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四爷养崽日常[清穿] > 50. 周末万更掉落 修bug

50. 周末万更掉落 修bug(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失忆后,老公求我再爱他一次 以诅咒之名 意外投喂魔王之后 当野心家进入无限世界 魔尊表示不会再卷了[快穿] 全球升格 恋爱脑女主的小姨妈躺平了[八零] 和豪门大反派老公一起吃瓜爆红 被退婚后我嫁给了年代文大佬 女知青带夫回城

叶珂听到这里不由一怔, 她立刻明白到当地官吏能把这些多余的粮食转卖出去。

这中间的数量卖出去多少,取决于当地余下的灾民还有多少了。

这真是个残忍的买卖,当地父母官眼睁睁看着百姓受灾饿死, 然后死的人越多,他们能卖掉的粮食就越多了。

偏偏这中间的时间差,让后来的钦差巡查也发现不出问题来。

毕竟赈灾的时候是按照当地百姓大概的人数发放的粮食, 中途死了多少人,真的开仓出去的粮食究竟多少,过后的钦差也无法估算出来。

这就有利于当地官吏的操作了, 难怪他们巴不得这制度继续下去。

拖得时间越久,他们赚的就越多!

叶珂咬牙切齿道:“爷, 他们这挣的可是黑心钱, 良心不会痛吗?晚上居然还能睡得着吗?”

四阿哥冷冷一笑, 对那些人来说, 良心是什么,能吃能卖钱吗?

他们既然做的出这样的事来, 自然睡得着,还可能在梦里都要偷笑呢!

“他们就是打了个时间差,钻了制度的空子。爷, 此事就不能改变吗?不然下次再有天灾, 皇上让各地送粮食去赈灾,国库也出了力, 到头来却肥了这些人……”

叶珂想到这些当地官吏巴不得天灾多一点,他们就能赚更多了!

这个制度不改变, 那么以后这种事只会更多,压根不会消失。

四阿哥点头道:“确实,这事该跟皇阿玛禀报一声。至于要怎么改变, 却也是个大问题。”

毕竟没有上头的允许就随便开仓,当地父母官依旧有可操作的空间。

他们随便开仓,用出去多少粮食,那就不好说了。

哪怕当地父母官确实想救人才开仓赈灾,但是他们把仓库的粮食都用掉了,那么就得重新添补进去,对国库来说是不小的压力了。

更别提是各地送粮食的地方,他们就需要不停运送过去填补上,人力物力的消耗相当大。

这也是不能随意开仓赈灾的缘故,不然当地父母官肆意妄为,给各地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和消耗了。

需要一个标准,而且是非常具体的标准来执行才可以。

四阿哥还得仔细琢磨一番,如今最重要的是找到这些当地父母官私下贩卖粮食的证据。

看老船夫的样子,他应该并不知道当地官吏贩卖粮食之事,实在无从下手了。

等到了地方下船后,四阿哥就带着叶珂和弘晖住进了一个早就收拾好的院子。

院子不算大,不过前头去的人已经仔细检查过,也放进去简单的家具。

能住人,却不如京城的府邸那么舒服了。

叶珂倒不介意,就是担心弘晖不适应。

只是弘晖适应得很好,身边带的侍从不多,他还自个照顾自己,丝毫没有一点为难的样子。

叶珂还挺惊讶的,弘晖就笑着答道:“额娘放心,阿玛曾说过儿子是阿哥,却不是废物。很多事可以不做,但是不能不会做。”

他含着金钥匙出生,这个身份确实可以过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

弘晖也能理所当然接受其他人的照顾,被丫鬟和小厮簇拥着伺候。

但是不等于他离开这些伺候的人之后,就什么都不会,跟废人一样。

叶珂不由惊讶,看来四阿哥在孩子的教育上,压根就不当他们是幼童来对待,反而态度像是面对一个成年人一样。

不是哄着或者说点好听的话,而是直接说道理,让他们实践去做。

比起其他小阿哥,四阿哥对弘晖就更为重视,早早就要求他能够独立自主。

弘晖也做得很好,非常严格要求自己。

叶珂看他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既是欢喜又欣慰,忍不住搂住他道:“弘晖真是个好孩子。”

