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抢回货物。 第二,派遣军队保护商队。 第三,修路,更方面通商。 第四,沿途修建驿站,为商队提供住宿的地方。 这四项措施简直是这些贵族听到了最好的政令,他们心里都在感慨,商王帝辛总算干了件人事。 这才是他们的大王! 这个不必反神,解放奴隶得人心吗? 贵族们再也没有诉求,纷纷表示了感谢,急急忙忙的回去组织人手,要夺回自己的财物。 商荣,比肝等人也被陈薪火的政令震撼到了。 说实在的,凭借他们的智慧,有可能想到其中一两条。 但,如此缜密的政策,他们还是自问做不到的。 商荣甚至有种,弟子超越老师的欣慰感。 飞廉临走的时候,陈薪火叫住了他,吩咐了他一些注意事项,只是简单的耳语几句,就让飞廉瞪大了眼睛。 他突然跪在陈薪火面前,高声赞叹道:“大王,您的才能,已经远远超越了尧舜禹,也只有上古的三皇能与之相比。” 商荣,比肝都很好奇到底陈薪火交代了什么事情,但飞廉和陈薪火都没有告诉他。 飞廉的带领的军队从朝歌城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那些劫掠殷商的部落小国。 这是阉国。 在地图上不太起眼,人口不过几万。 飞廉率领的战车,毫无阻碍的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攻破了阉国的城池,占领了阉国的王宫。 阉侯,以及他的妃子,女儿被全部抓住。 殷商的贵族兴奋的狂吼,指着这些人人大吼:“他们抢夺我们的财物,应当把他们全部贬为奴隶,来人,把人全部带走。” 阉国国君吓得面无血色,成为奴隶,对他们这些贵族来说,是世上最大的屈辱。 尤其是他的妃子,女儿们,更是会遭到难以想象的对待。 “求求您,飞廉将军,我以前就听说过,商王帝辛的仁德。 我们阉国愿意生生世世效忠大王! 求您放过阉国,放过孤,放过孤的女人还孩子。 阉国一定会把商王帝辛的仁德,传遍东方!” 面对阉国的求饶,贵族不为所动,眼睛几乎都黏在了财宝和女人身上。 飞廉却挥剑直接切开了捆绑阉国国君的绳索,扶起对方道: “大王吩咐过,殷商的子民只是来经商的,并不是打仗的,更不是来抢掠的! 之所以要攻打你们,是因为你们不讲规矩,你们可以拒绝跟殷商买卖货物,但不能抢夺殷商子民。 大王说,欢迎所有人邦国,部落,跟殷商朋友,对于朋友我们不但会拿出最好的货物与之交换。 更会帮助他们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 飞廉在阉国国君惊喜的眼神中,把属于阉国的东西全部换给了阉国。 这是拿走了殷商贵族自己的货物,这让阉国国君感激涕零。 飞廉甚至还严格要求军队,不准再阉国拿人家的一针一线,违令者,斩! 当飞廉带领军队离开阉国后,阉国国君跪在城门口,对着大军三拜九叩,发誓说,生生世世,为殷商四战到底! 并且,还把商王帝辛的仁德之举,传遍了东方一百多个国家。 离开阉国后。 殷商贵族恼怒不已,质问飞廉为什么不允许他们抢掠。 “飞廉将军,难道只准阉国抢我们的货物吗?那有这种道理?到底谁才是天下共主?” “我们殷商的威严何在?我们的利益谁又能保障?没有想到大王如此软弱可欺!” 面对贵族的不满,飞廉冷哼一声,他心里也不太明白大王为什么要他这么做。 但,飞廉还是把陈薪火的话重新说了一遍:“大王说,殷商是来做生意的,而不是来抢掠的!” “只有守规矩,只有表现的无害,让对方觉得可以占我们的便宜,他们才愿意跟我们交换货物!” “谁会愿意跟一个随时能屠城灭国的殷商做买卖?” 飞廉就这么跟着贵族,只是拿回了属于自己的货物,并且展现了自己的武力,最后仁慈的饶恕了对方。 很快,飞廉等人就发现了不同。 那些被他们征服又放过的部落,小国,都在传颂商王帝辛的仁德,并且,越来越多的部落,小国,放下了戒心。 拿出了自己族中的粮食,换取他们眼中珍贵的陶器,丝绸,美酒,青铜器。 