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子上除了例行要说的套话外, 胤禛花了大量笔墨描述水泥的利弊,譬如配方简单、易推广、原料矿藏多、制作便捷、坚固效果极好等等。
又学着叶林呈给他几本册子里的方式, 画出表格, 将两种水泥的对比情况总结其内,项目分别有名称、配方、使用方式、坚固程度,维修一里河堤分别预估用量和花费等。
再有一个部分, 则是分析大清需要维修河堤的地区,将其分成富有水泥原料和缺乏水泥原料储藏的两类。再挑出距京城较近的几个河道具体区域, 作为建议试点并阐明原由。
最后总结了两个方案的优势劣势, 以及其他用途。除了治河之外,水泥的其他用途也非常广泛, 譬如修路修桥,修城墙修房子,修蓄水池等等……洋洋洒洒上千字,终于完成了初稿。
胤禛歇过响,再拿起折子来回看了看, 发现果然中间的图表最让人一目了然,不由在心中感慨这法子好用, 还想着若是日后的邸报奏折都能以这种方式记录数据,应当会清楚明晰的多。
又将里面的词句删删改改调整了许久, 这才终于完成定稿,虽然明日就是大朝,但他不准备在朝会上当场递呈,太打眼了!况且大棚那事太子就对他心有不满, 让他以后有这类的东西先交到毓庆宫中。交出去容易,可以太子的脾气,之后恐怕这事就与自己无关了。
太子虽贵为储君, 可子玉研究了那么久,自己又几番实验,才终于得到的成果,实在不甘心就这样拱手让出,思来想去,唯有悄悄的将这折子交给皇阿玛,如此一来,既不招人眼,也能叫皇阿玛知道他的本事。
隔日一大早,胤禛便带上折子进宫请安。到了乾清宫被小太监请进侧殿:“皇上正在接见大臣,四贝勒您稍候。”
胤禛坐下,见小太监端来茶水,他端起来轻抿一口,就放下了,在宫里出恭不便,也不好多喝。静候了一炷香的时间,见还没有传唤,便干脆闭目养神,在心中思索着该如何奏对。
如此又过了半刻钟才被小太监引着过去,到正殿门口,恰与一人走了个对脸,胤禛一瞧却是一等公佟国维,先皇后佟佳氏的父亲,他养在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身边,佟国维算是他的长辈,他忙拱手行礼:“佟大人安好!”
“咳咳”佟国维一看是他,也笑道:“原来是四贝勒,好,以后这朝堂,还要看你们年轻人的了。快进去吧,你皇阿玛等着你呢。”说着不等他反应,就摆摆手,步履瞒珊的离去。
胤禛听这话音,想到近日来听到的消息,难道这位权势滔天的佟半朝,真是要因病致仕了?
看着他走远,胤禛转身被小太监引着进去,上前几步,跪倒在地,给康熙行礼:“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万福金安!”
“嗯,起磕吧”
“谢皇阿玛!”
现在不是考虑佟半朝致仕对朝堂势力影响的时候,胤禛整肃了心情,专心应对眼前的奏对。他抬眼,见皇阿玛将手边的折子放下,伸手去拿了案上的一本书:“成天就知道上一些请安折子,正好老四你来了,来看看这本书。”
胤禛微微疑惑,难道他这名义上的外公,佟国维大人是来上请安折子,还没有奏请致仕?不过若是请安,以皇阿玛对他的看重,直接面奏即可,哪用的这么复杂……
虽然心有疑问,但胤禛可不会傻到问出来,只回去慢慢打听就是。
他从小太监手中接过书,翻开来一看,原来竟是正在修的明史其中一册,翻看了几页就听上头皇阿玛问道:“如何啊?”
胤禛斟酌道:“多有溢美之词。”
康熙将手中的另一册撂在桌上:“哼,叫这帮人一写,那前明的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木匠皇帝都成了天纵之才,前明的官员更是功在千秋,只可叹造化弄人了!这是还觉着前朝的制度好,心里惦记着呢!”康熙又取了一本,甩手撂在案上:“再看看这份。”
胤禛上前接过这册,略略翻动,就见其中词句对前朝君臣评判犀利,多有对本朝先祖歌功颂德之意。
“不是对前明旧事放不开手,就是搁这颂圣,想让这帮人实话实说还真是不容易。我大清江山稳固国运恒昌,难道还是那等小家子气,不肯按事实修史的不成?一帮只想着屈颜媚上,另一帮还惦记着前朝,你说说,前朝真有那么好?”
胤禛绷紧了神经,斟酌词句小心回答:“儿臣认为,不止前明,以前历朝历代的制度都有其可取之处,否则也无法繁荣昌盛一时。然其制度必然也有不足之处,否则就不会有朝代更替。各种制度都有其优劣,先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更要根据目前形式判断哪种适合,依形势变化而调整,这才是长久之道。”
康熙转过脸,深深的看了胤禛一眼:“说的不错,倒是有些长进。”
胤禛缓了口气,也是巧了,若不是子玉刚给弘辉出了题目,这两日自己也不会找了些史书来看,更不会早早成竹在胸,子玉到真是自己的福星。
“梁九功,将这两本书一起拿回去,叫那些个人仔细看看,告诉他们这两本朕都不满意,再改,按照事实来改!”
