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弱闯江湖 > 第十四章 给我派个爹

第十四章 给我派个爹(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女主她儿媳 师娘,我真不想下山啊! 从军火商到军工之王 日不拢耸猫儿钻灶烘之黑三国演义 小皇子今天被灭国了吗 锅碗瓢盆鸡毛蒜皮 她的小玫瑰 [女A男O] 芳华绝代:怪你过分美丽 扁担悠悠岁月长 项羽战三国

第十四章给我派个爹  我带着夫人解红缨、护卫白千娇,由将领魏可轻、沈破风率骑兵100人护送,一行20辆大马车,给皇帝拜年。  虽然天气很冷,但队伍所有人都穿了不少,行动速度也很快,提前几天就到达了大夏国都城--青龙城。  青龙城,和我的上西府城比起来,都是城,不过,都城,青龙城,不太一样,我也是第一次见到青龙城繁华的样子。  青龙城,一共分为十五个皇城县,四面由十四个皇城县拱卫,每个皇城县都有人口20多万人、十四个皇城县就有人口接近300万;而青龙城自身就是一座单独的皇城县,称为青龙主城,在主城周边周的皇城县人们若是说要进城,那就是要来这个青龙主城的意思。单是青龙主城有人口100多万人。因此,青龙城整座大城由十五个皇城县区域合抱组成,有人口400万,是大夏国北俱神州第一城,也是大夏国第一城。  拱卫青龙主城的周围的十四个皇城县,顾名思义,归青龙城管辖,这十四个皇城县与青龙主城,合起来的规模,那叫一个大,很大很大。  我一路入城来,慨叹青龙城真是非常美,不愧称作都城,名副其实。  不过,魏可轻却不以为然,他说:卫将军,青龙城虽大,这路面倒也平整,只不过没有我们上西府水泥路地面坚固耐用。  我说:你不懂,这叫原生态。其实,没有水泥的城市,也很好啊,自然一些。  魏可轻说:额,将军,原生态又是何意?  我说:再过几千年,你就会懂了。现在说了,意义不大。  魏可轻只得念叨着:原生态,原生态......他一时半会是琢磨不明白的。  古代各城,基本都很原生态,那是因为经济不发达,大自然没有被破坏,到处都是山林荒地,村子周围常易遇到豺狼虎豹,村民都不觉得稀奇。在这样自然的环境下,还说保持原生态的话,谁又会懂呢。不像22世纪后,人们都去动物园看动物,觉得新鲜。要是跟古代村民说:走啊,去动物园看看猴看看老虎啊,村民就会觉得你,真是非常幽默。  沈破风靠近我身边,说道:将军,我觉得,这青龙城,看起来比上西府要繁华得多,人也更多。  我说:这是都城,是天下四十神州、3600县聚集的中心城邦。上西府那么大点,能与皇城大都市相比吗?真是没见识。  沈破风呵呵笑了。  我想到,上西府的众官员将领和士兵们,很多没有见过青龙城。不知道青龙城是如何的发达,如何的繁荣,人是如何的多,都没有见识,也根本想象不到。没有见识,就没有思路,就很难创新和发展。  于是,我心里暗暗定了个计划,让上西府的人们陆续到青龙城来逛逛,考察考察,学习学习,增长见识,知道人外有人,城外有城,不要坐井观天。  虽然,上西府就算建设的不错了,既有很多厂子,也有银行,还修建了很多水泥路,商业也有很大起色,可以说交通便利、产业丰富。人口从之前的5万多,已扩增发展成50多万的人口大城了。这本可以让我满意。但是,当我见过青龙城的雄伟瑰丽和繁荣发达之后,我觉得,上西府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  我的拜年队伍,从进入青龙主城开始,一路就被青龙城的壮观、繁荣所吸引,这里对我们这些小城来的人来说,一切都那么新鲜、有趣。  不知不觉,我们路过一处集市。这是一处小商贩集聚的地方,都是在街面道旁摆摊的商贩,其中,有一妇人和一少年当街卖地图,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见那妇人蓬头垢面、少年衣衫褴褛,2人冻的丝丝哈哈,穿的很少。但他们面前在地上摆出的地图却很多,我大致看了一下,居然大夏国四十神州的地图都有,山川河流道路都画的很全。  于是,我脑筋一转,就打算买下来这些图。  我让魏可轻去问问这些图卖多少银子。  魏可轻问了价钱,生气的回复我说:如今市面上,普通画也就一文钱、两文钱,但这个穷小子卖的图比较贵,要十文钱一张。他是当咱们敲竹杠啦。  