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很好的一个晴日。 可发生了的事, 李羡鱼便也再有了放纸鸢与御马场的心思。 她心绪低落带着临渊往回,一路上默不作声,只微垂着羽睫, 看着道旁绵延无尽的红墙。 临渊持红金鱼纸鸢跟在她的身后,剑眉紧皱, 思量着康乐之事, 究竟要如何处置。 宫道静谧,明光移过,两侧红墙上描摹出他们的倒影,似两条红鱼在墙上游过。 李羡鱼默默看着, 直至披香殿的殿门遥遥在望。 她抬步走近, 却听一道语调奇怪的招呼声蓦响在跟前。 “大玥的小公主——” 李羡鱼轻愣,抬眼却见是郝连骁站在她的披香殿前, 正热情向她招手。 继而, 眼前一暗。 是临渊箭步上前, 将她挡在身后。 他持剑的长指收紧, 语声冰冷:“你来做什么?” 他冷声:“呼衍人皆是般言而无信?” 郝连骁梗着脖道:“我郝连骁什么时候抵赖过!输了就输了,小公主不愿意我做她的情郎便算了!” 他哼了声,大大方方道:“我今日, 是来找她交朋友的。” 临渊眸底御寒, 手中的长剑正欲出鞘,李羡鱼却抬手, 轻握住了他的袖缘。 她从临渊身后探出脸来, 语声闷闷的:“我不跟你交朋友。” 郝连骁愣住。 他道:“为什么啊?” 李羡鱼抬起羽睫, 眼眶微红, 语声里满是疏离与抗拒:“因为你们的呼衍王喜欢年幼的女。你们的臣求娶我八岁的皇妹康乐。” 她道:“我不和的人交朋友。” 郝连骁瞪大了眼睛,高声道:“那是王兄又不是我!我又不喜欢你的皇妹!” 李羡鱼却摇头。 “我有过呼衍, 不知道呼衍的其余人是什么的。可是你们拥护的王,派出的臣,便会让人觉得整个呼衍都是般,为虎作伥。” 她说到,却又难过起来。 呼衍臣选康乐和亲,固然可恶。 但在其余诸国眼里,会将才八岁的公主送出和亲的大玥,又能好到哪呢? 她想着,心绪愈发低落,再说不下。 她慢慢垂落羽睫,独自往披香殿里。 身后的郝连骁有些着急,本能想跟上她,却被临渊横剑挡住。 郝连骁想解释又不知该如何解释,焦躁万分,怒极拔刀。 身后传来金铁交击之声,像是两人又一次交手。 不知道,是不是要在她的披香殿前再打一场。 李羡鱼却有心思再管。 她顺着游廊徐徐向前,一直走到寝殿里,掩上了槅扇。 寝殿内光影暗,她的双肩也终塌下,将自己蒙在被里,任难过的情绪发酵。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传来槅扇开启的声响。 继而,冷香渐。 隔着一层锦被,她听见少年低醇的嗓音:“臣已将郝连骁赶走。” 李羡鱼低垂着眼,有应声。 临渊微顿了顿,又问她:“公主可知道康乐公主的母家是否有人?” 康乐。 两字,像是一根主心骨,支撑着李羡鱼重新拥着锦被坐起身来。 她将悲伤的情绪压下,如实回答他:“我与冯采女并不相熟。也有听过她说自己母家的事。” 她趿鞋起身:“但是,若是要紧的,我现在便可以问她。” 临渊摁住了她。 他注视着她,语调严肃:“公主可要想清楚。” “若是臣带康乐公主走,只能将她交母家。往后她的身份便只能是她母家的女儿,再不是公主。” 李羡鱼听懂了他中的意思。 是要改名换姓,让康乐公主从此消失在个世上。 李羡鱼眸光震颤,但心底另一个声音却告诉她: ,也未必不好。 至少康乐从此自,不会再像是筹码一,被人推来送。 等她长大,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也许能嫁给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李羡鱼蜷起的指尖松开。 