弘晖脸颊红彤彤的,被四阿哥看了一眼,简单挣扎着离开叶珂的怀抱小声抱怨道:“额娘,儿子不是小孩子了,能独当一面了。”

叶珂笑眯眯道:“好,我知道了。”

虽然知道了,不过下次她还会这么做。

弘晖似乎能猜出叶珂的想法,心里又是无奈又是高兴。

四阿哥又看了他一眼,弘晖立刻坐直身。

弘晖还以为四阿哥看他,是因为刚才的举动太孩子气,于是小腰板挺得更直了。

殊不知四阿哥只是听见那古怪东西忽然出声:“新任务开启,培养孩子让其能独当一面。让弘晖出面打听和搜集当地官员私下贩卖粮食的证据,奖励6点。”

这个任务估计十分不容易,还可能有危险,所以奖励给得给任何时候都要高。

四阿哥其实心里隐隐也打算这次让弘晖出面去办此事,毕竟他这张脸不好说当地官员有没见过。

要有人见过,他微服出巡搜集证据的事就容易打草惊蛇。

弘晖年纪小,又没出过京城,在人前出现的机会也不多,不容易被人察觉出身份,还能让对方放低警惕。

四阿哥的思绪不过一瞬,考虑得却不少,这时候才开口道:“弘晖,查探当地官员私下贩卖粮食的事,需要你来办,愿意吗?”

弘晖吃惊之余立刻点头答应道:“阿玛,儿子愿意。”

叶珂愣住了:“爷,弘晖会不会太小了,只他一人出面,真能搜集到当地官员的证据吗?”

她想了想道:“不如这样,我陪着弘晖一起去?”

见四阿哥想拒绝,叶珂就解释道:“直接跟当地官员打交道是不太可能,就弘晖这个年纪,跟官员的夫人来往,没个大人领着也不好。”

她看着四阿哥,忽然笑笑道:“有我在,正好有个理由领着弘晖到处走。当地官员对我一个妇人和弘晖一个孩子不会多警惕,还能从后宅里打听出不少蛛丝马迹来。”

可别小看了妇人们,夫人外交也是相当厉害的。

夫人们之间的消息网,比外头那些男人之间的关系网也不会逊色多少。

只让弘晖一个人出去跟那些可能是豺狼一样的人打交道,叶珂还真不放心。

当然四阿哥绝不会让弘晖出危险,身边明里暗里都跟着不少侍卫在。

不过弘晖的年纪小,还太稚嫩了,又不好从夫人们那边下手,换做叶珂就要容易得多。

四阿哥听得叹气道:“要是我阻拦的话,你还是会偷偷去的,对吗?”

叶珂笑眯眯道:“爷最是懂我,而且能给爷帮上忙,这次出行我也不算白来了。”

“回头咱们一家三口一起立功了,皇上知道后,给的赏赐会不会也多一些?”

这话把四阿哥逗笑了:“好吧,这事就让你和弘晖一起来。只是你们注意安全,一有不对劲就立刻撤退。你们身边我也会安排护卫,不管任何事,都不要到这些护卫的视线之外,知道了吗?”

叶珂和弘晖点头,弘晖还保证道:“阿玛放心,儿子会护着额娘的。”

这话听得叶珂心花怒放,又想搂住弘晖,这次被这孩子灵巧躲过去了。

四阿哥就笑着道:“好,就看你们了。”

