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玄幻魔法 >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 第 28 章

第 28 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足球]赚够了钱就退役 女主她爹是个万人迷 下凡后终于不用被催婚了 用偶像系统在古代登基了 救命!我吃了野菌子能通灵 abo世界软妹生存日常 全球末日:我囤了百亿物资 关注就入盒,全网都被我吓懵了 末世沦陷:开局被女邻居推倒 八零漂亮后妈,被冷面首长宠疯了

站在苏屿身边的周宇昂疑惑地看看苏屿,又看看赛场上重新披上外套坐到了备赛区位置上的江源,觉得有些好奇——源子想赢了?好家伙,他怎么没看出来?

不过苏屿这么说,他姑且也就这么信了。

周宇昂又开始在苏屿身边碎碎念了起来:“那你觉得那个张兆赫能跳出什么成绩啊?”

苏屿闻声看了眼周宇昂,然后转过脸平静地丢下4个字:“我不知道。”

周宇昂:???

他们小祖宗双标得还挺明显?

虽然苏屿没理他,但周宇昂倒是不太介意,他还是在边上持续输出着:“也不知道一会儿有哪几个能跟源子争到最后。”

周宇昂原本没指望苏屿会回应他的这个问话,结果边上盯着赛场方向看的苏屿突然点出了两个名字:“王文也、张兆赫。”

周宇昂愣了下,好奇道:“小屿你还会看这个?为什么是这两个?”

此时的赛场上,伴随着江源1.85米高度的试跳成功,紧接着1.85米高度的第二轮试跳也已经结束,在这个高度上唯一一位未能成功过杆的选手在第二轮试跳中也已经成功过杆。

与先前连续几个高度不断有选手被淘汰的情况不同,到了1.85米这个高度,这回竟然没有任何人被淘汰。

由此可见,在场剩下的这6名选手都有着非常扎实的基础和个人实力,至少从周宇昂的视角来看,除了知道张兆赫很强之外,他是看不出还有哪个选手会跟江源一起比到最后争夺胜利。

结果苏屿竟然提出了在张兆赫之外的另外一个名字——王文也。

见苏屿没有回话,周宇昂凑在他身边继续碎碎念了起来:“来嘛来嘛,小屿你不给我说说吗?”

苏屿大约是觉得周宇昂实在有点烦,扭头看了他一眼后,直接回头指了指赛场上的方向。

这会儿赛场上的横杆已经在主裁判的示意下从1.85米升到了1.89米的高度,横杆的上升幅度减少了1厘米,这也是因为主裁判根据当前赛况判断,认为当前横杆已经逐步到达在场绝大多数运动员的能力极限,因此横杆的上升幅度也开始减少。

而在横杆裁判放置并测量好横杆高度之后,现场的助跑线前,决赛的1号选手王文也已经站在了助跑线前,正在等待新一轮的试跳开始。

苏屿手指的方向就是正在举手示意自己准备好了的王文也。

周宇昂有些疑惑地看向了助跑线前的王文也,但是并没能看出他有什么特别的,苏屿偏头看了他一眼,大概是不想听周宇昂继续碎碎念,于是抿着嘴闷闷地解释道:“王文也,他的状态很松弛,除了王文也和张兆赫,其余选手的状态已经越来越紧绷,身体肌肉也开始僵硬,身体弹性也开始削减了。”

对于跳高这个单项来说,除了爆发力、跳跃能力之外,运动员的身体灵活性也是与最终跳跃成绩息息相关的一项基础素质。

而‘灵活性’三个

字的存在,天然地就与心理状态的放松有关,一旦选手心理状态过度紧绷,那么在个人灵活性上的发挥势必就会得到削弱。

“从心理状态、个人状态、选手的基础素质条件上来看,有机会和源哥竞争到最后的,就是王文也、张兆赫他们两个。”

苏屿一字一顿地闷声解释着,脸上的表情仍旧是恹恹的看起来有些烦闷,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最终判断:“从现在的心理状态上来看,王文也比张兆赫要更松弛、灵活,但是从个人能力上来看,张兆赫要比王文也更强。”

周宇昂听着苏屿的解释,全程听得他一愣一愣的,说实话,虽然都是田径项目,但是周宇昂对跳高这个单项的了解其实挺有限,基本就局限在知道基础规则的程度上,关于跳高需要进行哪些训练和需要哪方面的身体条件他了解得并不多。

等听完苏屿的解释后,周宇昂追问:“所以小屿你的意思是?这个王文也和张兆赫俩人谁能赢来着??”

苏屿抿了抿嘴,吐出了四个大字:“我、不、知、道。”

周宇昂:……

咳,这确实是他有些强人所难了,比赛嘛,谁胜谁负,哪儿能真预测出来呢?但他还是有些好奇:“诶,小屿,你以前不是身体不好没怎么练过体育项目吗?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的?”

苏屿听到这个问题,用沉默的表情看了他十多秒钟,最后道:“你也应该知道。”

周宇昂:???

苏屿:“裴定山教练的课,你也在。”

周宇昂:“……”

现在说他短跑相关的课程都听得很认真还来不来得及?

这里苏屿和周宇昂的对话因为周宇昂突然的心虚暂停,但是站在不远处的叶明浩和蒋若辉两人却恰巧将苏屿说的话全都听进了耳中。

蒋若辉啧啧道:“叶子,你觉得这个苏屿说的有没有道理啊?这个王文也在决赛的序号排在第一位,这不是说他在及格赛阶段表现一般的意思吗?怎么在苏屿的话里决赛阶段就有机会和张兆赫一争高低了?”

叶明浩听着这个问题,先是没有说话,片刻后,他示意蒋若辉看向跳高的决赛赛场——1.89米高度上,第一个上场进行第一轮试跳的王文也在这个高度上,又一次地一次性成功过杆了!

看到这个结果,蒋若辉有些惊讶:“好家伙,这个王文也是水平不错啊!”

叶明浩点了点头:“是,重点是就像苏屿说的一样,这个王文也的心态上非常放松,这也有可能是因为在及格赛上他的状态发挥不佳,能够晋级到决赛就已经是侥幸,所以到了决赛阶段,不论取得怎样的名次对王文也来说都已经是意外之喜。”

这种心态蒋若辉倒是也知道,在过去他也听说过一两个这样的例子,就是在决赛的时候心理状态稳健,结果发挥出了超常的实力。

想到这里,蒋若辉又将视线看向第二名上场的选手——确实,这第二个上场的选手肉眼可见的就要比王文也紧张得多,而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

,这个选手的1.89米高度第一轮试跳也毫无意外地失败了。

看到赛场上这样的结果,蒋若辉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道:卧槽,叶子,这个苏屿的观察能力很强啊?

?本作者亡灵大菜菜提醒您最全的《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尽在[],域名[(

他们这些少年队的选手,照理来说从小就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关于理论知识上的学习怎么看都要比苏屿仅仅是夏令营40天时间学到的内容要多吧?

在田径队里,短跨跳这些项目的训练有时候重合度还挺高的,所以关于跳高什么的,他们看的绝对比苏屿要多得多。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蒋若辉看了这么久的比赛,也并没有观察到苏屿观察到的这些信息。

想到这里,蒋若辉悄悄问叶明浩:“诶,叶子,要没听苏屿说的这些,你刚刚自己看比赛有看出这些门道吗?”

叶明浩:“……”

“咳。”

看到叶明浩这不太自在的干咳模样后,蒋若辉秒懂:“哦,行了,你也没看出来。”

说着,蒋若辉用一种颇为敬畏的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的苏屿,赞叹道:“所以……这个苏屿果然是个学霸对吧?!”

“我就说,他平时这个病恹恹的样子,看起来就不像是咱们这些运动挂的,所以他不仅是个短跑天才,还是个学霸啊!”

叶明浩:“……”

叶明浩也有些懒得理会蒋若辉了,他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拍了下身边好友的肩膀:“行了,安静点儿,看比赛吧。”

虽然1.89米的高度比1.85米的高度并没有高上太多,但就是这4厘米的差距,开始让接下来的比赛变得残酷了起来。

在这个高度上,除了一开始的王文也之外,在他之后的连续3名选手全部都试跳失败了,随着这一次又一次的试跳失败,比赛的过杆压力又来到了张兆赫的身上。

与1.8米高度第一次试跳失败时候的情况不同,这一轮的1.89米高度,前面已经有了王文也这个选手的成功,这让张兆赫脸上的神色明显更加凝重了起来。

依照跳高比赛的规则,如果王文也第一跳成功,而他第一跳失败,那么哪怕在下一轮高度的试跳中王文也和他都失败了没能过杆,最终的胜利者也会是王文也——因为王文也在上一个高度中成功一次性过杆,而他则是第二次试跳才过杆。

也就是说,如果张兆赫不想输给王文也的话,接下来的这1.89米高度的第一轮试跳他就必须一次性成功。

此时,张兆赫带着这样的压力站在了助跑线前,他想起了在上一轮1.85米高度的试跳时,江源在前面5名选手4名试跳成功的压力下,竟然也从容地完成了他的试跳。

不能输给他!

这样的念头在张兆赫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也是此时,站在赛场边上的苏屿突然闷声道:“他要失败了。”

周宇昂和不远处的叶明浩、蒋若辉都愣了一下——什么?

就在苏屿话音刚刚落下时,助跑线前,

张兆赫在倒计时还有四十多秒的时候就从助跑线前起跑,但是明显可以看出,张兆赫的这一次助跑不是很成功。

如果单纯从速度角度来看,张兆赫的这一次助跑其实是非常快速的,这种快速看似能够为他提供较大的速度助力,但是这种速度已经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

也就是说,跳高如果想要取得较好的成绩,应该在跳前阶段获得良好水平速度的同时,也凭借助跑阶段调整自己的身体姿态,让自己能够在最后起跳时以一个良好的身体准备姿态跳跃过杆。

而张兆赫的这一次助跑快倒是快了,但是节奏明显出了乱子,已经不在他的节奏控制范围之内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兆赫这一跳的失败几乎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

当所有人看着张兆赫的这一跳失败时,跳高决赛的场地边上,苏屿的表情平静从容,似乎一切就该是这样的,而在他的身边,周宇昂和蒋若辉在看向他时,脸上都带出了明显的惊愕,就连叶明浩的脸上也是一副赞叹的模样。

叶明浩小声道:“他是个天才。”

蒋若辉在边上用力点头。

叶明浩又一次小声地感叹道:“不仅是短跑上的天赋,他的洞察力以及学习能力和对赛事的分析能力,恐怕都是我们远远都比不上的。”

听到这里,蒋若辉有些迟疑:“他看跳高看起来是很准,可是除了跳高之外呢?如果是短跑比赛的话,他看得未必会比我们准吧?毕竟我们也练了这么多年了……”

叶明浩听着蒋若辉的这话,笑了下,道:“这就要看等到有短跑赛事时,我们能不能再听到他的点评了。”

相对于叶明浩和蒋若辉低调的讨论,周宇昂就要浮夸许多,他在愣愣地看了眼苏屿之后,大笑着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在苏屿要喷火之前,他又松开手笑道:“好你个小屿,我宣布,303新的bking就是你!”

“啧,不说别的,你刚刚冷酷无情地说‘他要失败了’的时候,真是帅炸了!”

苏屿:“……”

苏屿懒得理会抽风的周宇昂,此时的赛场上,第一轮试跳失败的张兆赫脸上明显出现了懊恼的神色,但试跳失败已经是事实,他也只能将视线转向了他后面一位登场的选手,也就是江源的身上。

助跑线前,江源还在等待横杆裁判重新将横杆放到横杆架上,直到横杆裁判确认当前横杆的高度没有问题后,江源就冷静地举手示意自己已经准备完毕。

在主裁判确认江源选择起跳后,60秒倒计时随机启动,时限员经过这么多轮之后已经适应了江源的节奏,知道他不会太着急起跳,而是会在助跑线前调整一会儿自己的状态。

果然,江源在起跑线前微微等待了一会儿之后,直到时限员又将将要举起手里的黄旗时,他又一次启动了自己的助跑步伐。

从他的助跑步伐和节奏上就已经明显看得出和先前张兆赫的不同,这回,即便不需要苏屿的解说,在跳高决赛场地外的周宇昂几人也看出

来了——江源的状态很好。

就在这已经连续有4人第一次试跳失败的情况下,江源也仍旧稳稳地保持住了自己的节奏,在横杆前稳稳地蹬地起跳完美地越过了横杆。

在场的观众们在这一刻都忍不住地鼓起了掌。

但是与观众席上其他人鼓掌是单纯为了庆祝江源越过横杆不同,在场外的叶明浩几人鼓掌,则是一部分因为江源的表现,一部分则是因为苏屿。

当江源第一轮成功过杆之后,1.89米高度的第一轮试跳就已经全部结束了,在这个高度上的首轮试跳只有王文也和江源成功一次性过杆,而在这两人之中,更是只有江源是本场比赛迄今为止唯一一名全部高度均一次性成功过杆的选手。

观众席上的教练们看到这会儿之后,对于这场比赛的结果也有了自己的估量。

“男子跳高组的冠军应该就是落在这江源的身上了。”

而另一头观众席上的夏令营学员们并不懂这些,只是在看到江源的又一次成功过杆后单纯地为他的表现感到激动。

“卧槽啊,303寝室的这几个真的是太牛了!”

