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都市言情 > 这个医生有系统 > 第328章 309这个高风,这么会拍马屁!

第328章 309这个高风,这么会拍马屁!(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网游:重生后我获得最强天赋 不舔校花,转身表白女闺蜜! 藏起孕肚离婚,郁总全球疯找 不见秋月不见君 暗恋徐先生:嘘!别让他知道 快穿:目标!寿终正寝 八零旺家小辣媳 人在凡尘,俯视洪荒 世界首富之桃运渔夫 卑微的我觉醒了牛人系统

“联系附近的几个省,把试剂盒分给他们?”李友良愣了一下,“为什么啊?这也不是一小笔钱啊?”

“样本量越大越好。”高风解释道,“要尽快,下周我就需要数据,文章的框架我都构思好了,目前就需要最终的统计结果。”

“这个代价是不是有点大了啊?”李友良忍不住问了一下,“弄下来差不多要近2000万。”

自费千万搞了一个研究,说出去会被别人当成傻子的。

“也不全是为了研究吧,病人确确实实的从里面得到了实惠啊。”高风看了他一眼,“再说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我缺这三瓜两枣吗?”

李友良差点被噎死,我真特么的多事,他心想道。

很快,华中华北的几个省份的省级医院都接到了信息。

南湖省儿童医院的于副院长感到不可思议,“免费的?你确定吗?”

挂断电话他立马跟几个呼吸科的主任通了下气。

“这个高风大手笔啊!”有人出声道,“我算是服了,上班这么多年了

“的确是啊,这人格局也真是真大。”

“有钱!”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无论什么原因,开展项目肯定是要向上面申请的,经费批复后才能开展,哪有自己真金白银的往外面掏啊。

不过真遇到突发性的情况,这个时候再申请项目肯定是来不及的,等什么都批复下来,黄菜都凉了。

这波支原体肺炎大爆发,围绕这个申请项目的人很多,但绝大部分人开展的都是回顾性的分析,就是进行事后的总结。

跟高风进行的工作自然不是同一量级的。

1周的时间很快过去了,高风终于拿到了最后的数据,这让他很是激动,总算是来到了这一步。

今天晚上就把文章写好,明天就投出去。不过,往哪里投送呢?他心想道,几个顶刊应该都没问题,随便选一个?

正陷入幸福的烦恼中呢,他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

“你好?”

“是高风吗?”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从电话中传了过来。

“我是高风,您是?”高风问道,打电话的肯定不是病人,有眼色的病人一般都称他为高主任或者教授,没眼色的也会喊一声高医生。

也应该不是本院的,因为他对这个声音完全没有印象。

“我是京城儿童医院的张一辉。”苍老的声音说道,“是老鲍把伱的电话给的我。”

老鲍?高风愣了一下,老鲍是谁啊?我认识的有叫老鲍的吗?

卧槽,不会是鲍院士吧?

张一辉这个人名怎么听着有点熟悉呢?高风的大脑疯狂运转,上学的时候儿科学的封面上好像有这个名字。

“您是张院士?”他精神一振。

“哈哈,我以为你不知道我呢。”张院士乐呵呵的说道,“年轻人也太优秀了。”

“张老好!您的大名在医学界那可是无人不晓。”高风立马跪舔道,“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还真有事。”张院士说道,“最近咱们儿科医学会搞了一个支原体肺炎治疗指南,有些东西想让你再看一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啊?”高风顿时有些受宠若惊,“这不合适吧?参与指南制定的肯定都是各位专家大咖,我哪里有资格参与这个事呢。”.

他是真感觉自己不配。

儿童跟成人完全就是两个物种,用药什么的千差万别,他一向对儿科那是敬而远之的。

特别是2岁以下的小孩子,说又不会说,遇到什么难受的情况,宝宝只会哭。

高风轮转到儿科的时候就只有一个感觉:折磨。

“你不是做了一个支原体耐药基因检测的项目吗?”张院士笑道,“这边好多人说需要参考你那个统计结果。”

“我已经归纳好了,现在就可以给您发过去。”高风很是积极。

“嗯。”张院士对他的态度极其满意,“你的文章写好没?准备发哪里?”

“差不多写好了,至于发哪里我还没想好。”高风说道。

“柳叶刀怎么样?你能看上吗?”

“张老你可真会开玩笑。”高风感觉张院士在拿他开涮,柳叶刀啊,四大医学期刊之一,谁敢说看不上啊,能在上面发一篇文章那是众多医学工作者的梦想。

没错,就是梦想,很多人提都不敢提的,生怕被人嘲笑:你也配?

“一会我给你发一个邮箱,你写好后发过来。”张院士说道,“我帮你改改,尽快投了。”

“好的,我尽快发给您。”高风赶忙回道。

挂电话他直接跑回了家,李欣瑶还挺纳闷。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写文章呢。”高亲了对方一口,“今天感觉怎么样?”

“还行,今天我妈带我去做了胎心监护,没有什么事。”李欣瑶笑道,“你喝什么?茶还是白开水?”

“脉动。”

“在2万四千多份的检测报告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儿童存在a2063g耐药基因阳性,即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高风在文中写到,“这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既往并没有应用过大环内酯类药物,说明很多儿童患者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存在天然耐药情况。”

“而以前的指南中,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的首选药物为大环内酯类药物之一的阿奇霉素,这可能在以后的治疗后需要做出改变.”

张院士看到发来的统计数据后深感震惊。

“耐药率这么高吗?不会是检测有问题吧?”

