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女生小说 > 暴富从给秦始皇做历史直播开始 > 27. 忧国忧民杜甫 第五个直播视频:太阴元……

27. 忧国忧民杜甫 第五个直播视频:太阴元……(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困在日食的那一天 男狐狸精总想坏我修行 华夏导演,星际爆红 重生之非主流村长 帝姬不是恋爱脑 我的华娱开始的有点晚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被全世界偏爱的炮灰受 穿到年代文中搞医学[穿书] 我已走过的一半的人生

就在历朝历代众人对自己贫瘠的写诗作词能力感到万分着急时, 天幕之中的月神已然是开始了对下一位诗人的讲解。

【吾接下来要说的诗人便是诗圣杜甫(1)。杜甫与李白合称为‘大李杜’,区别于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合称的‘小李杜’。】

【杜甫虽在世时名声不显,但后世却是声名远播,对于神州大地的文学亦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为后世人敬仰。】

【而杜甫一生当中约有一千五百首诗歌流传于后世, 大多收集于《杜工部集》。】

【诗圣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是为北方大士族, 其祖上为汉武帝刘彻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 祖父则是杜审言。且杜甫与唐朝另一大诗人杜牧同为晋代名将杜预之后,只是两支派分裂甚远。】

【杜甫青少年时期家境优越生活富足,他亦自小好学, 七岁便能作诗,‘七龄思即壮, 开口咏凤凰。’】

【开元二十四年, 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 结果落第,而落第的原因很简单,只因为唐朝的科举考试不糊名。】

【不糊名的规矩,再加上监考者亦是世家大族,科举制度最为世人所推崇的‘寒门出贵子’其实不过是掌权者的一个谎言。】

【这样的不糊名规矩直到宋朝才被取缔,而糊名的科举制度和上行下效的重文轻武, 便让宋朝成为许多文人的理想之乡。】

【但宋朝远不如唐朝,因为在宋朝只有文人能过上好日子, 至于其他的农工商阶层,皆是备受压迫流离失所,甚至还时常遭受国破家亡的威胁。】

【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重文轻武,就如同乱世之中, 邻居屯兵你囤粮,那你便是邻居的粮仓。】

【当粮仓被搬空之后,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他们的血肉就会成为邻居新的粮仓。】

【而这便是重文轻武所导致的惨痛结果。】

【北宋那位极为昏庸无能且荒.淫腐朽的宋徽宗赵佶和懦弱无能只会听信奸臣谗言的宋钦宗赵恒,在国亡被俘虏后,一个受尽折磨而死,一个被马乱践而死。】

【当这只会投降的昏庸二帝死讯传回南宋,深得其父其兄风采的宋高宗赵构表面上痛不欲生,实则内心暗自窃喜,认为自己的皇位终于可以坐稳。】

刚刚听到父兄死讯,正在朝廷之上当着百官痛哭流涕大骂敌贼的宋高宗赵构:“……”

啊,这就有点尴尬了。

【一个重用蔡京、童贯、梁师成等奸佞六贼,一个罢免力挽狂澜的忠臣李纲,一个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抗金名将岳飞,吾应当如何评价?】

【只能说弱宋不愧是弱宋,哪一位皇子是废物就选哪一位,几乎个个都是不可多得的废物!】

被月神直接点名骂是废物的三位宋朝皇帝皆是敢怒不敢言,甚至还要假装不尴尬的继续聆听天幕。

然而月神特意岔开来谈宋朝之事,明显就是不希望宋徽宗赵佶继位。

【宋哲宗赵煦,你且记着,端王赵佶轻佻无能,不可以君天下。(2)】

元符三年,已然重病卧床不起的宋哲宗赵煦坚持要聆听天幕的神仙授课,而他的这一次带病听课,确实就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决定。

被大宋后续三位帝王的荒唐行径给气到呕出一口血的宋哲宗赵煦根本不敢昏迷,更顾不上宫人为他擦拭血迹的动作,而是立即让宰相章惇上前来。

“章爱卿,咳咳咳……速速为朕立下遗诏,绝不能咳咳咳……咳咳绝不能让端王赵佶继位为帝,不可让其毁了大宋的江山社稷!”