“是啊,苏屿、周宇昂和江源……好离谱的寝室啊,他们到底是怎么凑到一起的?”

“说起来,就江源、苏屿他们这样的表现,你们说,以后303寝室不会全员进国家队吧?!”

“?”

“呃,这是不是就有些离谱了?”

“就是,国家队感觉好像还是有点远啊……”

“不管了不管了,不说国家队,至少江源和苏屿他们在这一次的基地赛上都能算全国顶尖了吧?”

“那大概是有的了!”

***

现场的观众们看得激动,现场备赛区中等待第二轮试跳的选手则又是另外的一种心态。

特别是G省体工队的张兆赫,他一直觉得在下午的跳高决赛中,他唯一的对手就是江源,结果现在在1.89米的高度上,居然不止是江源,就连那个王文也也赢过了他。

哪怕张兆赫明白在比赛中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可是他这会儿心里的烦躁也怎样都无法压下去。

他知道,如果继续再这样下去的话,对自己接下来的比赛是非常不好的,但是他始终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态。

随着1.89米高度的第二轮试跳开始,紧张感在赛场上又一次蔓延了开来。

而在赛场外,周宇昂则是兴致勃勃地在问苏屿:“小屿,这一轮的试跳你觉得有几个能成啊?”

苏屿:“……”

苏屿觉得自己仿佛被周宇昂当成了有趣的预言点读机,点一下给一个预言的那种。

他闷闷地先是说了剧‘我不知道’,在周宇昂有些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他才又闷声补充道:“1个吧。”

周宇昂没想到自己的‘预言点读’还真的能有回应,当即眼睛一亮问:“那个张兆赫?!”

苏屿摇了摇头:“是另

一个。”

不远处,叶明浩和蒋若辉听到苏屿的‘预言’,都有些惊讶地互相看了眼,紧接着两人开始轮流将即将第二轮试跳的所有选手挨个儿看了一遍,只是看来看去也看不明白到底有哪一个选手相对特别,居然能够得到苏屿‘成功跳过’的预压。

紧接着,第二轮试跳开始,进行试跳的4个选手中,竟然真的像是苏屿所说的,只有一人试跳成功,而这个人并不是张兆赫。

一时之间,和张兆赫身为队友的叶明浩和蒋若辉都不知道应该为苏屿的又一次预言成功而激动,还是该为自己队友的又一次失败而遗憾。

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了啊。?[(”

蒋若辉的声音里有些紧张。

虽然他们也觉得张兆赫恐怕在今天的比赛里比不过江源,但是他们也没想过张兆赫会三强不入的情况。

这会儿边上不远处,周宇昂也在问:“诶,小屿,你不是说那个王文也和张兆赫会和源子杠到最后吗?!”

苏屿听到周宇昂的这个问题,有些奇怪地看向他:“还有最后一跳。”

周宇昂懵逼,有些想说——那个张兆赫前面两跳都试跳失败了,难道第三跳就一定能成功吗?

但或许是物极必反,在压力真正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张兆赫的头脑也终于突然清醒了过来。

看着即将开始的第三轮试跳,张兆赫咬着牙在心里问自己——你可是能够跳过2.06米高度的张兆赫!为什么会在1.89米的高度上卡了这么久?!

清醒一点!

正是带着这种让自己清醒过来的自我反省,终于,在最后一次的试跳中,张兆赫以一个非常漂亮的姿态成功地越过了1.89米的横杆。

张兆赫,1.89米第三次试跳,过竿成功!

直到张兆赫第三次试跳成功,叶明浩、蒋若辉还有周宇昂才松了一口气,这种感觉仿佛见证了一次伟大预言的成功一般。

这会儿就不说周宇昂了,边上的蒋若辉也是满脸赞叹地在小声对叶明浩夸奖:“叶子,这个苏屿,牛逼啊!”

什么是天才预言家?

这就是啊!

蒋若辉一脸感慨道:“我觉得吧,就这个苏屿,他就算不继续短跑,去做个体育点评人大概也能爆火的。”

毕竟谁不想看神奇预言呢?

赞叹完毕,现场的比赛也已经到了新的阶段。

1.89米的高度淘汰了场上的2名选手,当横杆随之升到1.93米的高度上时,赛场上已经只剩下4名决赛选手了。

很显然,四强之战就在他们之中了。

在1.93米的高度上,率先开始试跳的自然还是王文也,但是这一回的试跳他也出现了失误,没能在第一跳一次性过杆。

紧接着上场的第二名选手也同样未能过杆,倒是先前在1.89米高度上连续失败了两回的张兆赫在这个高度上成功地一次性完美过杆了。

在成功过杆的那一

瞬间,张兆赫兴奋地挥了挥手,大大地吐出了一口气,大约是把先前的烦闷情绪都给吐了出来。

而当轮到江源试跳时,这个迄今为止都还没有失败过的少年在所有人的瞩目之下,仍旧稳稳地一次性越过了眼前的横杆。

看到这里,赛场旁的周宇昂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我算是知道源子为什么在前面的几轮试跳里都申请免跳了——后面的这些试跳次数实在是有些多,要是一开始不免跳的话,对体能的消耗未免也太大了。”

周宇昂的这个猜测倒是没错,像是江源这样对自身实力有着较大把握的选手,那自然是在前面多多免跳来得要好。

随着江源的试跳成功,1.93米的高度很快进入了第二轮试跳。

这一回,王文也大约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跳跃,完美过杆。

但是四人中的最后一名选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名来自Z省体工队的小将在接下来的两轮试跳之中都出现了失误,遗憾的在1.93米的高度上被淘汰出局。

至此,本场比赛的前三名选手实际上也已经诞生了,正是苏屿‘预言’中的王文也、张兆赫和江源三人。

至于三人之中的实力强弱实际上也已经有些分明,毕竟在三人之中,除了江源之外,王文也和张兆赫都有过过杆失败的经验,几人里,惟有江源,从第一次试跳开始,一直到了1.93米的高度上都未曾失败。

“这个江源……简直稳定得像个机器人。”

教练区席位上,这些教练不由得这样感慨到。

听到这样的评价,刘文健一边心里自豪,一边又有些烦恼——稳定是稳定,只是这小子的胜负欲实在是……

而在赛场旁,苏屿一边听着周宇昂夸他牛逼的彩虹屁,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

他能感受到,赛场上的江源正在逐渐地兴奋了起来。

他觉得,或许不应该说江源缺乏胜负欲,而是应该说,想要刺激出江源的胜负欲,难度要比普通人预想得大得多。

毕竟一般14、5岁的选手,面对1.8米的高度就已经会觉得艰难,又有几个人能够像江源这样,在前面阶段连续成功过杆,一直等到横杆升到了1.97米,脸上才出现兴奋的意味呢?

此时,随着横杆的高度又一次的上升,王文也的脸上也出现了紧张的神色,这个高度已经接近了他的PB。

但是大约是在今天的比赛中打出了气氛,王文也整个人显得非常兴奋,因而在1.97米的第一次试跳中居然也成功地一次性过杆了!

这之后的压力给到了张兆赫的身上,很遗憾的是,在第一轮试跳中,张兆赫的1.97米试跳失败了,而紧随其后的江源则在所有人的注视中又一次成功地一次性越过横杆。

到了这会儿,就连赵伟平的口中也吐出了‘可怕’这两个字。

在江源的又一次成功过杆后,张兆赫在第二轮试跳中努力地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总算在冷静下来之后

,成功地越过了1.97米的高度。

但是在再接下来的2.00米的高度上,不仅是张兆赫,三人之中,包括王文也也试跳失败了,只有那个仿佛永远不会疲倦和失败的江源仍旧成功地越过了2米的高度。

至此,这块金牌的归属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什么悬念。

但张兆赫和王文也还并没有放弃,他们两人接下来在第二轮、第三轮的试跳中又进行了尝试,终于在第三轮的试跳中,两人相继成功过杆,但是在接下来的2.03米高度上,就算是把3次的试跳机会都用尽,王文也和张兆赫也终究还是失败了。

三人之中,还是只有江源成功地越过了2.03米高度的横杆,在刷新了他个人历史最好成绩的同时,也拿下了本场比赛的冠军。

至此,本次男子跳高的前三名已经实质上诞生了。

其中,江源的冠军实至名归,几乎是断层式的实力碾压,而张兆赫和王文也两人之中,由于在2.03米和2米的高度上两人成绩相同,于是追溯到1.97米的高度上王文也是一次性过杆张兆赫则是第二次试跳过杆,因此最终亚军的荣誉落到了王文也的手中,张兆赫仅仅只是拿下了第三名的名次。

等到张兆赫和王文也退场之后,主裁判向江源提出了示意,示意江源是否要继续试跳。

观众席上,刘文健一边兴奋着江源的夺冠,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总觉得这小子又要放弃继续试跳了。

但是场边的苏屿则非常笃定地道:“他会选择继续试跳。”

果然,江源在短暂的考虑之后,笑着朝主裁判道:请把横杆抬升到2.06米的高度吧。④_[(”

主裁判收到示意后,点了点头,横杆裁判也在主裁判的指示下调整起了横杆高度——这是跳高冠军的权力,在场上只剩下他一位选手并确定夺冠的情况下,可以由这名选手来决定自己接下来的横杆高度。

当横杆抬升到2.06米之后,江源抬头看了看自己眼前的横杆高度,然后回到了起跑线前。

此时的赛场上已经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的起跳前限时时间已经从1分钟变成了3分钟。

全场的视线已经全部汇集到了他的身上,而江源似乎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着,直到他举手示意自己准备好了,计时器的秒针滴答滴答地转动着,在全场观众的瞩目下,他仍旧是以极为从容的状态开始了他的2.06米高度试跳。

当他踩着富有节奏的助跑步伐一步一步加速来到横杆前时,赛场旁看着比赛的苏屿轻轻地说了一句‘成功了’。

然后就见那个身材修长矫健的少年在空中跃出了一个完美的姿态,顺利地将自己送过横杆。

直到他在海绵包上落地之后,这个看起来总是从容平和的少年笑着对场地旁的主裁判提出了一个问题。

“主裁判,您好,请问U16的男子跳高全国纪录是多少?”

主裁判:???

主裁判和边上的横杆裁判在听到江源的问题之后,都愣了一下,半晌后,主裁判才道:“2.26米,U16的全国纪录是2.26米。”

这是国家队当前跳高名将孙宇航在15岁时跳出的惊人成绩,这个成绩已经达到了运动健将以上的标准,甚至只差1厘米就达到了国际健将的授予标准。

当初,孙宇航是以完全断层的水准越过的这个高度的,在那之前,国内的跳高U16纪录要比这个低上十公分左右。

听到主裁判的回答,江源抬头看了眼眼前的横杆,温和地笑着道:“可以麻烦您将横杆高度抬升到2.26米吗?我想试着挑战一下。”

一语既出,语惊四座。

在听到这个要求的所有人之中,唯一没有露出惊讶神色的就是苏屿了,看着赛场上熟悉的江源,苏屿在心里默默地想到——其实,此刻这样的源哥,才是真正的江源吧。!

“是啊,苏屿、周宇昂和江源……好离谱的寝室啊,他们到底是怎么凑到一起的?”

“说起来,就江源、苏屿他们这样的表现,你们说,以后303寝室不会全员进国家队吧?!”

“?”

“呃,这是不是就有些离谱了?”

“就是,国家队感觉好像还是有点远啊……”

“不管了不管了,不说国家队,至少江源和苏屿他们在这一次的基地赛上都能算全国顶尖了吧?”

“那大概是有的了!”

***

现场的观众们看得激动,现场备赛区中等待第二轮试跳的选手则又是另外的一种心态。

特别是G省体工队的张兆赫,他一直觉得在下午的跳高决赛中,他唯一的对手就是江源,结果现在在1.89米的高度上,居然不止是江源,就连那个王文也也赢过了他。

哪怕张兆赫明白在比赛中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可是他这会儿心里的烦躁也怎样都无法压下去。

他知道,如果继续再这样下去的话,对自己接下来的比赛是非常不好的,但是他始终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态。

随着1.89米高度的第二轮试跳开始,紧张感在赛场上又一次蔓延了开来。

而在赛场外,周宇昂则是兴致勃勃地在问苏屿:“小屿,这一轮的试跳你觉得有几个能成啊?”

