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不知道最近是不是五娃想整事了, 成天想着烧这烧那的。
胡瑶伸手把五娃的小手给拉住,摁了回来。
“都收拾好了。”余老太太拿了两个大包,还有一个箱子。
余妹妹从胡瑶这离开的时候, 带的全是吃的, 用的东西根本没带。
而且余家在镇上, 向家在刘家村, 余家有好几辆自行车, 一会儿就能到。
整得就跟搬家似的, 胡瑶刚想到这, 就听着余老太太来了一句“女在不中留哇”。
胡瑶:自家娃子多,余妹妹只是为了玩儿, 根本没有别的。
虽然二娃平时显得好像色眯眯的, 但是多叫几声“妹妹”,而大部分情况他都在整他的药锅子。
不过胡瑶又想到个事,
“婶儿,我家后院儿有几个大缸, 里面一直养着鱼, 现在鱼又大又肥的,你要是有空,可……”
“有空。”余老太太想都不想,从旁边拿起俩菜篮了,就要跟着一块走。
“奶奶。”余妹妹高兴地拉住了余老太太的手。
把二娃叫过来要出发回去的时候,余老大夫不仅没跟着去,还很随意地摆了摆手。
“去吧去吧, 我有空就过去转转。”
上次余老太太他们接余妹妹的时候,走得太急,一些东西胡瑶没来得及给拿。
然后她是顺手就从余家院子里拿了两个空的筐, 放在了牛车上。
“拿这个装甚呢?”
“婶儿,给你们装点炭,我那个炭块大,你拿回去敲碎了,特别耐烧。”
余妹妹在一旁还给鼓吹着,
“特别的暖和。”
余家确实稍稍有点凉,毕竟他们这边要比京都冷好多。屋里要是冷了,身体容易受影响。
而余老太太脸上可全是惊喜,还有点不敢相信。
“真的?”
胡瑶点点头,“我家里满满一屋子炭,随便烧。”
现在庞团长正拄着拐杖,站在放炭屋子的门口,看着亮得发光的黑色的大方块,正指挥着彭小兴给敲碎。
“这个炭怎么这么耐烧?”
彭小兴敲碎了几块炭后,才站起了身。
“听说叫什么精炭,一小块等于咱们平时的一大块,不仅耐烧还火力旺。”
庞团长点点头,不过他已经习惯向家总这样了。
“上次你运回去的就是这个吧?”
随后庞团长低声地说,“你舍得离开这里么?”
彭小兴稍微想了想,然后说了老实话。
“其实我觉得在海上吧,更刺激。”
然后彭小兴从嘴里掏出一样东西来,在庞团长眼前晃了晃。
“这个叫淹不死,真的团长,你要是有空,我带你到海里玩一玩。”
“噢,天呢,我能在鲨鱼和鲸鱼肚皮底下来回游。”
彭小兴同样是压低了声音,而语调里还带着一股兴奋劲。
“团长,要不然你跟我一块去一趟,我带你见识见识。”
庞团长伸手在彭小兴肩膀上拍了拍,
“好好干吧,是非常有前途的。”
“我觉得也是。”
庞团长又看了看满屋子炭,“我的脚也差不多都要好了,今天就准备回去。你帮我弄些吃的,还有炭。”
之前彭小兴拉回来的炭,都被庞团长分下去了。然后现在才想起来,自己家里还没烧的。
“今天太晚了,团长,明天一早我送你回去。”
彭小兴脸上带着点坏笑。
“那几个小娃子,现在都不吃鱼了,在海上的时候大概是吃多了。”
“你的意思是要把鱼都拉走了?”
