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修改,请稍等……)
妊神星附近,
作为一颗距离太阳55天文单位,且即将离开柯伊伯带的冥小天体,
尽管此时的妊神星距离海王星已经超过20个天文单位,
但天文学家依旧发现,在妊神星与海王星轨道之间存在着,7:12的间歇性轨道共振周期,
而当时的王猛看到这样的数据惊叹了一番,而后产生了一个疑问:
海王星在能影响到20个天文单位的妊神星,
那木星是不是也能对蓝星的轨道周期施加影响,
要知道蓝星距离木星不过4个天文单位,
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其轨道共振范围应该更大才对。
而花神星的回答很快印证了他的想法,
确实是有影响,
不但是木星,甚至土星对蓝星的轨道也有影响,
也许因为蓝星过于接近太阳,
轨道共振的现象并不明显,因此木星和土星施加的影响力体现在另一方面,
木星对蓝星的摄动作用,
根据一篇发表于2014《蓝星物理进展》学术期刊论文显示,
在木星和土星金星的共同作用下,会改变蓝星运转轨道的离心率,
在以40万年为周期的运转周期下,
其最大的变化度可以达到0.03的离心率,
所谓离心率即一个圈的圆形程度,
当离心率等于零时便是一个标准的圆,
当离心率处于零到一时为椭圆,
等于一时为抛物线,
大于一时为双曲线,
虽然0.03的离心率变化幅度很小,
但却影响了蓝星接收太阳的总辐射率,
在达到0.05的最大离心率时,
蓝星的从太阳接收的能量,大致是现在的99.75%
虽然只少了0.25%的能量,
但对于蓝星的影响却极为的大,
在蓝星地质可考的11次冰期中,有3次的冰河时代与摄动周期相接近,
而其中最大的一次,
蓝星的永久性冰盖甚至到达了,
大都地面指挥中心,最靠南的海昌岛发射基地。
在等待捕捉卫星的过程中,
通过妊神星的轨道共振,了解到此事他也是唏嘘不已,
想到那个四季如春的海岛附近也会出现冰盖,
整个南方和北方都被冰封,
也不必为谁冬季更冷而产生争论。
当然蓝星的气候周期性质变化,
不仅仅是来自蓝星附近的行星摄动影响,
通过花神星的解惑,
除了40万年的行星摄动周期,
还有11年为周期的太阳耀斑爆发的小气候周期,
也有以41000年为后期的蓝星地轴倾角的变化,
也就说,蓝星上的南北回归线会有所移动,
如果说以40万年为周期的轨道摄动现象人类难以直接观测记录,
那回归线的移动,在百年的观测下,已经能直观的看到,
从1917年到2017年经过百年的观测,
可以确定回归线自身向赤道方向移动了1487米,
这也意味着蓝星的南北极范围在变大,
热带的范围在变小,蓝星在变冷。
“所以现在的蓝星正处于接近冰期的时代?”
“是的!”
看着通信面板上大量数据,王猛默默的摇了摇头,
蓝星的大气候变化的周期很长,
起码他这一代看不到什么具体的变化,
甚至因为人类大量的制造温室气体,
反而在之前的时间里,蓝星的气候一直向着温暖湿润而变化,
而且更重要的是,
蓝星究竟是在变冷还是在变暖,直到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据,
暖方和冷方都有自己的论证数据,
谁也没法说服对方。
“可惜,蓝星上的气候变化已经和我没关系了!”
“再说,人类已经获得了可控核聚变技术,未来已经不一样了!”
想到这里,
王猛将通信面板放到了一旁,
向花神星询问道:
“新视野号到了什么位置?”
“还有17个小时,便收回!”
王猛点了点头,
打开了系统任务面板
看着视野号的倒计时依旧在持续,
也没说什么,将其关闭后,
便一边与整理着实验数据,一边等新视野号的回归,
在妊神星停留的这一个多月里,
要说技术突破最大的便是,等离子体屏障技术。
看了一眼通信面板中的数据,王猛向花神星询问到,
“实验准备的如何了?”
“根据离散数据,妊卫一解体部分即将到达妊神星环,尘埃区域无大天体,随时可以进行实验!”
“嗯!十分钟后开启下次实验!”
“明白!”
说完此话的王猛,已经来到一处操作平台前,
正通过操作平台看着外面的景象,
通过高清摄像装置,
他可以清楚的看到,前方出现了一个带状的灰色区域,
那片区域正是他与花神星先办法制造出的宇宙尘埃区域,
至于如何制造,代价便是妊神星的卫星,
所幸作为矮行星中的冥王小天体,
妊神星的卫星并不是很大,
在花神星的控制下,几乎没有影响到飞船,
这时王猛微微的调整了一下镜头,
看向了妊神星附近,
原本那个暗淡的几近于无的妊神星星环,
此时也终于变的明显起来;
“实验即将开始!”
听到花神星的语音播报,
他这才将镜头调回,
见飞船即将进入那条带状灰色环形圈,
王猛开口询问道:
“花神星,你觉得这次对宇宙尘埃的拦截效率是多少?”
“这次大致在98%以上。”
“98%!”虽然还无法做到百分之百拦截,
但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已经接近预定效果了,
“我们如今的速度很慢,之后我们要用超过400公里每秒的速度进行定速航行,
那样的状况和现在应该有所不同吧!”
听到这样的询问,花神星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而后运算了几秒后才说道:
“这样的问题,我也有所考虑!”
“根据先前撞击形成的数据,
由卫星形成的宇宙尘埃,因为没有经过数亿年的损耗,
无论是尘埃区域的颗粒数量,还是颗粒质量,要远比我们在太空区域遇到的尘埃数据大。”
“经过模拟计算,
以当前速度经过实验尘埃区域,
大质量尘埃所形成的冲击效果,
可相当于飞船以300公里每秒巡航速度在太空区域所遇到宇宙尘埃时所遇到的磨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