苏屿:“……”

苏屿觉得自己仿佛被周宇昂当成了有趣的预言点读机,点一下给一个预言的那种。

他闷闷地先是说了剧‘我不知道’,在周宇昂有些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他才又闷声补充道:“1个吧。”

周宇昂没想到自己的‘预言点读’还真的能有回应,当即眼睛一亮问:“那个张兆赫?!”

苏屿摇了摇头:“是另

一个。”

不远处,叶明浩和蒋若辉听到苏屿的‘预言’,都有些惊讶地互相看了眼,紧接着两人开始轮流将即将第二轮试跳的所有选手挨个儿看了一遍,只是看来看去也看不明白到底有哪一个选手相对特别,居然能够得到苏屿‘成功跳过’的预压。

紧接着,第二轮试跳开始,进行试跳的4个选手中,竟然真的像是苏屿所说的,只有一人试跳成功,而这个人并不是张兆赫。

一时之间,和张兆赫身为队友的叶明浩和蒋若辉都不知道应该为苏屿的又一次预言成功而激动,还是该为自己队友的又一次失败而遗憾。

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了啊。?[(”

蒋若辉的声音里有些紧张。

虽然他们也觉得张兆赫恐怕在今天的比赛里比不过江源,但是他们也没想过张兆赫会三强不入的情况。

这会儿边上不远处,周宇昂也在问:“诶,小屿,你不是说那个王文也和张兆赫会和源子杠到最后吗?!”

苏屿听到周宇昂的这个问题,有些奇怪地看向他:“还有最后一跳。”

周宇昂懵逼,有些想说——那个张兆赫前面两跳都试跳失败了,难道第三跳就一定能成功吗?

但或许是物极必反,在压力真正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张兆赫的头脑也终于突然清醒了过来。

看着即将开始的第三轮试跳,张兆赫咬着牙在心里问自己——你可是能够跳过2.06米高度的张兆赫!为什么会在1.89米的高度上卡了这么久?!

清醒一点!

正是带着这种让自己清醒过来的自我反省,终于,在最后一次的试跳中,张兆赫以一个非常漂亮的姿态成功地越过了1.89米的横杆。

张兆赫,1.89米第三次试跳,过竿成功!

直到张兆赫第三次试跳成功,叶明浩、蒋若辉还有周宇昂才松了一口气,这种感觉仿佛见证了一次伟大预言的成功一般。

这会儿就不说周宇昂了,边上的蒋若辉也是满脸赞叹地在小声对叶明浩夸奖:“叶子,这个苏屿,牛逼啊!”

什么是天才预言家?

这就是啊!

蒋若辉一脸感慨道:“我觉得吧,就这个苏屿,他就算不继续短跑,去做个体育点评人大概也能爆火的。”

毕竟谁不想看神奇预言呢?

赞叹完毕,现场的比赛也已经到了新的阶段。

1.89米的高度淘汰了场上的2名选手,当横杆随之升到1.93米的高度上时,赛场上已经只剩下4名决赛选手了。

很显然,四强之战就在他们之中了。

在1.93米的高度上,率先开始试跳的自然还是王文也,但是这一回的试跳他也出现了失误,没能在第一跳一次性过杆。

紧接着上场的第二名选手也同样未能过杆,倒是先前在1.89米高度上连续失败了两回的张兆赫在这个高度上成功地一次性完美过杆了。

在成功过杆的那一

瞬间,张兆赫兴奋地挥了挥手,大大地吐出了一口气,大约是把先前的烦闷情绪都给吐了出来。

而当轮到江源试跳时,这个迄今为止都还没有失败过的少年在所有人的瞩目之下,仍旧稳稳地一次性越过了眼前的横杆。

看到这里,赛场旁的周宇昂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我算是知道源子为什么在前面的几轮试跳里都申请免跳了——后面的这些试跳次数实在是有些多,要是一开始不免跳的话,对体能的消耗未免也太大了。”

周宇昂的这个猜测倒是没错,像是江源这样对自身实力有着较大把握的选手,那自然是在前面多多免跳来得要好。

随着江源的试跳成功,1.93米的高度很快进入了第二轮试跳。

这一回,王文也大约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跳跃,完美过杆。

但是四人中的最后一名选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名来自Z省体工队的小将在接下来的两轮试跳之中都出现了失误,遗憾的在1.93米的高度上被淘汰出局。

至此,本场比赛的前三名选手实际上也已经诞生了,正是苏屿‘预言’中的王文也、张兆赫和江源三人。

至于三人之中的实力强弱实际上也已经有些分明,毕竟在三人之中,除了江源之外,王文也和张兆赫都有过过杆失败的经验,几人里,惟有江源,从第一次试跳开始,一直到了1.93米的高度上都未曾失败。

“这个江源……简直稳定得像个机器人。”

教练区席位上,这些教练不由得这样感慨到。

听到这样的评价,刘文健一边心里自豪,一边又有些烦恼——稳定是稳定,只是这小子的胜负欲实在是……

而在赛场旁,苏屿一边听着周宇昂夸他牛逼的彩虹屁,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

他能感受到,赛场上的江源正在逐渐地兴奋了起来。

他觉得,或许不应该说江源缺乏胜负欲,而是应该说,想要刺激出江源的胜负欲,难度要比普通人预想得大得多。

毕竟一般14、5岁的选手,面对1.8米的高度就已经会觉得艰难,又有几个人能够像江源这样,在前面阶段连续成功过杆,一直等到横杆升到了1.97米,脸上才出现兴奋的意味呢?

此时,随着横杆的高度又一次的上升,王文也的脸上也出现了紧张的神色,这个高度已经接近了他的PB。

但是大约是在今天的比赛中打出了气氛,王文也整个人显得非常兴奋,因而在1.97米的第一次试跳中居然也成功地一次性过杆了!

这之后的压力给到了张兆赫的身上,很遗憾的是,在第一轮试跳中,张兆赫的1.97米试跳失败了,而紧随其后的江源则在所有人的注视中又一次成功地一次性越过横杆。

到了这会儿,就连赵伟平的口中也吐出了‘可怕’这两个字。

在江源的又一次成功过杆后,张兆赫在第二轮试跳中努力地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总算在冷静下来之后

,成功地越过了1.97米的高度。

但是在再接下来的2.00米的高度上,不仅是张兆赫,三人之中,包括王文也也试跳失败了,只有那个仿佛永远不会疲倦和失败的江源仍旧成功地越过了2米的高度。

至此,这块金牌的归属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什么悬念。

但张兆赫和王文也还并没有放弃,他们两人接下来在第二轮、第三轮的试跳中又进行了尝试,终于在第三轮的试跳中,两人相继成功过杆,但是在接下来的2.03米高度上,就算是把3次的试跳机会都用尽,王文也和张兆赫也终究还是失败了。

三人之中,还是只有江源成功地越过了2.03米高度的横杆,在刷新了他个人历史最好成绩的同时,也拿下了本场比赛的冠军。

至此,本次男子跳高的前三名已经实质上诞生了。

其中,江源的冠军实至名归,几乎是断层式的实力碾压,而张兆赫和王文也两人之中,由于在2.03米和2米的高度上两人成绩相同,于是追溯到1.97米的高度上王文也是一次性过杆张兆赫则是第二次试跳过杆,因此最终亚军的荣誉落到了王文也的手中,张兆赫仅仅只是拿下了第三名的名次。

等到张兆赫和王文也退场之后,主裁判向江源提出了示意,示意江源是否要继续试跳。

观众席上,刘文健一边兴奋着江源的夺冠,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总觉得这小子又要放弃继续试跳了。

但是场边的苏屿则非常笃定地道:“他会选择继续试跳。”

果然,江源在短暂的考虑之后,笑着朝主裁判道:请把横杆抬升到2.06米的高度吧。④_[(”

主裁判收到示意后,点了点头,横杆裁判也在主裁判的指示下调整起了横杆高度——这是跳高冠军的权力,在场上只剩下他一位选手并确定夺冠的情况下,可以由这名选手来决定自己接下来的横杆高度。

当横杆抬升到2.06米之后,江源抬头看了看自己眼前的横杆高度,然后回到了起跑线前。

此时的赛场上已经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的起跳前限时时间已经从1分钟变成了3分钟。

全场的视线已经全部汇集到了他的身上,而江源似乎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着,直到他举手示意自己准备好了,计时器的秒针滴答滴答地转动着,在全场观众的瞩目下,他仍旧是以极为从容的状态开始了他的2.06米高度试跳。

当他踩着富有节奏的助跑步伐一步一步加速来到横杆前时,赛场旁看着比赛的苏屿轻轻地说了一句‘成功了’。

然后就见那个身材修长矫健的少年在空中跃出了一个完美的姿态,顺利地将自己送过横杆。

直到他在海绵包上落地之后,这个看起来总是从容平和的少年笑着对场地旁的主裁判提出了一个问题。

“主裁判,您好,请问U16的男子跳高全国纪录是多少?”

主裁判:???

主裁判和边上的横杆裁判在听到江源的问题之后,都愣了一下,半晌后,主裁判才道:“2.26米,U16的全国纪录是2.26米。”

这是国家队当前跳高名将孙宇航在15岁时跳出的惊人成绩,这个成绩已经达到了运动健将以上的标准,甚至只差1厘米就达到了国际健将的授予标准。

当初,孙宇航是以完全断层的水准越过的这个高度的,在那之前,国内的跳高U16纪录要比这个低上十公分左右。

听到主裁判的回答,江源抬头看了眼眼前的横杆,温和地笑着道:“可以麻烦您将横杆高度抬升到2.26米吗?我想试着挑战一下。”

一语既出,语惊四座。

在听到这个要求的所有人之中,唯一没有露出惊讶神色的就是苏屿了,看着赛场上熟悉的江源,苏屿在心里默默地想到——其实,此刻这样的源哥,才是真正的江源吧。!

“是啊,苏屿、周宇昂和江源……好离谱的寝室啊,他们到底是怎么凑到一起的?”

“说起来,就江源、苏屿他们这样的表现,你们说,以后303寝室不会全员进国家队吧?!”

“?”

“呃,这是不是就有些离谱了?”

“就是,国家队感觉好像还是有点远啊……”

“不管了不管了,不说国家队,至少江源和苏屿他们在这一次的基地赛上都能算全国顶尖了吧?”

“那大概是有的了!”

***

现场的观众们看得激动,现场备赛区中等待第二轮试跳的选手则又是另外的一种心态。

特别是G省体工队的张兆赫,他一直觉得在下午的跳高决赛中,他唯一的对手就是江源,结果现在在1.89米的高度上,居然不止是江源,就连那个王文也也赢过了他。

哪怕张兆赫明白在比赛中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可是他这会儿心里的烦躁也怎样都无法压下去。

他知道,如果继续再这样下去的话,对自己接下来的比赛是非常不好的,但是他始终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态。

随着1.89米高度的第二轮试跳开始,紧张感在赛场上又一次蔓延了开来。

而在赛场外,周宇昂则是兴致勃勃地在问苏屿:“小屿,这一轮的试跳你觉得有几个能成啊?”

苏屿:“……”

苏屿觉得自己仿佛被周宇昂当成了有趣的预言点读机,点一下给一个预言的那种。

他闷闷地先是说了剧‘我不知道’,在周宇昂有些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他才又闷声补充道:“1个吧。”

周宇昂没想到自己的‘预言点读’还真的能有回应,当即眼睛一亮问:“那个张兆赫?!”

苏屿摇了摇头:“是另

一个。”

不远处,叶明浩和蒋若辉听到苏屿的‘预言’,都有些惊讶地互相看了眼,紧接着两人开始轮流将即将第二轮试跳的所有选手挨个儿看了一遍,只是看来看去也看不明白到底有哪一个选手相对特别,居然能够得到苏屿‘成功跳过’的预压。

紧接着,第二轮试跳开始,进行试跳的4个选手中,竟然真的像是苏屿所说的,只有一人试跳成功,而这个人并不是张兆赫。

一时之间,和张兆赫身为队友的叶明浩和蒋若辉都不知道应该为苏屿的又一次预言成功而激动,还是该为自己队友的又一次失败而遗憾。

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了啊。?[(”

蒋若辉的声音里有些紧张。

虽然他们也觉得张兆赫恐怕在今天的比赛里比不过江源,但是他们也没想过张兆赫会三强不入的情况。

这会儿边上不远处,周宇昂也在问:“诶,小屿,你不是说那个王文也和张兆赫会和源子杠到最后吗?!”

苏屿听到周宇昂的这个问题,有些奇怪地看向他:“还有最后一跳。”

周宇昂懵逼,有些想说——那个张兆赫前面两跳都试跳失败了,难道第三跳就一定能成功吗?

