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柳仙也就是蛇,作为萨满教的一个神,而子被祭祀。《白蛇传》中的白蛇、青蛇即属柳仙。
所谓柳仙唯修定力不持戒律也,所以贪爱不除,于是演绎一段情缘。
凡柳仙往往是嗔心未除的修道者,堕落在畜生道使然。
此等众生因能回忆前世为人时修道,所以时时想与人结缘。另外是人们对蛇神的崇拜,也来自远古。
传说伏羲与女娲都是人首蛇身的神人,在东北民间这蛇常常被认为是龙的化身。
因此在十二生肖之中若属蛇的人,东北民间也说是属小蛇。
人们认为蛇有灵气,它的形体其奇异能蛰伏潜藏、蜕皮变化而且行动诡秘灵敏。
法力比这狐狸还要大,也能形成人形,由千里摄物的法术,因此在这五大仙中,尤其是柳仙灵性和法力是最强的。
也是好战,善战的,当然这是保家仙,他们只会保护家人的平安,至于打仗一般都是出马仙,堂口仙家的事。
白仙即是刺猬,传说在大明末期,开始在关东出现对白仙的崇拜民间说法不一。大部分人将它当作进财防病的吉祥物。
民间传说的白老太太就是由刺猬演化的神灵,主要是为人治病,而且精通巫术,旧时在天后宫中就曾供奉白老太太的塑像,相传现在在关东的农村,有些家庭也有供奉。
一般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或是用木板制作的白仙的牌位,有的人家也有白庙,这供奉白仙一般不用做仪式,直接写供奉即可。
但是供奉所谓的保家仙是绝对不可以冷落,家里吃肉蒸馒头都需要上供,这白仙也是关东最常见的所谓的保家仙之一。
最后这便是灰仙就是老鼠俗称耗子一种啮齿类动物。
体型有大有小,种类多数量大,有几十亿只,而且繁殖很快生命力很强,几乎什么都吃什么地方都能住。
而对老鼠的崇拜是因为他昼伏夜出,活动于黑暗之中,令人莫测其踪迹,因而被认为有很高的智慧而被神话。
主要就是如果家中有灰仙的,一般外财比较多。
凡事福祸相倚,保家仙供奉好了,保佑一家几代人平平安安,家业富足。
供奉不如法,则会令你霉运连连,家道中落。
所以当你要面对他们的时候,一定怀着敬畏的心去祭拜,而不是敷衍了事,因为世间万物皆有灵性。
房间内胡天龙问那个有些道行的蛤蟆:“供你没有问题,但是你要保证她们家中平安,别他们万一不小心做了错事,你就埋怨他们。”
“那不会,只要他们供奉我们了,我们肯定会保证她们平安健康富有。”
“好,那你都有哪些要求说说看。”
“初一十五一柱香,供奉上要有清水,水果呢看着弄就行。”
还算好说话,胡天龙跟那金蟾沟通完,转过身去,跟丛萌萌父亲交代着。
他耸了耸肩,然后沉着地对身旁的丛萌萌父亲说道:“丛叔,丛萌萌的事很简单,你按照我说的去做,以后不仅家里平安以后您家日子会越来越好。”
他瞪圆了眼,然后惊喜交集地说道:“真的吗?那要我怎么做呢。”
他把那金蟾对他说的跟丛萌萌父亲交代了一番,因为东北大多数家庭都供奉保家仙,还是比较信这个。
后来胡天龙让爷爷给他找出来一张黄纸,上边不要有钱印,再拿一只毛笔。
从来没有写过毛笔字的胡天龙,在这一刻仿佛是书法大师。
材料准备好,他在这黄纸上写上,供奉,胡三太爷、胡三太奶、黄三太爷、黄三太奶。
在他们下边继续写上五个大字,金天富之位。
左边对联写上,金蟾保家风调雨顺,右边金蟾保家富富有余。
好家伙,这一看,便知道,她家在未来肯定是一方富有的家庭。
然而她们家从此供奉上这保家仙,不管是种地还是养殖,都比别人家多赚不少,几年里成为全村的首富。
后来她们家搬到了城里,还创建了食品粮食等加工厂,也在村里第一家盖上了别墅。
注意:“不要认为她伤害了蛤蟆,最后得到了金蟾保家,自己也去伤害那些无辜,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的,金蟾之所以保护他家,富有也是因为她家祖上,积的德。”
所以轻易不要去伤害它们,她这是因为祖上积德,如果没有呢?之前遇到一个类似于这样的事情,他也是跟朋友一起吃蛤蟆,还带走了一些。
带走蛤蟆的那些人,那天就出了车祸,而吃蛤蟆本身的那个人,他虽然没带,回来后没几天,也出了车祸,一只眼睛瞎了。
胡天龙写好了单子,告诉他明天早上在他家的仓房,或者室内都行,只要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就行。
最好坐东朝西,坐西朝东,都可以,给他摆上三天大供吧,也让他们欢快欢快,明天供上了,丛萌萌以后就不会再遇到这样的事了。
单子写完,丛萌萌居然也不发烧了,也不说胡话了,折腾的睡了过去。
看着丛萌萌有所好转,丛萌萌父母胡天龙感谢了一番,留下一百块钱,回了家。
他们边走还议论着胡天龙的这个能力,他媳妇说道:“看来这个孩子也是有仙家的,还没供上呢,就这么厉害了,不得了呀。”
“是啊,是啊。”
他们走后,也到了半夜胡天龙也回房间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清晨四点胡天龙便准时起床,因为这些年里养成的习惯,开始打坐呼吸吐纳,吸收天地精华。
主要是他与三爷爷胡天霸学的太极内功心法,必须吸收这天地灵气运作。
快五点了,胡天龙睁开了双眼,开始洗漱,这时家里已经来了许多患者。
因为从今天开始,胡天龙便开始亲自接诊了。正好一个时辰的接诊,再去上学。
他洗漱完毕,穿好中山装,加上他多年修炼的气质,别有一番意境。
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反而像十七八的大孩子。
他来到了中医堂,开始接诊,进来的第一位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少妇。
看穿着打扮不像是农村人,更像市里来的富贵人家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