他们住进这个院子来,身份是富商的家眷。

四阿哥不能出面,对外叶珂就宣称千里迢迢是来寻丈夫的。

丈夫这次跟着护送货物的队伍进了山东之后却没了消息,他们就亲自过来了,准备一个县一个县问过去。

正好听说这边有不少商队经过,他们就赶紧过来了。

叶珂派人去衙门打听,给差役们的打赏相当大方,让差役都很愿意为这位富商夫人跑腿,到处帮忙打探消息,却是一无所获。

前阵子确实有带着货品的商人领着护卫经过,但是出了县就不知所踪。

衙门对此一无所获,毕竟不但人,连货物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没留下半点痕迹来。

不清楚究竟是不是这支失踪的商队,丈夫护送的货物是什么,这位富商夫人也不太了解的样子,就更不能确定失踪的商队是她丈夫的了。

她带着孩子千里寻夫,不少人都十分同情,愿意给上帮助,为了赏钱也愿意提供一点线索。

比如有一天早上在城门,有个脚夫见过这队人出城,领头的人十分着急的样子,但是领头人满脸胡子压根看不出年龄来,也就不清楚会不会是那位富商了。

比如有人在城门外五里外见过这支队伍,他们送的货物很重,地上留下很深的车辙。

零零碎碎的消息传来,当地官吏听说这位夫人带着孩子千里寻夫,也派人上门安抚一番,会尽力确认会不会是她的丈夫云云。

如果不是,也会跟周边县城打听一番,看有没其他商队的行踪。

跟夫人不好见面,她家孩子年纪不算大,规矩学得不错,说话很有条理也礼貌的样子,忧心忡忡来打听。

弘晖还请府衙的师爷到酒楼见面,彼此聊了几句。

上的都是酒楼最好的菜式和最好的酒水,师爷不知不觉在弘晖的恭维当中多喝了一些,打着酒嗝道:“小少爷还是不要继续打听了,不然会有危险的。”

他说的不多,哪怕醉酒只含糊提醒两句,也是看在弘晖是个懂礼貌又得体的孩子份上。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不是一般人,师爷也是想卖个好,又欣赏这样的孩子。

毕竟他家孩子跟弘晖差不多大,只是刚读书还贪玩的年纪,弘晖就如此独当一面了。

弘晖一怔,认真道谢后,派人送师爷回去。

他转头就去了屏风后边,四阿哥和叶珂都在,刚才的对话都听了进去。

师爷压根没察觉到屏风后边有人,叶珂也不会放心弘晖单独来见这位师爷,四阿哥索性更不放心叶珂,于是也跟着来了。

弘晖过去后道:“阿玛,额娘,这人含糊其辞,看来确实有猫腻。”

叶珂也点头道:“那商人和送货的队伍突然消失,显然当地官吏和这师爷都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之前她就琢磨着,当地究竟是怎么把粮食运送出去的。

如果运的多,必然会被人察觉得到。

这么久没被人发现,显然有不少帮手,这位失踪的商人说不定就是其中的帮手之一。

未必是主动愿意帮忙,而是被威胁,不得不帮了。

帮了之后未免这人泄露秘密,就可能杀人灭口,一点痕迹都没留下,那很可能是府衙的人动的手脚。

但是灭口也该有血迹或者别的留下,一点都没有,仿佛人间蒸发,确实很蹊跷。

弘晖又道:“儿子派人跟那些差役私下打听过,哪怕是最贪财的人知道得也不多。显然当地官吏相当谨慎,就连这些差役都并不知情。”

“不过其中一个差役提供了一个消息,当地县令每个月都会去游湖。去的时候只带两个心腹,还让所有避退。船只四处有几重的帘子挡着,在岸上根本看不清里头有什么。”

“差役猜测是县令养了个外室,家中夫人彪悍不愿让人进门,这才会偷偷去湖上的船只私会了。”

叶珂忍不住看了弘晖一眼,这么小的孩子嘴里说着外室和私会的事,小脸还一本正经,实在有点违和了。

四阿哥看了她一眼就明白叶珂的心思,好笑道:“放心,这只是消息而已,能用的消息。”

“而且正因为弘晖是个年纪小的孩子,差役突然跟他说这个,你说他会不会害羞,而不愿意继续打听下去?”

叶珂一怔:“这差役是故意说出如此猜测,误导我们吗?”

