐度日,都不再脚踏实地的耕耘,那人们将会自取灭亡。
墨卿不想要一批除了拜神之外什么都不会的信徒。因为这会让她想起某个人人崇尚苦修取悦神明,还将人们化成三六九等只顾拜神却罔顾尘世,将国家治理得乌烟瘴气的愚昧国度。
那个扭曲的国家让墨卿非常反感,因此,她不会容许自己的信徒也发展成那样。
这些话墨卿没有明说,但奉天却懂了墨卿的言下之意。
奉天虔诚的问道:“神尊,那我该如何做呢?”
墨卿答道:“此次梁国事毕,你便启程往列国中去教化万民。”
让奉天去列国,一来可以让她去新的地方布道,二来也可以让她作为一颗火种,把墨卿对信徒们的要求带到更多更远的国家里去,三来也可以让奉天在路上寻找她自己的道。
现在整个大梁都已经在墨卿的掌控之下,奉天即便不在梁国也无妨。
奉天应下,然后去找梁王,将神谕告知于他。
墨卿断开与玉符的连接后,用指尖挑起奉天金光愈浓的信仰线,又转身瞧见桃都木上,有好几根枝丫上都有了稀稀拉拉的来自大梁周遭的祈愿。
她飞身到一根第二层的树枝上,将奉天的信仰线挂了上去。
隐隐泛着紫光的金线飘飘忽忽的垂落在桃都木上,随着蓬莱岛上的微风起伏飘荡。像一缕极细的流苏,也像一小簇将燃未燃的火苗。
墨卿心想,或许再过不久,这条信仰线下就该多坠着一个神位牌了。
将整个梁国都纳入掌控中后,墨卿的左手神骨也觉醒了,并且新的神骨也正在酝酿成长之中。等奉天的列国之行告一段落时,墨卿的神骨应该就能觉醒得大差不差了。
墨卿从桃都木上飞下来,去书房炼制一些法宝器具给奉天。
除了常规的护身法器之外,墨卿还打算给奉天带上些留影石。
让奉天把沿途所遇见的诸事都记录下来,然后给子衿做教具。
子衿的无名小城屡战屡败,墨卿准备让她跟着奉天在人间的视角,让她看一看无名小城所参照的外界,再让她自己去总结原因。
得知自己马上要多上一门视频课程,子衿捧着修改了无数次的律令法典严阵以待。
*
梁国国都,蓬莱神殿。
梁王得知神谕后,先是欣喜若狂,后又忐忑不安起来。
他喜的是神尊竟亲自允诺帮大梁渡过难关,忧的是奉天神使这就要离开大梁了。
然而神谕不可违,梁王只能喜忧参半的接受了这个结果。
奉天将神赐的装满粮食的一次性乾坤袋交给了梁王,梁王率众臣在国库里把神赐的粮食全部放了出来。
看着满仓的粮食,许多官员都松了一口气。
今年的难关总算是可以过了。
至于明年,梁王与众臣都相信,在神尊的庇佑下,他们往后再也不必担心洪涝旱灾海啸了。只要风调雨顺没有天灾,勤劳的梁人们就能耕种出足够供应大半个梁国的粮食来。
有了这一国库的救济粮,梁王便不担心别的了,转而与众臣商议起了给奉天神使践行。
朝臣们听说奉天神使要走,都很有些不舍,有人还问,若神使大人走了,那国都里的蓬莱神殿该由何人暂管?
梁王也不清楚,但他相信奉天自有安排。
奉天确实安排好了暂管神殿的人选。
苏巧贞作为目前的神侍之首,代管一下神殿还是没问题的。
因为她又不是一去不回,有神赐的传讯玉符,又有可以日行万万里的天马马车,如果苏巧贞这边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奉天随时可以回来处理完毕后再回云游途中去。
不过奉天也在考虑,她是独自上路,还是要带几个人一同上路呢?
神殿众人都想跟着奉天走,但奉天当然不可能把她们都带上。
要是大家都走了,神殿里不就空了?
奉天思考后决定只带走两名神仆,小童儿们就不必带了。还是留她们在神殿里比较好。
小童子们得知这噩耗,个个都泪汪汪的揪着奉天的衣角,求奉天带上她们。但奉天温柔又不容拒绝的把她们安抚了下来。
最后惜辛抹着泪,跟奉天说自己一定会照顾好大家,请神使大人不必担心她们,也希望她一路顺风。
奉天揉了揉这个小大人的脑袋,说自己相信她。
这个小家伙似乎天生就适合做领导者,也许等奉天从列国云游回来时,她已经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头领了。
将诸事安排停当后,奉天谢绝了梁王的践行宴,换上了普通的衣裳,带着百宝囊和两个随行的神仆,跟着陈国的难民们一道,踏上了前往陈国的路。
梁王接纳了陈国难民,让他们在国都外安了家,但这其中也有些思乡的人,想回去将家人也接来大梁。
于是奉天几人正好与他们同行。
陈国人得知神使大人将于自己同行时简直欣喜若狂,他们拍着胸脯保证,这一路他们定会伺候好神使大人和神仆大人们,保证不让神她们为俗事忧心!
奉天却笑着摆摆手,说自己此行就是来看各样俗事的,叫他们只把自己三人当做寻常人便可。
陈国人们很遗憾的长叹了一声。
然后他们凑银子雇了几辆马车,启程。
与奉天同行的陈国人共有十来个,男女都有,但都是健壮青年。
因为老人小儿在逃难来大梁的路上就伤了元气,经不起来回奔波,这些陈国人在梁国安家后就选了青壮去接众人的家眷,而留下的人则负责照顾其余老弱。
因奉天和两个神仆都是女子,几个陈国妇人便热情的邀请她们同乘一辆马车。
那几个陈国妇人把马车里里外外都擦拭得干干净净,再恭恭敬敬的请奉天三人上马车。
奉天有些无奈,但又盛情难却,而且她们确实也不大方便跟男人们同乘,便随着陈国妇人们一同上了马车。
马车里的空间不算大,几个人坐在里面稍显拥挤。但好在大家都不是身娇肉贵的人,挤一挤也能凑合。
那几个陈国妇人见奉天随和,便想请她为她们讲一讲更多蓬莱神尊的神迹。
跟梁国一样,陈国境内也是男神当道,他们信的是风神爷爷,妇人都不被允许踏入风神庙。所以陈国妇人们如同当初的梁国女子一样,对蓬莱神这位前所未有的慈悲女神格外的崇敬,也格外的好奇。
奉天当然不会错过为神尊布道的机会,于是她便耐心的跟这几个同行的陈国妇人讲起了神尊的种种事迹。
从最初祂降临在梁国海滨,被误传为“海神娘娘”讲起,奉天每每提到这茬都会有些羞愧,她毫不避讳的跟众人讲,当初使得神尊名讳有误的罪魁祸首正是她。
她还说幸得神尊仁爱,并未怪罪于她,反而点了她做神使。又说神尊亲自驾临时是何等的威严,祂的神通又是何等的广大玄妙。
神符救难,海滨临世,使人返老还童,又降下金光治愈众生百病,还在三月三时亲自接引了一位至诚至善之女。
种种神迹听得陈国的妇人们张大了嘴,入了迷。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