但或许是物极必反,在压力真正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张兆赫的头脑也终于突然清醒了过来。

看着即将开始的第三轮试跳,张兆赫咬着牙在心里问自己——你可是能够跳过2.06米高度的张兆赫!为什么会在1.89米的高度上卡了这么久?!

清醒一点!

正是带着这种让自己清醒过来的自我反省,终于,在最后一次的试跳中,张兆赫以一个非常漂亮的姿态成功地越过了1.89米的横杆。

张兆赫,1.89米第三次试跳,过竿成功!

直到张兆赫第三次试跳成功,叶明浩、蒋若辉还有周宇昂才松了一口气,这种感觉仿佛见证了一次伟大预言的成功一般。

这会儿就不说周宇昂了,边上的蒋若辉也是满脸赞叹地在小声对叶明浩夸奖:“叶子,这个苏屿,牛逼啊!”

什么是天才预言家?

这就是啊!

蒋若辉一脸感慨道:“我觉得吧,就这个苏屿,他就算不继续短跑,去做个体育点评人大概也能爆火的。”

毕竟谁不想看神奇预言呢?

赞叹完毕,现场的比赛也已经到了新的阶段。

1.89米的高度淘汰了场上的2名选手,当横杆随之升到1.93米的高度上时,赛场上已经只剩下4名决赛选手了。

很显然,四强之战就在他们之中了。

在1.93米的高度上,率先开始试跳的自然还是王文也,但是这一回的试跳他也出现了失误,没能在第一跳一次性过杆。

紧接着上场的第二名选手也同样未能过杆,倒是先前在1.89米高度上连续失败了两回的张兆赫在这个高度上成功地一次性完美过杆了。

在成功过杆的那一

瞬间,张兆赫兴奋地挥了挥手,大大地吐出了一口气,大约是把先前的烦闷情绪都给吐了出来。

而当轮到江源试跳时,这个迄今为止都还没有失败过的少年在所有人的瞩目之下,仍旧稳稳地一次性越过了眼前的横杆。

看到这里,赛场旁的周宇昂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我算是知道源子为什么在前面的几轮试跳里都申请免跳了——后面的这些试跳次数实在是有些多,要是一开始不免跳的话,对体能的消耗未免也太大了。”

周宇昂的这个猜测倒是没错,像是江源这样对自身实力有着较大把握的选手,那自然是在前面多多免跳来得要好。

随着江源的试跳成功,1.93米的高度很快进入了第二轮试跳。

这一回,王文也大约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跳跃,完美过杆。

但是四人中的最后一名选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名来自Z省体工队的小将在接下来的两轮试跳之中都出现了失误,遗憾的在1.93米的高度上被淘汰出局。

至此,本场比赛的前三名选手实际上也已经诞生了,正是苏屿‘预言’中的王文也、张兆赫和江源三人。

至于三人之中的实力强弱实际上也已经有些分明,毕竟在三人之中,除了江源之外,王文也和张兆赫都有过过杆失败的经验,几人里,惟有江源,从第一次试跳开始,一直到了1.93米的高度上都未曾失败。

“这个江源……简直稳定得像个机器人。”

教练区席位上,这些教练不由得这样感慨到。

听到这样的评价,刘文健一边心里自豪,一边又有些烦恼——稳定是稳定,只是这小子的胜负欲实在是……

而在赛场旁,苏屿一边听着周宇昂夸他牛逼的彩虹屁,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

他能感受到,赛场上的江源正在逐渐地兴奋了起来。

他觉得,或许不应该说江源缺乏胜负欲,而是应该说,想要刺激出江源的胜负欲,难度要比普通人预想得大得多。

毕竟一般14、5岁的选手,面对1.8米的高度就已经会觉得艰难,又有几个人能够像江源这样,在前面阶段连续成功过杆,一直等到横杆升到了1.97米,脸上才出现兴奋的意味呢?

此时,随着横杆的高度又一次的上升,王文也的脸上也出现了紧张的神色,这个高度已经接近了他的PB。

但是大约是在今天的比赛中打出了气氛,王文也整个人显得非常兴奋,因而在1.97米的第一次试跳中居然也成功地一次性过杆了!

这之后的压力给到了张兆赫的身上,很遗憾的是,在第一轮试跳中,张兆赫的1.97米试跳失败了,而紧随其后的江源则在所有人的注视中又一次成功地一次性越过横杆。

到了这会儿,就连赵伟平的口中也吐出了‘可怕’这两个字。

在江源的又一次成功过杆后,张兆赫在第二轮试跳中努力地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总算在冷静下来之后

,成功地越过了1.97米的高度。

但是在再接下来的2.00米的高度上,不仅是张兆赫,三人之中,包括王文也也试跳失败了,只有那个仿佛永远不会疲倦和失败的江源仍旧成功地越过了2米的高度。

至此,这块金牌的归属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什么悬念。

但张兆赫和王文也还并没有放弃,他们两人接下来在第二轮、第三轮的试跳中又进行了尝试,终于在第三轮的试跳中,两人相继成功过杆,但是在接下来的2.03米高度上,就算是把3次的试跳机会都用尽,王文也和张兆赫也终究还是失败了。

三人之中,还是只有江源成功地越过了2.03米高度的横杆,在刷新了他个人历史最好成绩的同时,也拿下了本场比赛的冠军。

至此,本次男子跳高的前三名已经实质上诞生了。

其中,江源的冠军实至名归,几乎是断层式的实力碾压,而张兆赫和王文也两人之中,由于在2.03米和2米的高度上两人成绩相同,于是追溯到1.97米的高度上王文也是一次性过杆张兆赫则是第二次试跳过杆,因此最终亚军的荣誉落到了王文也的手中,张兆赫仅仅只是拿下了第三名的名次。

等到张兆赫和王文也退场之后,主裁判向江源提出了示意,示意江源是否要继续试跳。

观众席上,刘文健一边兴奋着江源的夺冠,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总觉得这小子又要放弃继续试跳了。

但是场边的苏屿则非常笃定地道:“他会选择继续试跳。”

果然,江源在短暂的考虑之后,笑着朝主裁判道:请把横杆抬升到2.06米的高度吧。④_[(”

主裁判收到示意后,点了点头,横杆裁判也在主裁判的指示下调整起了横杆高度——这是跳高冠军的权力,在场上只剩下他一位选手并确定夺冠的情况下,可以由这名选手来决定自己接下来的横杆高度。

当横杆抬升到2.06米之后,江源抬头看了看自己眼前的横杆高度,然后回到了起跑线前。

此时的赛场上已经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的起跳前限时时间已经从1分钟变成了3分钟。

全场的视线已经全部汇集到了他的身上,而江源似乎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着,直到他举手示意自己准备好了,计时器的秒针滴答滴答地转动着,在全场观众的瞩目下,他仍旧是以极为从容的状态开始了他的2.06米高度试跳。

当他踩着富有节奏的助跑步伐一步一步加速来到横杆前时,赛场旁看着比赛的苏屿轻轻地说了一句‘成功了’。

然后就见那个身材修长矫健的少年在空中跃出了一个完美的姿态,顺利地将自己送过横杆。

直到他在海绵包上落地之后,这个看起来总是从容平和的少年笑着对场地旁的主裁判提出了一个问题。

“主裁判,您好,请问U16的男子跳高全国纪录是多少?”

主裁判:???

主裁判和边上的横杆裁判在听到江源的问题之后,都愣了一下,半晌后,主裁判才道:“2.26米,U16的全国纪录是2.26米。”

这是国家队当前跳高名将孙宇航在15岁时跳出的惊人成绩,这个成绩已经达到了运动健将以上的标准,甚至只差1厘米就达到了国际健将的授予标准。

当初,孙宇航是以完全断层的水准越过的这个高度的,在那之前,国内的跳高U16纪录要比这个低上十公分左右。

听到主裁判的回答,江源抬头看了眼眼前的横杆,温和地笑着道:“可以麻烦您将横杆高度抬升到2.26米吗?我想试着挑战一下。”

一语既出,语惊四座。

在听到这个要求的所有人之中,唯一没有露出惊讶神色的就是苏屿了,看着赛场上熟悉的江源,苏屿在心里默默地想到——其实,此刻这样的源哥,才是真正的江源吧。!

“是啊,苏屿、周宇昂和江源……好离谱的寝室啊,他们到底是怎么凑到一起的?”

“说起来,就江源、苏屿他们这样的表现,你们说,以后303寝室不会全员进国家队吧?!”

“?”

“呃,这是不是就有些离谱了?”

“就是,国家队感觉好像还是有点远啊……”

“不管了不管了,不说国家队,至少江源和苏屿他们在这一次的基地赛上都能算全国顶尖了吧?”

“那大概是有的了!”

***

现场的观众们看得激动,现场备赛区中等待第二轮试跳的选手则又是另外的一种心态。

特别是G省体工队的张兆赫,他一直觉得在下午的跳高决赛中,他唯一的对手就是江源,结果现在在1.89米的高度上,居然不止是江源,就连那个王文也也赢过了他。

哪怕张兆赫明白在比赛中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可是他这会儿心里的烦躁也怎样都无法压下去。

他知道,如果继续再这样下去的话,对自己接下来的比赛是非常不好的,但是他始终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态。

随着1.89米高度的第二轮试跳开始,紧张感在赛场上又一次蔓延了开来。

而在赛场外,周宇昂则是兴致勃勃地在问苏屿:“小屿,这一轮的试跳你觉得有几个能成啊?”

苏屿:“……”

苏屿觉得自己仿佛被周宇昂当成了有趣的预言点读机,点一下给一个预言的那种。

他闷闷地先是说了剧‘我不知道’,在周宇昂有些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他才又闷声补充道:“1个吧。”

周宇昂没想到自己的‘预言点读’还真的能有回应,当即眼睛一亮问:“那个张兆赫?!”

苏屿摇了摇头:“是另

一个。”

不远处,叶明浩和蒋若辉听到苏屿的‘预言’,都有些惊讶地互相看了眼,紧接着两人开始轮流将即将第二轮试跳的所有选手挨个儿看了一遍,只是看来看去也看不明白到底有哪一个选手相对特别,居然能够得到苏屿‘成功跳过’的预压。

紧接着,第二轮试跳开始,进行试跳的4个选手中,竟然真的像是苏屿所说的,只有一人试跳成功,而这个人并不是张兆赫。

一时之间,和张兆赫身为队友的叶明浩和蒋若辉都不知道应该为苏屿的又一次预言成功而激动,还是该为自己队友的又一次失败而遗憾。

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了啊。?[(”

蒋若辉的声音里有些紧张。

虽然他们也觉得张兆赫恐怕在今天的比赛里比不过江源,但是他们也没想过张兆赫会三强不入的情况。

这会儿边上不远处,周宇昂也在问:“诶,小屿,你不是说那个王文也和张兆赫会和源子杠到最后吗?!”

苏屿听到周宇昂的这个问题,有些奇怪地看向他:“还有最后一跳。”

周宇昂懵逼,有些想说——那个张兆赫前面两跳都试跳失败了,难道第三跳就一定能成功吗?

但或许是物极必反,在压力真正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张兆赫的头脑也终于突然清醒了过来。

看着即将开始的第三轮试跳,张兆赫咬着牙在心里问自己——你可是能够跳过2.06米高度的张兆赫!为什么会在1.89米的高度上卡了这么久?!

清醒一点!

正是带着这种让自己清醒过来的自我反省,终于,在最后一次的试跳中,张兆赫以一个非常漂亮的姿态成功地越过了1.89米的横杆。

张兆赫,1.89米第三次试跳,过竿成功!

直到张兆赫第三次试跳成功,叶明浩、蒋若辉还有周宇昂才松了一口气,这种感觉仿佛见证了一次伟大预言的成功一般。

这会儿就不说周宇昂了,边上的蒋若辉也是满脸赞叹地在小声对叶明浩夸奖:“叶子,这个苏屿,牛逼啊!”

什么是天才预言家?

这就是啊!

蒋若辉一脸感慨道:“我觉得吧,就这个苏屿,他就算不继续短跑,去做个体育点评人大概也能爆火的。”

毕竟谁不想看神奇预言呢?

