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伯李伟原本是商人出身,最厉害的是钻营,对于朝堂弯弯道道一时难以厘清。 他不敢置信,他只想建座娘娘庙让他女儿如意,怎会引起缩减宫中用人? 当初三位阁老和杨监正虽有提及,他还以为事情搁置了。 户部尚书王国光管理国库,为银子不够花而愁白了头发,“陛下,臣以为杨监正所奏之事既能彰显陛下仁德,又能缩减宫中开支,一举多得。” 整个皇室都要靠国库养,能省一笔是一笔。 朱翊钧点头,问:“三位阁老以及其他人以为如何?” 本就是商议好的,不过是借此上朝机会宣布而已,能升到四品,这点眼力劲还是不缺的。 三位阁老中,高仪最会说话,也最愿意多说,“此施恩布德之举甚好,陛下初登宝座,正是向我大明臣民彰显帝王胸怀天下和仁德之际。陛下登基短短半年就让大明臣民知晓,如冯保此等贼人贼行必将严惩不贷;而有功之人,如宫中宦官、宫女在陛下庇佑下,必然能有一个好归宿。此正是赏罚分明,明刑弼教。” 高拱:“臣附议。” 张居正:“臣附议。” 三位阁老意见已明,武清伯李伟明白,论口才他不是这些科举出身人的对手,论圣意,他揣摩不定。 他抬眼看了下端坐在龙椅的外孙皇帝,龙威深不可测,不像一个才十岁的孩子,说话深沉有力,似有余韵,让人不敢轻易亵渎。 安静待在一旁,只当自己没有说过任何话。 但心里不由得埋怨起监正杨汝常,还以为他已经不再纠结星变了,结果今日不声不响上奏。 看来一开始便打算好了,事先同他连声招呼都不打了,踩着自己出风头。 朱翊钧:“众位既无反对,此事也不必再议,按照杨监正所奏去办。” 又看向殷朗和朱希孝,“此事便交给司礼监掌印殷朗和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负责。具体如何送出哪些人出宫,出宫后如何安置,务必万无一失。” 殷朗和朱希孝同时出言:“奴婢(臣)领旨。” 本就是内廷的事,交给司礼监和锦衣卫,其他人没有意见。 已经上朝快半个时辰,朱翊钧脸上没有丝毫不耐烦,十分亲和笑道:“众位爱卿,今日是朕第一次上朝,有什么想说的只管说出来。” 工科都给事中余懋学是新提拔上来的,素有为人刚直不阿之名。 在小皇帝万历登基时他远远见过一次,但今日却是第一次离得如此近。 这完全不是别人口中毫无主见、懦弱无能的幼童,也不是暴戾恣睢的无知君主。 看起来因重罚冯保,他不想落下个残暴的骂名,才有杨汝常揣摩圣意上奏之事。若是自己此时再锦上添花,皇上必然会对自己高看一眼吧。 他快速瞄了一下左右,见没有动静,强忍激动心情,站出来,“陛下,臣余懋学有事要奏。” 朱翊钧:“新上任的工科都给事中余懋学就是你?” “陛下,正是臣。” 皇上记性也太好了吧,他不是每天要背很多书吗。 朱翊钧微笑:“你有何事?” 余懋学:“臣所奏之事,与陛下有关。陛下初登宝座,举国同庆,不如大赦天下,让陛下圣恩恩及每个角落,天下臣民必然对陛下感恩戴德。” 一些低着头的官员心里十分懊恼,明明自己也想到了此处,但想着等下次上朝再上奏,以免有东施效颦嫌疑,结果被新来的抢先了。 大赦天下既是祖训也是各位心照不宣的惯例。 一是皇帝初登大位用以收买人心;二是稳定政.权。 朱翊钧收敛笑容,道:“余爱卿是认为缩减宫人之事不足以让臣民爱戴朕吗?” 余懋学一懵,怎么不是自己想的那样,颤声道:“陛下,臣绝无此意。” 朱翊钧:“朕还以为缩减宫人能让你们看到朕欲施仁政的心,既然不能,那——” 高拱、户部尚书王国光、刑部尚书王之诰等人一听,心里大急,害怕好不容易可以省下来的钱要飞了。 高拱打断道:“陛下,臣以为缩减宫人足够彰显陛下仁慈,臣民必然感恩戴德。” “陛下,臣以为高阁老所言极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说道,又看向余懋学,“余大人,敢问赦免了重犯,那些受害人和他们家人会作何感想,你想过没有?” 并不是每个人都支持大赦天下,但碍于惯例,不好出言反对,可如今听皇上语气,他也不想大赦天下,当然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他没有想那么多啊!余懋学擦了擦头上冷汗,“是臣思虑不周,请陛下恕罪。” 朱翊钧站了起来,沉默片刻,问:“还有谁以为缩减宫人之事不足以让臣民爱戴朕,需要大赦天下,都站出来说说。” 