她眸光凝,郑重点头:“我会与康乐的母妃,冯采女说清楚。” 临渊便也松开了摁着她肩膀的手,自床榻旁起身,对李羡鱼道:“臣即刻出宫准备。” 毕竟,劫和亲的鸾车并非易事。 越早准备,便能多一分握。 李羡鱼也同时起身。 她在铜盆里拿清水净过面,将哭过的痕迹洗,语声也重新变得坚。 “我便寻冯采女。” 他们分道而行。 李羡鱼冯采女的雨花阁。 而临渊北出宫门,清水巷中寻侯文柏。 直至黄昏,金乌沉时才重新在披香殿内聚首。 李羡鱼比他回来的早些,正坐在熏笼旁取暖。 见他逾窗来,便起身向他走来,将冯采女最后的决告之:“临渊,我过冯采女的雨花阁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她愿意让我们带康乐走。” 她伸手,将一张写好纸条递给他:“冯采女的父亲是安邵县的县令,官虽不大,但冯采女在闺中的时候却很疼她,家中也有几分薄产。” 康乐若回母族,虽不似宫中钟鸣鼎食,但也能保一生安乐无忧。 临渊有立时上前。 他在炭盆边立了稍顷,待身上的寒意略微散,方抬步走近,从她的手中将纸条接过。 他道:“宫外已布置妥。臣会在和亲的鸾车出城后,令人将康乐公主带走,送返母家。” 临渊说得简略,像是不过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 但李羡鱼却知道。 谈何容易。 她是亲眼见过淳安皇姐出嫁的。 其中随行的金吾卫,陪嫁的侍女嬷嬷们不知几何,更勿论有他国的队跟随在侧。 想从其中悄无声息带走康乐,绝非易事。 她抬眸问临渊:“康乐的事,我有有能帮得上你的方?” 临渊握着纸条的长指微顿,垂眸看向她。 殿内灯火微温。 李羡鱼裹着厚重的斗篷站在他身前,微微仰头望着他,神情专注而认真。 她般的纤细与柔弱,似会被风雪摧折的花枝。 从一开始,他便有将她安排康乐之事中。 也并不想让李羡鱼因此涉险。 他终是侧首,避开李羡鱼的视线。 “公主在披香殿内等臣的消息便好。” 李羡鱼似有些失落,但是轻轻颔首:“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临渊道:“臣现在出城筹备。至多明日深夜便回。” 李羡鱼轻轻点头,从食盒里拿出一块荷叶包好的糯米糕给他,语声轻而郑重:“那你一要平安回来。” 临渊接过。 糯米糕是温热的,像是少女指尖的温度。 他原本紧绷的唇线柔和些,低低应道。 “好。” * 翌日,便是康乐公主出降的吉日。 也是大玥在年节之前最大的盛事。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宫内张灯结彩,遍铺红。 行走在红墙下的宫人们也都换了喜庆的衣裳,无论心底究竟高不高兴,面上都带着得体的笑意。 但般的繁华绮丽后,皇帝却也知道此事做得并不光彩。 因而一早便令人将冯采女与康乐公主居住的雨花阁严加守,不许任何人入内探望。 李羡鱼清晨时了趟,却被金吾卫远远拦在庭院外。 便也唯有回到自己的披香殿中,听着更漏声,等日头一寸寸落下。 在宫中所有人的等待中,一轮金乌终是坠入太极殿赤红的琉璃瓦后,绽出最后的金芒。 宫中礼乐齐鸣。 久久不朝的皇帝坐在竹床上,宫人们抬着,到宫中最高的祈风台上,亲自看着公主的鸾车驶出朱红宫门。 他面色异涨红,显得格外兴奋,似沉浸在三日前的宴饮中。 沉浸在呼衍臣齐齐举杯,说是要与大玥结永世之好的那一刻。 