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洛郡,祭天台下。 刘辩看着迎接自己的曹操带来了十几个瑟瑟发抖,却身穿华服的人。 “辛苦了,孟德,这些全是吗?” “启禀陛下,这些只是上洛郡中盘剥百姓的贪官以及门阀。” 曹操拱手行礼,有些羞愧地回答道。 “此事与爱卿无关的,朕猜这些人大都是卖官鬻爵得来的位置,才急着想要回本,关将军将他们押到祭台下吧。” 刘辩看了几人一眼,心中丝毫没有怜悯之意,反倒本能地觉得有些厌恶。 “陛下明察,的确如陛下所言。” 刘辩闻言拍了拍曹操的肩头,随后将自己招商引资的事情告诉了曹操。 “孟德啊,朕知你执法如山,在世族介入各郡事务之后,还需要你巡查各处,担忧盘剥百姓之人,与当地租借土地的世族头人商议后,可自行处决。” “你可自行打造五色杖,算是朕御赐的,孟德此前可是凭此杖,杖杀蹇图的。” 刘辩笑着说道。 “多谢陛下隆恩,臣定当恪尽职守,只是陛下祭天之事……” 曹操欲言又止。 “爱卿直说无妨,你我君臣不在意那些的。” “陛下,臣想说,若是祭天无果,恐有失皇家威信啊。” 刘辩闻言,看着曹操的眼眸都为之一颤,心中暗叹,“好家伙,怪不得是大魏的奠基人!” “孟德,朕并不是来祭天的,而是来祭民的,你安排好传令骑士,讲朕所说,传告上洛军民。” “张让,今日朕所言,写成布告,传发诸郡。” 刘辩说罢,便在一种臣民的目光中走上了祭天大台。 知道走到祭台顶端,他挥手下望,祭台下人头攒动,乌泱泱一片。 “天道无常,国运有殇,今有大汉天子刘辩,欲为大汉国运,以祭苍天。” 刘辩身旁的祭司一边念着,一边端上一尊酒递给了刘辩。 刘辩接过酒,摆了摆手,将怀中的文书,递给了祭司,示意他等下照着文书念。 “今日,大汉天子,要祭的不是天,而是诸位我大汉的军民!” 刘辩说罢,将酒水洒下,抽出腰间天子剑直指苍天,“天道无常,但民心有常!” “朕以为,民如清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今日,朕便祭奠那些为我大汉死去的军民,他们或是死于黄巾之乱,或是死于诸侯野心,亦或是死于饥饿与疾病。” “朕,待大汉朝,像冤死军民,赔罪了!” 刘辩说完,转过身去,恭敬一拜。 这一拜让台下众军民皆发出一声惊呼。 “天灾朕无法阻拦,但人祸,朕可以!蝗虫食朕民之粮,朕便带头以蝗为粮!” “但朕以为,我大汉朝中还有比这蝗虫更可恶的东西,那便是台下这群贪官污吏!” “大家好好地看看他们!丰年在你们身上吸血,灾年便要吃你们的身上的肉,如此人害,怎能不除?” 刘辩说完,台下的民众中立刻爆发出一声惊呼,“杀贪官!还丰年!杀贪官!还丰年!” “今日,这贪官之血,便是朕的第一祭!杀!” 刘辩天子剑朝着台下一指,关羽立刻发令,十几名亲兵同时麾下手中长刀,十几颗人头瞬间滚落,腥红的鲜血留了满地。 “本地贪官已除,但朕治下并无乐土,今日便命校尉曹操为司州巡检,御赐五色棒,巡检各处,肃清吏治,凡我大汉百姓见曹巡检可不跪拜,不论身份,皆可告当地官长、世家,若查证属实,赏钱百贯!” 刘辩再次高声喊道,他的声音在玉玺中国运的加持下,清晰的传送到了每个人的耳中。 “陛下圣明!” 无数百姓尽皆跪倒在地,口诵恩德,他们虽然不指望刘辩能完全清理贪官污吏与地方上欺行霸市的乡绅,但刘辩给了他们一个朗朗乾坤的希望,而这是在灾祸下人们最渴望的东西。 “最后一祭!蝗灾未除,九州同悲,朕欲免除本地五成赋税,与大家共同抗灾,而且朕会颁布移民令,广收各地灾民,若在场的百姓在别的州府郡县有亲的,便叫他们回来吧!” “重新迁回司州的,朕免其三年赋税,更有本地世家协助开垦,租借耕牛农具,此外适龄儿童可入当地县学,成绩优异者可再入朕所建的鸿文学宫继续学习,朕也会从学宫中选取优秀人才填补官员空缺。” 刘辩说罢,静静地等待着台下的反馈。 “咱们农家的娃儿真的能读书吗?那不是世家大族的孩子才能去的地方吗?” 刘辩通过国运的强化,听了个大概,“大家放心,曹巡检不仅管理贪官污吏,若有人占用百姓入学名额,同样可以向曹巡检禀奏,一经查实,罚没家产,永不录用!” “叩谢陛下天恩,叩谢曹巡检!” 民众闻言,立刻拜了刘辩又拜曹操,若不是曹操在当地的清名,真的无法引起百姓如此共鸣。 “念!” 刘辩示意一旁的祭司读出文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尔食尔饮,民血民泪,政出怀仁,令行念慈,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朕仅以此言劝勉诸君,若有欺辱百姓者,使其情节轻重,或斩首流放,或夷三族。” “此三十二字劝言,当刻入各府衙郡县之门楣,以警后人!” “传旨诸郡,凡有灾民入境者,询其所往,以资钱粮,今日大祭结束。” 听着祭司读完,刘辩缓缓起身走下祭台。 周遭民众尽皆热泪盈眶,跪地拜服。 “诸位,我大汉子民敬天爱人,却绝不会靠天!想我先祖大禹,时逢大水,挖山同河,以解民苦,更有天生九日,羿射其八,我大汉子民从来靠的都是自己的双手,去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 “你们要知道,你们不光是在为自己种地,更是在为大汉,为你们的后世子孙,你们的每一份汗水都会让未来的幼芽开出更美的花朵!” 刘辩说罢,躬身对着万民行礼。“朕,拜托诸位了!” “陛下万年!大汉万年!” 一番感人肺腑的发言,引得刘辩身后的一众文武也眼眶湿润。 “咱们这陛下啊,总是语出惊人,却又无比正确,当真是古往今来第一人啊。” 王允看着刘辩的身影,不禁老泪纵横。 “哟,王司徒,你可是陛下的亲家啊,可不能御前失仪啊。”蔡邕取笑道。 “去!你不也是?你们家小蔡琰上赶着要去陛下宫里,咱们家貂蝉可是陛下早就选定了的。” 王司徒没好气的说了句。 “行了行了,有什么可争论的,陛下如此,你我今后皆可青史留名啊。” 蔡邕摆了摆手说道。 “你别说,咱们呐,本来也能留名,只不过那是被后背戳着脊梁骨的恶名,多亏如此陛下,你我才能转恶为善呐。” 王允拉着蔡邕的手,跟在了刘辩的身后。 一行文武以及亲军,在百姓的跪拜下离开了祭台,不由得腰杆都直了些。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