其实庞团长之前还拉过一大缸鱼,不过没养活,全死了。
而且要把鱼养肥了吃,庞团长手下的那些臭小子,根本等不急的。
“我看这样吧,别明天了,你现在赶紧去把那些肥鱼给抓出来,还有再去后院儿挖点儿玉米。抓几只兔子,我先带回去让食堂给大家伙改善几顿。”
彭小兴想想也是,庞团长媳妇已经先回去收拾屋子了,胡瑶给带的都是干货。
“我给婶儿再摘一些菜,我看还有两颗西瓜也熟了。”
“行。”彭小兴从部队开过来的大卡车也在后院停着呢,没一会儿就把东西都收拾好了。
又让胡大哥帮忙的,把炭多搬了一些。
在捞鱼的时候,看着大缸里挤得满满的大肥鱼时,彭小兴还专门又问了胡大哥。
“留几条给胡二嫂和孩子们吃,咱这地方吃鱼很难的。”
不过却被胡大哥拒绝了,胡大哥摇了摇头,又是很随意地摆摆手。
“都要挤得翻肚皮了,再不把大个的都捞了,小的长不起来。”
尤其是这几天,这些鱼长的速度特别的快。
于是彭小兴把大肥鱼和稍大的,全都给抓走了。而且在掰玉米的时候,为了表示不客气,基本把长起来的大玉米棒子都给掰走了。
“掰吧掰吧,最近都长得快。”胡大哥对自家的菜长得快得离谱,都习惯了。
彭小兴拉着一大堆东西,把庞团长的东西都给收拾好,这才开着大车离开了。
几乎是前后脚,他刚走了,胡瑶带着余家的人,回来了。
“鱼呢?”胡瑶看到几个大缸里全是小鱼时,立即傻眼了,她带余老太太来就是抓鱼的。
三娃也过来伸脖子看了看,然后摇了摇头。
“妈妈,我可没吃,我和小五现在不怎么爱吃鱼了。”
在海上的时候天天吃天天吃,差不多把一辈子想吃鱼的那点念想,都给吃没了。
“彭小兴和他的大车都没在,应该是他拉走了吧。”大娃也伸脖子看了一眼都是小于半寸的小鱼儿,微微地摇头。
三娃马上想到他昨天吃的东西,
“妈妈,掰些嫩玉米,煮着吃,甜甜的。”
胡瑶想也行,现在没几个人舍得掰嫩玉米煮着吃的。
可是等转过身往种玉米那个菜棚子那过去一看,哪还有什么玉米棒子,全是刚长起来的小穗。
五娃伸出两只小手还摸了几把穗儿,“好软哟。”
再一琢磨,早上还看到有俩颗超大的西瓜。
然后就看到三娃跑了过来,冲她摇摇头。
“妈妈,我去看了,好些长好的菜和那两颗最大的瓜,都没了。”
胡瑶:这可咋办
把人家人都弄来了,家里东西却被人先下手了。
“大螃蟹?”五娃歪着小脑袋,给提了个好的意见。
胡瑶又问三娃,“我得想想,还有什么能拿的。”
之前在海边自个儿晾的海蜇海带,还有熏腊肉,前几天刚杀的牛还有几块。
不过想到余老大夫也是真爱吃,就假装去凉房给装东西,从系统的仓库里,放出了一大盆活螃蟹。
“各个都活着,回家上锅蒸着吃吧。”
有个三十来只,胡瑶都一股脑给带了网兜里了。
又摘了一些能摘的菜,凑了半篮子,没摘到西瓜,倒摘到几个正好的香瓜。
三娃还在一大堆的绿叶下头,发现一颗长得超大的冬瓜,得有个两米多长。
皮是深绿的,一直藏在叶子下面,要不是三娃发现,过段时间准得慢慢地又烂在泥里了。
胡瑶比划着给切了四分之一,都放在了牛车上,还有两筐炭。
晚上胡瑶他们也要吃冬瓜,小虾仁炖冬瓜汤,放了几块大骨头熬的底汤。
这样的汤很营养的,给胡二嫂送饭,也是好饭。
吴芯又拌了点土豆黄瓜,蒸了大米饭。
是一顿很丰盛的晚餐的了,余老太太吃了饭,才坐牛车离开的。
不过离开时候,笑眯眯地朝胡瑶点点头。
“你家的日子就跟神仙过的似的,我家妹妹就麻烦你喽。”
家里的娃闹腾,胡瑶都习惯了。
同行的还有文小仙文小雯姐妹俩,尤其是文小雯,天天跟着文小仙疯,都把亲妈扔到爪哇国去了。
一听说刘小惠想她,这才想起来自个儿还有个妈呢。
胡瑶给她姐俩收拾收拾东西,让大娃给一块顺道送过去。
而就看着满满一牛车的人和东西渐渐离开时,胡瑶竟然生出了一点欣慰。
一旁的二娃也跟着站一块呢,伸长脖子看了一会儿,忽然说道,
“刚才余奶奶其实想说,咱们这种神仙日子过出来的,以后都能成仙了吧。”
胡瑶扫了他一眼,“什么仙,能饿不死已经是好运气了。”
“妈妈,谁也没你运气好。”四娃的彩虹屁立即紧嘴。
五娃又想点头,突然伸长脖子朝一个方向看过去。
胡瑶抱着她,差点没抱住了。
“妈妈,那个。”五娃伸手指着远处一个房子那。
胡瑶看了看,“那不是刘二妞跟她妈住的嘛,咋了?”
