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和吴秘书的到来让沈翠兰母女惊讶不小。
他们这个村子很少有外人到来。
几个人簇拥着二人进入狭窄的小屋,倒弄的沈翠兰和赵笑笑不知所措起来。
“翠兰啊,这是市里面领导,你的委屈大可以跟他们说。”
“人家是当官的,没准能将赵家那些畜生抓起来。”
吴秘书诚恳地说:“各位老乡,具体的事情还是让我们私下谈谈吧。感谢大家的热情。”
张丽萍心情复杂,想不到这个赵华洋在他们当地居然有这么多是非。
几人聊了几句,精通人事的吴秘书就已经辨明了事情的真相。
“我们说的都是真的,”赵笑笑鼓起脸蛋,“你们不信的话,等我哥回来,让他当面和你们说。”
“笑笑,不许和客人这么说话。”沈翠兰板起脸。
赵笑笑吐了吐舌头,不再说话。
张丽萍到觉得没什么,她没儿没女,也没有兄弟姐妹。
自己在国外求学多年,性子率直,回国以后,却发现人们说话处处弯弯绕绕的。
倒是眼前这个小姑娘有什么说什么,自己还蛮喜欢。
当赵华洋和夏小松回到家的时候,却发现大门紧闭。
难道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母亲没有收黄鳝?
想到这里,赵华洋着急的推开房门。
只见家里多了一男一女两个人。
张丽萍笑着问:“小赵,还记得我吗?”
赵华洋看着眼前的女人,四十岁上下,皮肤白皙,穿着蕾丝白衬衫,端庄之中透露着几分性感。
“你是那天在饭局上的...”赵华洋话说一半,他只是依稀记得那天在饭局上见过。
吴秘书开口:“这位是旅游局的张局长。”
几人寒暄了几句,在问明来意以后,赵华洋便引着张丽萍和吴秘书来到了后院。
“我们到这里就想看看这边有没有什么景点可以开发。”张丽萍说。
她的视线望向不远处的紫青山。
此时是下午,夏季的日照时间总是很长的,太阳还是有些灼热。
可是,在山林茂密的紫青山,恐怕就不会这么闷热。
赵华洋有一种感觉,自己的重生,无意之间极有可能改变了家乡原有的发展。
在原来的时间线,紫青山在九十年代因为发现了大量矿产资源,所以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来开采。
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加工企业和配套设施的建立。
这一方面确实让村民们富裕了。
但是另一方面各种工厂的建立,也让紫青山告别了蓝天白云。
不少村民还因为工业废水得了病。
“也许,张局长对紫青山会有兴趣?”赵华洋说。
张丽萍点了点头,示意赵华洋继续说下去。
赵华洋也不着急,他带着张丽萍和吴秘书来到了一旁搭建的棚子。
这个地方有一个地窖,正是平常农户储存菜品和肉类的地方。
地窖的功效虽然不如冰箱,但在这个年代,也起到了保鲜的作用。
赵华洋进入地窖,从下面带上来一个小坛子。
接着他从里面舀了一勺装到碗里递给张丽萍:“你尝尝这个。”
张丽萍有些紧张,但略微犹豫,她还是将勺子里的东西喝了下去。
入口清凉,甜丝丝的。有梨子的芳香和一丝草药的味道。
吴秘书问:“这是什么东西?”
赵华洋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好喝吗?”
“味道是不错。”张丽萍赞扬,“甜甜的,夏天喝很解渴。但这和紫青山有什么关系?”
“这是我这几天制作的枸杞梨子甜汤。”赵华洋又装了一碗递给吴秘书。
“这里面有梨子、枸杞还有蜂蜜。”赵华洋看向远处的紫青山,“梨子是山脚下农民种的,枸杞和蜂蜜是我在山上采的。”
“这座山有很大的价值啊。如果在山里建造度假村,那也会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张丽萍内心早就看上了紫青山,她这次考察就是想找到确切的证据,来证明她的猜想。
“紫青山确实是个好地方,”赵华洋肯定,“但是我想张局长你搞错了方向。”
吴秘书有些不满地说:“小兄弟,你对于领导的想法有别的意见?”
张丽萍摆摆手,阻止了吴秘书的继续为难。
“旅游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实在太超前了。你们一路来也感觉到了,我们这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最近的还是国道。”赵华洋说。
“如果真的在紫青山建立了度假村,那首先它的配套设施就要投入很大。这么高昂的成本,要多久才能变现呢?”
张丽萍沉默了,这也是她担心的事情。
旅游业,实在是要很长时间才能见到成效,但现在是变革的年代,必须抓住时机。
“所以,我想张局可以将度假村的设想往后放一放。先让当地的经济发展一下。”赵华洋建议。
“什么意思?”张丽萍疑惑地问。
赵华洋说:“想要说服度假村计划是很困难的,但是想要给我们红旗公社修建一条通向县里的道路应该不难吧?”
“有了道路就会有人经过,有人,自然就会有货物的流转。过路的人需要休息就会有旅店,人们饿了要吃饭,自然就会有餐馆。也许最后也会有度假村。”
“一条道路,能够给一个地方带来很多的生机。”
张丽萍听着赵华洋的话,眼里渐渐有了光亮。
她希望紫青山保留淳朴自然的特色,但她忽略了这样并不利于当地长远的发展。
在寻求经济发展的现在,自己的设想确实有些局限了。
“我们这里也只是乡下。可以作为支路,修建水泥道路就可以。接着再将各个大队的道路连接上国道。”赵华洋说。
水泥路的造价相对于柏油马路来说低了不少。
赵华洋继续说:“这里一般也没什么货车,水泥路只是方便村民们进出。承重方面也不会有问题。”
张丽萍问:“吴秘书,你怎么看?”
吴秘书心领神会,掏出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将赵华洋说的事情都记录下来。
“我觉得赵华洋的建议很有可行性。”
张丽萍点点头,表示认可。
她的心里不仅认可赵华洋的建议,更加认可他这个人。
一个在意自己故乡发展的人,是决无可能是赵老太口中品行低劣的人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