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林跟两位府医的医患关系十分和谐, 看病过程中不但请教医理,甚至时常跟两人提出些建设性的建议,鼓励他们开展研究。
如今中医虽然极为强盛, 但医学方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提高的,比如常用中成药的制作, 比如青霉素的提取。
青霉素可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能够有效杀菌的药物,对外伤造成的细菌感染十分有效, 在医学上有跨时代的意义, 二战时期救了数不清的人命,和平年代也是必不可缺的。
叶林自己并不是学医的,只是知道信息和方向罢了,如果这么凭空提出来, 谁都会怀疑。更何况知道方法,距离做出来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他思来想去,觉得倒不如请专业人士来研究的要事半功倍。
就如这个青霉素吧, 他以前看过网上土法制青霉素的小视频, 另外电视剧里古代提取青霉素的剧情, 甚至详细到了每一个步骤,若他脑域恢复, 必定都能回忆起来。但他也看过科普帖,同样的步骤,提取出来的可能不是青霉素而是展青霉素。
后者可是有剧毒的!不过多了一个“展”字,就从救命药变成了毒药,偏偏二者性状上并没有太大区别,起码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若鲁莽行事,到时候一针下去, 不但没能救人,反而害了命。
而且即使成功提取出了青霉素,可社会整体的化工技术水平不到一定水准,还是无法实现量产,因此之前他想想就放弃了。
不过经过弘晖的事,他的想法已经变了。
确实,医学进步十分缓慢,也许实验了无数次,结果还是失败,也许科学家穷尽一生,也无法点亮下一阶段的科技树,但物理化学生物,又有哪一科不是这样呢?进步必定伴随着如山般庞大的困难,没有正确的方向和愚公移山的毅力,是不可能翻越山川河流的。
起码他现在已经知道了正确的方向,已经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不是吗?
如果不去做,那么就连前进的希望都没有了,永远只会被困在原地,但如果开始了,那么或早或晚,成功总会到来。他和四爷一辈子不行,还有弘晖、晨哥儿这一代人,还有之后的无数代人!
人类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在黑暗的迷宫中摸索前行,才能迎来文明的曙光。
叶林下定决心,等他脑域恢复,就开始一场注定会失败无数次的努力。这会脑子空空,只能暂时延后。
不过显微镜小时候上课接触很多,结构也不复杂,他还是记得的,既然胤禛喜欢,那不如试试看能不能把立式显微镜的图纸画出来。
他先提笔将凸透镜的正面侧面斜面,各种角度都画了下来。还细心的注释上几个要点:镜片的标准就是清透如水,不含裂纹杂质,要打磨成中间厚边沿薄的。
因为这样的材料难找,所以先打磨成较大的,中间更厚一些的,因为从大往小改容易,小的想恢复成大的就不可能了。找来的材料大小不一也没关系,配合起来刚好分别做目镜和透镜。
至于反光镜,可以是平面或凹面的,用来反射光,照亮物体。
只要有了合适的镜片,其他的外壳支架都好说,听竹轩就能找到合适的材料,等镜片拿来了,先用这些材料做个简易的,等他调试好合适的距离、大小,达到最高倍数时,再让匠人用好木料按着模子打造外壳,整体装配起来。
如此一算,从找料子到完工,至少得用上几个月的时间。
胤禛是个急性子,听了叶林这一通计算,当即交代苏培盛去库房里找水晶、玛瑙、碧玺等石料,不够的再去古玩店里采买,他则回去吩咐长史安排合适的匠人。
怀着新玩具即将到手的期待心情,叶林也精神熠熠的着手安排了几件事。
首先是写了两封信,一封给赵猎户,一封给他的恩师。他之所以上京,一是为了考取功名,二是为了躲避李屏的追杀。李家的事早已解决,而因为契约,这辈子功名是跟他绝缘了。
虽然只达成了一个目标,但相比之前,他心里反而真正安定了下来,因为有了胤禛这位知交兄长,有了弘晖这个弟子,更是拨清迷雾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命运有时就是这么奇妙,放下急急求索的,才能真正得到合适自己的。既然他自己和家人都有了稳定的生活,甚至有余力发展商会,养活庄子上的四千多人,那也是时候探望家乡的故人了。
可惜他的身体短时间怕是恢复不了,无法长途跋涉,只好先让展宏派人送几封书信、一些礼物回去。
在叶林穿过来之前,赵猎户就一直帮衬着叶家,刚穿过来的那段时间又助他良多!