赞叹完毕,现场的比赛也已经到了新的阶段。

1.89米的高度淘汰了场上的2名选手,当横杆随之升到1.93米的高度上时,赛场上已经只剩下4名决赛选手了。

很显然,四强之战就在他们之中了。

在1.93米的高度上,率先开始试跳的自然还是王文也,但是这一回的试跳他也出现了失误,没能在第一跳一次性过杆。

紧接着上场的第二名选手也同样未能过杆,倒是先前在1.89米高度上连续失败了两回的张兆赫在这个高度上成功地一次性完美过杆了。

在成功过杆的那一

瞬间,张兆赫兴奋地挥了挥手,大大地吐出了一口气,大约是把先前的烦闷情绪都给吐了出来。

而当轮到江源试跳时,这个迄今为止都还没有失败过的少年在所有人的瞩目之下,仍旧稳稳地一次性越过了眼前的横杆。

看到这里,赛场旁的周宇昂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我算是知道源子为什么在前面的几轮试跳里都申请免跳了——后面的这些试跳次数实在是有些多,要是一开始不免跳的话,对体能的消耗未免也太大了。”

周宇昂的这个猜测倒是没错,像是江源这样对自身实力有着较大把握的选手,那自然是在前面多多免跳来得要好。

随着江源的试跳成功,1.93米的高度很快进入了第二轮试跳。

这一回,王文也大约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跳跃,完美过杆。

但是四人中的最后一名选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名来自Z省体工队的小将在接下来的两轮试跳之中都出现了失误,遗憾的在1.93米的高度上被淘汰出局。

至此,本场比赛的前三名选手实际上也已经诞生了,正是苏屿‘预言’中的王文也、张兆赫和江源三人。

至于三人之中的实力强弱实际上也已经有些分明,毕竟在三人之中,除了江源之外,王文也和张兆赫都有过过杆失败的经验,几人里,惟有江源,从第一次试跳开始,一直到了1.93米的高度上都未曾失败。

“这个江源……简直稳定得像个机器人。”

教练区席位上,这些教练不由得这样感慨到。

听到这样的评价,刘文健一边心里自豪,一边又有些烦恼——稳定是稳定,只是这小子的胜负欲实在是……

而在赛场旁,苏屿一边听着周宇昂夸他牛逼的彩虹屁,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

他能感受到,赛场上的江源正在逐渐地兴奋了起来。

他觉得,或许不应该说江源缺乏胜负欲,而是应该说,想要刺激出江源的胜负欲,难度要比普通人预想得大得多。

毕竟一般14、5岁的选手,面对1.8米的高度就已经会觉得艰难,又有几个人能够像江源这样,在前面阶段连续成功过杆,一直等到横杆升到了1.97米,脸上才出现兴奋的意味呢?

此时,随着横杆的高度又一次的上升,王文也的脸上也出现了紧张的神色,这个高度已经接近了他的PB。

但是大约是在今天的比赛中打出了气氛,王文也整个人显得非常兴奋,因而在1.97米的第一次试跳中居然也成功地一次性过杆了!

这之后的压力给到了张兆赫的身上,很遗憾的是,在第一轮试跳中,张兆赫的1.97米试跳失败了,而紧随其后的江源则在所有人的注视中又一次成功地一次性越过横杆。

到了这会儿,就连赵伟平的口中也吐出了‘可怕’这两个字。

在江源的又一次成功过杆后,张兆赫在第二轮试跳中努力地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总算在冷静下来之后

,成功地越过了1.97米的高度。

但是在再接下来的2.00米的高度上,不仅是张兆赫,三人之中,包括王文也也试跳失败了,只有那个仿佛永远不会疲倦和失败的江源仍旧成功地越过了2米的高度。

至此,这块金牌的归属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什么悬念。

但张兆赫和王文也还并没有放弃,他们两人接下来在第二轮、第三轮的试跳中又进行了尝试,终于在第三轮的试跳中,两人相继成功过杆,但是在接下来的2.03米高度上,就算是把3次的试跳机会都用尽,王文也和张兆赫也终究还是失败了。

三人之中,还是只有江源成功地越过了2.03米高度的横杆,在刷新了他个人历史最好成绩的同时,也拿下了本场比赛的冠军。

至此,本次男子跳高的前三名已经实质上诞生了。

其中,江源的冠军实至名归,几乎是断层式的实力碾压,而张兆赫和王文也两人之中,由于在2.03米和2米的高度上两人成绩相同,于是追溯到1.97米的高度上王文也是一次性过杆张兆赫则是第二次试跳过杆,因此最终亚军的荣誉落到了王文也的手中,张兆赫仅仅只是拿下了第三名的名次。

等到张兆赫和王文也退场之后,主裁判向江源提出了示意,示意江源是否要继续试跳。

观众席上,刘文健一边兴奋着江源的夺冠,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总觉得这小子又要放弃继续试跳了。

但是场边的苏屿则非常笃定地道:“他会选择继续试跳。”

果然,江源在短暂的考虑之后,笑着朝主裁判道:请把横杆抬升到2.06米的高度吧。④_[(”

主裁判收到示意后,点了点头,横杆裁判也在主裁判的指示下调整起了横杆高度——这是跳高冠军的权力,在场上只剩下他一位选手并确定夺冠的情况下,可以由这名选手来决定自己接下来的横杆高度。

当横杆抬升到2.06米之后,江源抬头看了看自己眼前的横杆高度,然后回到了起跑线前。

此时的赛场上已经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的起跳前限时时间已经从1分钟变成了3分钟。

全场的视线已经全部汇集到了他的身上,而江源似乎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着,直到他举手示意自己准备好了,计时器的秒针滴答滴答地转动着,在全场观众的瞩目下,他仍旧是以极为从容的状态开始了他的2.06米高度试跳。

当他踩着富有节奏的助跑步伐一步一步加速来到横杆前时,赛场旁看着比赛的苏屿轻轻地说了一句‘成功了’。

然后就见那个身材修长矫健的少年在空中跃出了一个完美的姿态,顺利地将自己送过横杆。

直到他在海绵包上落地之后,这个看起来总是从容平和的少年笑着对场地旁的主裁判提出了一个问题。

“主裁判,您好,请问U16的男子跳高全国纪录是多少?”

主裁判:???

主裁判和边上的横杆裁判在听到江源的问题之后,都愣了一下,半晌后,主裁判才道:“2.26米,U16的全国纪录是2.26米。”

这是国家队当前跳高名将孙宇航在15岁时跳出的惊人成绩,这个成绩已经达到了运动健将以上的标准,甚至只差1厘米就达到了国际健将的授予标准。

当初,孙宇航是以完全断层的水准越过的这个高度的,在那之前,国内的跳高U16纪录要比这个低上十公分左右。

听到主裁判的回答,江源抬头看了眼眼前的横杆,温和地笑着道:“可以麻烦您将横杆高度抬升到2.26米吗?我想试着挑战一下。”

一语既出,语惊四座。

在听到这个要求的所有人之中,唯一没有露出惊讶神色的就是苏屿了,看着赛场上熟悉的江源,苏屿在心里默默地想到——其实,此刻这样的源哥,才是真正的江源吧。!

“是啊,苏屿、周宇昂和江源……好离谱的寝室啊,他们到底是怎么凑到一起的?”

“说起来,就江源、苏屿他们这样的表现,你们说,以后303寝室不会全员进国家队吧?!”

“?”

“呃,这是不是就有些离谱了?”

“就是,国家队感觉好像还是有点远啊……”

“不管了不管了,不说国家队,至少江源和苏屿他们在这一次的基地赛上都能算全国顶尖了吧?”

“那大概是有的了!”

***

现场的观众们看得激动,现场备赛区中等待第二轮试跳的选手则又是另外的一种心态。

特别是G省体工队的张兆赫,他一直觉得在下午的跳高决赛中,他唯一的对手就是江源,结果现在在1.89米的高度上,居然不止是江源,就连那个王文也也赢过了他。

哪怕张兆赫明白在比赛中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可是他这会儿心里的烦躁也怎样都无法压下去。

他知道,如果继续再这样下去的话,对自己接下来的比赛是非常不好的,但是他始终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态。

随着1.89米高度的第二轮试跳开始,紧张感在赛场上又一次蔓延了开来。

而在赛场外,周宇昂则是兴致勃勃地在问苏屿:“小屿,这一轮的试跳你觉得有几个能成啊?”

苏屿:“……”

苏屿觉得自己仿佛被周宇昂当成了有趣的预言点读机,点一下给一个预言的那种。

他闷闷地先是说了剧‘我不知道’,在周宇昂有些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他才又闷声补充道:“1个吧。”

周宇昂没想到自己的‘预言点读’还真的能有回应,当即眼睛一亮问:“那个张兆赫?!”

苏屿摇了摇头:“是另

一个。”

不远处,叶明浩和蒋若辉听到苏屿的‘预言’,都有些惊讶地互相看了眼,紧接着两人开始轮流将即将第二轮试跳的所有选手挨个儿看了一遍,只是看来看去也看不明白到底有哪一个选手相对特别,居然能够得到苏屿‘成功跳过’的预压。

紧接着,第二轮试跳开始,进行试跳的4个选手中,竟然真的像是苏屿所说的,只有一人试跳成功,而这个人并不是张兆赫。

一时之间,和张兆赫身为队友的叶明浩和蒋若辉都不知道应该为苏屿的又一次预言成功而激动,还是该为自己队友的又一次失败而遗憾。

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了啊。?[(”

蒋若辉的声音里有些紧张。

虽然他们也觉得张兆赫恐怕在今天的比赛里比不过江源,但是他们也没想过张兆赫会三强不入的情况。

这会儿边上不远处,周宇昂也在问:“诶,小屿,你不是说那个王文也和张兆赫会和源子杠到最后吗?!”

苏屿听到周宇昂的这个问题,有些奇怪地看向他:“还有最后一跳。”

周宇昂懵逼,有些想说——那个张兆赫前面两跳都试跳失败了,难道第三跳就一定能成功吗?

但或许是物极必反,在压力真正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张兆赫的头脑也终于突然清醒了过来。

看着即将开始的第三轮试跳,张兆赫咬着牙在心里问自己——你可是能够跳过2.06米高度的张兆赫!为什么会在1.89米的高度上卡了这么久?!

清醒一点!

正是带着这种让自己清醒过来的自我反省,终于,在最后一次的试跳中,张兆赫以一个非常漂亮的姿态成功地越过了1.89米的横杆。

张兆赫,1.89米第三次试跳,过竿成功!

直到张兆赫第三次试跳成功,叶明浩、蒋若辉还有周宇昂才松了一口气,这种感觉仿佛见证了一次伟大预言的成功一般。

这会儿就不说周宇昂了,边上的蒋若辉也是满脸赞叹地在小声对叶明浩夸奖:“叶子,这个苏屿,牛逼啊!”

什么是天才预言家?

这就是啊!

蒋若辉一脸感慨道:“我觉得吧,就这个苏屿,他就算不继续短跑,去做个体育点评人大概也能爆火的。”

毕竟谁不想看神奇预言呢?

赞叹完毕,现场的比赛也已经到了新的阶段。

1.89米的高度淘汰了场上的2名选手,当横杆随之升到1.93米的高度上时,赛场上已经只剩下4名决赛选手了。

很显然,四强之战就在他们之中了。

在1.93米的高度上,率先开始试跳的自然还是王文也,但是这一回的试跳他也出现了失误,没能在第一跳一次性过杆。

紧接着上场的第二名选手也同样未能过杆,倒是先前在1.89米高度上连续失败了两回的张兆赫在这个高度上成功地一次性完美过杆了。

在成功过杆的那一

瞬间,张兆赫兴奋地挥了挥手,大大地吐出了一口气,大约是把先前的烦闷情绪都给吐了出来。

而当轮到江源试跳时,这个迄今为止都还没有失败过的少年在所有人的瞩目之下,仍旧稳稳地一次性越过了眼前的横杆。

看到这里,赛场旁的周宇昂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我算是知道源子为什么在前面的几轮试跳里都申请免跳了——后面的这些试跳次数实在是有些多,要是一开始不免跳的话,对体能的消耗未免也太大了。”

周宇昂的这个猜测倒是没错,像是江源这样对自身实力有着较大把握的选手,那自然是在前面多多免跳来得要好。

随着江源的试跳成功,1.93米的高度很快进入了第二轮试跳。

这一回,王文也大约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跳跃,完美过杆。

但是四人中的最后一名选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名来自Z省体工队的小将在接下来的两轮试跳之中都出现了失误,遗憾的在1.93米的高度上被淘汰出局。

至此,本场比赛的前三名选手实际上也已经诞生了,正是苏屿‘预言’中的王文也、张兆赫和江源三人。

至于三人之中的实力强弱实际上也已经有些分明,毕竟在三人之中,除了江源之外,王文也和张兆赫都有过过杆失败的经验,几人里,惟有江源,从第一次试跳开始,一直到了1.93米的高度上都未曾失败。

“这个江源……简直稳定得像个机器人。”

教练区席位上,这些教练不由得这样感慨到。

听到这样的评价,刘文健一边心里自豪,一边又有些烦恼——稳定是稳定,只是这小子的胜负欲实在是……

而在赛场旁,苏屿一边听着周宇昂夸他牛逼的彩虹屁,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

他能感受到,赛场上的江源正在逐渐地兴奋了起来。

他觉得,或许不应该说江源缺乏胜负欲,而是应该说,想要刺激出江源的胜负欲,难度要比普通人预想得大得多。

毕竟一般14、5岁的选手,面对1.8米的高度就已经会觉得艰难,又有几个人能够像江源这样,在前面阶段连续成功过杆,一直等到横杆升到了1.97米,脸上才出现兴奋的意味呢?

