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一百六十章 溯江而上

第一百六十章 溯江而上(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祭剑六百年,姑奶奶她重回人间 系统流主角的我加入聊天群 大梦诸天,我的能力能存档 逃荒路上,我挺孕肚怀揣无限物资 徒儿,下山祸害你未婚妻去吧 麻烦了,战神身份被老婆秘书撞破了! 玄幻:从神墓中走出来的强者 破产后遇见大明星 全网黑女配搞科研爆火了 仙魔:我靠加点肉身成圣

岛田翰还是不太服气的,但这种事他知道要跟踪很久,不是一蹴而就。

李谕不愿意搭理他,就让他继续关注吧。

后世很多商业项目其实也是要跟踪好久才能成,一连跟踪几年的也不是没有。现在的日本人又很轴,认准了的事是劝不动的。

多说一句,岛田翰这家伙在十来年后竟然因为盗卖日本国宝被发现,畏罪自杀了。

虽然死不足惜,但想想日本对国宝的保护程度,再看如今的清政府,两相对比简直是让人无语。

总之陆树藩终究还是不忍立刻把藏书卖掉,多少再撑一段时间,也给了李谕他们一点缓冲时间。

就算是25万银圆,核算一下也要接近18万两银子,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李谕对这批书其实很感兴趣。

如果以后能够兴办大学之类的学校,藏书是绝对的好东西。

宋版书又是国宝级别的存在,非常稀有。

到了二十一世纪,全国宋版书不过六七千册。

而且地方图书馆基本没有,如果有一两册就不得了。比如历史有上百年的山东图书馆,也仅藏5部宋版书;湖南图书馆多一点,有27部,估计身价在亿元以上。

而皕宋楼就有将近200部宋版书,如果用册来算,就是2700多册!

可想而知其珍贵程度!

况且除了200部宋版书,陆家藏书还有元代的一百多部,最多的则是十来万本明清刻本。

这是陆家上一任家主陆心源毕生心血,集合了好几家其他藏书楼而得。

历史上,1906年时张元济也找过刑部尚书兼学部大臣荣庆,也就是所谓“旗下三才子”中的一人,希望朝廷可以拨款购买皕宋楼藏书,作为京师大学堂图书馆之基础,然后建议最终未被采用。

看目前的形势,这些藏书陆树藩肯定是守不住了,都是国宝,无论如何,总比流落到日本人手里好多了。

岛田翰走后,陆树藩设宴招待了几人。

张元济向岛田翰介绍了李谕,陆树藩这才知道李谕竟然是这么厉害的角色。

陆树藩举杯道:“原来是当朝帝师,失敬失敬!”

好吧,在他眼里最重要的还是当朝帝师身份,而非李谕的科研成就。

然后陆树藩又问道:“先生出过洋,他们和咱到底有啥不同,为何先生不愿让日本人染指?”

李谕当然想说以后和日本之间那是血海深仇。不过对于现在而言,只是一场甲午战争,战火基本都是在海上。虽然发生了旅顺大惨桉,但日本非常坏,内田康哉早就买通了各路记者,除了少数几个英美国内的大媒体,其他大部分报纸基本就没有报道,而且日本一直对此百般掩饰。这件事差不多直到1935年左右才被孙宝田冒死查证得知。

就目前看,大家心中主要是因为输了一场战争就割让土地、大额赔款而感到愤恨,而且愤恨的主体主要还是指向了无能的清廷。

毕竟稍微研究研究就能发现这场战争本来就不应该输,那时候小日本海军真心不咋强。

后来的事陆树藩肯定不知道,而且他本人在1926年就过世了,看不到后来日本人多恶。

李谕只好说:“现在日俄关系紧张,原因显而易见就是两边觊觎东北,如果日本赢了,他们的胃口会越来越大,甚至想要吞掉全国。”

陆树藩根本不信:“虽然本人并没有去过沙俄,但也知道他们是西洋强国,日本一个东洋国家如何能赢?”

李谕说:“首先,不见得西洋国家都强;再者,东北距离日本太近,距离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则太远,二者单就这一点来说,日本优势是很明显的。”

张元济也讶道:“先生认为日本人会赢?”

李谕点点头,但毕竟是事前分析,只好委婉道:“很有可能。”

几人听了心中五味杂陈,一个曾经的小小倭国如今竟然崛起到这种地步。

李叔同说:“有机会我也要出国瞧瞧,到底为什么会成了今天这样子。”

饭后,为了显示几人的诚意以及财力,李谕和张元济、李叔同又合计拿出一万两银子作为定金,并签下了契约。

如果到时候陆树藩打定主意卖,就以总计25万银圆成交;如果生意转好,不再出售,则退回定金。

陆树藩对这个处理很满意,也算是给了他一点时间和回旋余地。

李谕他们也并不担心定金的事,因为陆树藩无论如何也是个举人,而且陆家在湖州还有这么大的家产。

陆树藩叹道:“本人不肖,无法保存先父所藏,如果可以,确不希望他们流失海外。”