弘晖点头附和道:“额娘,正是这样。要不是阿玛提醒,儿子就要被忽悠过去了。”

确实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听见这种传言肯定不好意思,也不会继续打听当地县令这个私事,而且这跟失踪案确实也毫无瓜葛。

叶珂满脸愕然,很快回过神来:“爷,这差役看来是参与进去,是知情人了,要是从这人作为突破点来下手……”

四阿哥笑笑道:“放心,已经派人去办了。”

这差役平日晚上有去酒馆痛饮的习惯,喝得醉醺醺,然后去隔壁花楼睡下,偶尔一两天不去府衙报道也不是什么事。

四阿哥已经私下打探过这差役的身份,是当地一个乡绅的儿子,原本没有去府衙当差的资格,却忽然就进去了。

这事也不算什么,毕竟当地塞点钱给县令,只是进去当差役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偏偏这府衙的差役出事的不少,经常会有人失踪,找到的时候却又是意外。

不是失足摔下楼,就是不留神掉进水里淹死了。

县令通通用意外来结案,还给死去差役的家属送去安葬的钱财,这些人倒是说县令的心肠不错,还知道体恤属下。

所以即便差役出意外的多,依旧源源不绝有新人加进去。

唯独这个差役在里头好几年都没出过意外,这就有点蹊跷了,确实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弘晖又提议道:“阿玛,那个师爷看来也能用,而且良心稍微有一点在。”

哪怕不多,起码有那么一点,就能打动了。

弘晖能看得出师爷对待他不同,还会提醒一两句。

他从四阿哥那边得到不少府衙里面那些人的资料,师爷家里的情况更是一目了然。

发妻从小体弱,成婚多年无所出,前些年才老来得子,岁数跟弘晖差不多大。

估计师爷看见弘晖就跟看见自己的儿子一样,才不忍心看他出事。

但是那么多人出事了,师爷无动于衷,他不是同伙,也该是助纣为虐的那个人。

四阿哥点头道:“确实,这师爷只怕是个知情人。”

弘晖抬头道:“阿玛,此人交给儿子来说服,如何?”

叶珂皱起眉头道:“你打算一个人去说服师爷吗?要这师爷家里有埋伏,那该如何是好?”

弘晖笑着道:“额娘放心,我会请阿玛提前去师爷家里检查一番,不会让自己置于危险之中的。”

四阿哥培养的一些人手也跟着来了,叶珂信不过弘晖这个孩子,却相信四阿哥绝不会让弘晖出意外。

她无奈道:“那你小心点,要能说服最好,实在不行,那就把人偷偷藏起来仔细审问好了。”

叶珂对这里的官吏深恶痛绝,觉得一把火将府衙烧了最好,这些人渣一个都没必要活着。

就是他们死的太痛快,背后如何运走这些粮食,如何变卖,想必肯定有很多同伙在,不揪出来的话就实在太便宜这些人了!

尤其当地官吏是朝廷任命,没有足够的证据,不能就地处决。

不然出回去京城,就要坏了四阿哥的名声,脏了他的手!

弘晖准备了一番,还带上了一本字帖,适合师爷的孩子来用。

这孩子正学字的年纪,十分喜欢读书,尤其喜爱书法。

收到弘晖送的礼物,孩子特别高兴,迫不及待就拿去书房临摹了起来。

师爷把弘晖请到花园里见面,看着四周没什么人在,他明白弘晖这次登门来肯定是为了上次自己酒后失言。

“我知道小少爷不是一般人家能养出来的,只是很多事我不能说,要是说了,我的妻子和孩子就无法活了。”

师爷满脸发愁和害怕,弘晖坐在椅子上,腰板很直,双腿刚刚能踩在地上。

只是这孩子个子不高,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身上的气势却是阅人无数的师爷无法忽略的。

“我可以许诺保护你的妻儿,只要你能说出知道的事。时间拖得越久越麻烦,趁着我还没改变主意,你要答应了也好。不答应的话,其实你心里也明白,能护住你妻儿的时间也不多了。”

弘晖的话让师爷脸色一变:“不会的,已经快两年了都没被发现,这次也……”

师爷说到这里,愕然看向对面的弘晖,顿时明白以前没被发现,这不就是被发现了,这孩子才会出现还上门来说服自己吗?

