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六点左右,刘红梅和刘红英姐妹就带着十五个售货员来到了宾馆。
王志刚、李桂兰带着其中云县的五个售货员带着两千只手表和电池去了店里,剩下的人暂时留在宾馆等运输公司开车来接。
“本来应该安排大家坐班车去的。但你们也知道,云县去云东和云西的班车一趟在九点半、一趟在十点。等车晃晃悠悠的开过去就中午了,上午就啥事儿也干不了。因为时间比较紧,这次给大家安排的是运输公司的货车,希望大家能理解。”
郑文东已经让宾馆给大家准备了早餐,趁大家用餐的时间他给大家说道。
“郑老板,你不用客气。这对我们来说没啥!”
“没问题的,我们理解。”
。。。
看大家的情绪并没有因早起和坐货车出远门而受到影响,郑文东安心了不少。这是他第一次开店,很多事情还是考虑得不够细,时间显得很仓促。如果售货员这时候闹情绪,那真是够他难受的。
“二位刘姐,注意安抚好大家的情绪。下午我一直在房间等你们的电话,尽快把店铺地址和宾馆地址告诉我。今天志刚估计会很忙,下午我自己负责把海报做好。争取下班前把货和海报给你发出,到时你们雇宾馆的人卸货。”
郑文东对刘红梅和刘红英说道。
“你放心吧,他们都是厂里的熟人,都吃得了苦。两个地址我们到地方后就会尽快落实得。”
刘红梅应道。
运输公司得车是六点四十左右到的。把云东和云西的两拨队伍队伍送走后,郑文东直接去了店铺。
早上七点的县城还在熟睡之中。薄薄的晨雾,昏黄的路灯,宽阔的马路上除了一两个正在忙碌的清洁工人再没有一个人或一辆车,没有了白天的繁华和喧嚣,独有一份精心的幽静。
郑文东到达店铺时,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完全就绪。红幅已经在门联上拉好,宣传海报和促销海报已经在门口和店内指定的位置放好,手表和电池已经摆上柜台,收钱的盒子已经放到柜台内伸手可及的地方。。。几个女人正围着一个柜台抓紧时间吃早餐。
“文东,你怎么来了?”
已经吃过早餐的王志刚看到郑文东,上前问道。昨晚郑文东给他讲过,中午再过来看看。现在看到郑文东这么早就过来了,王志刚以为又有什么事情遗漏了。
“把云东和云西的人送走了,没事儿就过来看看。”正文东一边四下打量一边应道。
“紧张了?”王志刚算是比较了解郑文东的人。平时郑文东都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今天显得有点气躁。
“我。。。好吧,我是有点紧张。”
虽然早就知道这次电子手表会卖得不错,但事到眼前郑文东还是有些紧张。毕竟这几乎投入了他这些年来所有积蓄,还对明年沪市的那个计划有至关重要得影响。
“放松点。该考虑的我们都考虑到了,该准备得我们也都准备了,应该没问题。你先回去吧,这边我盯着。”王志刚宽慰道。
旭日东升,晨雾渐去。沉睡了一夜的县城慢慢从睡梦中醒来。街道两边店铺次第开门营业,马路上的车辆和人行道上的行人慢慢多了起来。
一列由十辆三轮车组成的车队在人群密集的大街小巷开始来回穿梭。整个车队都换装了崭新的车篷,车棚两侧都悬挂了一张大幅的海报。车队头车上的喇叭正循环传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好消息!好消息!百货商场旁边,小林服装店新进一批时髦电子手表!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好消息!好消息。。。”
这种形式的广告在云县还是第一次出现,一下就吸引住了不少人的眼光。
“大哥,说的是电子手表吧?走,我们去看看!”
“二姐,我们刚好要去百货商场,我们去看看!”
。。。
店铺里,已经成交了十几单,岭南拖拉机厂的女工此时正在耐心的接待七八个客人。
“大姐,上边这个按钮是设置按钮,点它可以调整时间、日期和设定闹铃。中间这个按钮是加减按钮,可以调整数字的大小。下面这个按钮是开关。你也可以说明书,上面都有详细的说明。。。”
“小伙子,价格我们没法再低了。我们的是大厂家的货,质量绝对有保障!”
