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一口答应帮方琴转正,宁妈立刻觉得亏了,表示她没有好处是不会动身的。 “你只要到了地方,立刻付你五百块。”都到这一步了,年轻人只能硬着头皮答应,都到这一步了,让魏明想想办法嘛。 “那我也去。”方琴一见,急了,转正我所欲也,金钱亦我所欲也。别人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到她这儿是必须两手都得抓。 年轻人以为事情办妥了,没想到宁家人还有事,拉拉杂杂一大堆,什么路费,服装费,孩子没人带的保姆费。本着能敲一笔是一笔的态度,认认真真跟年轻人一笔笔的算帐,你别说,一条条还挺是那么回事。 从未跟这样的人打过交道的公子哥,眼睛都开始发晕,但行百里者半九十,都到这一步了,断没有缩回去的道理。只能硬着头皮,一条条听他们掰扯,最后走的时候,眼前冒着金星,伸手只看得见五彩斑斓的黑。 傍晚时分,有人敲开了周晓红家的门。 “晓红,老家送来一点鸡蛋,我看着挺新鲜的,送几个过来给你婆婆吃。” 程英妈说话间,拿着一兜子鸡蛋进了周晓红家的门。 厂子那么大,各有各的分工,两家人以前完全不熟,也没什么交集。等英子一个人跑去平京,并且留下来,两家人才开始走动。 程英妈说是当自己那个不听话的闺女死了,但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她又不是那种重男轻女的魔怔人,怎么可能不挂心。 宁夏又是个懂事的,每回来信都会提到英子的近况,虽说知道他们肯定报喜不报忧,但有宁夏在边上照看着,程英妈总归能放点心。 周晓红心想,前几天才刚收到信,下一封可没这么快,难不成是有话想递给英子,让她写信的时候带几句?说话间,将程英妈让进屋里坐下。 推让半响收下鸡蛋,程英妈果然有话说。 “你姐姐家的事,你听说了没有?” 周晓红心中一凛,“她又作啥妖了。” 这话周晓红敢当着厂里上万人的面前说,厂里正常人的想法也一样,多好的姑娘啊,又好看又勤快,能写小说能考大学,就是命不好,生到了宁家。 但凡生到一个正常人家,这姑娘也不至于遭这么大的罪,反过来说一家子都得跟着姑娘沾光。 偏生在宁家,两败俱伤,姑娘从小遭罪,家里也没沾上光,都是自己的儿女,不晓得重男轻女的人脑子里到底是缺了点啥,才会变得如此魔怔。 程英妈了然,“可见是特意瞒着你,是方琴跟厂里请假,要请半个月的假。也不知道走了什么路子,厂里竟然答应了。这还不算完,她还回老家把一个表妹弄过来帮着照顾孩子。你说她能有什么事,要丢下奶娃子出门半个月,就算真有事,家里还有婆婆,怎么就得去乡下找个表妹上来。” 事事透着蹊跷,处处显得古怪,怎么想都不对劲。 方琴娘家在乡下,回娘家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婆家就在红星机械厂,公婆丈夫叔叔弟弟都在一处,还有什么地方值得她出去半个月,难得的是全家人还都不反对。 周晓红倒吸一口凉气,古怪,太古怪了。就她姐那个性子,儿媳妇丢下全家跑出去半个月,想也别想,根本不可能,除非有好处,还得是天大的好处。不对,还有古怪,找个人帮着看孩子,说明什么,说明她姐也得出门。 “他们婆媳俩一块出去半个月?”周晓红迟疑的说道。 程英妈重重点头,她也是这么猜的。这些中年妇女,可能不清楚国家大事,也不关心三百里外的人在吃什么喝什么,但对于自己眼前这一亩三分地里的事,那可是琢磨的明明白白。 小荷才露尖尖角,呵呵,水面之下的阴影已经无所遁形。 “还有啊,我听说,就搁方琴请假之前,有个小年轻天天往宁家跑,说的一口平京腔。” 周晓红一拍大腿,完蛋玩意儿,婆媳俩铁定是往平京找宁夏麻烦去了。 “到底是谁这么坏,远从平京过来找咱们宁夏的麻烦。”周晓红咬着一口牙,恨不得生嚼了这些人。 “要不然,问问宁夏,看她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程英妈也无从想像起大学里能得罪什么人? “我给宁夏拍电报。”周晓红千恩万谢送走程英妈。 孙婆婆一直安静的坐着,听了全程,此时才说话道:“晓红啊,宁夏如果有事,你得去平京一趟,给她撑腰。” 周晓红看着婆婆,她刚才就想到了这一辙,可是婆婆怎么办,她可不敢出远门。 “我不怕,我一个人在家待了这么多年,熟的很。你实在不放心,就拜托人每天来看我一回。” 孙婆婆极力想让儿媳妇去平京,她很喜欢宁夏这个丫头,虽然嘴不是那么的甜,也不会哄人,但事事贴心。 