“小少爷能确定吗?真的能护住我的妻儿?”

弘晖点头道:“可以,我能用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做保证。”

这话一出,师爷腿一软,差点摔下椅子。

弘晖不觉得自己语出惊人,笑眯眯道:“师爷坐稳了,被人看见发现的话,那我就真的护不住你的妻儿了。”

师爷深吸了一口气,这才恢复了平日的神色,低头自顾自斟茶道:“没想到,真是没想到,不知道贵人……是哪一位的孩子?”

看弘晖的岁数,该是哪位阿哥的儿子。

弘晖用手指沾了茶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四”字。

师爷看见后,伸手直接抹掉桌上的字,立刻下定决心道:“好,东西我早就准备好了,就在书房的抽屉暗格里面。”

他带着弘晖去书房,见自家儿子正埋头练字,只打发他出去,然后从暗格里拿出一册账本来。

这账本边角卷起,应该时常翻阅,却保存得不错,用油纸小心包着,外面还做了遮掩,看着像是游记一样。

师爷把账本郑重交给弘晖,又拿出另外一个锦盒,里面放了手串,算是遮掩一番。

毕竟弘晖带着礼物上门来,他怎么都要回礼才是,不然弘晖空手离开反而惹人注目。

弘晖顺利带回账本,四阿哥一看就明白是县令这两年私下贩卖粮食的账单。

每卖一笔,师爷都会记下来。

时间,数量,分几次送出去都写得清清楚楚。

叶珂想到这师爷是知情人,却没料到他竟然早就留了一手,把每一笔贩卖粮食都记录下来,完全可以作为最大的罪证!

“他这是跟县令过不去才留一手,还是担心县令会杀人灭口所以才留了这个账本?”

“而且他这么直接就把账本拿出来,会不会有猫腻?”

不怪叶珂想那么多,毕竟这两年山东旱灾后,过来的钦差不止一个两个,但是师爷从来没拿出这个账本,怎么见过弘晖后就立刻交出来了?

弘晖虽然在叶珂心里是人见人爱,但是师爷这么爽快的态度依旧让她困惑。

弘晖在旁边听见后就笑着道:“额娘,因为阿玛一向铁面无私,为人正直。证据在他手上,就绝不会被埋没。”

交给钦差,他们很可能跟县令是一伙的,未必不会帮着隐瞒此事。

师爷要交出账本,他和妻儿都会有生命危险。

如果交给别的阿哥,师爷可能也会犹豫这些阿哥会不会对此事关心,会不会不想让皇上不高兴,索性也报喜不报忧,把此事瞒下。

但是面对四阿哥的话,师爷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毕竟四阿哥素来刚直不阿,之前去赈灾的时候把灾民安排得极好。

不是只给钱给粮食,而是让灾民确确实实能回到家乡,路上安全,回去后也不至于被人抢了粮食和银钱,还能好好继续重新生活。

每个举措实施起来都是确切有用,是四阿哥再三思虑过的。

面对灾民都能如此用心,并不是为了随便交差。

对不平之事,四阿哥也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谏言,铁面无私的名声早就传开去。

有人说他不近人情,不如八阿哥那么好说话。

有人说他爱多管闲事,什么事都爱掺和一手,还毫不留情。

但是师爷心里很明白,证据交给四阿哥就安全了,必然能送到皇帝手中。

而他的妻儿也能平安无事,因为四阿哥最重承诺!

叶珂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师爷一听是爷,就把账本交得如此痛快。不过账本上面并没有交易之人的名单,看来县令对师爷还是有所防备。”

四阿哥点头道:“哪怕没有名单,查起来还是要容易得多。这么多的粮食哪怕分批送出去,也不是少数目,那段时日必然有商队来去,查一查就知道是谁了。”

哪怕县令为了混淆视听,这些商队未必都做交易,也可能只是叫过来做别的买卖,却是个不错的线索。

果真很快就打听到几个商队来往次数颇多,除了失踪的那一队人,另外还有两队。

说是商队,四阿哥写信给九阿哥询问的时候,却从来没听说过。

能吃下这么多粮食的商人必然不可能是无名之辈,但奇怪的是其他地方的商人也没有谁接到过大宗的粮食买卖。

运送出去那么多粮食,又消失在什么地方去了?

