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计划第二天独自去景点打卡的陆迦南改主意了。 “你确定要和我一起去?”江菀柔发现陆迦南最近好像越来越粘人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和英铭制果公司(制果:日语汉字直译,零食制造的意思)的对接人员确认参观事宜时,她并没有提到陆迦南的名字。 “你就说我是你带过去的翻译。”陆迦南不依不饶,“人家肯定更乐意和我说日文,而不是拗英文。” 这一点倒是,日本人和中国人差不多,英文的语法远远好过口语,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确实不大乐意张口说日式英文。 “那我打个电话问一下人家吧。”江菀柔拿出手机,刚拨完号,就被陆迦南抽走了。 电话接通后,他叽里咕噜讲了几分钟,把手机还给了目瞪口呆的江菀柔,“说好了,和人家讲好了,我们这边追加一名随行翻译。” 第二天早上,对方的工作人员在公司门口迎接时,江菀柔还是看出了年轻的小姑娘面上闪过的一丝诧异。 可以理解,毕竟温柔秀气女经理和高大威猛男翻译的商务搭配并不算常见。 英铭制国公司是日本top10的零食制造商之一,最出名的产品是大福。 几年前,经海州市商会的牵线,英铭制果公司的领导层曾应邀到访海州,期间参观了同样生产糯米制品的中华老字号江南稻总店工房及生产车间。 最普通的糯米糕团现在常常被叫做麻糬,闽南语的发音是chi,在日语里的发音则是chi,日文写作繁体的“餅”。 江南稻的糯米糕团制作工艺一般是先将糯稻磨成粉,再揉成面团进行蒸煮。日本的一般做法则相反,先将完整的糯米像大米饭似的蒸熟,再倒入特制的石臼之中,舂至米粒全部化成米团,再用成团的米团直接包馅料。 日本市面上销售的糯米粉也是如此,先蒸熟再擀成薄皮,等糯米皮半干之后进行烘烤,最后才磨成粉。 在日本,糯米糕团的家庭年消费量高达43个,相似的稻作文化正是几千年前从中国东渡过去而保留下来的。 当时担任市场部部长的小田原先生对中国传统的糯米糕团制作工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意跟着许正帆师傅学习了一番基础才依依不舍地回国。 这次,江菀柔到访主要是为了学习英铭今夏推出的新产品抹茶冰淇淋大福的研发经验。 英铭制果的冰淇淋大福大概在四五年前才打入中国市场,一经推出,异常火爆。 市面上虽然能找到相近的替代产品,但江菀柔将各个种类买回家一一品尝之后,还是认为英铭制果所采用的比例口感最佳。 大福算是普通麻糬的衍生品,在糯米的基础之上还会按照一定比例使用白玉粉。白玉粉是糯米泡水后再磨成泥,泥状的糯米再进行干燥,水分含量上来了,口感自然更加顺滑且有弹性。 所谓冰淇淋大福,和字面一样,就是大福皮子包冰淇淋。新鲜大福是软皮,一冷冻就会变硬,但冰淇淋又是不能遇热的东西。 如今,小田原先生已经升任公司董事,见到许师傅的女儿继承父业,自然欣喜万分。负责讲解的则是现任市场部部长松本先生。 为了让冷冻大福保持柔软的状态与冰淇淋完美结合,英铭制果的开发人员研究了各种各样不同种类和混有其他米粉或面粉的糯米粉,经过上千次试验,才终于找到了令人满意的黄金比例。 “大福的制作比人们的想象要难很多,不仅是配方,还有温度和工艺,任何一个变量的微调都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陆迦南跟着松本先生的解说一字一句地翻译,只是没有学到松本先生那副夸奖自家孩子一般的陶醉表情。 江菀柔奋笔疾书地做着笔记。 先前负责接待的小姑娘端来了冰淇淋大福和一些茶点。 每天夏天,英铭制果都会推出一款限期特供的新口味冰淇淋大福,今年的抹茶冰淇淋大福选用的是京都宇治市白川区的高级手摘茶磨成的抹茶。 “请。”松本先生示意客人品尝。 浓郁的抹茶,醇厚的奶香,Q弹柔软的大福,丝丝沁凉直入心脾,甜美清爽,令人眼前一亮。 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感觉呀。 “还有我们目前正在推行的几款新品,如果可以,也请一起品尝。” 