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尹希再去跑步,依旧是和何文丽一起,她没有再遇过赵令闻,而两人的交情也没有好到会让赵令闻主动邀请她,因此两人没有再一起打过乒乓球。 与最开始慢跑两圈都气喘吁吁的跑步弱鸡相比,尹希现在的体能有了很大提升,已经可以脸不红气不喘地跑完两圈,有时候还能跑三圈了,速度也比以前快了许多。 自从体能提升,跑步对她而言,成为一件更加放松和快乐的事情。 就像学习,当真正开始把计划付诸于实践之后,努力就会换来进步,进步让人做题越来越顺手,整个人的自信心提高,对学习的热情也会水涨船高,赢得正向反馈。 很多时候,最最难的,就是一开始时破釜沉舟的勇气,敢不敢真的从此开始努力,而不是沉浸在无尽的犹豫和内耗中。 体能提升后,尹希感觉自己的大脑运转也越来越流畅,上学期的时候,她在长时间学习之后会感到疲惫,她知道那是用脑过度了。这学期却再也没有出现过那种感觉,在做题的时候,她一般都思路清晰,没有什么凝滞。 因为现在不像高一的时候,必须在短时间内追上所有课程,尹希周末也不再一味学习,她每个周六和周日傍晚去广场打乒乓球,每周用半天时间去图书馆看课外书。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人毕竟不是机器,不能用全部的时间来学习,经常从学习中抽离开来,才能更好地在学习的时候保持状态、提高效率。 期中考试,尹希的排名到了班级第10名,这对她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周围的同学都是从高一就认识的,大家看得到她的进步,但也知道她的进步是努力换来的,毕竟真的很少有不住宿的同学每晚晚自习都来学校的,周末也能经常看到她的身影。 有的同学羡慕她的进步,有的同学不以为意,觉得她太拼了,尹希都不以为意。 11月,一个更加劲爆的消息传来,尹希参加《花蕾》全国作文大赛获得了三等奖。 《花蕾》杂志在青少年中的市场占有率很高,可以说,高中生就几乎没有没看过这本杂志的,自然而然,这样一本杂志主办的全国性作文大赛,参赛者肯定如过江之鲫,竞争之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而尹希,竟然能从如云的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奖项! 虽然只是三等奖,但也已经非常难得了。 本来尹希得到获奖消息,并没有打算四处宣扬,她接到主办方的电话后,用了一点时间平复心情,又等到自己收到刊登了获奖作品的杂志,才把杂志带到学校里准备给何文丽看。 而这时,已经是12月了。 第二节课的课间时间最长,尹希从书包里取出杂志,正要过去何文丽的位子上,何文丽已经过来了。 尹希把杂志递给她,说:“这个月的新花蕾,给你看。” 何文丽接过杂志,笑嘻嘻地说:“尹希,你怎么也会买杂志了?” 尹希几乎不买书,都是借别人的和借图书馆的。 尹希说:“因为不用钱买。” 何文丽随手翻了一下杂志,以为尹希是借其他人的,并没有多问,把杂志一卷,说:“我们出去走走,看看绿色。” 尹希见她没有et到自己的意思,只好从她的手中抽出杂志,打开目录,指着其中的一行字说:“我的意思是,我得奖了,三等奖。” 尹希说话的声音不大,还颇有点不好意思,感觉自己很像一个向小伙伴炫耀最新赛车的小孩子。 何文丽顺着尹希的手指看过去,整个人却如慢动作一般定住了,上面的那行字是:《人与蜂》,作者:尹希(参赛作品三等奖)。 好一会,她反应过来,抬起头看着尹希,不可思议地喊起来:“尹希,你得奖了!” 她说话的声音太大,尽管现在是课间,但周围的同学还是被她吸引了过来,见状好奇地围过来,纷纷问两人怎么回事。 很快,全班都知道尹希得到了花蕾全国作文大赛三等奖。 而那本最新的《花蕾》,在何文丽迫不及待看完尹希的文章之后,就被其他同学拿走了。 同学说:“其他的文章你先别看了,让我们先看看尹希的获奖大作,瞻仰一下。” 本班同学看完之后,甚至还传到了隔壁班。 老师也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最高兴的是语文老师。