陆家后来因为皕宋楼卖给日本人,被各界各种批评,他们自知理亏,从来没有还过嘴。

李谕说:“留在国内,会转至其他藏书楼或者图书馆,阁下如若想看,还是可以去看看的。”

陆树藩说:“或许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

湖州事毕,李谕要继续前往武昌,张元济和李叔同则返回上海。

李谕坐轮船沿着京杭运河到达长江后,再朔江而上。

好在现在内江航运公司的船都是轮船,动力足够,不然开上去真不容易。

汉口早在1861年就开埠,各国租界已经建立,与外界联系主要靠的就是内河航运。

一路上也要花几日,李谕抓紧时间赶出了生物学的入门讲义,内容倒是还满意,唯独可惜的是没有好的照片当插图。

湖广总督府衙门设在武昌,就在长江边上,今天武昌造船厂那。

码头离着也很近,隔江不远就是汉口租界区。

李谕下了船,直接前往总督府,路程也不远。

总督府当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

两个兵丁把门,看见李谕就拦住了。

“什么人?”兵丁问道。

李谕说:“本人李谕,受张大人请托,特来拜访。”

李谕拿出张之洞写的信,递过去,“你们看。”

可惜兵丁并不识字,拿着信有点为难,也不知道真假,好在这时候有个人走了过来。

兵丁道:“华大人,您来了。”

过来的是华世芳,他问道:“香帅在府上吗?”

兵丁道:“张大人在的,我给您通报一声。”

李谕连忙叫住那个兵丁:“哎哎哎,你连着给把我也通报一下,我叫李谕,别忘了!”

华世芳一惊:“你是哪个李谕?”

李谕摊摊手:“这名字很常见吗?”

华世芳竟然掏出了一本第一版《分形与混沌》,问道:“是这个李谕?”

李谕讶道:“你怎么会有这本书?是我写的,没想到国内会有第一版,我记得发行并不多。”

“我的天,”华世芳上下打量了一下李谕,“还真是你?”

李谕问道:“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华世芳说:“在下华世芳,字若溪,之前是自强学院数学教习。”

“原来是华先生,久仰久仰,在下李谕,字疏才。”李谕也自我介绍了一下。

华世芳是华蘅芳的弟弟,也是一名数学家,研究的领域主要是数学中的连分数。这是目前数学研究里的一个热门,后来大名鼎鼎的印度之子数学家拉马努金玩得最六的也是连分数。

也不知道为啥近代数学家怎么这么多姓华的,后来的华罗庚更出名,而且他们离着还挺近:华蘅芳是江苏无锡人,华罗庚则是江苏常州人,两市紧挨着。

华蘅芳在去年已经过世了,另一位与他早年在张之洞麾下共同搞科研的化学家徐寿先生也已过世。

“想不到会在这里见到你,”华世芳接着对兵丁说,“你们给香帅说一下,京师李谕到访,货真价实的!”

兵丁这才应允而去。

华世芳笑道:“先生不要见怪,香帅素爱懂西洋科学之人,给的待遇又高,许多冒牌的过来滥竽充数。”

李谕也笑道:“没关系,谨慎点正常,毕竟是总督府。”

张之洞属于不贪的那种人,而且是晚清时代有数的几个给庆亲王奕劻贺寿一分钱不送的。另一个不送礼的已经见过,就是如今京师大学堂校长、管学大臣张百熙。

不过维护官场花销依然很大,张之洞一年收入估计也就两万两左右。

作为对比,一个县令的年收入也要两万两,这还是比较清廉的知县,百姓都称好的那种。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真不是白说的。

因为清政府真的是腐烂贪腐到根上了,一个县令算上养廉银,正常收入差不多1500两,但根本不够花。因为每年养着一大家子、各种师爷,另外最大头的打点关系、请客送礼就要花一两万两。

至于钱从哪来,当然只能是可怜的、赤贫的百姓了。

张之洞和左宗棠属于非常清廉的,作为封疆大吏,比一个知县高了好多级,收入竟然一样,说明基本上只靠正常的养廉银和年薪而已,基本没有任何贪腐。

华世芳对李谕说:“我对先生真是说不上的敬佩,早就想见一面,也是我给香帅建议写信让先生来一趟武昌。”

然后他又端起那本《分形与混沌》:“从报上得到消息后,我就托人费了好大劲才搞来一本。这本书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简直是令人拍桉叫绝。”

李谕说:“能搞过来确实不容易,不过这本英文版中有一些词汇是我新创,可能看起来有一些吃力。”

华世芳点点头:“是啊,好多地方我研究了数遍才看懂,就是因为词汇问题。”

李谕说:“后续我会委托商务印书馆刊印一批中文版,先生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华世芳高兴道:“那真是太好了!现在有本数学书真是太难得。”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凛冬长夜 神医家丁 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丢乡下三年后,全家跪求我原谅 孽子夫君偏心假千金?王妃摆烂不争了 兵仙刘备,从徐州开始不败 无敌帅夫君 麋芳不投降:大哥别打了! 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