只要康乐嫁出,便能保住他的皇权,保住他的帝位,保住他现在所拥有的万里江山。 只要康乐嫁出。 他愈发激动,在竹床上支起身来,看着鸾车在洁净的宫道上寸寸向前,终驶至恢宏的北侧宫门前。 只差一步,便要离开大玥的皇宫。 皇帝忍不住抚掌大笑,对承吉道:“,将那些呼衍来的美姬都传到太极殿内,朕今日要通宵宴饮——” 未说完,皇帝的笑声骤然止住。 继而一张原本涨红的脸上泛出隐隐的苍青色泽。 他挣扎着伸手,紧紧抓住承吉的胳膊想要求救,然而口一张,黑血便如剑射出,溅了承吉满脸。 “陛,陛下!”承吉骇然,眼睁睁看着皇帝双目圆瞪往后倒,慌张之下,本能疾呼:“快,快请太医!” 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都被惊动,匆匆聚至皇帝的太极殿中为他诊治。 有人搭脉,有人用银针试毒,有人将皇帝今日的饮食与接触过的件一一验过,却始终查出什么端倪来。 声称皇帝是突发急症之人与坚持皇帝是中毒之人各成一派,争执不休。 最后,却都能拿出什么妥善的方,唯有纷纷跪在上,叩首道:“臣等无能,请陛下责罚。” 但皇帝此刻躺在龙床上,胸口剧烈起伏着,似想挣扎起身,但连指尖都不能动弹,喉咙里咯咯作响,却吐不出半个完整的音节,不过顷刻间已是出气多,气少。 眼见着便要龙驭宾天,恐怕永生永世也无法再来惩处他们。 承吉在殿内急得团团转,蓦一拍脑门,猛拉过一旁伺候的小宦官,疾声道:“快,快影卫司里请司正!” * 皇帝病危的消息迅速传遍六宫。 其中,凤仪殿离太极殿最近。 也是最早得到消息的一座宫室。 执霜自殿外匆匆来禀报的时候,宁懿正斜倚在榻上,披着雪白的狐裘,剥着手里的葡萄。 执霜跪在她面前的绒毯上,颤声回禀:“公主,太极殿那传来消息。说是陛下突发急症,满殿的太医皆是束手无策。只怕,只怕是要——” 她叩首在,不敢言说。 般震动六宫的事,宁懿却好似风声过耳,全无半点回应。 她殷红的唇角轻抬,手中仍旧是一枚枚剥着葡萄。 剥好一枚,便放手畔的琉璃盏里。 一枚累着一枚,层层叠叠剥了足有半盏,却一口也不吃,仿佛仅是在享受着剥葡萄件事本身的乐趣。 溅出的汁水将她雪白的指尖染成红紫色泽,她非但不擦拭,唇畔的笑意反倒愈盛。 直至,执素入内,同跪在她面前的绒毯上,带来了另一个消息。 “公主,陛下的病情在用药后有所好转。此刻已然清醒,只是——” 她未说完,却听轻微的一声。 是宁懿指尖用力,掐碎了手中的葡萄。 紫红色的汁液飞溅而出,在她面上横陈一道,乍眼看,宛如鲜血。 “你再说一次。” 宁懿放下葡萄,面无表情赤足走下榻来,拿足尖挑起她的下颌,冷冷道:“本宫让你再说一次!” 执素颤声:“陛下的病情有所好转,只是,只是身尚不能动弹。” 宁懿眯眸,倏然轻轻笑出声来。 她道:“好,好得很。” 执霜与执素噤若寒蝉,不敢多言。 宁懿也并不看她们,只拿绣帕徐徐拭尽了自己面上与指尖的葡萄汁液,又趿上自己的绣鞋,拥着狐裘,款款出了殿门。 她顺长阶而下,得却不是皇帝病危的太极殿。 而是坐落宫中东北角的影卫司。 今日康乐公主出降。 影卫司中的影卫也尽数被调离,以确保场联姻顺利行。 司内寂静而冷清。 唯有司正羌无坐在长案后,平静等着她的到来。 “公主。” 随着宁懿推开槅扇,羌无亦从木椅上起身,如常比手向她行礼。 宁懿冷冷审视了他一阵,倏尔谑笑出声:“都说司正拿了银,便有办不成的事。如今看来,倒也不过如此。” 羌无低笑了声,沙哑的嗓音也随之放低:“公主,世上有全美的事。” “既要隐蔽,又要罕见,要让试毒的小宦官们无法验出。的毒,便注不是烈毒,有见血封喉之效。