“这个。”五娃伸出了一根手指头,然后眦了下牙。
原来是向婆子,胡瑶立即转过身,让二娃把院儿门关上。
“你爸过几天就回来了,他到时候会去算帐的。”
“嗯。”跟在胡瑶旁边的余妹妹,答得声音超大。
“爸爸真辛苦。”
胡瑶低头看了眼余妹妹,心说幸好你亲爸没听着,要不然绝对伤心。
其实也差不厘,大娃三娃先把晚饭送到了医院,然后又把文小仙文小雯姐妹俩送去了白老头那边,最后才把余老太太和一大堆东西送回家。
大娃和三娃正帮着搬东西呢,就听着一个男人大叫着冲进了家。
“妹妹,看爸爸给你买什么了?”
大娃三娃都朝他手上看过去,是个秃了头的布娃娃,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三娃轻轻地摇头,低声地嘀咕,“幸好没让妹妹看到。”
连他都觉着难看。
“呀,哪来的,做得满好的嘛。”余老太太把那个手工做的小布妹妹拿起来看了看,然后用手在秃头上摸了摸。
“我再给缝个帽子。”
可余大夫却马上把布娃子抢了过来,
“本来就是个小和尚,戴什么帽子。”
余家全是大夫,余妹妹爸爸在医院药房工作的。
“这么难看,你也好意思拿回来。”余老大夫从屋里出来了,立即看到一院子东西,马上就笑了。
“哎呀,亲家真的是太客气了。”
晚回来一会儿的白大夫,正想说几句的时候,就听到三娃在那嘀咕。
“妹妹就是嫌你家饭不好吃,而且没人陪她玩儿,所以才不乐意呆呢。”
余老大夫更高兴了,“对,她就你家呆着就成,等她啥时候想回来了,再回来看看。”
“我们有空也会看她的,也不远。”余老太太是怪不好意思的。
大娃和三娃放下东西转身驾着牛车就走了,而白大夫站在院子里就懵了。
她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问余老太太,
“妈,她没在家了?”
余老太太知道是说余妹妹,马上点点头。
“向家那边能玩儿好玩儿的多,她心早就野了。而且这次把她的那些书都给带上了,放心,成不了文盲。”
本来白大夫还想再联络联络母女感情的,都不给她机会。
余老太太也跟着叹气,“缘份吧,妹妹也是我一手带大的,以前身体不好的时候天天窝在我怀里,现跟着别人走,我心里的难受劲不比你少。”
“可你看她一看到向家那几个娃子,就坐不住了,她在家天天就往院外望。”
余老太太是比较能理解白大夫的心思,
“从生下来时候,我们就知道,她活不到长大的。现在身体越来越好了,离我们远了,说明跟我们没缘。你啊,也别想那么多,趁年轻,再生一个两个的。”
感觉就跟渡佛似的,自家孩子出家,从此与他们没缘,心里是哪哪都不得劲。
余老大夫早就看开了,“习惯就好了,而且也不只咱家一家。”
向家的娃子从5个变成10个,也不是无端变出来的。
看样子,跟着胡瑶不想回家的,应该都是了。
“那倒是。”余老太太对文小仙的印象最深了。
“长得叫个漂亮,之前我们到京都的时候,她腿正生病的,现在腿好了人也越水灵了。”
白大夫听着都新鲜死了,
“她哪来的,多大了,不上学?”