四阿哥写折子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去京城给康熙,另外把账本誊抄了一份作为备用,好追寻粮食的下落。

康熙的回复非常快,另外还送来调令,让四阿哥能调动周边的士兵,拿下了当地官吏。

四阿哥还在那个商队失踪地方附近查探到有人居住的痕迹,很快发现山顶有个山贼窝。

最有趣的是,那个所谓消失的商队其实就是山贼假扮的。

他们伪装成商队,在半路的时候被人怀疑,就立刻用了金蝉脱壳的办法,把粮食送到山上藏起来,人也换了装扮分散逃开。

这就让人误以为商队是不是遭遇不测,然后彻底失踪了。

因为找不到线索,最后府衙不了了之,其他人只觉得这附近诡异得很,更是不敢靠近。

这就中了山贼的下怀,他们就能安全藏匿在山上,这些粮食还能为他们所用,哪怕几个月不下山都不愁吃喝了。

另外两个商队也是山贼伪装,帮着县令把粮食拆开送别处去卖,换成银钱。

县令不能随意离开,又不能亲自做,只能让心腹勾结这些山贼,好帮他把粮食运送出去换钱。

虽说山贼会私吞一部分粮食,但是他们的人手更多,能分散各地零星去卖粮食,丝毫不引人注意。

如此化整为零来消化掉这些庞大的粮食数量,也难怪两年下来根本无人能发现了。

县令得了这个好买卖自然不会透露出去,山贼有了这个营生更是会保守秘密,算得上狼狈为奸。

四阿哥另外派人把师爷和家眷都保护起来,送去了一个安全的地方,毕竟他是个重要的证人了。

叶珂也终于明白师爷为何那么害怕了,毕竟县令的帮手是杀人不眨眼的山贼,根本毫无人性可言。

他哪怕不想做同伙,为了家人的性命着想也不能不做。

被拉入伙,上了贼船,师爷也不可能全身而退,只能为县令卖命。

师爷哪怕戴罪立功,只怕最后也要被判罪,死罪要是免了,却活罪难逃,想必还得流放千里。

但是对师爷来说,这却是个解脱,让他终于不用跟县令继续做这种糟心事了,眼睁睁看着百姓们继续因为县令故意拖延开仓赈灾而饿死。

康熙派来的士兵冲上山,把山贼也一窝端了,只留下两个领头作为证人押送回京。

事情一解决,叶珂也听到了系统的播报:“新任务已完成,弘晖独当一面获得账本,查明赈灾粮食失踪案,奖励6点。”

这奖励真是大手笔,叶珂愉快地加到弘晖的运气上。

如此一来,弘晖的运气终于突破了及格线,到达了尚可的地步。

叶珂还以为这事算是彻底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康熙重新派来新的县令,再好好开仓赈灾,安置好灾民。