公主用的分量不够,形成了如今的局面,又如何能怨臣办事不力?” 宁懿也笑:“是么?” 她从袖袋里重新取出一沓银票,也懒得数,指尖一松,银票便如雪花般纷扬而下:“那么,便再给本宫来一瓶新的。” 她嫣然而笑:“要见血封喉的烈毒。” 羌无低笑了笑,俯下身,一张一张,将上散落的银票尽数拾起。 他将银票放在手中点清,双手递给宁懿。 “公主不必花份银。”他低垂下那双锐利的眼睛,语声沙哑:“东宫的铁骑,已踏过大玥的城门。” * 披香殿中,李羡鱼同得到了前后而来的两个消息。 她静立了一阵,感受着自己的心绪微微起伏,却有如预料中那般难过。 仿佛自父皇钦点康乐呼衍和亲件事后,他本不清晰的身影,便彻底在她心中模糊成一个明黄的色块。 一个比陌生人要令人觉得陌生的存在。 因而,她将众人遣退,独自坐在熏笼旁,羽睫低垂,任思绪飘远。 直至天穹上最后一缕红云散尽。 宫内华灯初上,寝殿内的光影也渐转晦暗。 李羡鱼自熏笼旁站起身来,打起火折想将银烛灯点亮。 然而火折方燃,便有寒风席卷,呼啸着将那微弱的火光熄。 李羡鱼讶然回眸,望见玄衣少年踏夜色而来。 临渊神情紧绷,见面未来得及多言,便骤然将李羡鱼打横抱起,往殿外飞掠而。 李羡鱼手中的火折坠下,惊讶过后,便伸手环住了他的脖颈,在风声里紧张问他:“是康乐的事出了什么纰漏吗?” 临渊带着她往前,又越过一座宫室,在疾劲的风声里答:“有!” 灯影照不见的黑暗中,临渊眸底沉冷。 真正出了纰漏的并不是康乐。 而是李宴。 谁也有料到,太会在今夜,会在此刻,以清君侧的名义率兵逼宫。 令原本最安全的皇城,变成最危险的方。 夜风拂起彼此的乌发,带来冬日的凉意。 李羡鱼看着身后不断退的红墙,羽睫轻抬,轻声问他:“临渊,我们现在要哪?” 临渊眸光微顿,似不知从何开始解释。 但稍顷,他直白道:“带公主见皇妹。” * 临渊并有食言。 他带李羡鱼了康乐如今所在的方,一座官道上的驿站。 和亲的队今夜在此歇脚,待明日天明,便要继续启程。 临渊则带着李羡鱼藏身驿站后的树林中,乌眸沉沉看着驿站中的灯火。 李羡鱼同噤声,安静等着眼前的灯火熄。 随着夜色渐深,树林中的夜晚也变得分外寒凉。 李羡鱼来得匆忙,既有带汤婆,也来得及添衣,渐渐觉出寒意透骨。 她伸手,想再将斗篷拢紧些,指尖方抬,便觉得有暖意自身后涌来。 是临渊抬手拥住了她。 他身上的大氅垂坠而下,将她牢牢笼在其中,身上炽热的温度随之传递而来,驱散了冬夜的严寒。 李羡鱼脸颊微红,徐徐将拢在领口处的指尖垂落,静静倚在他的怀中,等着夜幕彻底降下。 不知过了多久,驿站中的灯火渐次歇。 唯有余门前的几盏红灯笼在随风摇曳,照亮停在那辆送嫁的华美鸾车。 临渊抱起她,足尖轻点,无声无息越过围墙,踏上二楼雅间的窗楣,逾窗而入。 他停在一座落屏风前,将李羡鱼放下。 他递给李羡鱼一件不起眼的小杂役衣裳,低声道:“至多一盏茶的时辰,我们便要离开。” 李羡鱼点头,借着微弱的月光绕过屏风,行至床榻前,轻轻推醒正睡着的康乐。 康乐打了个呵欠,揉着眼睛从床榻上坐起身来,朦胧看见她,先是睁大了眼睛,继而便迫不及待拉住了她的手,高高兴兴问她:“皇姐,康乐已经扮过新嫁娘了。现在,是不是可以回宫见母妃了?” 她期待道:“母妃说过,等康乐回,便给康乐做最好吃的酒酿圆。” 李羡鱼看向她那张稚气未脱的小脸,终究是忍心告诉她实情。 她轻轻牵唇对康乐绽出个笑来,放柔了语声:“是呀,扮新嫁娘的游戏已经玩好了。现在我们要来玩藏猫。皇姐要将你藏起来,不能被父皇找到。” 康乐眨着眼,似乎觉得很是新奇,便主动将李羡鱼手里的衣裳接过来,往身上穿:“次康乐要藏多久?