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最后一段话,灵堂里的大多数人,都已经能够视之淡然了。就算后辈她满嘴反封建又怎么样。他们还能打得到她似得! 她好好的说,他们就好好的听罢了!听一听,也不会有什么错。 唯独第一次听到这些内容的解缙,骇白了脸,一副头晕目眩、摇摇欲坠的样子。 傅友德娴熟地解缙倒了一杯茶。"缓缓。下次就习惯了。"刚刚将茶入口的解缙,一口呛住,惊天动地咳嗽起来。 【最后稍微聊一下总和摊丁入亩一起出现的官绅一体纳粮+火耗归公。 因为营销号泛滥,很多人都以为明朝人只要科举考了秀才当了官,名下的土地好像全都不必交税似的。似乎朱元璋这种傻逼规定是导致了明清两代土地兼并的罪魁祸首。 额,这说法是不太对的。】 过去的老朱,会为这些跟他八竿子打不着边,却扣给他的锅而震怒。现在,老朱却只是抬手擦了擦眼角:"这后辈,能处,她真的替咱辟了好多谣!" 【明也好,清也好,都没有对士绅阶级免过“赋税”,只免除过“役”。 官绅一体纳粮这个概括就不够精确,士绅集团向夹宗抱怨的原话是“收钱粮应分别儒户,焉何与百姓一例完粮,一例当差?", 知网你拿这个概述都搜不到论文的,感觉好像是二月河老师的《雍正王朝》电视剧把这个名词推广开的?不太确定啊。】 听了这么久的“夹宗”,他们终于听到了那夹宗的大名。"原来他叫雍正!" "还有人给他拍一部电视剧,呵。"这一声笑,出自朱棣。朱棣在想,自己是否有那《永乐王朝》? 朱元璋则在想,《洪武王朝》,听上去有点土啊,有那《洪武大帝》的片子吗?如果连那夹宗都有的话,咱没有没有的理啊! 咱可是前十上位圈呐! 【洪武朝时期,官员的优待仅限于免除“在职京官” “户内”的“杂泛差役”,若是官员死亡,家属可以免役三年。 他们依然要交粮草(土地税)和“正役”。里甲制下的正式劳役他们还是要服的,一般可以花钱代役。 功臣之家“户内”,缴纳粮草+夫役(运送粮草的差 役),其他的粮长、里长、水马驿夫免除。也是免了一部分,没完全免干净。 这个规定的漏洞在于,它表述时用的“户”,户内人数不限。很多人就想加入这个大家庭。】 朱元璋听到这里,淡然道: “改!” 朱棣亦是点点头: “错误答案已经被圈出来,自是要想办法订正的。” 【不过呢,并不是只有官员、勋臣有优待。符合条件的百姓也有被免除杂役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军户可免额度为3顷(150亩)地的杂役,超出部分一体当差。 还有什么,老朱照顾凤阳、临淮这种龙兴之地,下令两地百姓统统可以不用服杂役。】 “等等。”老朱忍不住道, "这也要改吗?不用了吧?太没有人情味了啊!" 朱棣犹豫了下,也点点头: “我们也还搞不了一条鞭,也不能事事都改。军户还是很不容易的。边地的军户更是困难,现在,我们首要要做的,还是多保障他们的生活和利益。" 朱棢叹了口气:“是啊,南北都裂开了。” 【到了正统12年,朝廷堵上了户内人数不定的漏洞,但也扩大了官员优待范围,外地的官员也可以享受一定额度的免役了。比如四品以上的,优免16人杂役,5品、6品12人……如此等等。 后来呢,优免额度越来越高。嘉靖年间,规定教官、监生、举人、生员,各免粮二石、人丁2丁。 ——营销号常说的什么考上了秀才不用交粮,实际上是当了生员,在向朝廷交2石粮时,不用同时缴纳相应的杂役钱,超过2石粮额度了,继续服役。 万历时由于一条鞭的影响,就把嘉靖24年一品可免粮30石、免丁30人,折算成一品免粮1000亩,免丁30人。】 老朱冷笑一声: "拿嘉靖朝的剑,来斩我老朱的头?"大家: "……" 可使不得这么说啊,陛下。您嘴巴越来越大了!郁新点头: “倒是优待了一些读书人。”看他的模样,显然认可了这一点。 而将军们则撇撇嘴。 切。 【怎么说呢,徭役是不断加重的,逃掉这部分税占的便宜也随之不断的变多。洪武时期,应该理 解为针对在京官员高昂的生活成本,政府给予的补贴。越到后期,官僚阶级为自己攫取的利益就越多。】 朱元璋冷笑连连: “我不把这些砍了,你们上下其手,贪赃枉法,同时还要骂一句‘历朝历代未有如此苛责官员的皇帝;我把这些砍了,你们无非也就这么骂一句!既然如此,我不如——"“咳咳咳。”朱棣连声咳嗽,打断他爹的话。"爹,砍掉可以,但砍掉的同时,要提高工资啊。"他爹骂道: "龟儿,我会不知道吗?!" 【明朝后期官绅阶层的失控和胆大妄为,可以参见山西巡抚吕坤的《摘陈边计民艰疏》(万历19年以后) 就他在雁门关附近的亲眼所见,依附官绅的宗族、亲戚甚至奴仆都不服徭役。 “毫厘重差不坐”, “一切重役、常于免外不编”。 ——这是法外狂徒,根本不尊重国家的规定。 有些人花15两捐一个吏员的位置,就可以免除所有的差役,每年可以省下百金。所以只要家里有超过15两的人,都去捐钱当吏了。——这是买官卖官,冗官冗员。 所以说啊,问题的关键不止于国家的法律规定,执行层面更加重要。】 "多少?" 现场的大家,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郁新目瞪口呆了,他直观地感觉到当时的徭役究竟有多重了。 老朱面红耳赤: “我算是知道,那些徭役是怎么多成这样的!30口,还不够你免的?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明亡了,清军入关后进行了一定改革。 顺治14年作规定“自一品官以下至杂职、生员、吏丞,止免本身丁徭,优免丁粮永行停止。编审人丁时,单独列项统计。” 你本人的杂役可以免,其他的优惠政策全部取消。还专门搞了一个小本本列名。理论上如果说监管到位,不要再出现吕坤见到的那些事,这种政策就应该只是补贴。可是现实是,管得住那帮子士绅就有鬼了!】 灵堂里的士大夫顿时沉默了。他们已经有了一些不祥的预感……… 果然,老朱咳嗽一声,说:“算了,那就官绅一体当差好了。既然编个册子都管不住你们,那就算了!这福气,咱老朱收回来了!" 士大夫们: 4;……"胳膊拗不过大腿。狠狠掉了小珍珠。为什么后朝的剑,要斩到咱们的脑袋?! 【基于这点,我们再去回看夹宗的“官绅一体当差”。它的真正含义应该这么理解。 1、简化了税收程序。 税收人员不必再对照单独的小本本,对某些人员进行优待,是降低了行政成本。 全部简化一视同仁的情况下,也更利于收税的执行。而官绅最擅长的是在复杂的规则里找漏洞。】 朱元璋听到这里,又蠢蠢欲动的想要翻大家的保险柜了。"既然这样,民田要不干脆还是统一充公,咱再统一分配……" “爹,算了,我觉得就算是您,也扛不住这么劳累啊。”朱棣劝他爹悠着点。毕竟快70的老汉了! 老朱啧了一声。好烦。后朝赶紧传授自己一点打土豪的小技巧啊! 【2、有利于打破官绅对庶民的特权光环 单看那些士绅们破防的模样便知道他们有多在意这种户别区分。纳税特权就是他们有别于泥腿子的高贵所在啊! 朱元璋当初给官员优免如此高高在上的说: "食禄之家与庶民贵贱有等。趋事执役以奉上者,庶民之事。若贤人君子,既贵其身而复役其家,则君子、野人无所分别,非劝士待贤之道。" Up认为,这才是这项政策的精髓所在。即使官绅一体当差实际施行效果、地域、时限都需要打问号,没有现在网友吹的那么夸大。但阶级的樊笼能戳破一点是一点。 让我们这些泥腿子带给他们亿点点无产阶级革命的震撼√】 士大夫: "!!!" 士大夫有话要说。 “陛下,不能一体当差!我们要通过差异化,来实行教化与劝学!” 将军们喝茶:他们急了,他们急了,他们破防了。 然而,已经学会了“阶级论”的老朱,并没有被他们迷惑到。反正不是同个阶级的。他无视了那群士大夫。 【火耗归公指,银两不像银币有固定面值,使用时会产生损耗,地方征税官员把这种损耗再次转嫁到百姓身上,额外盘剥收取。 请自动带入平米法的运费部分。 br />如今再次折算进正税,国家统一收取损耗,得到的这部分如“余米”般的“火耗银”,夹宗拿出来和各地官员分赃,称之为“养廉银”。 你们别下黑手了,我给你们发。 实话说,这个政策没执行多久,地方官就又在私下收取火耗银了。百姓的痛苦仍然遵循着黄宗羲定律。 但它有利于中央财政的健康,以及多少有点央地关系的税收主权争夺吧。】 其实,说起这古代的事情来。哪怕是那清朝的事情,大家也是一个赛一个的懂。杨士奇说: "那‘养廉银’的意思,其含义,应该就是宋朝的‘厚禄’吧。"但他旋即又说: "可是宋朝的贪腐,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说完了,就发现其余三个文官默默地看着他。眼神里藏满了刀子。 朱元璋皱眉: "那‘分赃’,可真难听。" 朱棣: "咱们都是地主阶级,可不就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分赃吗?" 朱元璋越发愤怒: “咱分了什么脏,咱和谁分赃了?她就光看见我剥削,却忘了我工作了是吗?!" 朱樉: “嗯……也许是因为爹你的工作在剥削面前不值一提吧。”朱元璋: "——嘴封上!"嘴封上,虽迟但到! 【我们将目光拉远一点,看看94年的分税制改革。 