之前寄人篱下对她再贴心,仿佛都是应该的,可是之后不管是出版小说,还是考上大学,也一如即往的仔细,从不敷衍。她那时就知道,宁夏真的是个好孩子。 周晓红动了一下心,可是拜托给谁呢,说每天看一回她肯定不放心,除非有人能来住几天,可谁有这个时间。 “等我拍了电报,问问夏夏再说。” “嗯,大学真的读不成,也没关系,厂里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回来上班也一样。”如果有可能,孙婆婆更希望宁夏能够回来工作,不然被国家分配到天南地北的地方,隔那么老远,以后想见一面,都不容易,还谈什么给儿媳妇养老送终呢。 人老了,操的心可不少,孙婆婆在心里叹了口气,别人家都是孩子没出息发愁,他们家是孩子太有出息了,更发愁。 周晓红听了哭笑不得,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还能读不成就算了?她姐要是真的敢闹到这个地步,那姐妹都做不成了,以后就是死仇。 第二天一到办公室,就有人跟她说,“晓红,哪儿都别去,等着电话边上,刚才宁夏来电话了,说过半小时再打来。” 周晓红赶紧谢过,坐在电话机旁边,心里盘算着,办公室这么多人,一会儿要怎么说宁家的事。 半小时很快到了,宁夏的电话如约打过来。 “小姨,最近那边是不是有事?”她相信,文莉都能发现问题,小姨肯定也发现了,只不过还没找到机会告诉她,毕竟现在通信并不方便。 “对对,是有事。”小姨有一肚子话想说,但碍于周围这么多人,只能端着一点,委婉道:“他们应该是去平京。” “婆媳俩?”宁夏对他们很了解,宁家的男人再怎么一肚子坏水,在外头却是要面子的,敢做不敢当,甚至从来不承认自己家重男轻女。但女人不一样,只要有好处,关键时候滚地撒泼,样样干得出来。 “就是他们,请了半个月的假,听说是有个从你们那儿来的年轻人,上他们家说了几回话。”周晓红打哑迷般传递着消息,但那边宁夏一听就明白。 “我知道了,小姨保重身体,给婆婆带声好,我过年就回去了,没几个月。” “夏夏,要不要我……” “不要,小姨在家照顾好婆婆,不要担心我。”宁夏打断了小姨的话,孙婆婆身边根本不可能离人,她是不会让小姨过来的。再说小姨过来又怎么样,跟那两个扯头发揪脸皮的泼妇撕巴吗? 她是人家的女儿,出生在那个家,就是她的原罪,也合该她来承受这一切,而不是让小姨也跟着卷进来受难。 这年头市内电话还能找个地方打一打,但长途得去电信局,宁夏一大早就过来排队了,打完电话回去,正好看到校报出刊,顺手买了一份。 能翻到自己想找的内容,才又重新合上,塞到了挎包里。 “宁夏,正找你呢。”班长远远看到宁夏便跟她招手。 “快去辅导员那儿,有人找你。”宁夏的手在挎包上按了一下,心道这么快? 等去了辅导员的办公室,才知道是真有人找她。一个外表端庄秀美的年轻女士,可能也就三十出头,见到她起身伸出手,微笑道:“这就是我们的大作家,词曲作家宁夏同学吧。” 宁夏端着微笑,伸出手和对方相握,“我就是宁夏。” “这位是咱们市里文工团的赵如君同志,是团里的首席歌唱家。”辅导员帮忙介绍。 宁夏一脸疑惑的同时表示久仰,她实在不知道,什么风能把这样的人吹到她这儿来。 “你那首新歌,写的太好了,我有意翻唱,不知道宁夏同学有什么要求。”赵如君大方说出来意。 原来如此,宁夏微笑摆手,“您喜欢就再好不过,我也希望这首歌能有专业歌手演绎,才不负精彩。” 她能提什么要求,现在当然有版权这回事,但没人当回事,人家肯亲自来一趟,就已经算是给面子了。别说现在的环境,就是未来环境好了,词曲作者也赚不到多少钱。 赵如君很高兴,版权费没有,但奖学金可以有。 华国越是好大学,收费越低,当然这三年免费,但生活费还是要的。不过没关系,有各种各样的奖学金,有学校给钱的,也有企业给钱的,还有国外爱国华人华侨捐赠的。 可以这么说,只要你的成绩足够好,一分钱不带进了大学,也不会让你饿死。 各种奖学金,用各种名目发下来,足够一个学生,一心求学,不为生活发愁。但前提是,你的成绩足够好,能够考上最好的大学。 本来宁夏是觉得,自己稿费颇丰,不需要申请奖学金,万一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有人因为少了这一份奖学金而让生活陷入困顿,岂不是成了她的罪过。 结果现在,学校直接给她拔了一个企业的奖学金,真要收版权费,可能还不如奖学金来的多。 还是辅导员了解她,告诉她这是企业定向选择的奖学金,简单说就是企业挑人,她不要也不会给别人。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