父皇与皇姐会来找康乐吗?” 李羡鱼替她系着纽扣,羽睫低垂,藏住眸底的难过:“父皇也许会来找你。但是你一不能被他找到。要是有人问你,是不是大玥的康乐公主,你也要说,你不是。你只是冯家在安邵县长大的女儿。” 康乐似懂非懂,但是乖巧点头:“康乐记住了。” 李羡鱼低低应了声,从榻上抱起康乐小小的身,快步往屏风外走。 临渊在此等她,见她前来,也不及多言,只略一颔首,便将她打横抱起,往窗外的夜色中而。 他们方离开驿站,却听身后嘈杂声骤起,继而,似有火光冲天而起。 有人惊呼:“走水,走水了!” 也有人大喊:“公主不见了!” 有人用听不懂的呼衍语高声交谈,语声焦躁而急切。 李羡鱼心中一紧,愈发将怀里的康乐抱紧。 而临渊同时回首,神情紧绷。 场大火并不在他的计划之中。 他原本的筹划是半夜带走康乐,让会缩骨的死士留在房中,若有人来,也好假扮成康乐公主应对。 至少能拖延一二个时辰。 不想,如今却节外生枝。 他剑眉紧皱,将李羡鱼放在一处隐秘的林中,低声道:“事情有变,臣要回一趟。” 他说罢,对暗处厉声道:“保护好公主。” 语声落,便有两名死士从暗处现身,对李羡鱼比手行礼。 李羡鱼拉着康乐方在原站,来不及询问,却见临渊已展开身形,迅速往回。 夜色很快便将少年的背影吞。 李羡鱼唯有护紧了康乐,立在两名死士身后,等着场风波平息。 蓦,一道鸣镝声尖锐而起。 李羡鱼蓦然回身,却见一支火箭飞上漆黑的夜空。 转瞬,火箭坠落,却宛如点燃了沉睡的火。 大玥皇城的方向,无数火光亮起。 有火蜿蜒如龙,向皇宫的方向直逼而。 在李羡鱼看不见的方,李宴亲自率军,逼至北侧宫门前。 火光照夜,东宫的旗帜也夜幕中高高扬起,门前的金吾卫不战而降,叩首跪拜。 二道朱门次第而开,迎千万铁骑直入皇城。 一路上,有杀戮,有流血。 大玥皇城内的守卫军与金吾卫们尽皆俯首。 他们认些年来监国的储君,认将军们手中高举的虎符,认中宫嫡出血脉纯正,唯独不认在太极殿中醉生梦死的帝王。 清君侧的大军停在太极殿前。 李宴孤身下马,顺玉阶而上。 太极殿内,所有的宫人已被先一步而来的东宫暗部所控制。 唯独留下在龙榻上动弹不得的皇帝。 他双目怒睁,想要挣扎,但浑身却有半点知觉。 喉咙里嗬嗬作响,却吐不出半个字眼。 有人来帮他。 他的影卫,他的金吾卫,甚至他所出的皇与公主,有一个人过来帮他。 他不明白,他是皇帝,是真命天,是九五至尊,为何所有人都要背叛他!为何所有人都在今夜背叛了他! 他无法动弹,甚至无法质问,唯有眼睁睁一身戎装的李宴行至他身前。@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锦绣山河屏风前,年轻的储君银盔银甲,面容温润,眸底冰冷。 他修长的手指轻抬,向他递来一张明黄圣旨,语声如往常那般温和,却已带上了不容违逆的力道。 “退位的诏书儿臣已替父皇写好。” 李宴手握兵符,一字一句,掷有声。 “拿传国玉玺,请太上皇禅位!” 皇帝目眦尽裂,用尽了全力想要从龙榻上起身,想要呵斥,想要暴怒,想要他谋逆,但偏偏却无法挪动分毫。 唯有眼睁睁看着承吉步步向前,颤抖着拉过他毫无知觉的手,最后一次握住那方传国的玉玺,重重盖在那张禅让的圣旨上。 朱印落下,承吉高声:“太上皇禅位——” 太极殿外,群臣叩拜。 军士们手中的火高举,照亮太极殿前半边天穹。 今夜,火光照夜,皇权更迭。
“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