她就见四阿哥还在埋头写折子,希望能修正开仓赈灾的规矩。

他这些天都在琢磨这个问题,要如何具体起来,让当地官吏能够按照规矩办事。

既不会过早开仓,也不会能够故意拖延。

最后四阿哥想到的,就是一个比例。

受灾的范围通常很大,包括了许多个县。

县令就需要统计当地受灾的田地和灾民的人数,要是占了当地总数的一半,就能够开仓。

如果没占到一半,那就不能开,需要上面特许才行。

虽说是一刀切,没达到半数甚至很接近都不能开仓,却比如今这样受灾的人已经达到八成,还要苦苦等待开仓的允许下来要好得多了。

还可能被当地官吏拖上一段时间,原本能活下来的人都因此被拖死了。

人是劳动力,当地的人口骤然变少,田地荒废,无人耕种,当地就会变得萧条起来。

所以人很重要,就不能随意让人口骤然减少。

如果当地官吏没遵循这个规矩,让人口大幅度减少,哪怕赈灾的手段上没什么问题,也该问责才是。

四阿哥写的折子再次送到康熙手里,康熙召见内阁大臣来商讨此事。

内阁大臣有赞成的,也有质疑的。

毕竟这个比例还是有操作的空间,多点少点,当地官吏肯定能不做就不做。

至于惩戒这个,当地人口的比例也是多点少点,就不好定罪了。

也总不能当地官员在努力赈灾,却因为多死了两三个人,超过了比例就要治罪,这就让底下官员心寒,救灾更不会积极为之了。

康熙听后就笑道:“老四这个法子不过是划出一条线来,给当地官员一个准则,不会长时间犹豫或者故意拖延时间来开仓赈灾。”

“但是只有这么个准则,对想救灾的人是一件好事,他们也能自主决定。对不愿意赈灾的人来说,还有可控的余地。”

听到这里,有质疑的大臣以为康熙是赞同他们,这是不打算接受四阿哥的意见。

他们正要继续开口商讨此事,却听康熙接着说道:“老四的手法还是太温和了一点,给了这些故意之人一个机会。要是他们愿意救灾就算了,如果他们依旧故意拖延到死线上……”

他嘴角缓缓上扬,却让在场的人只觉得浑身一冷。

“很简单,这样的人拖出来杀鸡儆猴就行。多来几个,对其他人也足够警示。”

言下之意,四阿哥出了这个规则给了最后一次机会。

这些人还是不珍惜,非要找死,康熙绝对会成全他们!

内阁大臣面面相觑,低头道:“皇上英明。”

于是这法子在内阁全员通过,立刻对外发布,派人快马加鞭告知各地的府衙。

康熙在御书房里忍不住跟李德全抱怨道:“老四这孩子,朕让他去山东原本是散心来着,没想到他过去后又办了这么一件大差事。”

看四阿哥上折子的频率,大概率就是到处打探消息,搜集证据,把贼人都抓住不放过任何一个,另外还帮新县令开仓赈灾,安抚当地百姓。

甚至他还想了办法解决开仓赈灾迟缓的问题,只怕每天都琢磨着这事,压根就没心思出去游玩散心了。

康熙看了四阿哥派人送来的新折子,这次是为那位郑县令求情,希望让他戴罪立功。

四阿哥不止是简单求情几句,希望康熙开恩,而是搜集了郑县令在当地的口碑。

这位县令是一位难得清廉的官吏,因为出身贫寒,对百姓更是感同身受,才会忍不住开仓赈灾救人。

救过的百姓都联名为郑县令求情,还送来万民伞。

很多百姓压根不识字,就只能按手印。

大大小小的手印遍布万民伞,还有只会一点字的人歪歪扭扭的字,每个字都不一样,却努力写得端正,看出他们的用心来。

四阿哥甚至还列举了这两年来,郑县令到当地后解决的案件。

有些只是琐事,却处理得公平公正。

四阿哥另外还派人去当地开仓看过粮食,数目都能对得上,都是新粮,没有被调换过。

有些地方的粮仓虽然粮食还在,却可能有一半甚至更多的陈米,故意把新米换掉去卖。

留下了陈米,以后也能开仓赈灾,毕竟只说仓储不够严谨大米才陈旧得快,勉强也能糊弄过去。

康熙看完折子,都忍不住想叹气了。

李德全还以为自家主子看过折子,觉得四阿哥管得实在太多了。

他只是去山东巡视赈灾的情况,如今抓了当地一个私下贩卖粮食的县令不够,连带把附近的山贼一窝端,想出解决开仓的问题,甚至还要给之前擅自开仓的县令求情。

四阿哥这也太忙了,管得十分宽!

康熙见李德全低着头不敢吭声的样子就好笑道:“怎么,觉得朕这是恼了老四?”

李德全连忙称不敢,就见康熙再次叹息着摇头道:“老四这性子实在太较真了,对就对,错就错。错的抓起来了,对的人也想放了。”

他确实也是为康熙着想,品性好能力也可以的官员确实难得,就这么因为救人杀了,以后的官吏就绝不敢当这么个好人好官了。

毕竟当好官可能不长命,谁还乐意呢!