此时,随着横杆的高度又一次的上升,王文也的脸上也出现了紧张的神色,这个高度已经接近了他的PB。

但是大约是在今天的比赛中打出了气氛,王文也整个人显得非常兴奋,因而在1.97米的第一次试跳中居然也成功地一次性过杆了!

这之后的压力给到了张兆赫的身上,很遗憾的是,在第一轮试跳中,张兆赫的1.97米试跳失败了,而紧随其后的江源则在所有人的注视中又一次成功地一次性越过横杆。

到了这会儿,就连赵伟平的口中也吐出了‘可怕’这两个字。

在江源的又一次成功过杆后,张兆赫在第二轮试跳中努力地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总算在冷静下来之后

,成功地越过了1.97米的高度。

但是在再接下来的2.00米的高度上,不仅是张兆赫,三人之中,包括王文也也试跳失败了,只有那个仿佛永远不会疲倦和失败的江源仍旧成功地越过了2米的高度。

至此,这块金牌的归属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什么悬念。

但张兆赫和王文也还并没有放弃,他们两人接下来在第二轮、第三轮的试跳中又进行了尝试,终于在第三轮的试跳中,两人相继成功过杆,但是在接下来的2.03米高度上,就算是把3次的试跳机会都用尽,王文也和张兆赫也终究还是失败了。

三人之中,还是只有江源成功地越过了2.03米高度的横杆,在刷新了他个人历史最好成绩的同时,也拿下了本场比赛的冠军。

至此,本次男子跳高的前三名已经实质上诞生了。

其中,江源的冠军实至名归,几乎是断层式的实力碾压,而张兆赫和王文也两人之中,由于在2.03米和2米的高度上两人成绩相同,于是追溯到1.97米的高度上王文也是一次性过杆张兆赫则是第二次试跳过杆,因此最终亚军的荣誉落到了王文也的手中,张兆赫仅仅只是拿下了第三名的名次。

等到张兆赫和王文也退场之后,主裁判向江源提出了示意,示意江源是否要继续试跳。

观众席上,刘文健一边兴奋着江源的夺冠,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总觉得这小子又要放弃继续试跳了。

但是场边的苏屿则非常笃定地道:“他会选择继续试跳。”

果然,江源在短暂的考虑之后,笑着朝主裁判道:请把横杆抬升到2.06米的高度吧。④_[(”

主裁判收到示意后,点了点头,横杆裁判也在主裁判的指示下调整起了横杆高度——这是跳高冠军的权力,在场上只剩下他一位选手并确定夺冠的情况下,可以由这名选手来决定自己接下来的横杆高度。

当横杆抬升到2.06米之后,江源抬头看了看自己眼前的横杆高度,然后回到了起跑线前。

此时的赛场上已经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的起跳前限时时间已经从1分钟变成了3分钟。

全场的视线已经全部汇集到了他的身上,而江源似乎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着,直到他举手示意自己准备好了,计时器的秒针滴答滴答地转动着,在全场观众的瞩目下,他仍旧是以极为从容的状态开始了他的2.06米高度试跳。

当他踩着富有节奏的助跑步伐一步一步加速来到横杆前时,赛场旁看着比赛的苏屿轻轻地说了一句‘成功了’。

然后就见那个身材修长矫健的少年在空中跃出了一个完美的姿态,顺利地将自己送过横杆。

直到他在海绵包上落地之后,这个看起来总是从容平和的少年笑着对场地旁的主裁判提出了一个问题。

“主裁判,您好,请问U16的男子跳高全国纪录是多少?”

主裁判:???

主裁判和边上的横杆裁判在听到江源的问题之后,都愣了一下,半晌后,主裁判才道:“2.26米,U16的全国纪录是2.26米。”

这是国家队当前跳高名将孙宇航在15岁时跳出的惊人成绩,这个成绩已经达到了运动健将以上的标准,甚至只差1厘米就达到了国际健将的授予标准。

当初,孙宇航是以完全断层的水准越过的这个高度的,在那之前,国内的跳高U16纪录要比这个低上十公分左右。

听到主裁判的回答,江源抬头看了眼眼前的横杆,温和地笑着道:“可以麻烦您将横杆高度抬升到2.26米吗?我想试着挑战一下。”

一语既出,语惊四座。

在听到这个要求的所有人之中,唯一没有露出惊讶神色的就是苏屿了,看着赛场上熟悉的江源,苏屿在心里默默地想到——其实,此刻这样的源哥,才是真正的江源吧。!

“是啊,苏屿、周宇昂和江源……好离谱的寝室啊,他们到底是怎么凑到一起的?”

“说起来,就江源、苏屿他们这样的表现,你们说,以后303寝室不会全员进国家队吧?!”

“?”

“呃,这是不是就有些离谱了?”

“就是,国家队感觉好像还是有点远啊……”

“不管了不管了,不说国家队,至少江源和苏屿他们在这一次的基地赛上都能算全国顶尖了吧?”

“那大概是有的了!”

***

现场的观众们看得激动,现场备赛区中等待第二轮试跳的选手则又是另外的一种心态。

特别是G省体工队的张兆赫,他一直觉得在下午的跳高决赛中,他唯一的对手就是江源,结果现在在1.89米的高度上,居然不止是江源,就连那个王文也也赢过了他。

哪怕张兆赫明白在比赛中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可是他这会儿心里的烦躁也怎样都无法压下去。

他知道,如果继续再这样下去的话,对自己接下来的比赛是非常不好的,但是他始终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态。

随着1.89米高度的第二轮试跳开始,紧张感在赛场上又一次蔓延了开来。

而在赛场外,周宇昂则是兴致勃勃地在问苏屿:“小屿,这一轮的试跳你觉得有几个能成啊?”

苏屿:“……”

苏屿觉得自己仿佛被周宇昂当成了有趣的预言点读机,点一下给一个预言的那种。

他闷闷地先是说了剧‘我不知道’,在周宇昂有些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他才又闷声补充道:“1个吧。”

周宇昂没想到自己的‘预言点读’还真的能有回应,当即眼睛一亮问:“那个张兆赫?!”

苏屿摇了摇头:“是另

一个。”

不远处,叶明浩和蒋若辉听到苏屿的‘预言’,都有些惊讶地互相看了眼,紧接着两人开始轮流将即将第二轮试跳的所有选手挨个儿看了一遍,只是看来看去也看不明白到底有哪一个选手相对特别,居然能够得到苏屿‘成功跳过’的预压。

紧接着,第二轮试跳开始,进行试跳的4个选手中,竟然真的像是苏屿所说的,只有一人试跳成功,而这个人并不是张兆赫。

一时之间,和张兆赫身为队友的叶明浩和蒋若辉都不知道应该为苏屿的又一次预言成功而激动,还是该为自己队友的又一次失败而遗憾。

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了啊。?[(”

蒋若辉的声音里有些紧张。

虽然他们也觉得张兆赫恐怕在今天的比赛里比不过江源,但是他们也没想过张兆赫会三强不入的情况。

这会儿边上不远处,周宇昂也在问:“诶,小屿,你不是说那个王文也和张兆赫会和源子杠到最后吗?!”

苏屿听到周宇昂的这个问题,有些奇怪地看向他:“还有最后一跳。”

周宇昂懵逼,有些想说——那个张兆赫前面两跳都试跳失败了,难道第三跳就一定能成功吗?

但或许是物极必反,在压力真正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张兆赫的头脑也终于突然清醒了过来。

看着即将开始的第三轮试跳,张兆赫咬着牙在心里问自己——你可是能够跳过2.06米高度的张兆赫!为什么会在1.89米的高度上卡了这么久?!

清醒一点!

正是带着这种让自己清醒过来的自我反省,终于,在最后一次的试跳中,张兆赫以一个非常漂亮的姿态成功地越过了1.89米的横杆。

张兆赫,1.89米第三次试跳,过竿成功!

直到张兆赫第三次试跳成功,叶明浩、蒋若辉还有周宇昂才松了一口气,这种感觉仿佛见证了一次伟大预言的成功一般。

这会儿就不说周宇昂了,边上的蒋若辉也是满脸赞叹地在小声对叶明浩夸奖:“叶子,这个苏屿,牛逼啊!”

什么是天才预言家?

这就是啊!

蒋若辉一脸感慨道:“我觉得吧,就这个苏屿,他就算不继续短跑,去做个体育点评人大概也能爆火的。”

毕竟谁不想看神奇预言呢?

赞叹完毕,现场的比赛也已经到了新的阶段。

1.89米的高度淘汰了场上的2名选手,当横杆随之升到1.93米的高度上时,赛场上已经只剩下4名决赛选手了。

很显然,四强之战就在他们之中了。

在1.93米的高度上,率先开始试跳的自然还是王文也,但是这一回的试跳他也出现了失误,没能在第一跳一次性过杆。

紧接着上场的第二名选手也同样未能过杆,倒是先前在1.89米高度上连续失败了两回的张兆赫在这个高度上成功地一次性完美过杆了。

在成功过杆的那一

瞬间,张兆赫兴奋地挥了挥手,大大地吐出了一口气,大约是把先前的烦闷情绪都给吐了出来。

而当轮到江源试跳时,这个迄今为止都还没有失败过的少年在所有人的瞩目之下,仍旧稳稳地一次性越过了眼前的横杆。

看到这里,赛场旁的周宇昂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我算是知道源子为什么在前面的几轮试跳里都申请免跳了——后面的这些试跳次数实在是有些多,要是一开始不免跳的话,对体能的消耗未免也太大了。”

周宇昂的这个猜测倒是没错,像是江源这样对自身实力有着较大把握的选手,那自然是在前面多多免跳来得要好。

随着江源的试跳成功,1.93米的高度很快进入了第二轮试跳。

这一回,王文也大约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跳跃,完美过杆。

但是四人中的最后一名选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名来自Z省体工队的小将在接下来的两轮试跳之中都出现了失误,遗憾的在1.93米的高度上被淘汰出局。

至此,本场比赛的前三名选手实际上也已经诞生了,正是苏屿‘预言’中的王文也、张兆赫和江源三人。

至于三人之中的实力强弱实际上也已经有些分明,毕竟在三人之中,除了江源之外,王文也和张兆赫都有过过杆失败的经验,几人里,惟有江源,从第一次试跳开始,一直到了1.93米的高度上都未曾失败。

“这个江源……简直稳定得像个机器人。”

教练区席位上,这些教练不由得这样感慨到。

听到这样的评价,刘文健一边心里自豪,一边又有些烦恼——稳定是稳定,只是这小子的胜负欲实在是……

而在赛场旁,苏屿一边听着周宇昂夸他牛逼的彩虹屁,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

他能感受到,赛场上的江源正在逐渐地兴奋了起来。

他觉得,或许不应该说江源缺乏胜负欲,而是应该说,想要刺激出江源的胜负欲,难度要比普通人预想得大得多。

毕竟一般14、5岁的选手,面对1.8米的高度就已经会觉得艰难,又有几个人能够像江源这样,在前面阶段连续成功过杆,一直等到横杆升到了1.97米,脸上才出现兴奋的意味呢?

此时,随着横杆的高度又一次的上升,王文也的脸上也出现了紧张的神色,这个高度已经接近了他的PB。

但是大约是在今天的比赛中打出了气氛,王文也整个人显得非常兴奋,因而在1.97米的第一次试跳中居然也成功地一次性过杆了!

