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虽然司南和时回都还在孝期,不能大肆热闹庆祝过年,但该有的东西也都有,只不过裁新衣不能大红大紫,摆宴席不可大鱼大肉,烟花爆竹不能放,但是京城的烟花你不放也有的是人放。 常老夫人往年在过年的时候都会布施祈福,今年加了喜欢撒钱的时回,场面弄得颇为壮观,整个京城里里外外的穷苦人家日子都好过了不少。 当然,为了不被人家转空子,布施的布都是粗布,米都是碎的混着糠皮的糙米,不是真的穷得没办法,谁也穿不了折磨皮肤的粗布,吃不了这噶嗓子的糙米。 这些东西每日每人只有一小捧一个尺头,但却是冬日里穷苦人家的一份盼头,一条活路。 这种布施本是好事,时回觉得自己应该为自己做了善事而高兴,不都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吗? 但是看着这些面黄肌瘦,在冬日里瑟瑟发抖排队的人,时回是真的难受。 这还是京城附近,虽然田地紧张,但是城里需要的雇工多,会点手艺有把子力气就会有做工机会,同时也是整个大业物价最平稳的地方。 然而就这都已经是好的了。 京城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更是无法想象。 而这个时代评价地方官员的功绩也不是有多少人致富,而是今年饿死冻死的人比去年少就行。 这个世界九成九的人起早贪黑只为了能达到温饱线,但就这个条件也很难,绝大部分人都在温饱线以下。 时回无比清晰的认识到,这是一个吃人的时代。 可悲的是,对比前朝末年和之后的乱世,如今不用经历战乱的大业百姓已经觉得是天大的好日子了。 时回每每要沉浸在这个时代的时候,认真过眼前生活的时候,总会被它内里的残忍和血腥打醒。 一个年过下来时回整个人都沉静了不少,这让身边的人有些担忧,好在身体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现在已经可以一边进补药一边开始祛毒了。 这日喝完药的时回含着甜甜的蜜饯,抓着炭笔趴在书桌上奋笔疾书,她正在抄写最后一本启蒙教材,用简化字,当然一边抄一边还要给标上注音。 因为这个时代好像还没有那种比较专门的字典,字词的解释都是学到哪儿教到那儿的,所以时回也不搞什么花里胡哨了,就直接对着三本启蒙教材用简体字抄一遍,然后注音。 之后需要校对几遍确定没有错误了,加上拼音字母表和数字对照表,以及加减乘除基础运算的例题,全部拿到印刷坊刊印,再送到西北和东北两处边军手里。 至于需要教导的学生时回也让人找好了,都是十岁上的孩子,因为需要的人数比较多,所以司南这边也送了一批过来。 现在这些孩子都在温泉庄子上住着,基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正好先养上一些日子,等过完元宵在正式开始授课。 当然也不是时回自己亲自授课,一来她没有教授的经验,二来她还在喝药,身体也不容许这样的劳心劳累。 于是司南和常吉威被抓了壮丁。 两人都是本身就识字会算数的,入门起来要简单很多,只不过相比起司南学习起来的顺滑流畅,常吉威在拼音上卡住了,前后鼻音混乱,平舌翘舌混乱。 时回:仿佛看见小学时痛苦的自己。 但不管怎么说常吉威也是个聪明人,记性又好,虽然一开始混乱了几天,但后面靠着好记性和熟读也熟练的掌握了拼音的用法,再然后时回就直接甩手了,让他们自己对照着纠结算数去了。 “呼——”写上最后一个标点,时回长舒一口气,终于把这三本启蒙读物全部替换注音完成了,抬起头的时候吓了一跳,原来不知什么时候司南和常吉威都过来了,就坐在她旁边的桌子上,手里拿着正在看的也不是别的,正是她一起注音的另外两本。 “回回,这里的停顿错了,应该断在这里。”司南见时回停下笔,将手里的那本推到了在时回面前,然后指着其中一处说道,“就是这里。” “嗯?”时回顺着司南的手指看过去,然后迷茫了一下,仔细把脑海里打捞出了的记忆碎片从头到尾撸了一边,“没错啊,当时给我启蒙的夫子就是这么教的啊。” 时回记忆力原主虽然不是什么大才女,但这个岁数该读的书也大致都读过了,特别是启蒙的这三本书,读了好几年,原主因为时间久了可能会有遗忘,但时回是直接在记忆里寻找的,反而不会有差错,但凡记得的都能找出来。 这大概是穿越的金手指? “是吗?是我记错了吗?”司南见时回一派自然的看着那些多出来用来句读的符号,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符号有哪里不对,抿了抿唇角,“时间太久远了,我想想。” “我看看。”常吉威探过头,“没错啊,我也记得是这里停顿的,是司南表弟记错了吧。” “你们两个都这么肯定,那大概真的是我记错了。”司南看了一眼常吉威,常吉威微微一愣立刻反应过来扯了扯嘴角,摊手一笑。 事实上两人第一次看到注音好的启蒙书,就发现了这些符号,那几天时回忙着布施累得很,他们就不好打扰问这问那,后来看得多了,就自己总结出了这些符号的用法。 常吉威是想直接问的,但是司南拦住了,他觉得要是能说时回早就大声宣扬了,不可能一声不提这些符号。 但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时回完全没意识到这些符号的不同寻常,于是才有了他刚才的试探。 