发达国家的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在60%以上,可是我国92年时仅为28.1%。 这使得中央不但无法完成市场宏观调控,还差点破产。一度惨到要向广东省这种发达省份借钱的程度。 可是地方不愿意借钱给中央(。在这种情况下,那位老朱家最懂金融的人主持了影响到我们现在的重大税制改革——分税制。】 老朱破碎的心灵,得到一定程度弥合。 他短暂的将自己对摄宗那大宝贝孙的爱放一放,转而看重这个大宝贝。然后他的心酸的意识到……但是这个子孙有可能不太以自己为荣吧。 茹瑞却提炼出了亮点。他皱眉: “什么叫做发达国家?难道兔朝是不发达的国家?” 大家失声: "这免朝还不够发达吗?若是兔朝还不发达,那发达国家到底是什么样的? 34; "应该是那丑丑了。”朱权说,但他又疑惑道, “但丑丑为什么要视一个不发达的国家为对手?" “除掉未来可能崛起的势力,自然是很重要的。”朱棣冷笑。 【用最简单的话,它先并税,把繁杂的税收统一。突出了以增值税为核心的新税收体系。这就让地方的乱摊派行为遏制——大家可以自由对比古今哈。 统一了税种,并明确增值税等主税是由中央主导收税后,和地方谈判,分配了一部分比例给地方。 地方是要有钱的,有钱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但中央更要有钱,因为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大家开始努力理解: "… 这是什么。这就是未来的四书五经吧! 而郁新已经要疯了。 他发现自己看不清楚那“增值税”,增值税,最重要的税,他却无法望文生义,看不明白?!上天明明给了他一扇窗,却要夺走他的眼! 老朱左右看了一圈,悄悄问在他眼中比较迂腐的解缙: “这满足公共需求,是不是就是那句‘因天下之财供天下之用''?" 他为什么要这么问呢? 因为这句话就是他说的啊! 解缙一边冥思苦想,一边点头: “陛下圣明……圣明陛下……” 老朱:啊呀。咱真是个大帝啊! 【波兰尼说,经济资源是通过互惠、再分配和交换三种方式加以整合的。封建制是一种互惠为基础的政府资源整合模式。 郡县制则强调再分配,中央政府是分配活动的中心,地方向中心聚拢,集中资源。而财政联邦制,强调交换。 秦始皇烙印在我们身上的痕迹,是到了现在,我们的中央财政都更强调“再分配”。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 朱元璋看了半天,点头道: "咱懂了,这应该是在吹秦始皇厉害。"这种时候,老朱是比较大度的。主要是他感觉自己刚刚也被吹过。 【我们的国土那么大,市场总是天然的被 地域阻隔。用这种财政上的郡县制,可以打破地域的界限,捏合整个庞大的国家。 配合着14亿人口,那是怎样的巨无霸? 分税制改革,就是财政上的中央集权。没有它,就不会有我们未来那恐怖的国家基建能力,也无法完成转移支付,更别说什么全面脱贫了。】 "咱懂了。"老朱满意点头, "就是那未来的子孙真的很重要,不愧是最懂经济的人!" 【清朝当然不能用现代的分配观念去理解,他们对“社会公共”的理解仅为花中央财政收入的70%去打仗。 嗯,明朝也如此,历朝历代的税收走向都是接近的,半数以上都是投去打仗,剩下的民生建设比较突出的就是赈灾呀,水利呀。可是这些都太基础了,和“社会分配”差得太远了。 别取笑秦国是伪装成国家的战争机器,下面的也不逞多让。】 大家: "啊这……" 这……这答案不对吗? 朱棣笑了: "当然不是啦!不然我这修永乐大典,疏通大运河,七下西洋,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社会公共的……再分配啊!" 朱棣试图组织出个正确的未来用语。 【强求他们去理解现代税收也着实有点难,它和卢梭的这句话有着密切联系。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纳税人是在主观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交给公共意志的化身——政府,自然也可以从政府身上获得权利。 我们是自由的,不是国家的奴隶。 上面这样还有点西方味儿。纯粹的中国特色精准表述,应该是这句话: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