这之后的压力给到了张兆赫的身上,很遗憾的是,在第一轮试跳中,张兆赫的1.97米试跳失败了,而紧随其后的江源则在所有人的注视中又一次成功地一次性越过横杆。

到了这会儿,就连赵伟平的口中也吐出了‘可怕’这两个字。

在江源的又一次成功过杆后,张兆赫在第二轮试跳中努力地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总算在冷静下来之后

,成功地越过了1.97米的高度。

但是在再接下来的2.00米的高度上,不仅是张兆赫,三人之中,包括王文也也试跳失败了,只有那个仿佛永远不会疲倦和失败的江源仍旧成功地越过了2米的高度。

至此,这块金牌的归属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什么悬念。

但张兆赫和王文也还并没有放弃,他们两人接下来在第二轮、第三轮的试跳中又进行了尝试,终于在第三轮的试跳中,两人相继成功过杆,但是在接下来的2.03米高度上,就算是把3次的试跳机会都用尽,王文也和张兆赫也终究还是失败了。

三人之中,还是只有江源成功地越过了2.03米高度的横杆,在刷新了他个人历史最好成绩的同时,也拿下了本场比赛的冠军。

至此,本次男子跳高的前三名已经实质上诞生了。

其中,江源的冠军实至名归,几乎是断层式的实力碾压,而张兆赫和王文也两人之中,由于在2.03米和2米的高度上两人成绩相同,于是追溯到1.97米的高度上王文也是一次性过杆张兆赫则是第二次试跳过杆,因此最终亚军的荣誉落到了王文也的手中,张兆赫仅仅只是拿下了第三名的名次。

等到张兆赫和王文也退场之后,主裁判向江源提出了示意,示意江源是否要继续试跳。

观众席上,刘文健一边兴奋着江源的夺冠,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总觉得这小子又要放弃继续试跳了。

但是场边的苏屿则非常笃定地道:“他会选择继续试跳。”

果然,江源在短暂的考虑之后,笑着朝主裁判道:请把横杆抬升到2.06米的高度吧。④_[(”

主裁判收到示意后,点了点头,横杆裁判也在主裁判的指示下调整起了横杆高度——这是跳高冠军的权力,在场上只剩下他一位选手并确定夺冠的情况下,可以由这名选手来决定自己接下来的横杆高度。

当横杆抬升到2.06米之后,江源抬头看了看自己眼前的横杆高度,然后回到了起跑线前。

此时的赛场上已经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的起跳前限时时间已经从1分钟变成了3分钟。

全场的视线已经全部汇集到了他的身上,而江源似乎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着,直到他举手示意自己准备好了,计时器的秒针滴答滴答地转动着,在全场观众的瞩目下,他仍旧是以极为从容的状态开始了他的2.06米高度试跳。

当他踩着富有节奏的助跑步伐一步一步加速来到横杆前时,赛场旁看着比赛的苏屿轻轻地说了一句‘成功了’。

然后就见那个身材修长矫健的少年在空中跃出了一个完美的姿态,顺利地将自己送过横杆。

直到他在海绵包上落地之后,这个看起来总是从容平和的少年笑着对场地旁的主裁判提出了一个问题。

“主裁判,您好,请问U16的男子跳高全国纪录是多少?”

主裁判:???

主裁判和边上的横杆裁判在听到江源的问题之后,都愣了一下,半晌后,主裁判才道:“2.26米,U16的全国纪录是2.26米。”

这是国家队当前跳高名将孙宇航在15岁时跳出的惊人成绩,这个成绩已经达到了运动健将以上的标准,甚至只差1厘米就达到了国际健将的授予标准。

当初,孙宇航是以完全断层的水准越过的这个高度的,在那之前,国内的跳高U16纪录要比这个低上十公分左右。

听到主裁判的回答,江源抬头看了眼眼前的横杆,温和地笑着道:“可以麻烦您将横杆高度抬升到2.26米吗?我想试着挑战一下。”

一语既出,语惊四座。

在听到这个要求的所有人之中,唯一没有露出惊讶神色的就是苏屿了,看着赛场上熟悉的江源,苏屿在心里默默地想到——其实,此刻这样的源哥,才是真正的江源吧。!

“是啊,苏屿、周宇昂和江源……好离谱的寝室啊,他们到底是怎么凑到一起的?”

“说起来,就江源、苏屿他们这样的表现,你们说,以后303寝室不会全员进国家队吧?!”

“?”

“呃,这是不是就有些离谱了?”

“就是,国家队感觉好像还是有点远啊……”

“不管了不管了,不说国家队,至少江源和苏屿他们在这一次的基地赛上都能算全国顶尖了吧?”

“那大概是有的了!”

***

现场的观众们看得激动,现场备赛区中等待第二轮试跳的选手则又是另外的一种心态。

特别是G省体工队的张兆赫,他一直觉得在下午的跳高决赛中,他唯一的对手就是江源,结果现在在1.89米的高度上,居然不止是江源,就连那个王文也也赢过了他。

哪怕张兆赫明白在比赛中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可是他这会儿心里的烦躁也怎样都无法压下去。

他知道,如果继续再这样下去的话,对自己接下来的比赛是非常不好的,但是他始终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态。

随着1.89米高度的第二轮试跳开始,紧张感在赛场上又一次蔓延了开来。

而在赛场外,周宇昂则是兴致勃勃地在问苏屿:“小屿,这一轮的试跳你觉得有几个能成啊?”

苏屿:“……”

苏屿觉得自己仿佛被周宇昂当成了有趣的预言点读机,点一下给一个预言的那种。

他闷闷地先是说了剧‘我不知道’,在周宇昂有些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他才又闷声补充道:“1个吧。”

周宇昂没想到自己的‘预言点读’还真的能有回应,当即眼睛一亮问:“那个张兆赫?!”

苏屿摇了摇头:“是另

一个。”

不远处,叶明浩和蒋若辉听到苏屿的‘预言’,都有些惊讶地互相看了眼,紧接着两人开始轮流将即将第二轮试跳的所有选手挨个儿看了一遍,只是看来看去也看不明白到底有哪一个选手相对特别,居然能够得到苏屿‘成功跳过’的预压。

紧接着,第二轮试跳开始,进行试跳的4个选手中,竟然真的像是苏屿所说的,只有一人试跳成功,而这个人并不是张兆赫。

一时之间,和张兆赫身为队友的叶明浩和蒋若辉都不知道应该为苏屿的又一次预言成功而激动,还是该为自己队友的又一次失败而遗憾。

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了啊。?[(”

蒋若辉的声音里有些紧张。

虽然他们也觉得张兆赫恐怕在今天的比赛里比不过江源,但是他们也没想过张兆赫会三强不入的情况。

这会儿边上不远处,周宇昂也在问:“诶,小屿,你不是说那个王文也和张兆赫会和源子杠到最后吗?!”

苏屿听到周宇昂的这个问题,有些奇怪地看向他:“还有最后一跳。”

周宇昂懵逼,有些想说——那个张兆赫前面两跳都试跳失败了,难道第三跳就一定能成功吗?

但或许是物极必反,在压力真正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张兆赫的头脑也终于突然清醒了过来。

看着即将开始的第三轮试跳,张兆赫咬着牙在心里问自己——你可是能够跳过2.06米高度的张兆赫!为什么会在1.89米的高度上卡了这么久?!

清醒一点!

正是带着这种让自己清醒过来的自我反省,终于,在最后一次的试跳中,张兆赫以一个非常漂亮的姿态成功地越过了1.89米的横杆。

张兆赫,1.89米第三次试跳,过竿成功!

直到张兆赫第三次试跳成功,叶明浩、蒋若辉还有周宇昂才松了一口气,这种感觉仿佛见证了一次伟大预言的成功一般。

这会儿就不说周宇昂了,边上的蒋若辉也是满脸赞叹地在小声对叶明浩夸奖:“叶子,这个苏屿,牛逼啊!”

什么是天才预言家?

这就是啊!

蒋若辉一脸感慨道:“我觉得吧,就这个苏屿,他就算不继续短跑,去做个体育点评人大概也能爆火的。”

毕竟谁不想看神奇预言呢?

赞叹完毕,现场的比赛也已经到了新的阶段。

1.89米的高度淘汰了场上的2名选手,当横杆随之升到1.93米的高度上时,赛场上已经只剩下4名决赛选手了。

很显然,四强之战就在他们之中了。

在1.93米的高度上,率先开始试跳的自然还是王文也,但是这一回的试跳他也出现了失误,没能在第一跳一次性过杆。

紧接着上场的第二名选手也同样未能过杆,倒是先前在1.89米高度上连续失败了两回的张兆赫在这个高度上成功地一次性完美过杆了。

在成功过杆的那一

瞬间,张兆赫兴奋地挥了挥手,大大地吐出了一口气,大约是把先前的烦闷情绪都给吐了出来。

而当轮到江源试跳时,这个迄今为止都还没有失败过的少年在所有人的瞩目之下,仍旧稳稳地一次性越过了眼前的横杆。

看到这里,赛场旁的周宇昂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我算是知道源子为什么在前面的几轮试跳里都申请免跳了——后面的这些试跳次数实在是有些多,要是一开始不免跳的话,对体能的消耗未免也太大了。”

周宇昂的这个猜测倒是没错,像是江源这样对自身实力有着较大把握的选手,那自然是在前面多多免跳来得要好。

随着江源的试跳成功,1.93米的高度很快进入了第二轮试跳。

这一回,王文也大约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跳跃,完美过杆。

但是四人中的最后一名选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名来自Z省体工队的小将在接下来的两轮试跳之中都出现了失误,遗憾的在1.93米的高度上被淘汰出局。

至此,本场比赛的前三名选手实际上也已经诞生了,正是苏屿‘预言’中的王文也、张兆赫和江源三人。

至于三人之中的实力强弱实际上也已经有些分明,毕竟在三人之中,除了江源之外,王文也和张兆赫都有过过杆失败的经验,几人里,惟有江源,从第一次试跳开始,一直到了1.93米的高度上都未曾失败。

“这个江源……简直稳定得像个机器人。”

教练区席位上,这些教练不由得这样感慨到。

听到这样的评价,刘文健一边心里自豪,一边又有些烦恼——稳定是稳定,只是这小子的胜负欲实在是……

而在赛场旁,苏屿一边听着周宇昂夸他牛逼的彩虹屁,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

他能感受到,赛场上的江源正在逐渐地兴奋了起来。

他觉得,或许不应该说江源缺乏胜负欲,而是应该说,想要刺激出江源的胜负欲,难度要比普通人预想得大得多。

毕竟一般14、5岁的选手,面对1.8米的高度就已经会觉得艰难,又有几个人能够像江源这样,在前面阶段连续成功过杆,一直等到横杆升到了1.97米,脸上才出现兴奋的意味呢?

此时,随着横杆的高度又一次的上升,王文也的脸上也出现了紧张的神色,这个高度已经接近了他的PB。

但是大约是在今天的比赛中打出了气氛,王文也整个人显得非常兴奋,因而在1.97米的第一次试跳中居然也成功地一次性过杆了!

这之后的压力给到了张兆赫的身上,很遗憾的是,在第一轮试跳中,张兆赫的1.97米试跳失败了,而紧随其后的江源则在所有人的注视中又一次成功地一次性越过横杆。

到了这会儿,就连赵伟平的口中也吐出了‘可怕’这两个字。

在江源的又一次成功过杆后,张兆赫在第二轮试跳中努力地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总算在冷静下来之后

,成功地越过了1.97米的高度。

但是在再接下来的2.00米的高度上,不仅是张兆赫,三人之中,包括王文也也试跳失败了,只有那个仿佛永远不会疲倦和失败的江源仍旧成功地越过了2米的高度。

至此,这块金牌的归属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什么悬念。

但张兆赫和王文也还并没有放弃,他们两人接下来在第二轮、第三轮的试跳中又进行了尝试,终于在第三轮的试跳中,两人相继成功过杆,但是在接下来的2.03米高度上,就算是把3次的试跳机会都用尽,王文也和张兆赫也终究还是失败了。

三人之中,还是只有江源成功地越过了2.03米高度的横杆,在刷新了他个人历史最好成绩的同时,也拿下了本场比赛的冠军。

至此,本次男子跳高的前三名已经实质上诞生了。

其中,江源的冠军实至名归,几乎是断层式的实力碾压,而张兆赫和王文也两人之中,由于在2.03米和2米的高度上两人成绩相同,于是追溯到1.97米的高度上王文也是一次性过杆张兆赫则是第二次试跳过杆,因此最终亚军的荣誉落到了王文也的手中,张兆赫仅仅只是拿下了第三名的名次。

等到张兆赫和王文也退场之后,主裁判向江源提出了示意,示意江源是否要继续试跳。

观众席上,刘文健一边兴奋着江源的夺冠,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总觉得这小子又要放弃继续试跳了。

但是场边的苏屿则非常笃定地道:“他会选择继续试跳。”

果然,江源在短暂的考虑之后,笑着朝主裁判道:请把横杆抬升到2.06米的高度吧。④_[(”

主裁判收到示意后,点了点头,横杆裁判也在主裁判的指示下调整起了横杆高度——这是跳高冠军的权力,在场上只剩下他一位选手并确定夺冠的情况下,可以由这名选手来决定自己接下来的横杆高度。

当横杆抬升到2.06米之后,江源抬头看了看自己眼前的横杆高度,然后回到了起跑线前。

此时的赛场上已经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的起跳前限时时间已经从1分钟变成了3分钟。

全场的视线已经全部汇集到了他的身上,而江源似乎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着,直到他举手示意自己准备好了,计时器的秒针滴答滴答地转动着,在全场观众的瞩目下,他仍旧是以极为从容的状态开始了他的2.06米高度试跳。

当他踩着富有节奏的助跑步伐一步一步加速来到横杆前时,赛场旁看着比赛的苏屿轻轻地说了一句‘成功了’。

然后就见那个身材修长矫健的少年在空中跃出了一个完美的姿态,顺利地将自己送过横杆。

直到他在海绵包上落地之后,这个看起来总是从容平和的少年笑着对场地旁的主裁判提出了一个问题。

“主裁判,您好,请问U16的男子跳高全国纪录是多少?”