她是一个和气的中年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平时和学生相处和睦,别人跟她确认这个消息的时候,她脸上的笑容很灿烂,却并没有居功,而是说:“尹希同学的语文确实还不错,不过和花蕾作文大赛获奖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种大赛还是看学生的写作灵性的……” 就连严厉的班主任,也和颜悦色地赞扬了尹希,她是这么说的:“尹希,恭喜你在全国作文大赛中得奖了,不过接下来不要骄傲,要把得奖的经验合理运用在作文中,争取保持较高的语文水平。” 学校里的同学老师都知道了,家里人自然不可能藏着捏着,尹父尹母对于《花蕾》没什么概念,但全国作文大赛还是懂的,他们难得没有以前那么低调,很快亲近的亲戚都知道了这件事。 周六下午,二姑来快餐店的时候,就提起了这件事。 二姑是上午九点多来的,这天恰好尹希晚起了些,来快餐店吃早餐的时间比平时晚,才刚好碰上。 二姑这次带来的是卷心菜和胡萝卜,胡萝卜看起来没有菜市场的卖相好,上面还带着泥。从萝卜缨子看,显然刚挖出来不久。 二姑父忙着去买东西,摩托车放下二姑在店门口就一溜烟走了,尹母连忙上前接过二姑手里的东西,一边让二姑进来坐,一边让尹希倒茶:“希希,二姑来了,赶紧倒杯茶给二姑喝。” 尹希刚吃完早餐,考虑是去图书馆看看课外书还是去教室学习一会,见二姑来了,知道自己一时半会是走不了,便应了一声,拿过旁边的茶壶,放了茶叶,倒入热水洗了洗茶叶,才开始泡第一壶茶。 此时店里来了两个客人,尹母在炉灶后面忙,尹父在她旁边帮下手,都没空招待二姑,二姑看着尹希洗杯子,问:“希希,今天没有去学校学习啊?” 她听说,尹希每个周末都去学校学习,非常勤奋。 尹希洗好杯子,放在在二姑前面,说:“有时候会去,也没有天天去。” 她估摸着茶应该泡好了,倒出来一杯,却发现颜色还有点淡,只能不好意思地说:“太淡了,二姑,等一会会好点。” 二姑不以为意,拿起杯子慢慢喝了一口,只当尹希刚刚说的话是谦虚,继续问:“期中考试考了第几名?” “班上第10名。”尹希说。 二姑满意地点点头,这下心里更加确认了,尹希真是一个乖得不能再乖的好孩子,默默努力,还不承认自己努力,但不努力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吗?他们整个尹家,尹希是第一个考入一中的孩子,现在在一中的班里也能排第10名,这孩子前程不可限量啊! 她感慨地说:“还是你爸管得严管得好啊!” 尹母那边,尹父打了一会下手就没什么可以忙的了,擦了擦手朝这边走过来,正好听到二姑说的话,笑着说:“小孩念书,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努力。” 脸上的笑容却藏也藏不住,在他心里,孩子确实要管得严才行。 二姑问:“尹希这成绩,以后考重点大学也有希望吧。” 期中考试之后开了家长会,尹父问过老师,据老师说,平均每个班能上重本的有十二三个,按这样的趋势,重本是很有希望的,不过眼下还是没有把话说满,保守道:“老师说,努力一把是有希望的。” 二姑欣慰地点点头,勉励尹希:“希希,你可要加把劲,成为我们尹家第一个考上重本的人。” 尹希没说什么,点点头。 尹母这时候也已经把两个客人的早餐端上去了,过来坐在旁边陪着二姑说话。 尹母给二姑杯中添茶,笑着说:“二姐,你好久没来,这段时间可忙?” 二姑说:“可不是,前段时间去了趟S市,娇娇年纪也不小了,别人介绍了个对象,不知道能不能成。” 尹母欠身往二姑的方向靠近了些,打探道:“是做什么的?” 二姑低声说:“是警察,28岁,说是在S市有房,相貌挺好。”说到这里,她停住了,看了尹母一眼继续说:“不过还没定下来,要看他们相处得怎么样。” 虽然这么说,二姑的脸上却始终带着笑意,看来对这个准姑爷很满意。 尹母自然领会了二姑的意思,她了解二姑,二姑这人喜欢听别人说好话,当下便说:“二姐,咱娇娇长得好看,工作也不差,是教师,一听起来两人就很配,我看啊这事能成!” 二姑笑着说:“不好说,不好说,看孩子缘分吧!” 两人拉了一会家常,二姑想到什么,眼神又落在尹希身上,说:“我前几天听玉兰说,希希在全国作文大赛得了奖?”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