用他们的话来说:商王明明有能力毁灭我们,却用珍贵的物品跟我们交换,我们怎么还能怀疑殷商的品德? 就这样,通过一系列贸易摩擦之后,殷商的商队在东边,南边,逐渐被认可,打开了这里的市场。 殷商的贵族百姓,在一次次的经商中,换取了大量的粮食,于是,更多的人加入到了经商的队伍中。 ............ 姬周,岐山,大殿中。 每隔一個月,就有殷商的信息传来。 姬武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父侯西伯侯姬文,总是那么的忧愁。 “大王,可是殷商那边又传来了不好的消息?”散宜生问道。 姬武叹息一声:“我们派去周围邦国的细作,让他们劫掠殷商的商队。 我以为,商王帝辛必定大怒,会以派去大军镇压,屠城灭国。 可是商王帝辛却放过了他们,商王的威望又增强了!” 朝臣一片沉默,两国对峙,就怕碰上一个神对手。 这件事但凡商王帝辛处理不当,就会内忧外患。 别看抢掠的收益大,但抢掠的后果,就是被所有小国部落针对。 西伯侯姬文为什么能拥有这么高的威望,就是他从来不会抢掠周围的小国,甚至还出手帮扶对方度过灾难。 所以天下诸侯都认为,姬周绝对不会捅他们的刀子。 看着对手下出一步步的好棋,这是最难受的。 姬武刚刚上位,总想作出一番成绩来证明自己,他不甘心的道: “诸位爱卿,我们的使臣说,殷商的百姓有九成都参与到了对外经商中,他们不仅拖家带口,还带走了奴隶。 朝歌城是五百年来最为空虚的时候,不如现在就起兵攻伐,说不定可以一战灭国! 你们意下如何?” 群臣顿时眼睛一亮,都无比的渴望,这的确是一个好时机。 散宜生等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就在此刻,姬旦冰冷的声音传来:“这就是自寻死路!” 为什么? 这难道不是最好的时机吗?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姬旦恨其不争的解释道:“上一次我们攻打商王,那是商王失去了民心! 可这一次,商王帝辛给殷商的贵族百姓开辟了商路,所有贵族百姓都得到了好处。 朝歌城看似空虚,却最为坚固,谁要阻碍殷商贵族百姓发财,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把对方撕碎。 商王帝辛根本不用跟我们打,他只要离开朝歌城,那些气疯了的殷商贵族回头就能把我们淹死在朝歌城!” 姬武等人都是聪明人,被姬旦一提醒,都明白商王帝辛现在的实力。 就如同他们姬周一样,只要得民心,岐山城丢不丢不重要,只要姬周的百姓拥护他们,他们姬周就还是那个姬周。 姬武不甘心的问道:“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殷商一步步的强大?要是他们度过了这次天灾,殷商将会变得更加强大!” 散宜生也忧虑的道:“殷商缓过来这口气,必定会来清算我们姬周,这可怎么办?” 姬旦却轻轻摇头:“想要安全度过危机,哪有怎么容易?商王帝辛很快就要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解决不好这个问题,财富到不聊他手中,殷商仍然危如累卵!” 姬武眼睛眯了眯,突然拍手大笑道:“我知道了,税收!商税最难收取。” 在这个时候,为什么田税好收,就是因为那块地里面的所有粮食,都是国君的! 你想拿都拿不走,一目了然。 可是,商税,都在商人的口袋,你怎么确定他们赚了多少? 又怎么能乖乖的让他们交出来? ......... 此刻。 商荣头疼的问题就是税收。 “大王,这半年多来,殷商子民们赚的粮食,都快把自己的仓库塞满了,可是他们竟然都哭穷,说还赔了钱粮! 老臣派人去收税,他们一斗粮食都不愿意上交,在继续下去,我们连给官吏发粮饷的钱粮都没有了。” 商荣越说越气,他从未想到,殷商子民会如此奸诈狡猾,以前种田的时候怎么都没有发现。 