主裁判:???

主裁判和边上的横杆裁判在听到江源的问题之后,都愣了一下,半晌后,主裁判才道:“2.26米,U16的全国纪录是2.26米。”

这是国家队当前跳高名将孙宇航在15岁时跳出的惊人成绩,这个成绩已经达到了运动健将以上的标准,甚至只差1厘米就达到了国际健将的授予标准。

当初,孙宇航是以完全断层的水准越过的这个高度的,在那之前,国内的跳高U16纪录要比这个低上十公分左右。

听到主裁判的回答,江源抬头看了眼眼前的横杆,温和地笑着道:“可以麻烦您将横杆高度抬升到2.26米吗?我想试着挑战一下。”

一语既出,语惊四座。

在听到这个要求的所有人之中,唯一没有露出惊讶神色的就是苏屿了,看着赛场上熟悉的江源,苏屿在心里默默地想到——其实,此刻这样的源哥,才是真正的江源吧。!

“是啊,苏屿、周宇昂和江源……好离谱的寝室啊,他们到底是怎么凑到一起的?”

“说起来,就江源、苏屿他们这样的表现,你们说,以后303寝室不会全员进国家队吧?!”

“?”

“呃,这是不是就有些离谱了?”

“就是,国家队感觉好像还是有点远啊……”

“不管了不管了,不说国家队,至少江源和苏屿他们在这一次的基地赛上都能算全国顶尖了吧?”

“那大概是有的了!”

***

现场的观众们看得激动,现场备赛区中等待第二轮试跳的选手则又是另外的一种心态。

特别是G省体工队的张兆赫,他一直觉得在下午的跳高决赛中,他唯一的对手就是江源,结果现在在1.89米的高度上,居然不止是江源,就连那个王文也也赢过了他。

哪怕张兆赫明白在比赛中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可是他这会儿心里的烦躁也怎样都无法压下去。

他知道,如果继续再这样下去的话,对自己接下来的比赛是非常不好的,但是他始终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态。

随着1.89米高度的第二轮试跳开始,紧张感在赛场上又一次蔓延了开来。

而在赛场外,周宇昂则是兴致勃勃地在问苏屿:“小屿,这一轮的试跳你觉得有几个能成啊?”

苏屿:“……”

苏屿觉得自己仿佛被周宇昂当成了有趣的预言点读机,点一下给一个预言的那种。

他闷闷地先是说了剧‘我不知道’,在周宇昂有些失望地‘哦’了一声之后,他才又闷声补充道:“1个吧。”

周宇昂没想到自己的‘预言点读’还真的能有回应,当即眼睛一亮问:“那个张兆赫?!”

苏屿摇了摇头:“是另

一个。”

不远处,叶明浩和蒋若辉听到苏屿的‘预言’,都有些惊讶地互相看了眼,紧接着两人开始轮流将即将第二轮试跳的所有选手挨个儿看了一遍,只是看来看去也看不明白到底有哪一个选手相对特别,居然能够得到苏屿‘成功跳过’的预压。

紧接着,第二轮试跳开始,进行试跳的4个选手中,竟然真的像是苏屿所说的,只有一人试跳成功,而这个人并不是张兆赫。

一时之间,和张兆赫身为队友的叶明浩和蒋若辉都不知道应该为苏屿的又一次预言成功而激动,还是该为自己队友的又一次失败而遗憾。

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了啊。?[(”

蒋若辉的声音里有些紧张。

虽然他们也觉得张兆赫恐怕在今天的比赛里比不过江源,但是他们也没想过张兆赫会三强不入的情况。

这会儿边上不远处,周宇昂也在问:“诶,小屿,你不是说那个王文也和张兆赫会和源子杠到最后吗?!”

苏屿听到周宇昂的这个问题,有些奇怪地看向他:“还有最后一跳。”

周宇昂懵逼,有些想说——那个张兆赫前面两跳都试跳失败了,难道第三跳就一定能成功吗?

但或许是物极必反,在压力真正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张兆赫的头脑也终于突然清醒了过来。

看着即将开始的第三轮试跳,张兆赫咬着牙在心里问自己——你可是能够跳过2.06米高度的张兆赫!为什么会在1.89米的高度上卡了这么久?!

清醒一点!

正是带着这种让自己清醒过来的自我反省,终于,在最后一次的试跳中,张兆赫以一个非常漂亮的姿态成功地越过了1.89米的横杆。

张兆赫,1.89米第三次试跳,过竿成功!

直到张兆赫第三次试跳成功,叶明浩、蒋若辉还有周宇昂才松了一口气,这种感觉仿佛见证了一次伟大预言的成功一般。

这会儿就不说周宇昂了,边上的蒋若辉也是满脸赞叹地在小声对叶明浩夸奖:“叶子,这个苏屿,牛逼啊!”

什么是天才预言家?

这就是啊!

蒋若辉一脸感慨道:“我觉得吧,就这个苏屿,他就算不继续短跑,去做个体育点评人大概也能爆火的。”

毕竟谁不想看神奇预言呢?

赞叹完毕,现场的比赛也已经到了新的阶段。

1.89米的高度淘汰了场上的2名选手,当横杆随之升到1.93米的高度上时,赛场上已经只剩下4名决赛选手了。

很显然,四强之战就在他们之中了。

在1.93米的高度上,率先开始试跳的自然还是王文也,但是这一回的试跳他也出现了失误,没能在第一跳一次性过杆。

紧接着上场的第二名选手也同样未能过杆,倒是先前在1.89米高度上连续失败了两回的张兆赫在这个高度上成功地一次性完美过杆了。

在成功过杆的那一

瞬间,张兆赫兴奋地挥了挥手,大大地吐出了一口气,大约是把先前的烦闷情绪都给吐了出来。

而当轮到江源试跳时,这个迄今为止都还没有失败过的少年在所有人的瞩目之下,仍旧稳稳地一次性越过了眼前的横杆。

看到这里,赛场旁的周宇昂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我算是知道源子为什么在前面的几轮试跳里都申请免跳了——后面的这些试跳次数实在是有些多,要是一开始不免跳的话,对体能的消耗未免也太大了。”

周宇昂的这个猜测倒是没错,像是江源这样对自身实力有着较大把握的选手,那自然是在前面多多免跳来得要好。

随着江源的试跳成功,1.93米的高度很快进入了第二轮试跳。

这一回,王文也大约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跳跃,完美过杆。

但是四人中的最后一名选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名来自Z省体工队的小将在接下来的两轮试跳之中都出现了失误,遗憾的在1.93米的高度上被淘汰出局。

至此,本场比赛的前三名选手实际上也已经诞生了,正是苏屿‘预言’中的王文也、张兆赫和江源三人。

至于三人之中的实力强弱实际上也已经有些分明,毕竟在三人之中,除了江源之外,王文也和张兆赫都有过过杆失败的经验,几人里,惟有江源,从第一次试跳开始,一直到了1.93米的高度上都未曾失败。

“这个江源……简直稳定得像个机器人。”

教练区席位上,这些教练不由得这样感慨到。

听到这样的评价,刘文健一边心里自豪,一边又有些烦恼——稳定是稳定,只是这小子的胜负欲实在是……

而在赛场旁,苏屿一边听着周宇昂夸他牛逼的彩虹屁,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

他能感受到,赛场上的江源正在逐渐地兴奋了起来。

他觉得,或许不应该说江源缺乏胜负欲,而是应该说,想要刺激出江源的胜负欲,难度要比普通人预想得大得多。

毕竟一般14、5岁的选手,面对1.8米的高度就已经会觉得艰难,又有几个人能够像江源这样,在前面阶段连续成功过杆,一直等到横杆升到了1.97米,脸上才出现兴奋的意味呢?

此时,随着横杆的高度又一次的上升,王文也的脸上也出现了紧张的神色,这个高度已经接近了他的PB。

但是大约是在今天的比赛中打出了气氛,王文也整个人显得非常兴奋,因而在1.97米的第一次试跳中居然也成功地一次性过杆了!

这之后的压力给到了张兆赫的身上,很遗憾的是,在第一轮试跳中,张兆赫的1.97米试跳失败了,而紧随其后的江源则在所有人的注视中又一次成功地一次性越过横杆。

到了这会儿,就连赵伟平的口中也吐出了‘可怕’这两个字。

在江源的又一次成功过杆后,张兆赫在第二轮试跳中努力地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总算在冷静下来之后

,成功地越过了1.97米的高度。

但是在再接下来的2.00米的高度上,不仅是张兆赫,三人之中,包括王文也也试跳失败了,只有那个仿佛永远不会疲倦和失败的江源仍旧成功地越过了2米的高度。

至此,这块金牌的归属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什么悬念。

但张兆赫和王文也还并没有放弃,他们两人接下来在第二轮、第三轮的试跳中又进行了尝试,终于在第三轮的试跳中,两人相继成功过杆,但是在接下来的2.03米高度上,就算是把3次的试跳机会都用尽,王文也和张兆赫也终究还是失败了。

三人之中,还是只有江源成功地越过了2.03米高度的横杆,在刷新了他个人历史最好成绩的同时,也拿下了本场比赛的冠军。

至此,本次男子跳高的前三名已经实质上诞生了。

其中,江源的冠军实至名归,几乎是断层式的实力碾压,而张兆赫和王文也两人之中,由于在2.03米和2米的高度上两人成绩相同,于是追溯到1.97米的高度上王文也是一次性过杆张兆赫则是第二次试跳过杆,因此最终亚军的荣誉落到了王文也的手中,张兆赫仅仅只是拿下了第三名的名次。

等到张兆赫和王文也退场之后,主裁判向江源提出了示意,示意江源是否要继续试跳。

观众席上,刘文健一边兴奋着江源的夺冠,一边看着赛场上的江源,总觉得这小子又要放弃继续试跳了。

但是场边的苏屿则非常笃定地道:“他会选择继续试跳。”

果然,江源在短暂的考虑之后,笑着朝主裁判道:请把横杆抬升到2.06米的高度吧。④_[(”

主裁判收到示意后,点了点头,横杆裁判也在主裁判的指示下调整起了横杆高度——这是跳高冠军的权力,在场上只剩下他一位选手并确定夺冠的情况下,可以由这名选手来决定自己接下来的横杆高度。

当横杆抬升到2.06米之后,江源抬头看了看自己眼前的横杆高度,然后回到了起跑线前。

此时的赛场上已经只剩下他一个人,他的起跳前限时时间已经从1分钟变成了3分钟。

全场的视线已经全部汇集到了他的身上,而江源似乎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着,直到他举手示意自己准备好了,计时器的秒针滴答滴答地转动着,在全场观众的瞩目下,他仍旧是以极为从容的状态开始了他的2.06米高度试跳。

当他踩着富有节奏的助跑步伐一步一步加速来到横杆前时,赛场旁看着比赛的苏屿轻轻地说了一句‘成功了’。

然后就见那个身材修长矫健的少年在空中跃出了一个完美的姿态,顺利地将自己送过横杆。

直到他在海绵包上落地之后,这个看起来总是从容平和的少年笑着对场地旁的主裁判提出了一个问题。

“主裁判,您好,请问U16的男子跳高全国纪录是多少?”

主裁判:???

主裁判和边上的横杆裁判在听到江源的问题之后,都愣了一下,半晌后,主裁判才道:“2.26米,U16的全国纪录是2.26米。”

这是国家队当前跳高名将孙宇航在15岁时跳出的惊人成绩,这个成绩已经达到了运动健将以上的标准,甚至只差1厘米就达到了国际健将的授予标准。

当初,孙宇航是以完全断层的水准越过的这个高度的,在那之前,国内的跳高U16纪录要比这个低上十公分左右。

听到主裁判的回答,江源抬头看了眼眼前的横杆,温和地笑着道:“可以麻烦您将横杆高度抬升到2.26米吗?我想试着挑战一下。”

一语既出,语惊四座。

在听到这个要求的所有人之中,唯一没有露出惊讶神色的就是苏屿了,看着赛场上熟悉的江源,苏屿在心里默默地想到——其实,此刻这样的源哥,才是真正的江源吧。!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重生官场:开局迎娶副省长千金 禁区修炼十万年,打造最强家族 屠龙战皇 堂山火 长得太帅真的不要闯荡江湖 剑心问道婉婉凌尘 道灭仙成 高武国运:我能无限自愈 我打造佛国,普渡三界妖魔 被女帝师父嫌弃的我,竟举世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