帮他联系馆子里的管事卖菜谱筹措银子,请了众多乡亲们帮着搜寻被拐的晨哥而,在叶林上京避难时,更是掏出了家底儿给他做路费,之后还帮着他照看叶家村那几亩薄田,这样的人称一句侠肝义胆都不为过,叶林也一直记着他的恩情。
想着他以打猎为生,若年纪大些恐怕难以维持收获,如今手里好歹有几个庄子、一些铺子,若他愿意,便收拾了一家子跟侍卫一道回京城,不拘是在哪儿都能有个安稳营生,不用再冒着生命风险进山了。
他家的两个儿子也不必子承父业,做没有保障的猎户,而是可以跟晨哥儿一起去私塾念书,几人正好做个伴。帮赵猎户打算好了,叶林就在信里请他一家来京城生活。
另一个特别要探望的,就是他的恩师了。
叶林的原身读书时,他的恩师不仅倾囊相授,更是将私藏的一些珍贵书籍借给原身抄录,每每有什么名额也都力荐原身,待他如亲子般细心培养,才让原身小小年纪就满腹才华。
叶林来了后,恩师更是冒着得罪权贵引火烧身的风险,悄悄提醒叶林眼前的危机,这才让他提前出逃,避过李屏的谋害。因此这次他在信中询问恩师和师母是否一切安好,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若是想来京城游玩定居,他一定好好招待。
仔细叮嘱了跑腿的侍卫半天,又检查过几遍礼品,叶林这才让他们出发。
另一件事,就是庄子上的人员安排。那四千多灾民已经在京城待了一年多,身体养好了,叶林便让管事的打问有没有人想回乡,秋收后就可以安排他们回去。
虽然当时要求签订长达几年的工契才肯收人,但其实主要是为了筛选那些确实无处可去的人,如果家里还有可以投奔的亲戚,身子也养好了,想回去的,他自然不会拦着。
管事的询问了一遍,除了两、三百人因为与亲人失散要返乡寻亲,剩下的少数亲人在身边,大多数亲人已经没了,孤家寡人一个,早放弃了回乡的想法。
叶林便让人安排着,给那些返乡的人解除了契约,并且帮他们联系了回乡方向的商队,跟着一起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还有一个事,庄子上年轻男女多,小伙子大姑娘在各种节日和运动会上看对了眼,有了成家的心思,可若成家,就不好继续住大通铺了。
于是叶林就给大家伙儿布置了个任务:今年秋冬,务必每个庄子建出四十套房子来。
庄子上别的不多,土地管够,不过是修个带院子的二层小楼,就是修上一百套也用不了六十亩地。找地势平坦、离水源不要太远的地修建,一排八套房,修五排房子就够了。
前后排不要挨得太近,留些间隔。一套房两层四个间房间,一个房间住两个人绰绰有余,即便是带着亲眷,日后再生了小孩,祖孙三代也够住了。
如今各地都有商人做水泥生意,京城自然非常好买。自己开窑烧砖,混合水泥修建,这房子绝对结实,地震来了都不怕。用木头做上些简单的柜子桌椅,庄子上木料都有,也不费什么钱。
一层房间里修火炕,火炕烟道连到二层两间房中间的火墙,再从上方的烟道将烟排出去,冬日里取暖就便捷了。烧火炕的位置搭个小灶,虽然吃饭都在食堂,但若想烧点水,煮个小菜还够用。
挨着火墙的那面墙外再搭一个小温棚,随手撒点儿菜种子,冬日里也能吃口新鲜的。每个房子外再有一个栅栏围起来的小院子,栅栏边上撒上些牵牛花、苜蓿花的花种,这就成了。按叶林的设计图纸,完工后看起来跟欧美联排别墅带小花园的样子差不多。
这些房子就是给即将成婚的小两口准备的,当然房子的归属权还在叶林手里。有钱的可以一口气将房子买下,但价格应该超出了绝大部分人的能力,所以也可以选择租房,连租十五年,这房子就归他们所有。且不管是选哪种,都可以去衙门办理地契。
这消息一出,整个庄子上的人都沸腾起来,即便知道必须达到主家设定的标准才能申请,也没能阻碍他们的热情。不用庄头和管事的吩咐,人们就已经开始考察修房子的地段,安排起时间和人手,准备烧制砖瓦等等工作。
即便还没找到对象的也不是很慌,毕竟主家说了,这房子每年修一次,这次赶不上,还有明年的呢!房子不用担心,主要得先攒够钱,还的满足主家规定的几个条件才行。
说起这些规定,确实挺稀奇的,他们祖祖辈辈儿都没听说过,不过主家是善人,这规矩必定也有他的道理。
第一条,男女年龄都不得小于十六岁。对于这条,多数人不是很理解,家里十三四岁就成亲的可不少啊,男的还好说,女人拖到十六七岁可就是老姑娘了。
还是叶林让庄头和管事的苦口婆心给众人讲授了几天,这才让他们明白年纪太小或是身体虚弱就成亲,对自己的寿命和子嗣都不利。
尽管还是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想要在叶林的庄子上生活,想要成亲有房子租,那就得遵守他的规定。
第二条是男女双方必须先给各自的组长打报告,之后接触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彼此了解后,确定双方都想成亲,再跟组长写成亲申请。成亲前,若有任何一方觉得不合适,那这事就作罢,双方可以各自另寻合适的。
这条有点自有恋爱的意思,虽然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如今看起来好像太先进,但众人反而接受良好。村里人成亲没那么大规矩,两家说好前,也是会让两个人见面聊聊天的,若本来就是一个村的,那更是自小就熟识。
第三条就是不管夫妻各自出了多少银子,最终的地契上都必须写上两人的名字,房子一人一半。本来这条在其他地方肯定会引起巨大的反对,毕竟此时都是女人嫁到男人家里,只有嫁妆是自己的,其余都是夫家的。
但谁让庄子上的女人们都能干,自己也能挣一份工钱呢?若是只肯写男人的名字,那这亲就别想成了。
第四,即便两人成亲后,若发任何一方有家暴欺凌行为且教育三次以上都不肯悔改的,或是有重大恶劣行为的,则收回居住权。若是买了房产的则退回钱款,撤回交易,解除工作契约,烦请另谋高就。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