事实证明应该是他猜测的第二种可能,小公主真的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多出来的符号有什么问题。 那样的熟视无睹,仿佛曾经是随处可见的,已然成为常识了。 “我就说我没记错,司南哥哥小时候启蒙的书忘了吗?正好帮着我一起校正。”时回哼了哼,“好想快点过元宵节,我有好多好多事情要做。” “殿下还有什么要做的?连节都不想过了?”常吉威还挺惊讶的,在他的印象里,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应该很喜欢过节日才对啊。 如今时回主导在做的这个什么注音,军文和数字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大事了。 还要做什么更加惊天动地的事情吗? 光这个就已经是要翻天覆地了好吧! 前头他好奇询问他们在做什么,结果这两个就在那轻描淡写的说要弄一套平民百姓使用的文字,要简洁高效上手快。 常吉威:你们仿佛是在逗我! 正因为常吉威自己识字,所以更知道一开始识字时候的艰难,全靠反复读背,等到字认全了都不算读书人,要真的读懂书很难, 识字和读过书完全是两回事儿。 读过书确实很难,但这并不代表认字就很容易。 现在这两个居然跟他说,要另创文字,还要特别简单就能认字的那种。 常吉威:就想问一句,你们自己读了几本典籍? 真是少年张狂! 后来…… 常吉威:我承认,我之前说话是有些大声了。 认错三秒果断真香加入。 “我要做很多事情。”时回抬起手开始掰手指,“想要请人编一本农书,老百姓都能够看懂的,这就要找天南海北的种田高手请教经验,要到四处寻找高产的良种和保证田地肥力的方法,然后开辟商路南货北运,东西通达。寻找能工巧匠改良农作纺织水利灌溉这类的工具,能让老百姓用同样的力气种更多的地,或者另外做工补贴家用,等有钱了就可以整修道路开辟河道等等等等。” 常吉威目瞪口呆,司南倒是见过时回那些备忘录,她写的时候并没有特意对他遮掩,想到就会写上,有时候还会询问他的想法。 一开始只是单纯的思考所有人吃饱穿暖需要什么条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必须条件后面又有更多的必须条件,事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 “你这……一般都是皇帝和朝臣们要做的事情。”常吉威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司南,暗地里砸了一下嘴巴,所以这就是真太子身边会有的人吗? 一直被常家作为继承人培养的常吉威自认还是挺优秀的,但是这种家国天下的情怀的真的非常触动人心。 想让全天下人都吃饱穿暖,不是简单的说一说,而是真的有计划的在实施。 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已经罗列了这么多宏大的目标了? 不说她会不会去做,就是光是能想到这些就已经够让人咋舌了。 这就是天命太子身边跟随的人所需要的觉悟吗? 常吉威:感觉自己瞬间就小家子气了。 “他们很忙的吧,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干?”时回已经知道了,常家在江南是很有名望的,而且因为是太子外祖家,各方面的人都让常家三分。 所以常家不但有名望,还巨有钱,江南大族本就豪富,常家更是其中翘楚。 时回:这不得把人拉下水一起干? 常吉威面带犹豫的看向司南,他自己如今也算世家出身,这位小公主干的事情对于世家来说可不是啥好事,但是司南表弟也跟着一起干,他自然是要加入的。 常家把他送到京城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当未来的天子近臣? 如今真太子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全便宜了他,他自然是要全力以赴站稳脚跟,这样以后谁也越不过他去。 说句难听的,只要他一直是真太子的心腹,常家还会吃亏? “你迟疑什么?”时回双手扒住司南的袖子,“司南哥哥都说了全力支持我,帮我一起建造美好世界,我们三个就差你了,你确定要被我们俩孤立吗?” 司南:我只是赞了你一句有志气理想宏大,什么时候就全力支持你了?后面那句【但是实现起来恐怕不容易。】被你吃了? 常吉威:原来司南表弟也有如此宏愿? “这些事情要是做成了,那可是要流芳千古的!”时回张开双手,“到时候这片土地上不管王朝怎么兴衰,老百姓会永远记得你的功绩,他们会给你盖庙永享香火,说不定哪条路哪条巷子就会用你的名字,更甚者说不定以后天上的星辰都会以你的名字来命名。” 司南:…… 常吉威说到底也才不过十八岁,被时回画的大饼塞得面色发红,抬手一拍桌子:“好,我和你们一起!” 司南微微闭眼抬起手指捏了捏眉心:我并没有想上你们的船。而且谁也没有告诉他,十几岁时的常表哥是这个样子的! 说好的稳重冷静,宠辱不惊呢?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