宋哲宗说得愤慨,其实心中早就思索好为何会是那品行不端的赵佶继位,约莫是因为平日里赵佶时常进宫来孝顺皇后王氏,因而才会有赵佶继位一事。

但无论端王赵佶是如何继位为帝,现如今有了他留下的遗诏,那便是绝无可能之事。

宋哲宗从月神这只言片语中,已然猜到自己会病逝之事,故而在留下端王不可为帝的遗诏后,又让宰相写了一道圣旨,那便是把和他同母亲兄弟的简王赵似为皇太弟。

若他一驾崩,便立即让皇太弟赵似继位为帝。

宰相章惇亦是更为认可简王赵似的才能,而且按照宋朝兄死弟及的规定,确实就应该由官家的同母之弟来继承皇位。

·

【天宝三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李隆基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之地。再过四年的秋日,杜甫转赴兖州与李白相逢,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深厚友谊。】

【只是比起李白,杜甫的人生更为不幸,因为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并且他的人生备受安史之乱的影响。】

【随着唐玄宗李隆基后期统治越发腐败昏庸,杜甫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贫困窘迫。天宝六年,唐玄宗李隆基诏天下‘通一艺者’道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这次考试。】

【可由于权相李林甫编造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所有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都不幸落选。】

【科举做官的途径都被世家大族死死把控,这可不是在唐晚期世家大族被起义军杀戮殆尽的时代,于是杜甫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毫无结果。】

唐朝。

原本还言笑晏晏看着天幕的世家大族在听到月神的这些话,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

更甚有不敢置信者怀疑自己的听觉有问题,遂连连询问儿子和管家自己是否听错了。

然而同样神情恍惚的儿子们也给不了父亲答案,反倒是管家神情悲痛的点点头。

清河崔氏家主只恨不得是自己耳朵出错,而不是族人尽数被起义军杀戮的消息是真的!

待得慌张情绪稍微好一点,崔氏家族立即就要进宫见那李二陛下——他只想让李二陛下赶紧立下遗诏,万万不可让那昏君李隆基即位为帝!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各个世家大族府内,主要就是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最为慌张。

毕竟他们可是大唐的四大世家大族,之前他们能够笑看李氏江山社稷衰败,那只是因为世家大族从来都不会被王朝更迭一事影响。

可现在月神却说他们的家族居然会因为大唐江山衰败而惨遭杀戮,那就必须是和他们有着莫大的关系!

而且那李二陛下本身就是出自世家大族,虽然李氏没有他们四大家族的根深蒂固,可想必也不会愿意看到族人被尽数杀戮。

四大家族的想法确实很对,连河南长孙氏都忍不住派人进宫找长孙皇后打点一番,意思也是差不多,那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绝对不可为帝。

那这时候李二陛下和他的亲爹在做什么呢?

长孙无忌可以当场给出答案:皇帝陛下正在和太上皇尴尬对视,显然就是被月神揭开科举不糊名真相一事很是让其面上过不去。

当然长孙无忌还知道皇帝陛下心中必定是十分恼怒,毕竟那可是把李氏放在世家第四等的世家大族,他们的皇帝陛下可是很早就想清算这些恃才傲物的世家大族。

只是被江山社稷所牵制住,方才不曾立即动手。

可若是世家大族有求于皇帝陛下,那可就有很多操控机会了。

·

【杜甫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诗赋,却皆是郁郁不得志。】

【天宝十年正月,唐玄宗李隆基将举行祭祀盛典,杜甫于天宝九年冬日预献《三大礼赋》,成功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可最终还是因为主试者仍为李林甫而未能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河西尉这样一个小官,可杜甫不愿,朝廷便改任右卫衰府兵曹参军官职。杜甫那时已年四十四,为了生计只得接受这所学无用之职位。】

【只是不幸开始陆续降临在杜甫身上,十一月杜甫前往奉先省家,刚进家门便得知小儿子饿死的噩耗,因而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还不曾娶妻生子,就突然闻此噩耗的小年轻杜甫:“???”

未能反应过来的杜甫很快就被月神的下一句言语给吸引走全部注意力。

【而也正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3)失守,唐玄宗仓惶西逃。】

唐朝。

李渊听到潼关居然失守了,当场就是一个惊叫,差点没昏厥过去。

而唐太宗李世民自然也是被气得不行,要不是有爱妻在身边一直陪伴着他,估计他也得被气到昏过去。

潼关位于关中地区,地形易守难攻,还是大唐麦食的主产地之一和军事咽喉所在。

对于大唐来说,潼关就像是一把钥匙,守住了大唐王朝的核心区域。

足兵足食的情况下那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要地,这样的军事重地都能被叛军打下,那长安肯定也是危矣!

李隆基这个昏庸无能的蠢货,绝对不可为帝!