我说:图之类,价值不可与其他货物相提并论。你就买下来吧,回去后,我以后可以参考用,不然你会画图不。  魏可轻说:遵命。  我又说:等等。你就给他银一千两,并且如实告诉他,说你在上西府当官,府上缺个作图的画师,他如果愿意,可以过年后,去上西府找你。也让他和那妇人,回家去洗洗衣服,以后再出来体面些。  魏可轻听到我说一千两买一堆地图,心里嘀咕我是个败家子、冤大头,但又不敢吭声,就又到小摊这里,给了穷小子一千两银子,买下所有地图。  那少年和旁边的妇人,见有顾客出这么多银子把所有图买走,竟然跪地磕头,感激不已。  魏可轻告诉那少年和那妇人:某是上西府人,名魏可轻。某府上缺个会画图的,尔等若愿意,等这个年过完了,可以到上西府寻某,一打听便知。  那少年道:谢贵人出手搭救之恩。小人没齿难忘,愿效犬马之劳!  魏可轻说:小子,算你走运。过年就去上西府找我吧。走了。  少年惊呆的望着我们的队伍,激动涕泣,久久跪地不起。  魏可轻和我边走边聊,问道:将军,我不太明白,我们要这么多地图,做什么用。买个上西府、河东府等5府地图也就是了,还买这么多其他神州的图来,能做什么用啊。  我说:魏可轻,你头脑能不能更开阔一点点,上西府的修路司,冬季已经闲下来了。难道除了我们五府,其他地方就不修路了?修路的时候,得需要看图啊。四十神州是不是都需要修水泥路,这么大一笔生意,我们做不做?  魏可轻恍然大悟,不好意思的笑了。  此时我感觉到,这个武将头脑还是简单些。看来马上打天下,还是得文臣治天下,这个道理似乎有点意思。  又走了一段路,就到了皇帝陛下为我赵汗青特别准备的卫将军驿馆了。  整个青龙城,只设有三个将军驿馆,一个是骠骑将军驿馆,一个是车骑将军驿馆,还有一个就是给本卫将军准备的驿馆了。  放眼大夏国,只有这三位将军配拥有驿馆下榻。其他地方官员和将领,都只能自己找地方住了。现在是过年朝拜皇帝陛下,全大夏的人都聚集到青龙城,纵使青龙城虽大,能住宿、歇脚的地方,几乎都满园了,若不提前找好住处的话,就只能露宿街头啦。  本卫将军自然是有住处的了,还是皇帝陛下给安排的。虽然这个驿馆叫卫将军驿馆,但实际上,大门上牌匾写的清楚:王府。  大门边还有六名银甲卫兵站岗把守。  魏可轻上前通报,卫将军赵汗青到。  卫兵们跪拜道:某等为一品带刀银甲侍卫,乃奉旨守护王府,等候卫将军。参拜卫将军。  我让银甲卫兵们都起来,并邀请一同入府歇息,但侍卫们果然是皇帝派来的,巍然不动。  我无奈,也就不再相让,昂然入府。  这个王府的王字,就是指的我,这名钦命食亲王俸禄的亲王了。我属于亲王级别,只不过,我是武将,卫将军之级别。  王府大门外,皇帝派来大侍卫们,认真进行着值守,我知道,这就是监视诸将来的,同时也是不让文臣武将们私下互相往来交往的意思。这种帝王之术,我多少明白一些。  想起之前胡车单暗地到上西府调查我的事,我还心有余悸。  如今,住处大门有皇帝的卫兵把守,可见皇帝的心思真是缜密,万无一失,真是可怕。  那么,我们的队伍,自从进了青龙城,可能就早被皇帝派人给盯住了罢。  如果,有人趁机把我做过的事,添油加醋的向皇帝进谗言,恐怕我还会吃不了兜着走。  看来,这些天给皇帝拜年的事,我还是要格外谨慎些才好,一不小心就容易给人留下尾巴。  一旦见过皇帝,当我述职完毕,就得赶紧请皇命返回封地。也免得在青龙城这个地方,日久生变,阴沟里翻船。  当天,我和解红缨、白千娇、魏可轻、沈破风以及随行的车夫、骑兵,都安顿好了,在王府住下。这里的环境真不错,很大很宽敞,气派又有格局,雕梁画栋的,有花园有亭子的,只不过,天气还冷,前几天下的雪还在呢。  我赞叹,不愧是王府,住着就是不一样。  次日上午,有人飞马来府禀报我,说太子带着两名皇子即将到访。  我大惊。  赶紧让夫人解红缨盛装出迎。  刚到府门口,太子銮驾及诸位皇子的皇家轿乘就到了。  果真是太子殿下,还有几位皇子一起来看我,真让我受宠若惊。  “末将,拜见太子殿下、二皇子、三皇子。”  太子殿下示意免礼,随即,众人入府座谈。  太子名金永固,二皇子名金永泰,三皇子金永康。这三位皇子,是皇帝金元霸正宫皇后亲生,都是嫡子。地位十分尊贵,此番来府看我一外放将军,确实是表示皇家对我的重视,这是需要请旨意批准才能来的。通常情况下,非有旨意,皇子不得与将军私下往来。  