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干完活,魏老三拿着闺女给的图纸,去找张木匠。
张木匠这会儿也正在盖房子,看见魏老三的图纸,叹了口气:“老三,不是我不想做,只是你也知道,我家就咱们三口人,你这镐子放在之前我忙里偷闲的也就给做了,可现在手边啥啥都没有,这料子我都得跑县城去找,就怕到时候盖房子做镐子两头耽误。”
张木匠一家都是实在人,也不想耽误人家的事儿,魏老三完全理解。
“没事,这叫啥事,我知道你们都忙着,之后还得开地呢,没事,那我去找百来!”
一提到百来,张木匠也叹了口气:“你去看看他也好,之前大家都逃荒,谁也顾不上谁,他还算好的,能顾得上自己,我之前看到你们跟苗家在一起,我合计他腿脚不方便,还问他要不要去搭你们的车,他让我别跟你说。”
魏老三脸色就不太好:“这小子,瘸了腿就跟我见外了,等一会儿我去找他,非得给他两下。”
张木匠哈哈一笑:“我啊主要还得是木匠活,他之前去咱们那县城呆了半年,估计铁匠活肯定好不少,你这东西给他做就对了。”
魏老三眉头都皱起来了:“他去学铁匠了?我咋不知道?”
张木匠这才觉着自己给说漏嘴了:“得得,你还是去找他,你们的话你们自己说,可别问我。”
其实在关系上,魏老三肯定是跟赵百来更亲近的。
魏老三以前到处混的时候,赵百来总跟着他,他不是个会闹事的人,反而话不是很多,会跟着魏老三,是因为他还是个半大孩子的时候,魏老三在河里救过他一命。
他觉得魏老三是好人,长大就一直跟着他,直到因为意外瘸了腿。
赵百来知道他大哥是个讲义气的人,就算他一条腿废了,他哥也不会让他饿死,可是他受不了,为了不让魏老三操心,他就自己跟张木匠学做木匠活去了。
他木匠活学的还行,魏老三偶尔会去坐着看他干活,闲聊几句,不过后来灾荒来了,大家都忙活自己的日子,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逃荒的半年前,赵百来离开了村里,跟魏老三说是在县城跟人合租了院子,有人找他接木匠活。
魏老三哪里想到,从来不对他撒谎的赵百来居然在这件事上说了谎话。
他找赵百来不太容易,问谁都说没注意,他最后是在距离大家伙有一段的地方,看见了个简易的草棚子,才发现了赵百来。
赵百来正坐在地上削东西,听见脚步声抬头,见过来的魏老三,手脚并用的从地上起来:“哥,你咋来了。”
魏老三上来就戳了下他的脑门:“张木匠跟我说,你之前跑去学铁匠了?”
赵百来心虚的笑了笑,知道自己的事情露馅了,不过他本来也没觉得能一直瞒着,之前学的时候就想着等学成了,回来就告诉他大哥,只不过没想到还没完全出师,倒是先遇上了逃荒。
魏老三指了指草棚下头的草垫子:“坐下说。”
两个人坐在草垫子上,赵百来才说道:“当时我想着,师父的手艺就挺好了,我就算全学来,也就是村里第二个木匠,还是得多学点本事。”
赵百来打小就跟着魏老三,他一听就知道赵百来当时在想什么:“你怕我觉得打铁累还危险,怕我担心你瘸了一条腿扛不住,不让你去学?”
赵百来不敢承认,但也不敢撒谎否认,只能干笑。
气得魏老三用手指头戳他脑门:“你哥是那样不分好赖的人吗?你这样瞒着不说,知道了只会让人更担心,知道不?再敢有下次,给你另一条腿打断!”
赵百来赶紧说不敢了。
“那你这铁匠就学了半年,学的咋样啊?”
赵百来说铁匠师傅说他学的挺快的,就是打得少,体格还不够,还得接着打,打久了自然就没问题了。
魏老三伸手捏了捏他的手臂和肩膀:“还真别说,你这还真是壮实了一大圈,我方才都没仔细看。”
这打铁用的是上半身的力气,腰要使劲,才能带动胳膊轮大锤,并不只是需要胳膊,学了打铁,整个上身都厚实了一大圈,他一上手就感觉到了。
“挺好的,只要别伤你的腿,这人锻炼结实点总没有坏处,正好我这有个东西,你看你能不能做。”
魏老三把鹤嘴镐的图拿出来递给他,赵百来拿在手里一看,就点了点头:“这尺寸啥的都给标出来了,样子也不怎么稀奇,也没啥精细的地方,好做。”
赵百来不是会说大话的人,他说好做那就肯定是好做,魏老三松了口气:“行,多少银子你到时候告诉我。”
赵百来赶紧道:“哥,你别给我银子了,给我换成粮食吧,我有地也种不了多少,去县城也不方便,想在家里多屯点粮食。”
“行,那之后我都给你结成粮食。”
赵百来这个年纪了,之前因为一直在做学徒,吃了很多苦,还没来得及攒家当,娶媳妇儿就更不用说了,他自己一个人跑出去,家里也没人能给他张罗,现在还是光棍一个。
一个人吃饱全家不愁,说的就是他了,魏老三能帮他换成粮食,他很感激,当然最感激的还是他哥愿意让他做。
魏老三解决了这件事,一个人往回走,他盘算着那铁镐最贵的肯定是镐头的地方,那么一大块铁,不知道多少银子能下来。
如今这铁价可不便宜啊!想起之前买菜刀,这边县城都贵一倍,该不会这里的铁也一样吧?
但既然决定了要做,赵百来肯定是不会坑他的,其余的想太多也没用了。
他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见黑了,家里的女人们都在张罗饭菜,已经快做完了。
魏宝儿坐在灶台旁边,嘴里嘟嘟囔囔的,若是仔细一点听,就能听见她是在背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