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岛船寨,楼船中军大帐。
听着传令兵从各路埋伏之处传来的捷报,梁红面上依旧冷若冰霜,但内心欣喜不已。
这一战总算可以把黑风寨的水匪一网打尽了。
这帮水匪,来去如风,你来他走,跟耗子似的,要不是这次赵平探听关键的情报,设下请君入瓮之计,还不知道要耗到什么时候。
这时,传令兵又传来大泽村战场上的消息,说是那边的众位将士,不但全歼了水匪,而且还缴获了两艘三百料战船。
梁红吃了一惊,忙问道:“采用的是什么战术?”
“前方只传来捷报,战术未知。”
“我方将士伤亡如何?”
“额,这个小人也不知。”
“速速下去查探!”
缴获敌方的战船,也不是没有过,但往往是势均力敌的战船对战船。
此次埋伏的清一色都是梭子船,和三百料战船不是一个级别,之前议定的战术,是采用水上围困之计,能攻上对方的战船更好,如果对方拼死抵抗,就采用火攻,一切以保存自身实力为主。
水匪两艘战船能完好无损的被水师缴获,要么就是水匪投降了,要么就是自己这边付出了很多将士生命。
梁红爱兵如子,很爱惜手下将士的性命,若是水匪主动投降还好。
她怕就怕这是领头的校尉为了战功,不顾手下性命强攻下的水匪战船。
不一会儿,又有斥候前来汇报战况。
“将军,大泽村胡校尉采用的是缆绳拖船之策,据说是硬生生将敌船倾覆,我方将士伤亡还不到十人。”
“啊?”梁红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梭子船将战船拖翻,这话怎么听,怎么觉得那么不可思议呢。
“快快下去再探!”
又过了一刻钟,中军大帐急匆匆进来一个人,单膝下跪。
这次不再是斥候,而是负责大泽村战场的胡校尉本人。
“报将军,小人幸不辱使命,杀死二百多水匪,俘虏一百多人。”
“另,缴获水匪三百料战船两艘,其中一艘小人已经开回复命,请将军处置。”
胡校尉满面红光,言语中掩饰不住的自豪。
他已经得到确切消息,此次水匪围剿战共有5个战场,他是战绩最辉煌的。
“快说说你那个缆绳拖船之策,究竟是怎么回事。”
胡校尉一五一十的将赵平献策,以及借助滑轮和岸边柳树,将水匪战船倾覆的经过,一字不差的叙述了一遍。
梁红微微张大了嘴巴,这个赵平还真是,满脑子奇谋怪策,她真想剖开他的脑袋看看里面装的是啥。
这时,斥候又来报,说是在北面发现了北燕的走私货船。
““胡校尉带着你的船队,速去增援,此战不能放过一个北燕奸细,而且还要将那吃里扒外的卖国贼揪出来。”
既然水匪已经顺利剿灭,梁红将剩余的水师将士全部派出去围追堵截走私船。
北燕的走私船自以为水师全去剿匪了,战力虚空,大摇大摆的成群结对往南边驶来。
却不料,突然遭遇数十艘战船,慌了神。
水师以逸待劳,加上源源不断有援军赶来四面围住,战斗没持续多久,水师将士大获全胜。
以少量伤亡的代价缴获十艘三百料货船。
北燕奸细刘校尉被俘,但这厮被捕后一言不发,任是怎么严刑拷打,也不说交易对象是谁。
梁红敬刘校尉是条汉子,不再拷问,令人连夜将他押送到京师大理寺去了。
她是水师将领,行军打仗在行,除奸捉奸这种事情,就交给朝廷的那些官老爷去烦恼吧。
此战,梁红一石二鸟,大获全胜,消息传到京师,令整个朝廷震动。
剿灭一股水匪,对官老爷来说不算什么,关键是斩断了北燕多年的走私通道,居功至伟。
……
大战之后,按照规定,大军该陆续撤回湖口常驻地驻扎。
梁红借着查看战场的由头,又亲自去一趟大泽村。
大泽村湖湾。
此时,赵平正望着面前这艘倾覆的三百料大船不住的点头。
按照此时的船舶规格,以“料”为排水量计算,一料相当于后世的0.33吨。
此时战船有二百料,三百料,五百料,千料等规格。
水师一般的战船以二百料,三百料居多,五百料一般充作将帅的楼船。
至于千料大船,排水量330吨,数量非常稀少,这样的大船,就算是放在后世,也算得上是海上巨舰了。
眼前此船,长约20米,宽约五米,高达5米,吃水线2米,与自己脚下的这艘普通渔船相比,可谓是兔子与大象一般的差距。
再看它的底部,是平底结构,这是典型的江河湖泊船只结构。若是那种用来在海上行驶的船,则是尖底,吃水线更深,也更能抗风浪。
赵平越看越喜欢,哈哈,若是此船能归于自己所用,简直是鸟枪换炮,一步登天了。
只是他也知道,现在高兴还为时过早,首先这船属于水师缴获战利品,需要水师梁将军首肯。
更关键的,就算梁将军看在自己献策的份上肯割让给自己,但是还要拿到官府承认的船契文书。这一点和后世的车船行驶证差不多,否则就是证照不齐。
想想后世一个普通百姓,开着一辆坦克上街有多夸张,就好理解了。
要不就永远不要驶出湖湾,否则,按照大顺朝对战船管控的严苛,一个非法驾驶战船的大罪扣下来,一辈子就该在牢中度过。
梁红的座舰慢慢驶入湖湾,怕搁浅,没有靠近岸上,在湖面中间挺锚。
又放下一艘梭子船,将赵平请了上来。
赵平一进入中军大帐,梁红那绝美冷艳的容颜不经意间寒意散去了几分。
“赵先生请坐。”
“军伍之中无好茶待客,请见谅。”
亲兵奉上清茶,赵平品了一口,确实不是什么好茶。
梁红见他只是喝茶,也不开口说话,有些焦急。
场上气氛变得尴尬,此时两人都心知肚明,相互有求于对方,谁先开口,就得落于下乘。
最后,还是梁红忍不住先开口道:“赵先生,你身后背着的那把钢弩,能否给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