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值:殉葬制度止步明英宗, 是他唯一能拿出来夸的地方了。不论目的是什么,但结果是做了好事。
123344:这畜生把除了朱祁钰废后汪氏之外的其他嫔妃都殉葬了,再跑出来讲“用人殉葬, 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 后世子孙勿复为之”。①
朱祁镇有脸讲不忍人死?冤死在他手上的人还少吗?要是真有地狱,他妥妥就是进八十一层地狱。不要谢我, 多出来的六十三层地狱, 是我出纸钱给他加盖的。
(回复999+)
△:咕咕闲聊[up主]:视频里忘说一段,在这里补充说明。
提起朱祁镇, 是从正统十四年的历法诡异变动说起。直到正统年间才将《大统历》的标准时间从南京值改成北京值, 因为北京被定为京城的决策出现了反复。
朱棣想要守边定都北京, 永乐十九年完成迁都。把北平的称呼从行在改为京师, 但朱高炽更倾向于南京作为首都。
理由主要是从经济方面考量, 比起北京要面对北方势力不断扰边, 当时南京显然在文化经济上发展更繁荣。
洪熙元年三月,朱高炽提出迁都南京,把北京变回行在。五月,他突然病逝, 再迁都就搁置了下来。②
朱瞻基继位不改父制, 依旧称呼北京行在却没有迁回南京,南京就是名义上的首都。
朱祁镇继位, 正统六年亲政。同年对于皇宫几大殿的加盖完成, 这才正式定都北京。
那几十年里,不仅皇帝们的想法不一,官员们也是意见不统一。
昼夜标准时的测量需要配套大型天文仪器设备,再去进行一系列复杂计算。
朱祁镇继位时, 北京没正式的观象台,钦天监的正式办公地点也没定下来。
正统二年,朝臣提议铸造天文仪器。正统四年开始造,但造成后又没法正常使用。
正统十二年,彭正清提议造铜仪等来搞检测。正统十四年,钦天监才有能力获得昼夜标准时的精准数据,这才有了在土木堡之战发生前改南京值为北京值。
后来,朱祁钰继位后很快把数值修改回去。
理由很简单,历法变而国运变是传统思想。土木堡之变的发生与历法变联系在一起,改回南京值仿佛能让大明回到从前使用南京标准时的国运兴盛模样。
然而,决定王朝兴衰的关键绝不可能是“不问苍生问鬼神”。
研究天文的目的,比起为占卜运势,将它运用到水文、农耕、自然灾害预防等等方面才更重要。
明朝对发展天文学的态度侧面反映出这个王朝的底色。
朱元璋本人确实注重学习天文知识,但作为王朝的开创者,他身上找不到求变求新的勇气与意识。
在他划定的规矩下,钦天监在发展之初就走偏。简化计算过程,搞出了一套详细数据以供查询。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把九九乘法表应数字都记下来,但不知道公式。
是对初学者有利,能够快速记忆。可人都是有惰性的,能够按图索骥交差,没有考核要求,谁会去深入研究计算原理。
几代人之后,计算原理的知识传承断层,出现倒退现象。明朝钦天监不如宋元时期,更不提有进一步的认知与发展。
时至正德年间,钦天监不懂历法计算过程的官员比比皆是。由此说来,明末出现历法危机其实不足为奇。③
危机,又岂止是只出现在历法编撰上。(End)
这瓜保熟不:朱元璋就是标准封建大家长,把什么规矩都给框死了。但凡他做的安排都是好的,天下都要听他的。
从他那本《皇明祖训》能看出来,活着把后辈的名字都给排好了,到头来有个X用!藩王大占土地不纳赋税,可不就是以此祖训为尚方宝剑。民不聊生,不反才怪。
抽奖的分子:我其实不懂,就算从迷信的角度思考,日食月食彗星流星意味不祥,咋不想想殉葬对气运的影响。
把一批活人给杀了陪葬,这些人难道会对他感恩戴德?就该是怨气冲天,变成厉鬼日日夜夜诅咒朱明快点亡国。
如果要朱元璋给别人陪葬,他能不怨恨?
别的皇帝能强辩没换位思考的基础,无法想象底层有多苦,但朱元璋底层出身,他是懂的,做了皇帝彻底抛弃百姓了。
殉葬废了那么多年,他以皇帝的身份重启。上行下效,那些怨气冲天也能把朱家给淹了。千秋万代,梦里也没有。PS审核别删评,我没传播迷信,就是举例子做假设。
(回复100+)
△快去上分:我话就放在这里了,你说是时代局限性也好,朱元璋就是没那个能力,一辈子小农思想。
这不是思想被禁锢,是压根没改变的种子落下能开花结果。何谈搞出工业革命,以自然科学的发展带去生产力进步。
我的精神还正常:楼上也不必如此绝对,万一呢?你怎么知道绝对不存在平行时空?历史直播曾经火过,说不定就有一个老朱在窥屏呢?