“应该不是,我们之前也送检了200多例标本,耐药率比他这个还要高。”一个主任出声道,“当时我还以为是幸存者偏差。”

所谓幸存者偏差是指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资讯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想着住院的都是比较严重的患者,耐药率高也能说得过去。”这位主任说道,“后来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很多患者在初始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后病情并没有得到控制,复查影像学发现感染的范围更大了。”

“当时我就提出来了这个情况,所以近期8岁以上的住院儿童,我们都是首推四环素类药物。”

“治疗效果怎么样?”张院士很关心这个。

“还不错,换药后绝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控制。”底下人汇报道。

“那就按这个数据把指南赶紧修改完善。”张院士很果断,“然后跟委里面联系建议尽快审核、下发。”

“对了,医学会那边可以先发个意见稿出来。“

“好的,我这就去办。”有人赶紧应声道。

“对了,别忘了把高风的名字加上。”张院士喊住了他,“放前面一点。”

“张老,这不合适吧。”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署名的都是各位大咖,加谁前面面上也不好看啊。”

“这个高风虽然很优秀,但年龄资历毕竟太浅,我觉得放在最后一位已经很不错了。”

“咱们这个行业的确要讲资历。”张院士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但这次怎么说呢,人家高风这次可是自掏腰包搞的研究。”

“我听说了2000多万呢。”

“人家即便是没说什么,我觉得也应该给一个交代和嘉许。”

这下旁边人都不吭声了,那可是2000多万,换一个署名绝对是应该的。

“他的文章也写好了,咱们正好一块看一看。”张院士说完拿出了自己的老镜,没办法,人老了就这样,看远处需要戴近视镜,看近处又要换上老镜。

大家都心思各异的看了起来。

“这个高风真的是”有人不知道如何评价。

“2000万入了张老的眼,你觉得值不值?”

“我觉得不值,他又不是搞儿科的。”有了解高风的人轻声说道,“人家是呼吸专业的,深受鲍院士的器重,最近还要在自然上发文章呢。”

“在自然上发文章?”

“对,

“什么叫

“说是一个系列,已经有两篇录用了,准备一期一期的往外发。”

“妈耶!”

这下大家心里都震惊的不行,刚才还有些妒忌的立马收起了异样的心思,剩下的只有满满的羡慕和佩服。

“这写的也忒好了,都没什么需要改的。”张院士有点不高兴,他感觉自己一点没使上劲。

“还引用了您的几篇文章呢。”一个弟子轻声说道。

“哈哈哈”张院士笑出了声,“这个高风,这么会拍马屁!”

“跟他说一下,让尽快投稿,我跟那边的人催一下,争取插队发表。”

这马屁算是拍对地方了,大家心想道。

柳叶刀(the lancet)是一份独立的综合医学期刊,由托马斯·威克利(thomas wakley)创办于1823年,由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每周出版发行,是国际上公认的综合性医学四大期刊。

作为全球顶尖的临床、公共卫生和全球卫生知识的可信来源,在全球167本全科和内科学期刊中排名

柳叶刀医学杂志的编辑鲁德内·罗斯接到了主编的电话,让他尽快审核一篇文章。

看来这是哪位大佬来稿了,鲁德内·罗斯不敢怠慢,主编乔登·斯托特既是他的上级又是他的老师,他一向对后者言听计从。

“支原体对大环内脂内耐药现状研究”鲁德内·罗斯先瞄了一下标题,嗯,听起来并不是很有噱头和新意。

随着他继续往下阅览,眉头也开始皱了起来。

“在2万多份样本研究中发现儿童患者感染支原体后对大环内脂类药物耐药率高达50%以上”

“不会吧?现在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有这么恐怖?”鲁德内·罗斯也是医学专业毕业,他的医学知识储备远超一般的临床医生。

在华国,抗生素滥用的情况比较多见,但这次统计的人群可是儿童。

小孩子暂时不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文中也提到了绝大部分患者都是

“老师,文章我给你发过去了。”鲁德内·罗斯有点拿不定主意,于是直接联系了主编乔登·斯托特。

乔登·斯托特此时正在夏威夷群岛的海边度假,虽然华国这边已步入了寒冷的冬季,但夏威夷仍是温暖如春。

“度假的时候就不要再管工作了。”妻子阿里安娜有些不满,“你一年也才休息这2个月。”

这话要是被国内的医学期刊编辑听到,估计能哭晕在厕所。

在阿里安娜的眼里,丈夫的工作很辛苦,每天8点多就出门,晚上7点以后才回来,平时周末的时候也总是被工作上的琐事打扰。

“有个老朋友打过招呼的,我需要现在看一下。”乔登·斯托特解释了一下。

他是一个性格古板正派的人,平时不是很善于交集,能成为柳叶刀杂志的主编之一得益于其极其优秀的能力。

乔登·斯托特之前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他之前在感染领域多有建树,但厌烦了日复一日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机缘巧合之下成了一名杂志编辑。

这种坐在办公室就能接触领略到他人最新研究成果的感觉对他而言简直太妙了,特别是还能加以批判。

“2万多份样本?”乔登·斯托特咂了咂舌,短期内能寻找到这么多样本,这在一些西欧小国这里简直是天方夜谭,要知道冰岛的全国总人口也就30万上下。

耐药率这么高?他陷入了沉思,感染可是他的老本行,据乔登·斯托特所知西方世界这边前年刚修订过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指南,其推荐的首选抗感染药物仍是阿奇霉素。

考虑了一下,他把文章转发给了几个相关专业的审稿人,同时还特意打电话说明了情况。

堀雄大是一个小日子过的不错的亚洲人,作为柳叶刀杂志的审稿人之一,堀雄大在抗感染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看着面前的文章,堀雄大的眉头皱了起来,“把平本给我叫过来。”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天才崽崽娃综开摆被团宠了 旧日回响[废土] 荒腔 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综武侠]我本倾城绝代色 弄蔷薇 和男友一起穿无限游戏后,大佬竟是我自己 过分漂亮的她[穿书]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 破镜重圆文女主不想he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