但是四阿哥如此,这折子被御史知道,只怕会说他管得太宽了,还想伸手到大理寺那边管官员问罪之事,想必很快弹劾他的折子就要在御书房里堆成山了。

四阿哥当然不在意这些,才会给康熙进言。

康熙却不能不在意,他想了想道:“难得老四夸人,那就派人去查一下这个小县令和他的上峰。要真没问题,那就把人降一级,罚俸禄一年,然后放回去。”

不过四阿哥必然是仔细查过,才敢上折子。

只是康熙也得派人重新查一遍,才能堵住满朝文武的嘴了。

另外康熙也派人写信送去给四阿哥,四阿哥收到后还担心是不是责备他太多管闲事了,指不定要训斥自己几句。

只是打开密信看了看,四阿哥的表情变得有点古怪。

叶珂在旁边也十分担忧,见四阿哥久久没开口就小声问道:“爷,皇上是生气了吗?”

四阿哥写折子的时候,叶珂也在旁边帮着磨墨,大概知道折子的内容。

他其实也清楚自己管得太多了,但是不管心里又过意不去,索性搜集好证据,条条写清楚,能不能成就看康熙的意思了。

四阿哥默默把手里的密信递给叶珂,她犹豫着接过来一看。

开头写了好几个地名,看着像是山东这边名胜景点的名字?

不对,康熙写来的密信,肯定更有深意!

会不会是暗号之类的,排列组合一下,会变成不一样的意思来?

叶珂把字组合了几下,感觉不太对,只好继续往下看。

然后发现,这还真是山东景色不错的地方。

康熙是给四阿哥推荐,让他带着老婆孩子去这里走走。

来都来了,说好让四阿哥带着家眷去游玩的,怎么能当地美景一个都不去,像话吗!

康熙还给弘晖布置了任务,看过后要写一篇文章,或者写一首诗,然后画一幅画也行。

反正总要做这三样之一,然后带回去给他。

这样一来,四阿哥想不去都不行了,不然让弘晖交什么?

他总不能凭空想象,也想不出来吧!

叶珂抿着唇忍不住笑了:“看来皇上是让爷放下手里头的差事,好好在山东游玩一番。”

四阿哥也是没想到,他之前预想了很多可能,愣是没想到会是这样。

只能说康熙不愧是康熙,这心思就不是其他人能猜得着的!

四阿哥想到手头的事确实解决得差不多了,就重新启程,沿着河流坐船带着弘晖和叶珂在各处走走。

在景色宜人之地多留两天,给弘晖作画或者欣赏的时间。

四阿哥也会带着弘晖在当地市集走动,看看当地物价如何,又指点一二,让弘晖对此心里有数。

尤其是粮价,要是特别高,必然是有人故意把大部分粮食存起来,只少量往外卖,推高了价格。

这时候四阿哥就会让苏培盛派人去当地府衙走一趟,县令无作为,就会往上一级的府衙递消息。

没人处理,那就继续往上。

都没人理会,很好,四阿哥暗搓搓写折子送回京城去打小报告!

等他们终于游览了一番,准备坐船回京的时候。

山东的粮价十分稳定,各地官员的作风也为之一正。

不正也不行,四阿哥这神出鬼没,什么时候就溜进当地来发现问题,当地官员要没做好就惨了。

当地官员要是暗地里使坏,那下场就更惨了,乌纱帽保不住,连脑袋也得丢。

等四阿哥带着家眷终于回到京城的消息传来,当地官员才算是齐齐松了一口气!,新m..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开,老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会打不开的,请牢记:,,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误惹权臣:夫人如此多娇 香尸诡婿 神秘复苏:我为人世定鬼门 四合院:谁喊傻柱弄死谁 枕上娇 在大理寺验尸的日子 芙蓉帐中娇 王妃又美又会撩,上位全靠茶艺高 养儿防老?黏妻娇王带娃苦苦熬! 万人之上,病秧子继后欲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