陈薪火笑了笑,挥手招来费仲,给他耳语几句,费仲立刻领命,带着有苏氏的族人出去。 “老师,剩下的伱就不用管了,他们会乖乖的上税的!” 商荣半信半疑,但他也没敢多问,这一两年下来,他感觉商王帝辛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 半个月后。 阉国。 费仲把商王帝辛的信物交给了阉国国君,阉国国君一看,立刻会意,然后派出了一千兵马交给了费仲。 一天后。 三波从阉国经过的殷商商队,就遭到劫掠。 他们的货物被抢夺,人员被扣押,甚至有的贵族直接被杀死。 贵族们大怒,立刻去找飞廉将军。 飞廉却早就得到了费仲的口信,他懒洋洋的接待了这些殷商贵族,却没有任何要出兵的打算。 “你们看看,我麾下的士兵,有三个月没有发粮饷,都饿的走不动道。 还有,你们经商不是全部亏了吗? 大王有令,让我们撤回朝歌,以后不再保护沿途的商队,大王也是仁德,怕你们赔钱赔的太多了。” 贵族们面面相觑。 知道这是商王帝辛故意为难他们。 以阉国为首的这些小国部落,现在都听商王帝辛的命令。 要是不上税,他们的人身安全就难以保证,更别说经商赚钱了。 “我们上税,我们一定足额上税!” 贵族们最后妥协了。 也明白了商王帝辛为什么没有灭掉这些抢掠殷商的小国部落,这就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 谁要是不听话,这把利剑就会斩向谁。 “早这么听话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一群犟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飞廉骂骂咧咧,之前,还觉得大王小题大罪,他觉得自己要是赚了钱,一定会多上税。 可没有想到,这帮贵族太贪婪了。 但飞廉却没有忘记陈薪火交代他的话,再次宣布道: “你们上的税,也是为了你们好!大王说了,这些上交的商税,我们全部用来修路,建驿站! 你们要去哪里做生意,我们就把路给你们修到哪里。 路修好了,你们能多跑几次,赚的岂不是越来越多?” 贵族们开始愤愤不平,听到飞廉的解释之后,似乎觉得很有道理。 修路是最耗费钱粮的。 从朝歌城,往东夷,淮夷修路,本来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甚至有可能掏空了国库。 反正这路商王帝辛又用不上,还不是便宜了他们。 这么一想,他们心里舒服多了。 觉得,多多少少从指缝中漏点,也让商王帝辛喝点汤。 哪知道,飞廉继续道:“大王还说,为了得知你们经商获得的钱粮,本将军要给你们每一个商队派遣一个士兵,由他记录你们每一笔交易。 你们可以拒绝,但是,你们的安全就难以保证了。” 贵族们一听,顿时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心里暗骂,这个商王帝辛,怎么有这么多的门道。 飞廉把派遣士兵的重任交给了费仲,费仲给每一个贵族百姓商队排出的士兵,都是千挑万选。 要么是有苏氏的族人,要么就是跟那些贵族百姓有仇的奴隶。 在陈薪火的各种制度下,彻底断绝了这些贵族想要偷税漏税的心思。 殷商的国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充盈起来,最重要的是,陈薪火修建的道路,往东直接快要达到了海边。 往南,已经越过了长江,甚至达到了东南江浙一代。 往西南,更是直接捅到了川蜀。 ......... 商王帝辛这一次改革,大力发展了商业,尤其是修建了通往各方的道路。 殷商王朝与夏王朝最大的不同,就是殷商王朝繁盛的商业,并且用商业,把殷商王朝的文化,习俗,传播到了更远地方。 这也奠定了炎黄一统的根基——《文明观察者》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