你吃了吗:替古人操心能改变啥?不如想想今天的奶茶喝哪种口味。
(回复100+)
……』
水镜评论区到此结束,然后冒出来一段话。
【兑换反复观影的新活动火热进行中,请将参与活动的书籍放到镜面前。
把有字迹的页面朝向镜子,请勿遗漏书页。开启上传口令“876号启动”,结束上传口令“上传完毕”。
倒计时一分钟,倒计时结束时,不做选择则视作自动放弃。60、59……】
朱元璋与朱棣没有立刻动,僵直地站在原地,双目茫然地看着镜子。
这集咕咕闲谈就像是天降雷劫,一道又一道朝着两人的天灵盖劈去,誓要将人劈到神魂俱灭。
他们面色煞白,气到吐血,几近晕厥,可是远远不止这些身体反应。
假设现在有人用手指轻轻一戳就能把他们给戳碎了。
身体不会开裂,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全部碎裂,自幼形成的认知判断被连根拔起。
史上能出现朱祁镇,固然逃不开此人的生性恶毒引发惨剧连连,但也无法忽略这种人能上位是大明建朝之初的规矩所致。
自以为是,狂傲无知,不思进取……
朱元璋与朱棣感觉到以此为名的利剑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凌迟之刑,让他们不得不承认大明的制度方向出了错。
【10、9、8……】
倒计时不知不觉就要结束。
朱棣先回神,“876号启动。”
他先念出口令,把被朱元璋放在书房墙角的书籍抱来。一共十八本,对着水镜一页一页又翻开。
殿内,压抑的气氛越来越重,书页的翻动声听上去格外刺耳。
朱元璋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水镜。从观影时的愤怒到茫然,而渐渐变成了平静。平静,不是古井无波般的平静,而是云淡风轻般的平静。
终于,朱棣完成了所有书籍的上传,“上传完毕。”
【评测分数与活动奖励将在下次观影时发放,感谢您的参与。】
水镜显示这一行字后消散不见。
殿内彻底安静下来。
父子两人正对面站着,好一会沉默,谁也没说话。
“你先回府吧。”
朱元璋终是开口,语气是罕见的温和。
“回去先找大夫瞧瞧,别气出病来。也给高炽看看,胖成球,对身体不好。”
事出反常必有妖。
朱棣罕有被老爹温和地叮嘱,以往只有大哥朱标有此殊荣。朱元璋该不是被气到彻底傻了吧?
“父皇……”
朱棣想说什么,但被朱元璋抬手打断了。
朱元璋:“回去好好休息,别的事明天再说。我也要去休息了。”
朱棣不想走。今天的刺激太大了,他非常担忧自己一走,一个时辰后就传来皇上病危的消息。
他不敢直说让朱元璋看看被气伤到什么地步,只能拿自己说事。“不如让太医给儿臣瞧瞧。”
“那你就去太医院。”
朱元璋哪能不知儿子的想法,没再保持温和语气,不耐烦地挥手。
“别留在这里碍事。朕有手有脚有嘴,难道不会自己瞧太医,你干你的事。滚蛋!别废话!”
朱棣看到朱元璋又开始一如既往地对他板着张脸,心底默默松了一口气。变回熟悉的老爹就好,刚才温和面孔反而叫人不习惯,让他略感瘆得慌。
“儿臣告退。”
朱棣稍稍放心,离开了上书房。
户外,春意盎然,阳光明媚。
他却体会不到半分。水镜里的一幕幕似狂魔乱舞,在脑中反复播放,让他每跨出一步都似千斤重。
改变!
大明需要改变,可知易行难。
上书房内。
朱元璋目送朱棣离开,脸上的神色再次归于平静。
他在原地又呆站了一会,才抬起脚走向了上锁的书架。开锁,取出了一份手稿,上面正是他亲手写的《皇明祖训》。
翻开,伸手,慢慢地一字一句地抚过。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翻到了最后一页。
“哈哈哈——”
朱元璋忽然狂笑出声,似疯似狂又有几分喋血悲戚。他突然快速地点燃一根蜡烛,将这本费尽心血编的手稿烧了。
书页被火光渐渐吞噬,终成一堆灰烬。
朱元璋眼角似有泪光,但神色轻松起来,似有某种枷锁被打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谁说朕做不到。”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