只听太子金永固说道:本太子此来,一是代父皇看望卫将军,一路辛苦了;二是来透露一个消息。  我说:末将深感黄帝陛下圣恩!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知道太子殿下要说什么消息。  太子说:我父皇新登大宝,大寒国已灭,天下安定,而叹皇子们尚无历练。故将下旨,让我们几位皇子,都外出到各至州府县去,意在体察民情,有所见识。父皇让每位皇子自行选择一州一府或一将军,或进军营,或进府县,需行拜师之礼仪,要见闻民间疾苦,了解人情世故,学习治国之道。这个消息,出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就是您也知道了。  我说:原来如此。  我心想:黄帝金元霸,不愧是明君。让自己的皇子们上山下乡,有想法,有创意。  我继续说道:然,各位皇子想必已经拜访过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了吧。  太子道:确是如此。我们几位皇子,对各位大将军,应逐一拜访,以为择名师之意。我大夏国,大将军为全军主帅,那是我父皇。次之,就是骠骑将军冯玉将军了,继次之为车骑将军李石将军,再次之,就是您卫将军了。其余东南西北四方将军,则品级稍显不足。  我说:以太子之意,难道有皇子想拜末将为师焉?臣惶恐!不敢为人师!  太子说:卫将军过谦了。我们诸位皇子都想拜您为师,只是,一位皇子只能拜一位为师长。  我说:那么,诸位皇子,谁想拜我为师呢?我可是粗人一个,并不会什么啊,也不知道可以教诸位皇子什么。太惭愧了!这事,我还是上书黄帝陛下,不要让皇子拜我为师为好。臣不敢误了皇家教育之大事啊!  太子说:请卫将军不必如此。此番前来,诸位皇子都已经商量过了。本太子已拜骠骑将军为师,皇二弟已拜车骑将军李石为师,只有皇三弟未尝拜师,按将军级别论,只有您合适了。  我说:那皇帝陛下不是说,还可以拜一州一府文官为师吗。如今不再征战,为何诸位皇子都拜将军们为师,又能学到些什么呢。都是些排兵布阵、打打杀杀的粗活,无关太平天下之治理啊。  太子说:这也不是这样说的。虽然目前是太平天下,但四面八方,还有不少附属之国,年年纳贡,岁岁来朝。万一有了异心,还是需要征讨的。若不学将军之术,如何驾驭大军。如我父皇,马上打天下,如今又继承大统,马上治理天下。这大夏国,不也是治理的很好嘛。  我听到太子这么说,也不与他争辩。夏虫不可语冰。  其实,当今皇帝也就40来岁,他的皇子们都很小。这个太子才22岁,二皇子20岁,三皇子18岁,与我同岁,但比我小几个月。  只不过,我已官至卫将军,身份在这,所以皇子才能拜我为师。但凡我低一个级别,皇子连看都不会看我一眼,这我也明白。  皇帝让皇子们自行选择师傅,我觉得这一招,也够狠。  我不觉敬佩皇帝的高瞻远瞩。  历来,皇子们的较量都不会停止。一龙九子,个个不同。  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哪个儿子不想继位,唯我独尊呢。  只是,太子名分已定,其他皇子就不用多想了,除非出现了意外。  太子岁数不大,又这样老成持重,又会有什么意外呢。  那么对我来说,如果不是太子拜我为师,其他哪个皇子拜我为师,都是一样的,除了太子意外,其他皇子都是陪跑的而已,谁也当不了下一任皇帝。  我也就不用想当什么帝师了。  我对太子说:如此说来,就三皇子殿下,还未选择师傅了?  太子说:我三弟,金永康,心性怯懦,身体又不太好,他不喜欢打打杀杀,想要找一府总治,拜为师傅,学习治理府县之道。我告诉他说,您卫将军,正好兼这上西府总治一职,符合他的心意。于是,三皇子,就和我一起来拜访您了。  太子和我说完,就向三皇子说道:三弟,还不过来,拜见师傅!  三皇子慢慢踱步到我面前,极不情愿的向我施礼,说道:皇三子永康,拜见师傅了。  我看出,这三皇子极为傲慢,这是碍于太子的威压,才行礼的。要不然,三皇子连师傅恐怕都不会叫一声。  我也不怪他,毕竟年龄上,我们都相仿,他又是娇生惯养的皇帝之子,任性是符合他的出身的。  不过,我也无所谓,反正他将来也当不了皇帝。这回,让我来教育他,我就替他皇帝老子,好好修剪一下这个皇家血脉的枝枝蔓蔓。在我手底下的兵,我都能给收伏了,我还治不了他这个皇三子了。哼。  