“不上呀,哪来的不知道,不过是胡瑶家老大订的娃娃亲。咱家妹妹不是跟老二订的嘛,这个叫文小仙的小姑娘是跟老大,怎么也得有个10岁了吧。”
“还是要上学。”白大夫是妇科大夫,而且跟余老大夫和余老太太一样,是高知份子。
“上学有啥用。”余老大夫的观念,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只说咱家妹妹,以前就想着她能好好活着。现在是身体好了,但不能对她要求也变了呀,她会写自个儿的名儿就够了。”
余老大夫瞪着自个儿大儿子和儿媳妇,
“你们想要培养个高才生,不还有妹妹的哥哥嘛。就像你妈说的,趁年轻,再生几个,想咋培养就咋培养,妹妹就这样了。”
余老太太又怕儿子儿媳妇不舒服,赶忙又说,
“向家有那个很有文化的亲戚来住着呢,说好要教他们学习的。”
“管那么多,吃饭。”余老大夫还没吃饭呢。
余老太太立即把一袋子大螃蟹提了起来,
“各个活,能吃好几次。真的是太难得了,我赶紧给你们蒸上吃,再喝点小酒。”
胡瑶这边还在陪着余妹妹跟五娃,根本想不到,余家又差点因为余妹妹跟着来的事,闹起来呢。
其实余老太太最明白,他们家这几个有文化的。是太有文化了,就拿白大夫的亲舅舅来说,还是有名的数学家呢。
这样家庭和背景的人,自然是对娃娃亲这种事有意见呢。
只不过是余老大夫压着,白大夫没有直接说明。
什么文盲不文盲,全是借口。
大家在吃螃蟹的时候,余老太太就把这事给挑明了,为的就是家里以后别为这种事再闹不愉快。
“娃娃亲的事,当初是我跟你爸主动提的,因为向家有药能治好咱家妹妹。人家总不能白拿药吧,肯定得给自己人使。”
“现在咱家妹妹的病治好了,一天比一天身体好了,你们心里不得劲了。那当初咋不反对,现在这样,是不是做事不地道。”
“胡瑶带娃子带的好,比你们强多了。以前咱家妹妹哪大声说话,看见生人都害羞。现在不仅敢大声说话,还会讲故事,和过去一样,依然是个规矩的好娃子。”
“这事就翻过去,以后不要再想了,妹妹是跟人家订了娃娃亲的,没听着他家最小的小五都叫咱家妹妹二嫂了,规矩着呢。”
要是胡瑶听了这话,要吐血的,这也能叫规矩?
都是五娃瞎叫的,而且五娃现在经常性的秃噜嘴,想叫啥说啥。
要说到规矩,还是余妹妹一直软萌萌的,坐在那也是挺着小后背,声音也是柔柔嫩嫩的。
五娃现在就跟个野丫头似的,还是个软骨头,小身子先靠着胡瑶,才跟余妹妹讨论的。
“二嫂,学习,学习,我最爱学习了。”
“嗯,我也爱。”
余妹妹确实是个读不少书的,而且在医药方面很有天赋。
平时二娃熬药的时候,顺便会教她的,其实她已经比同龄甚至比大她好多岁的孩子,甩了几条街了。
其实胡瑶没太明白,余家人咋都不问问余妹妹平时都干啥了。
“我喜欢玩儿。”余妹妹说。
“我跟奶奶说了,我最最喜欢玩啦。”
尤其是在海上的时候,只不过余妹妹都没有讲那么细。
人小心眼儿多,怕让别人知道胡瑶有条船,连自个儿亲奶奶都不告诉。
这时的五娃立即点头表示赞同,“我还会骂人。”
余妹妹不知道五娃骂过人,立即往她跟前挤了挤。
“小五,你要骂谁呢?”
“王八羔子。”五娃骂了一句。
“刚才看到的,骂她。”
五娃刚在院外看到了向家婆子,也不知道这个老东西又要干啥?
胡瑶瞅了五娃一眼,根本没阻拦,在她看来,是因为五娃正新鲜着呢,就跟玩大珍珠顶大螃蟹,几天新鲜就过去了。
“王八糕?”余妹妹用小手捂在了小嘴儿上,不知道咋洋,就觉着有一种不同的感觉。
“王八羔子。”
另一边正拿着一本书瞎瞅的四娃,忽然抬起头。
“二嫂,骂人不好。”
“嗯。”余妹妹的小脸忽然显得特别的认真,用小手捂在心口上。
“这舒服,好舒服呀。”
五娃张了张小嘴儿,把小手伸在了胡瑶的心口位置,冲着胡瑶来了句气死人的话,
“妈妈,神经病舒服不?”
胡瑶立即把她摆正,让她面对着余妹妹说。
“二嫂,神经病。”
余妹妹也跟着说了一句“神经病”后,又用小手在心口位置摸了摸。
“真舒服。”
现在胡瑶还不知道,五娃是一不小心,就把规矩可人的余妹妹给教坏了。
五娃这会儿小脸儿超级认真,
“爸爸说,徐大伯腿坏啦。”
“打他的坏蛋,都是王八。”
“哐叽”一声,推门进来的徐婉婉,手里的盆直接就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