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浓烈,阳光明媚,天空万里无云,是个好天气。
租小摊的事情本来由刘大山父子去就行,但苏南乔需要买一些东西,就一起去了。
海宁县的有三条街道,主街是海宁街,整条街皆是店铺行肆,鳞次栉比,最富最繁华地段,县衙就在海宁街和应天街之间交界处。
应天街的地理位置既能看见海宁街,也能看见西宁街。
书院,书肆和茶馆书场等集中在应天街,据传书院之所以建立在闹市之中,是因为海宁县开创第一所书院的先师祖希望学生能见富贵而不谄,见贫穷而不骄,恪守本心,既能看见富贵繁华,纸醉金迷,也能看见民困潦倒,百姓之苦。
西宁街就是码头巷口,每天都人来人往的搬运,装货,卸货,街道两旁摆满各种各样的小摊,大部分是贫苦百姓在这里进行买卖,这里每天吆喝声和讨价还价声不断,来来往往的人们在这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交易,显得繁忙又有活力 。
苏南乔等三人从西宁街往里逛,逛了一圈又转回西宁街。
“刘叔,小山哥,你们觉得租哪里比较好”,苏南乔看着他们二人道,
“首先排除海宁街”,刘小山立马接话,
刘叔想了一想,“西宁街人多,租金最便宜,倒是个好选择”,
“但是西宁街大多是贫苦百姓往来,会不会不愿意花钱买吃的,像我之前来县里就不舍得花钱买吃的”,刘大山又接着道,不好意思挠挠头,
刘小山紧接着说,“我们的吃食食材便宜,还是肉食,有油水,码头都是壮劳力,需要补充体力,来来往往的贫穷百姓想必也是这么想的,应该不怕卖不出去,”,
苏南乔倒是没想到刘小山能说出这一番话,看来这段时日的锻炼挺有成效。
“小山哥分析得极有理,但是正如刘叔所说,西宁街来往的大多是贫穷百姓,消费水平比较低,而应天街多是学子文人书肆,消费水平会高一些,这两个是不一样的群体,选在应天街和西宁街的临界点吧,虽然租金会贵一些,但是两边街道都靠近,能吸引更多的人”,苏南乔缓缓的道出心中早已决定好的想法,
“这个位置好,这样两边人流都会经过,就有更多的人知道,那就意味着我们卖出去的机会就更大了”,刘小山眼前一亮,
“南乔说得有理”,刘大山附和道。
有了大概位置,找起来就方便了。
走了几个摊子,巧的是刚好遇到一个面摊店家要开面馆,要租出去,面摊有两个灶台,放着五张四方桌子,苏南乔他们看得挺满意,就租下来了,一个月二两租金。
租好了摊子,三人打扫了一番,“小山哥,你去买一些碗筷回来,看还缺什么,买回来放这就好”,
“刘叔,买牛杂就交给你”,
“我去买一些盐、药材和账簿,城门口集合”。
分配好,三人就分头行动了。
未时,大家都买完了东西,就赶回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