我心里想着:三皇子,你若对我尊重还罢了,你若把握当做一般的武将和官员,惹怒了本卫将军,当心我照样修理你,教你做人。想拿你皇帝老爹来给我气受,没门。  太子见拜师目的达到,就又对我说:卫将军,今天来,只是见个面,这也是恩请过父皇同意的。待父皇将师傅们定下来,会安排庄重的拜师大礼,昭告天下的。届时,百官群臣各路将军都会参加。  我说:臣明白。  太子说:那本太子就和弟弟们回宫复命了。告辞。  我和夫人解红缨,恭送诸位皇子离府。待诸位皇子銮驾都看不见了,我才和红缨回到屋内。  红缨说:汗青,这太子,说话文质彬彬,又似乎很霸道。二皇子就没有说过话,只观察你的神态,似乎城府较深。只有三皇子,个性率真,又有些稀里糊涂。这三位,拜的都是将军为师,这是什么意思。  我说:天心难测。咱们还是别妄自揣测了。  在青龙城,这个都城,不是我的地盘,我可不敢说的太多,免得有来无回,这都说不准的事。  果然,没多久,旨意下来,大意是说,太子拜了骠骑将军为师,二皇子拜了车骑将军为师,三皇子拜了卫将军为师,年后与诸位将军同行同住同吃同学之类的话。学多久,并没有讲明。  旨意还说,大年初一,行拜师大礼,天下万民皆昭告。百官诸将都到皇宫聚齐,共证师礼云云。  先是到了大年三十,我携夫人解红缨,盛装打扮,进宫拜见皇帝陛下,献上礼单和礼物,并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嘉奖,赏赐我一个金腰带,赏赐我夫人一对百年玉镯。我千恩万谢,而后退下。  大年三十这天,皇帝没功夫和群臣说话,一个一个的接礼物,一个一个的拜见,就耗费了一大天。  我拜完皇帝,刚退下,就又一个大臣上殿觐见并献礼了,我这还算是快的。有的大臣,不仅献礼,之后还给皇帝读赞颂之诗词文章,那都是动辄几千字的,让皇帝耐着性子听下去,直听的睡着。看来,当皇帝,也有难受的时候。  大年三十晚上,皇帝大宴群臣诸将,这时候,我们能一起和皇帝喝一杯御酒。  大家还是挨个的敬酒,祝皇帝万寿无疆,祝大夏万年永固。云云。  皇帝金元霸喝了几杯酒,也来了兴致了,就对众臣说:先皇一统江山,朕亦北征大胜,克承大宝,日夜惶恐,患得患失。幸得文武同心,臣民忠义,大夏万安。朕闻,居安思危。  在大夏国周围,有八个附属国,休养生息二十载,人口和军力都增强,大寒国拒绝附属大夏国,起兵来犯,就是一个例子。若其他七个附属国都如此,大夏国无宁日。因此,诸皇子,要会打仗,能文能武,这也是朕命诸皇子拜师的原因之一。朕,要将先皇打下的基业,宏图大展,开疆拓土,以保大夏万世太平。来,今日朕与众臣诸将,满饮此杯!请!  金元霸说完豪言壮语,将酒一饮而尽。  大家也谢过皇帝,举杯就干。  是夜,大家都喝了很多。很晚才结束。皇帝到后宫歇息去了。  我们也回府。  次日,大年初一。  皇宫内,有个专门的广场,修了一座高台,就是拜师台。  锣鼓齐鸣,旌旗招展,万兵林立,百官跪伏,以迎三师,太子师骠骑将军冯玉,二皇子师车骑将军李石,三皇子师我卫将军赵汗青。  说实话,我见了这场面,自己都感动,很震撼。  万人叩拜,那种气场,不一样,人人都高看你一眼,那感觉,很飘。  总之,礼仪持续了一上午,又烧香,又祭祀上天,又读的拜师书,最后皇帝施礼,各位老师回礼什么的。  好不容易结束都已经是中午了。有些不抗冻的大臣,都冻傻了。  终于散场了,我赶紧回府想休息一下。  没想到,我刚回府换好了衣服,吃完了饭,三皇子居然来府了。  我心想,这小子,前几天来的时候还不情愿当我的弟子呢,今天这刚拜师礼完毕竟来我府中了。  就这?就这样开始跟着我身边吃喝住了?  哎服了又!  初二,我又上朝恩请皇帝陛下,准我回上西府封地,并与双亲一起过年。  皇帝恩准。  初三一早,我们队伍就开始返回上西府。  这次,多了一个人跟我们回去,就是我新收的徒弟-----三皇子--金永康。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三国:王业不偏安 论恋爱游戏与虫族的适配度 神明,但十级社恐[西幻]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天子宁有种 清末1895看观你好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