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小公子要不要一柄除邪剑,这除邪剑可是和狂仙剑一样,都为孤品,只是这件东西丢失了封盒,据说以前这柄剑的主人打造完成后就成仙了,真假与否咱也不知道。”
卖剑铺主开始推荐下一位买家。
“不过有点缺陷是,除邪箭囊也丢失了,和狂仙剑的完整保存不同,这柄剑威力时强时弱,很不稳定,但是虽然如此,除邪剑关于除邪方面却是不虚,他的威力无论大小,都能成功斩剑邪崇。”
罗睺听着也来了兴趣,将除邪剑柄握在手里。
“嗡嗡!”
有感应?
除邪剑在震动,难道是看上他了?
就连剑铺主人也一样,这样也行?
他不过是拿来两件祖辈用不上的两柄剑卖罢了,为了省点空间腾出一些地方,没想到居然还真巧碰上了。
罗睺开始灌入自己的气,除邪剑也不避讳,全部毫无保留吸收,本来的剑体被掩盖,成为一件纯黑色的除邪剑。
“除邪剑没有实体,因此斩在人的身上并不会受伤,只有遇到邪崇的时候才会有用,所以本店铺特送于小公子半柄剑胚装填,充当没有剑体的时候用。”
卖剑人推荐道,然后又送出一件没有剑柄的剑胚,剑胚上面有空隙,正好可以套在除邪剑上面。
罗睺使用了一下除邪剑,除邪剑的黑色剑体消失于无物。
拿出刚得到的剑胚与除邪剑装在一起,竟然还真有点看不出来是两种东西合二为一。
“你祖上是灵品家族吗?”
罗睺不经意的问道。
这样的东西没有点实力的家族不可能将这两个东西随意发卖,尤其是材质特殊的东西。
狂仙剑和除邪剑都非现在所能炼制出来的,有很强的时代局限性,首先材料方面他就没能看出来是什么。
“小公子说的不错,我确实是属于家族子弟,不过却是散品家族,仙道大劫期间祖辈死伤殆尽,很多物品寻不到主人,这两柄剑能遇到你们也算不错。”
店铺主人说道。
“这东西我买了,两件物品除邪剑和狂仙剑看情况应该一样,石竹草药给你。”
罗睺拿出从秘境中得到的东西交换,除邪剑和石竹草药两者虽然不能对比,但确实是可以交换。
石竹草药,用来宁心安神静气,效果非常好。
无论是在练气期,亦或者是金丹期,还是元婴期,即使到渡劫期这个草药都有得用。
只是石竹草药比较稀少,会培养的不多。
买完剑后,罗睺和罗呦离开这里。
罗呦背着由封盒保存的狂仙剑,箭袋挂在腰上,身高特别的凸显,明显现在不合适用这种不是很合体型的剑。
罗睺也背着自己的除邪剑,有了剑胎的安置,可以应对一些事情。
要不是罗呦想买,他估计是不会提前准备。
每件东西其实自己炼制比较好,用别人的武器,总会感觉不顺手,即使手中刚得到的除邪剑对他有感应共鸣。
“那剑家是不是前些年过得很不如意的炼器家族,我记得好像确实是有一个家族对得上,那家族估计被灭后,有很多人盯上了他家的东西,所以才会想到将这些剑卖给我们家族子弟。”
罗呦往回飞去学堂的方向,然后和旁边的罗睺说道。
“密卷宗历有记载,器冢三十九丙散品家族,所有在此筑存的人全体被灭,损失惨重,降仙宗收留了遗存的后裔,相应的其家资基业也被没收,成为宗主一派的东西。”
罗睺也知道那卖剑的是什么人。
能随便将两柄不凡的剑卖出,想必也是不想在宗主一派那里被收缴。
真正的好东西都在仅存活着的人身上,降仙宗宗主一派窥伺,但有其他三家九甲仙品家族在,没敢明目张胆从这些人身上掠夺。
可是虽然这样,宗主一派的人窥伺依然在,只是不那么明显罢了!
宗主一派不愿意以资源互换,实际上是想直接拿,根本不想和活着的人商量,实力在降仙宗仍然是个衡量的标准。
“他们卖给我们东西还好,以后估计宗主一派不敢找他们麻烦了。”
罗呦声音清亮,很确信道。
降仙宗里的风气不可能让宗主一派给搞坏,九甲仙品家族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三家九甲仙品家族需要各方面来衡量,其中家教和内在风气是特别注重的,要是降仙宗连风气都控制不好,三家彻底离开这里也不稀奇。
甚至更特殊点,将宗主一派赶出降仙宗也很有可能。
降仙宗本来就是一个临时组建的宗派,只是仙道大劫后三家懒得再分散,觉得正好有机会,三家九甲仙品家族多交流一下也好,所以才得以保存下了降仙宗。
降仙宗宗主一派当年起到的作用非常少,九甲仙品家族不愿意出面镇压仙道大劫,宗主一派没辙还是一样。
罗家记载里有很多关于降仙宗的事情,大事小事都有记载。
家族子弟回到族里可以将自己在降仙宗的所见所闻写下来,总体观上若是对降仙宗风气不满,掌权者的想法就有可能改变。
降仙宗也就很可能分崩离析,不再如前。
一家退出降仙宗,另外两家也不会继续待着,降仙宗懂得都清楚,与三家九甲仙品家族合作很好,不会出现被出卖等情况。
九甲家族不缺那些东西,和他们合作庇护程度也会增加,和宗主一派相比,器冢卖给谁都可以,就是不能予以宗主一派。
“别管这些了,学堂到了。”
罗睺和罗呦飞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到内门里的学堂位置,学堂离交界处很远,基本上靠走路,影都见不到。
学堂的周围覆盖很大,容纳千人不是问题。
氛围非常好,基本上是谁做谁的事,互不侵扰。
“朗朗仙道,乾乾万物。生道离兮,望死又还。生春复秋,古道难还……”
……
仙道歌涌现,朗朗声犹如进入了民间学堂,很多人聚集在课堂里,念诵着书卷的文字。
胡见君堂人满座,路人芊见望游参。
学子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