小姑娘在二人面前放下了一个漆盘,上面摆放着九个小碟,颜色各异的大福纷纷释放着诱惑的气息。 “这些分别是芒果味、地瓜味、焦糖味、芝士蛋糕味、提拉米苏味、奥利奥饼干味、奶油奶酪味。”陆迦南照着松本先生的介绍翻译。 松本先生的语速极快,最后两种口味他没有听清楚。 他顿了顿,“不好意思,最后两种是?” “海盐味。”江菀柔从旁用中文说到,她已经用小叉子将最右下角的大福送到了嘴里。 “最后两个是海盐味,还有草莓酸奶味。”松本先生不懂中文,并不知道江菀柔已经径自吃出来了。 江菀柔一边品尝,一边是不是在电脑上做着记录。 “请问地瓜用的是鸣门金时地瓜、黄金栗香地瓜还是安纳芋?为什么选择了这种地瓜呢?”(注:日本较为有名的地瓜种类) “请问海盐选用的冲绳海盐还是进口海盐?” “请问奥利奥饼干味的创意是否参考了其他甜品呢?” 江菀柔连珠炮似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随着专业术语越来越多,江菀柔干脆拿出了纸笔,你画我猜地和松本先生讨论起了专业领域内的问题。 最后,连陆迦南都快跟不上的时候,江菀柔试探性地问了一句,「英語でいいですか。」(“说英语可以吗?”) 松本先生稍微愣了一下,随即面带微笑地回答道,\"No proble\" 作为市场部的王牌,松本先生曾经在海外待过好几年,英文对他来说并不在话下。 江菀柔如释重负,立马切换进了讨教模式,对话之间时不时夹杂着欢乐的笑声和惊奇的呼声。 “怎么样?要不要试试?”江菀柔转向一旁的陆迦南,切换成了中文。 “嗯?”陆迦南还在努力跟上二人专业知识领域内的节奏。 “我们要不要趁机问问英铭制果有没有合作的意向?” “和谁合作?” “当然是和如园合作了。” “你不是在以江南稻的名义来拜访的吗?” “不好意思,我用中文和我的翻译确认一些事情。”江菀柔微笑着先向一旁的松本先生致歉。 “请。”松本先生抬了抬手,退到了一旁等候。 “现在支持江南稻研发的金主不是你们如园么。我的唯一目的就是新产品的研发,管它江南稻还是如园呢,这种时候还分什么你啊我啊的。” “看来你还挺有干劲儿。”陆迦南看着江菀柔闪闪发光的眼睛,这家伙绝对已经忘了蜜月旅行的事儿了。 “机会难得,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把握机会是江菀柔一贯的人生哲学。 显然,她也没想着要得到陆迦南的首肯。 她转向松本先生,“不好意思,松本先生,请问你们公司是否有意向考虑一些研发上的合作呢?” 松本先生到底是行走江湖多年的老职场人了,立刻心领神会,“江小姐,您稍等。我去邀请小田原先生,他现在就来。” 按照原先的时间表,小田原先生在讲解结束之后的半小时里简单来打个招呼喝口茶就可以了。 见松本先生推门而出,江菀柔在门口招呼小助理再送一些茶来。 “你全都吃了?”陆迦南看着江菀柔面前的一排空碟子。 “你以为我想吃?人家都拿过来了。” “你不会日语,日本人的礼仪倒是拿捏得挺好。” “这也是基本的商务礼仪啊。” 小田原先生春风漫风地走了进来,手里是一叠产品宣传册。 原本一小时的会见时间最终变成了三小时,意犹未尽的小田原先生盛情邀请江菀柔和她的随行翻译共进午餐。 江菀柔摸了摸胀胀的肚皮,礼貌地回复说一会儿还有约,未尽事宜可以等之后通过邮件和电话继续联系。 小田原先生和松本先生一路将江菀柔和陆迦南送到电梯门口,以四十五度鞠躬目送二人离开。 电梯到达一楼,江菀柔迫不及待地向外跑去。 “你等我一下。”她匆匆进了最近的洗手间。 刚进去,站在外面的陆迦南就听到了“呕”的一声。 过了大概五分钟,面色苍白的江菀柔扶着墙出来了。 陆迦南赶紧上前扶住了她,“你还好吧?吃多了?” “吐掉就好多了,主要是刚刚没有一边吃一边漱口。” 陆迦南这才反应过来,这是食品研发员日常试吃的流程之一。 品种太多,需一边试吃一边清理口腔,以保持五感的敏锐度。 “你干嘛这么拼?”陆迦南心疼地拍了拍她的背。 “那你让我靠一下。”江菀柔脑袋挨着他的肩膀,拍了拍胸口,“十几个大福还好,幸好不是一百种口味。”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