李世民无比坚定的心想。

·

【同年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此时的杜甫已经举家来到鄜州羌村避难,他听说唐肃宗即位,立刻就于八月只身北上,想要投奔灵武为国效命。只是途中不幸被叛军俘虏,押至长安,而同样被俘虏的还有被誉为‘诗佛’的诗人王维(4)。】

【比起被严加看管的王维,杜甫因为官小,并没有被叛军囚禁。】

【至德二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们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投奔唐肃宗。同年五月十六日,杜甫被唐肃宗授为左拾遗,因而世人亦把杜甫称为‘杜拾遗’。】

【不过后来杜甫很快就因为营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贬到华州,不仅再也不得唐肃宗重用,还开始他后半生接连被贬的悲惨生涯。】

【至德二年九月,长安被唐肃宗收复,十一月杜甫再次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杜甫虽然忠于职守,忠君爱国,可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乾元元年六月再次被变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一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途中,见到战乱给黎民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臣民忍辱负重参军参展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之下奋笔写下千古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5)。】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在这‘三吏三别’中,十分详细的反映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同时也深刻写出安史之乱时期黎民百姓遭受的莫大苦难和被迫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不幸。】

【唐朝后有诗人写下诗文《长恨歌》来叙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若是他仔细看了杜甫所写的‘三别三吏’,怕是再也不能写出那样所谓的爱情诗文。】

【清朝就有诗人作诗《马嵬》讽刺道:‘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而且唐玄宗李隆基还是强抢儿媳为贵妃,这样有违人伦的无耻行径,能有何真情?】

【若非天有天规,神仙不得随意杀死凡人,吾定第一个降下天雷,劈死唐玄宗李隆基这个无耻昏君!】

被谩骂被嫌弃,但还是依旧没有死的唐玄宗李隆基:“……”

啊啊啊月神怎么如此说他?这是威胁吗?这是威胁吗!

所以他现在是不是要赶紧传位给太子?若是他不退位的话,是不是真的会被月神偷偷摸摸的劈死啊!

有没有人给他一个准话啊?

现在神仙都这么讨厌他,实在是让他很有压力!

十分慌张的李隆基根本找不到人来商量这个重要事情,毕竟之前他所信重的都是一些被神仙说是奸臣佞臣之人,早就被他砍的砍杀的杀,一个不剩了。

李隆基真心觉得自己随时可能会惹神仙震怒而被雷劈死,遂赶紧把被月神垂爱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召进宮来,就是想要商量这个退位的事情。

同时被皇帝询问这个事情的李白和杜甫默默对视一眼,皆是不敢表态。

毕竟从神仙那里他们已经知道玄宗的各种荒唐行径,谁知道现在是不是在试探他们?!

感觉自己有点拿捏不住皇帝心思的李白下意识想要寻找官场能人高适的身影,却是无果。

最后李白和杜甫都只能硬着头皮让皇帝自己做决定,这到底还是关乎江山社稷和天下万民的要事。

“还请陛下召集文武百官和太子殿下一同商讨此要事,臣等实在是不敢妄言。”

唐玄宗李隆基没得到新爱重的两位臣子答案,最后只得想着私底下询问太子的意见。

若是太子愿意接过这个烂摊子……啊不,是接过治理大唐的重任,那他就效仿唐高祖做一个不问政事逍遥快活的太上皇吧!

至于询问文武百官的意见,那就还是算了,他真的不想再去面对百官们的奇怪眼神。

·

【乾元二年夏日,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国忧民的同时并咏叹国难民苦。】

【同年立秋后,杜甫对腐朽无能的朝廷痛心疾首,故而辞去官职,西去秦州,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并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简称了一座草屋。】

【杜甫就此寄人篱下五六年,生活依旧困苦。每当秋风暴雨时节,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此时的杜甫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便是千古名句。】

【而在此期间,杜甫所做的《春夜喜雨》《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作,亦是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良之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则是说成功收复幽州、蓟州一代的喜讯,而这个地方还是安史叛军的驻扎地。】

【广德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就此离开成都。大历三年,杜甫思乡心切,乘周出峡。大历五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逃亡衡州,只是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

【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诗圣杜甫的一生,追求仕途之路困难重重充满坎坷,究其原因不过是江山社稷不稳定之下的悲剧。】

【而这样的命运悲剧在安史之乱时期,处处可见,人人皆是。】

对于被月神提到的《长恨歌》,还十分年轻,刚刚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千古名句的白居易根本没有意识到是自己所写。

他只是悲叹安史之乱所导致黎民百姓的不幸命运,但处在唐朝中期,依旧很年轻气盛的白居易,还是很相信自己的能力。

白居易渴望为大唐效力,再复盛唐风光。 .w21格格党请牢记:,.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穿越之我在如懿传重生当皇后 异世界穿越日记 穿越雪豹成为周卫国 鬼灭:开局就给错了系统 不当人的精灵世界玩家 穿越无期,我给局长送禁闭者 神雕:重塑杨过,女侠为我沦陷 龙珠之逆袭传奇 我在南洋当皇帝,朕才是最终赢家 我,萨摩耶,可爱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