“价格没法优惠,你如果买两只表的话我们可以送你一个电池。”
。。。
这七八个客人都是附近的居民,路过时发现店里换了商品,就好奇的进来看看,没有太强的购买意愿。大多都想再议议价,如果价格还能低一些他们就买。
这时,门口突然涌进了几十个人。
“这里真的在卖电子手表啊?”
“都怎么卖的啊?”
“这表真的挺漂亮的,和海报上的一摸一样。”
。。。
刚进店的这些人还没说几句话,店里就又陆陆续续的进来了一批又一批看了广告后慕名而来的的客人,一百多平米的店铺霎时显得拥堵起来。原来还在议价的几个客人,眼看这里生意火爆,自己很快就要被挤到一边,都没再犹豫,急忙向女工们买下了自己刚看过的手表。
这些人的确不是郑文东请的托,但绝对起到了托的作用。后面进来的人见前面这几个人二话没说掏钱就买,也都纷纷效仿。
三轮车队对云县来说作为一种新颖的宣传方式,一出现就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并随着看到的、听到的人越来越多,效果也在一直持续发酵。从第一批看到广告后来的客人到店后,店里的客人就一直络绎不绝。
郑文东十点左右到了店铺一趟。他看到店里客人爆满,一帮女工正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连闷葫芦王志刚都在帮着卖货,心就彻底踏实了下来。
上午郑文东比较闲,但下午却忙得够呛。在两点左右分别接到刘红梅和刘红英电话后,他急急忙忙的印制海报,联系运输公司,找刘长明派人装车发货和把余下的货放到宾馆,到傍晚七点才回到宾馆。
他刚进房间,王志刚一脸疲惫的拎着一个箱子推门走了进来。
“也刚回来?”
王志刚把箱子放到床头柜上,成一个大字躺到床上床上一躺,使劲舒展了一下身体。然后侧着头对郑文东说道。
“嗯,才把云东和云西的货发走。”累了一个下午,用冷水洗了一下脸,郑文东感到舒服了不少。
“今天累坏了吧,呵呵!没想到第一天就这么火爆,太超预期了。现在都有把云东和云西也放在周日开业的打算了。”
王志刚人退伍了,思想还没退伍,郑文东很少见到现在他躺床上这副模样。郑文东发现自己严重低估了三轮车队的宣传效果和县城人民周末的购物热情。
“今天表卖了二千八百三十块,电池分别卖了一千五百个和送了六百五十个。这是货款,桂兰让我交给你。”
王志刚把箱子推到郑文东面前。
把王志刚留在县城时就有让他帮着李桂兰的意思,现在连交钱这种事情李桂兰都处理得这么随意,虽然明知道受限于见识和阅历她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问题,郑文东还是有些不太满意。考虑到和王志刚的关系,郑文东有些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和王志刚说这件事情。
郑文东打开箱子,数了数金额,然后很正式的向他出具了一张收条,“志刚,这是收条,你转交给嫂子一下。”
王志刚先是一愣,然后接过收条。以他对郑文东的了解,他已经领会到了郑文东想表达的意思。
“好!我明天就给她,让她把今天的收入和这些天的支出也都好好记上。”
他知道郑文东这种做法是为大家好,账目清楚避免猜忌,才不会影响二人之间的感情。
“志刚兄,几天功夫就叫上桂兰了?进步神速啊!用了我教给你的那一招啊?”。
办完正事儿,郑文东没有放过调笑王志刚的机会。这家伙行啊,闷不做声的,几天功夫就从一个感情小白成长到了这般地步。
王志刚和李桂兰已经发展到牵手阶段了。其中,郑文东绝对是功不可没。先是安排二人做模特。为了照片拍得好看,照相师要求他们靠近点、再靠近点,表现的亲密点,自然点。。。二人就有了身体接触,然后靠近、亲密、自然。后来,郑文东又传授了他那么多秘籍和语录。这些东西别人做起来可能会显得油滑,但王志刚生就一副憨厚老实的模样,做起来比较笨拙反而显得十分真实,很讨李桂兰的欢心。
现在和李桂兰感情有了明显进步,王志刚慢慢对郑文东的调笑有了一些免疫,并且还学会了一剑封喉的反杀。
“昨天我看到你和妹妹的女同学牵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