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太子看上去位高权重,深受皇子喜爱,可是终究敌不过权力的争斗,他心里也是无比压抑。”
按照明朝历史记载,朱标和朱元璋之间的争吵极为频繁,表面上是父子观念的不同,更深层次是太子权力和皇权之间的矛盾。
皇上想乾纲独断,太子却又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想纠正皇上的做法,自然就出现冲突。
许多对大明历史了解不多的人,都以为他们父子情感多么深厚,实际上背后也是矛盾很多,不然大明历史也不会记载那么多朱标和朱元璋的争吵。
朱元璋脸色凝重,俗话说家丑不能外扬,他跟太子的争斗,外人知道的并不多,就算是胡惟庸也只是了解一二。
但是眼前这小子居然如数家珍一样。
确实,最近自己跟太子朱标之间的争吵不断,经常都是马皇后从中斡旋,不了了之,要是按照朱波的话,马皇后去世,没人居中调和,后果确实难以想象。
朱元璋反问道:“那你觉得皇上应该怎么跟太子相处呢?”
朱波倒是云淡风轻道:“内外分治。”
“怎么个内外分治?”朱元璋皱着眉头道。
朱波喝了一口啤酒,不紧不慢道:“皇上父子两人之所以现在矛盾越来越大,实际上是他们两人工作重叠,没有分开。因为皇上太信任太子,让他参与内政处理,可是两人性格不同,处理意见不一样,自然经常闹出许多矛盾。”
“要是皇上自己处理内政,外政交给太子处理,这样工作内容不同,自然两人想的地方不在一件事情上,便可相安无事。”
朱元璋听完大喜道:“不错,这一招妙。”
他最近也确实为此时经常闹心,不知道如何处理跟太子的关系。
经常自己认可的,太子却不赞同,但是太子赞同的,自己又觉得处置不恰当,因此矛盾重重。
现在被这个冒认自己为父亲的儿子点播,朱元璋一下子恍然大悟。
他跟太子的矛盾本质上还是皇权和太子权力的争斗,两人工作的内容都是内政,那就更加剧彼此间的矛盾,要是皇帝主内,太子主外,确实可以避免彼此间的矛盾。
以后内政自己乾纲独断,外政就随太子处理好了,自己少过问就是了。
朱元璋大喜道:“这事情得尽快给皇上上个奏折,跟他说一下。”
胡惟庸也高兴附和道:“对,对,这事情马上要办,吃过饭,我就开始草拟奏折。”
现在朱元璋认同了,他自然全力支持,自己写个奏折就把这件事摆平了。
不过,经过此事,胡惟庸也心中紧张很多,朱元璋赞同,那么说明他们父子关系确实矛盾很大。
可是自己作为丞相,却完全不知道,这朱元璋确实藏得太深了,他更加有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朱波却白了他们一眼道:“你们可真是糊涂,那是皇家内部的事情,你们可以直接上折子吗?况且,你们考虑过太子的感受吗?”
突然罢免太子处理内政的权力,那会给太子很大的压力,感觉皇上不信任他,马皇后也不是滋味。
朱元璋也大笑道:“的确,我儿考虑周全,这方面为父差点忘了。”
刚才自己太过兴奋,也忽略太子的感受。
太子尽管跟自己矛盾不少,但是他心地仁善,才能出众,完全可以成为一代明君。
要是真突然取消太子处理内政的权力,他肯定会有所担忧。
看到元代如此庞大的国家,居然短短几十年就被推翻了,很大原因就是皇位继承人老是问题重重,朱元璋自然不希望大明重蹈覆辙。
胡惟庸也说道:“这事情,不如先跟丞相汇报一下,让他去处理?”
朱元璋直接打断道:“你还是先住嘴,先听听我儿说一下他的处理方式。”
胡惟庸极为无语,自己好歹也是大明丞相。
堂堂大明丞相居然没资格提出自己的处理方案,反而让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毛头小子先说他的处理意见。
这丞相没法当了,早点辞官算了。
尽管他心里不痛快,可是也不敢多说什么,看着他们两人兴致盎然谈论这些事情。
朱波继续说道:“大明初定,还有很多军事活动,比如扫清元朝余孽,还有各地农民起义军,还有陈友谅等人的残余势力,这些全都是国家大事。要是交给太子去处理,不仅不让太子感觉皇上不重视他,反而让他感觉皇上极为重视他,给他处理如此重要的事情,他如何不高兴?”
朱元璋点点头:“这招狠啊,确实高。”
忽然他想到一件事情,笑着说道:“我儿如此天资聪颖,需要尽快考取功名,为国家做事。”
朱波倒完全没兴致:“我可不想做官。”
现在朱元璋性格暴戾,晚年更加喜怒无常。
朱元璋皱了一下眉头道:“要是你担心考不上,我可以帮你,不需要通过考试就录取。”
但是朱波摇摇头,要是想考功名,他根本不需要帮忙,“最强啃老系统”完全可以让他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