高仪:“臣以为不必大赦天下。” 张居正:“臣和两位阁老想法一样。” 朱翊钧:“有什么想法现在便说出来,不要到时候又对朕不满,背后议论纷纷。” 这让人如何说?否认便会落个贪得无厌名声。再者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都要对皇上感恩戴德,更何况皇上缩减宫人是实实在在有为国库节流的好处,还不知足便显得忠心不足。 众人道:“臣不敢。” 一直没有说话的一位宗亲,道:“陛下深仁厚泽,勤勉节俭,两位太后娘娘识大体,宅心仁厚,放宫人荣归故里,已是我大明之福,无须画蛇添足。” . 收到王用汲的信时,远在琼山的海瑞才从地里耕种回来。 将满是泥土的手先洗一次,搓一层皂荚,再洗一次,直到指甲里没有了脏污,重重甩了几下,用手帕擦干。 嘴角含笑,慢慢展开信,细细读了起来。 自言自语道:“明受兄,你怎么比我还高兴啦?” 正打算趁着手还干净,赶快回信,结果屋外传来声音。 “海青天,海老爷,你在不在家?” 海瑞院子门没有关,从屋子里走了出去,见是邻居大娘,无奈笑道:“海大娘,你有什么事?说了不要再这样叫我,我都不做官了,你直接叫我海瑞就行了。” 他们村里都是姓海,同村同族。 海大娘固执道:“我就乐意叫你海青天,只有你才配得上青天,那些官老爷一个个的祸害我们百姓,还害你——” 海瑞不愿让她再说下去,免得惹祸端,“海大娘,你有什么事吗?” “哎!”海大娘拍了怕自己脑袋,“人老了,总忘事。我们是不是换了皇帝?” 海瑞让开路,示意她进屋说话,“是的,先帝去年六月驾崩,新帝去年九月登基,年号定为万历,今年是万历元年。” 皇权更迭对底层老百姓来说太遥远了,一些不识字又消息不灵通的人可能没有任何感觉。 海大娘:“换了皇帝好啊!换了皇帝好。” 海瑞皱眉,“海大娘,这样说对先帝大不敬,被别人听到告到官府会被抓的。” 老百姓最怕见官,海大娘吓得脸色都变了。 本意是吓吓海大娘,又怕她真的被吓出好歹,海瑞连忙道:“无妨。我这里就我一人,你找我有何事?” 海大娘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家娟儿要回来了!” 海瑞:“娟儿不是进宫了吗?” 隆庆三年,先帝下令,从民间选取五百名十六岁至十八岁淑女进宫,根据太.祖定下的规矩,这些淑女都是民间普通家庭女子出身。① 当时十六岁的海娟便被选进宫,但没有被选中成为妃嫔。 海大娘兴奋道:“哎呦!你不知道,我刚刚从镇上回来,碰到官府贴告示,说是要放出一批宫人。” 海瑞下意识道:“怎么可能?” 大明没有宫女到了年龄放出宫的规定,好几十年都没有放出过宫女,很多宫女从进宫之后再也没有和家人见过一面。 海大娘:“怎么不可能了?告示上写的。” 知道海大娘并不识字,想着她也是道听途说,但也许有什么新消息他不知道,出于谨慎,于是问:“海大娘,杰儿有没有和你一起去?他在家吗?” 海家族人有家族书堂,每个孩子都要去识字,遇到有天赋的孩子便重点培养,走科举之路。 海大娘不解:“一起去的,这孩子孝顺,路上我走不动了,他还背我走了好几里路,现在在家歇着呢。你找他干什么?” 海家以孝立族,每个孩子都十分孝顺长辈。 海瑞扶着海大娘,将院子门虚掩着,防止有野狗趁人不在家偷鸡。 海瑞见到海杰直接问:“你娘说你姐要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海杰扶着他娘坐下,给他娘倒上一杯茶,再给海瑞倒上一杯茶,叹气道:“不一定。皇帝下诏,放出一批到了年纪的宫女,还要未受过先帝宠幸。” 隆庆帝好色之名,海瑞自然知晓,海杰也不是没有见识的,“说是皇上初登宝座,以示仁德。” 不知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海大娘坚信海娟是被放出来的宫女之一,“所以我才说新皇帝好啊!我都快想死我的娟儿了。我还以为我死了都看不到她一眼。老天开眼,皇上开眼啊!” 海杰无奈地和海瑞对视一眼。 “瑞兄,皇上不是才十岁吗?听说让大臣围观冯保斩首,他自己还会亲自到场,真厉害,胆子也大。这次我姐姐要是能回来,我天天在家求菩萨保佑皇上万寿无疆。”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