“嗻。”
康熙又指了指案上一沓书,对胤禛道:“老四啊,既然你有史书有些兴趣,这几本前明的史料便拿回去看吧。”
胤禛笑道:“谢皇阿玛,儿臣很喜欢,定会仔细研究。”
将手中的书册交给梁公公,见他转身放好,胤禛这才拱手道:“皇阿玛,今日儿臣前来是有事启奏。”说着,便将怀中的折子取出递给小太监。
“哦,是什么事?”康熙接过折子翻看起来。
“儿臣年初时偶得一方子,按此法调配石灰等几种原料,可得一物叫水泥,此物用水混合砂石,干结后坚硬如石。儿臣想着,若此物在修筑河堤、城墙时使用,便能使其坚不可摧,于国有大利,皇阿玛请看,这就是凝结后形成的石块。”说着,就从袖中掏出一个拳头大小的水泥石块递给身边的小太监。
康熙感兴趣的挑了挑眉:“哦?拿来给朕看看。”
小太监捧着石块过去,康熙接到手中,发现泥土里夹杂了许多石子,显然并非天然形成,但质地坚硬,用手根本无法轻易破坏。
“梁九功,去拿个敲核桃的锤子来!”
“嗻!”康熙发话,梁九功亲自去侧殿取了锤子来。
不等梁九功收拾,康熙一把将桌案上堆积如山的折子推远了些,接过锤子哐哐就往那石块上锤了几下。那锤子虽不大,但却是黄铜所制,沉手的很,平日里再硬的核桃也经不住它两三下,如今被它敲了五六下,这水泥石块竟然跟真石头一样岿然不动,只边边角角落了些碎石碎屑下来。
康熙放下锤子,把玩着手里的石块,抬眼看向胤禛:“好!确实结实的很,只是若要修砌城墙河工,开山凿石即可,又何必特意制作这水泥石呢?”
“回皇阿玛,水泥除了坚固无比,还可以按照需求自己调整形状大小,若想做的更大些,还可以在其中加入竹条作为牵拉使其更加稳固。”
“此外儿臣也想到了比起开山采石,水泥还有额外花费的问题,这段时间便让人修改配方,如今得了第二种水泥粘合剂。以往修筑河堤,石块泥土间并无太多粘连物,只靠石块重量堆砌的稳固河堤,若河水汹涌,就很容易被冲毁。”
“而如今,可在石块间灌注水泥作为粘合剂,将大小石块化为整体,干结后再抵御河水,想必会稳固的多。儿臣以命人在庄子上做了实验,大块的石头被连接在一起,近一月时间水侵不散。”
康熙翻看着手中的折子,随着胤禛的叙述,他的眼睛越来越亮,他站起身问道:“那些实验的石头就在你庄子上?”
胤禛颔首:“正是。”
康熙立刻吩咐道:“那好,你即刻就随朕出宫去看看。”
“梁九功,立刻去准备。”
“嗻!”
为避免麻烦,一行人轻车简行的来到胤禛城郊的庄子。这个倒不是叶林常来查看稻苗的那个,而是另外一个。因此除了实验用的水泥,其他就没什么特别的。
胤禛一路引着康熙往里走,直达一个专人看守的大院子。
一进去就见到几大块由碎石拼接、水泥粘连而成的一人多高的大石头,康熙没半句废话,直接命人拿锤子来。见他要亲自捶打,众人忙劝阻:“皇阿玛,不如让儿臣来?”“皇上小心,让侍卫来吧?”跟着的侍卫也道:“是啊,臣等愿为皇上效劳。”
康熙摆摆手:“朕还没老呢,不过石头而已,有甚怕的!都起开!”
众人无奈,只得稍稍退开些。胤禛不敢大意,忙示意跟着的人护好,以免碎石飞溅伤人。
康熙将龙袍别在腰间,扎好马步,狠狠一锤上去,手都震麻了,那巨石却纹丝不动,又锤了两下,仍是只有碎屑落下。
亲自试了试,结果非常满意,康熙龙颜大悦的拍着胤禛的肩膀,连说三声好:“能粘合石土,又如此坚固,若按你折子上的数据来看,费用也低,真能用在河堤修建上,那可就是大功一件!”
胤禛引着康熙往另一边走:“儿臣不敢当!河堤修建事关重大,儿臣以为最好能请工部的大人们实际修建一段,看看效果。河堤维修用量极大,河道地势变幻莫测,实际使用中肯定还有不少问题。譬如这种石土粘连成的还是会渗水等”
康熙摆摆手:“有了方子,那些都是小事,花时间慢慢调整即可。”
胤禛点头赞同:“是,不过儿臣认为,蓄水池倒是可以干旱地区马上推行,存下的雨水虽不够浇地灌溉之用,但应当也够人畜食用。”
“皇阿玛请跟儿臣来看,这边有用纯水泥铸造了蓄水池,儿臣觉得效果很是不错。”
往前走了几十步,拐了个弯,就进入另一个院子。
康熙进去,只见其中修了三四个极大的蓄水池。看起来每一个都有半个沐浴汤池那么大,半人多高。
康熙上前细看,池中的水清澈见底,并没有从水池边缘溢出的痕迹。他捧了些水在手心,凑近鼻尖闻了闻,也没有什么怪异的气味。
“好!如此储水之能,没有半点渗漏,效果不亚于汉白玉汤池!有了它,不论是大江(长江)中下游的盛夏伏旱,还是各地的东春旱,都可以在雨季多储水来应对。”
康熙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个眉目俊朗、气质却平和的四子,笑着问道:“水泥乃是大功一件,老四啊,你想要什么奖赏?”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