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花糕每日辰时开始发售。 看着铺门外的两行长队,宣姨一边折纸袋,一边低声道:“你说说,东家也是轴,为何不加量呢?这点子根本不够卖。” 宣叔道:“你累不累!不该操的心少操。东家让怎么做,咱就怎么做。加量,你说的轻巧,就咱这两把老骨头,吃得消哇。” 他站在蒸屉前,肩膀上搭条毛巾,白腾腾的蒸汽沾在他的额头上,将他的鬓发染成霜色。 “可以加人呀。百味斋有那么多现成的师傅,找谁谁都来。”宣姨道,“你不知道,百味斋现在乱成啥样了!” 宣叔不耐烦地挥挥手:“行了,关好你的一亩三分地,别人家的事少掺和,少打听。东家最不爱听这些闲话。” 其实,崔巍已经听见了。昨晚因为调制芍药花露,一直忙到四更,他便歇在店里。这花糕铺子是前店后宅的布局,正房厢房都有。 虽然睡得晚,可卯正起身的习惯不改。 他起身后,简单洗漱,就来前店帮忙,不期走到门外,听见了宣姨他们的对话。 他临时改了主意,推开门,轻声道:“宣叔,宣姨,我先回去了。” “好,好,慢走啊,东家。” 一路上,崔巍都有些蔫蔫的。他是有定见的人,决定的事不会改变。但宣姨的话,还是令他吃惊。 老人家,有雄心,自是好事,但却与他的筹划不合。时日已久,势必会积聚怨言。这却如何是好? 崔巍按了按太阳穴,想不出两全之策。 “嘶——”的一声,车子停稳。崔巍知道是到家了,遂丢开难题,提步下车。 驾车的黑马亲昵地甩了甩尾巴。 崔巍记得李元夕的花糕,自从愈后归家,他被田老板逮到,连连作画,根本不得闲暇。 昨日好容易把欠稿补齐了,今天须得做芍药糕。 崔巍快步疾行,准备去书房换身衣服,就进厨房。结果,在推开书房门的瞬间,他就再迈不动步子。 因为榻上正有佳人安睡,他不敢惊醒。 李元夕蜷身而卧,像个婴儿。此时旭日已升,湛湛柔光覆在她身上,又跃进崔巍的眸中,他只想到了一个词——至柔至洁。 崔巍移不开眼睛。 直到李元夕猛的睁眼,他依旧望着她,深深的,定定的,如观至宝。 李元夕倒是一怔,翻身下榻,笑道:“吓到你了?”不请自入是为贼。是该跟主人打个招呼的。 崔巍笑着摇摇头。他走到书案前,从抽屉里拿出一把铜钥匙,放到她手里:“翻墙耗费体力,也不安全,你开门进来,可好?” 李元夕道:“开门的动静太大,还是翻墙利落,神鬼不觉。这钥匙你留好。” 她把钥匙交还主人。 崔巍的眸色一黯,就听她又道:“我从来不带这些,连我家的都不拿。你看嘛,我这又是索,又是剑的,够多了,少一件轻松一分。” 这样啊。崔巍抿唇,把钥匙收好。 李元夕伸伸腰肢,道:“我饿了,有饭吗?” “有,你等我,我去拿。” “不麻烦,就在厨房吃好了。”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厨房。崔巍从炉子上搬下只砂锅,放在餐桌上。 “好香。”李元夕吸着鼻子道,“甜甜的,还有股子奶味,加了什么好物?” “五指毛桃。”崔巍笑道,盛了一大碗汤,放到李元夕面前。 “还有猪骨!”李元夕惊喜地拿起汤匙,“好喝,好喝。” 崔巍笑望着她,忽然心中一动,道:“你要不要来吃饭,在你方便的时候?” 李元夕道:“好呀,但我现在手头有点儿紧,伙食银子得稍后纳缴。” 崔巍道:“不急,你慢慢来。” 两个人一递一句地说着话,不觉饭毕,一锅汤都喝光了。 崔巍道:“芍药糕今天能做好,你晚上来吃,如何?” 李元夕道:“可能得晚点。会吵到你。” 崔巍笑道:“我没有那样早睡,你来就是。” “好。” 李元夕答应着,便告辞出来,去了天下鲜对面的恒升茶馆。 她在二楼要了个包间,点了清茶干果碟子,让店伙将窗扇全部打开,说要透透气。 拿了赏钱的店伙欣然应命,全然不解茶客之意不在风。 昨晚暗察,没有发现天下鲜内部有异。李元夕决定从外面突破。 她端着茶盏,立在窗前,任清风拂面,一双杏眼却是机警地望着街上往来行人,尤其是进出天下鲜的食客。 其时刚交巳时,早膳结束,午餐未开,是酒楼最清淡的时候。迎客的小二没精打采地立在门侧。 忽然,一个跛脚的男人引起了李元夕的注意。 因为那不是别人,正是她的搭档路通。 路通一脸晦气地艰难走着,忽闻楼上响指,不脆,滑响的那种。他立刻笑了,不会打还偏打的人,他认识的只有李元夕。 果然,举目就看见她那无所谓的表情,但她的手势却是肯定无疑:上来。 “别动,两根针就好。”李元夕查看了搭档的跛脚,从腰囊里取出银针,刺入丘墟、照海两穴。 “哎,真不疼了。”路通喜道,“针到痛止,可以啊。” 他试着下地走路,被李元夕阻止:“歇着,需半个时辰消肿。” 李元夕倒了杯茶递给他:“探查消息,用耳朵用心,你这是,被狗撵了?” 她本是开个玩笑,不料路通连连点头。 “你都不知道,焦力家有多少条狗。”路通恨道,后背猛地往后一靠,仿佛面前就有狗似的,李元夕鄙夷地转出他的视线,又在窗前立定。 路通道:“幸亏我跑得快,要是给狗群追上,你就等着替我领抚恤吧。” “想得美!”李元夕冷声道,“这是私活,胡推官不会认的。” 闻言,路通的脚似乎又疼了。他小心地挪动左脚,试图找个合适的位置,结果移来动去,还是放在凳面的原来之处。 “你在这做什么?”路通喝着茶,见搭档只是望着窗外,并不理他,只好没话找话。 “你说,什么人能公然不惧地从天下鲜带走姑娘?” “家人啊!”一说完,路通就立刻否认了自己的答案,“不对,不对,白鹭是一个人在包间里,无人陪伴。她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带走的,一个发昏的姑娘,被人带走,无人起疑,——我知道了,是个女人。” “对!”李元夕侧了侧身子,“何种女人进出酒楼,不会引人注目,或者说大家对她熟视无睹?” “媒婆啊!”路通喊道,“她们陪人相亲,说姑娘醉了,也无人查问。” “现在知道我在做什么了吧?”李元夕道,声音里藏着浅笑。 半个时辰过得很快,路通的脚敢走了,便下楼继续去探听焦力的消息。 至晚就有了回复。 焦力,孤身独居,无亲无友,唯一的爱好是吃百味斋的美人酥。 “无亲无友?他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李元夕往嘴里扔了粒花生米。 “他十二岁时,家道中落,父母相继故去,亲戚朋友慢慢断了来往。他那个脾气,你也见识过。”路通大口喝茶,“理刑厅这么多人,他搭理谁?” 李元夕想了想,她好像从未同焦力讲过话。这么孤僻?没有父母护佑的孩子,多少有些落落寡合,但至于此么? “家道中落,是怎么回事?”她脱口问道。 路通不好意思地摇头:“这个还没打听到。二十年前的事,左邻右舍都换人了。” “行吧。” 一听搭档这无所谓的语气,路通顿时来了精神:“你可是有主意了?” 一招不成,立刻换招,绝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这是李元夕的做事原则。 “我在此看了一天,并无媒婆进入天下鲜。虽然,我们可以主动出击,打草惊蛇。——还得辛苦你,把婆子们的住址誊抄清楚。” “这个简单,都是在册有记的。” 两人讲定,各自行动。 李元夕去了崔巍家。 刚转进青竹街,就见街尾处一辆马车,车厢前挂盏风灯,灯上赫然一个“戴”字。 “戴家?戴家来找崔巍作甚?”李元夕纳闷不已,却也知道此时不宜叨扰,遂避在暗处等待。 很快,竹门大开,崔巍送了客人出来。 风灯映照下,李元夕看得清楚,那客人居然是戴承宗。 戴承宗握住崔巍的手,又说了些什么,才登车离开。崔巍则立在门口,直到看不见车影,才返回宅内。 一走进庭院,崔巍就愣住了,继而灿然笑道:“芍药糕已好,还请大捕快朵颐。” 李元夕立在石榴树下,望着他:“崔家花糕,可是要上新了?” “原方原味,一如从前。”崔巍说着,上前牵住她,“走,容我慢慢告诉你。” 两人进了书房,崔巍端来芍药糕,李元夕坐在书案前,一边吃一边听清了来龙去脉。 戴承宗此来,是请崔巍执掌百味斋。但崔巍拒绝了,只答应临时照管,六个月为限。 “可他要是一直找不到承继人,怎么办?”李元夕蹙眉,“这是他的诱敌之计,你想啊,你都上手了,岂能随便抽手不管?” 崔巍柔声道:“这是我能做的。剩下的顺其自然,若真无人承继,百味斋也只好结业。物事来去各有缘分,强力不得。” “你忍心?他可是你的老师。” “不忍心呀,所以我答应照管半年。但我再尽心尽力,也只是一人,还是个外人,戴家家业,当由戴家人料理。” 说到这里,崔巍顿住,刚要再说什么,李元夕却已接口。 “对了,说到承继,我还有事想请你帮忙。” 崔巍期待地望着她,这可是她第一次请他帮忙。 “江米条,高记甜食铺。”李元夕放下芍药糕,认真道,“这是博州府有名的小吃,不能就这样没了。崔老板,你要不要接手继续做,我这里有配方。” 崔巍一怔,随即认真拒绝了。 “为什么?都是吃的,我想了许久,你是最合适的。”李元夕急道。 崔巍道:“何谓‘最合适’?做点心的甚多,只此一点,不足为凭。” 李元夕答不上来,眉头蹙得更紧。 崔巍道:“我以为,最合适,需要两点,一是喜欢,二是有能。喜欢,才会投入心力,有能,则是做出彩的前提,二者结合,就是有心有力,其事可成。” 李元夕听呆了。 崔巍继续道:“我自认这两点都不具备,所以我不是做江米条的最合适的那个人。但是我相信,会有人的。——要不贴个招募启事,如何?”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