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几年的天灾,村民的日子都不好过,一些老弱孤寡若不是靠着族里救济,恐怕早就不在了。
“我的意见是告诉村长,家里已经有三百两银子打底,况且大家平时关系处得也不错,我们应该守望相助。”林君越沉吟片刻对大家说道。
这次在堂屋开会,全家都在。对此事的决定,一家人都没有异议。
“明天我带着小越去山上找一遍,把认识的每样釆几株回来,大家看过后就知道该釆什么样的。”
“还是二弟聪明,爹,您说呢?”
“嗯,就这么办,老大一起去有个伴。”
老爷子一锤定音。
夜深人静,正是好眠之时。
“咚!咚!咚!”
窗外发出三响声,熟睡中的林君越从梦中惊醒,坐起身来。
谨慎地走到窗外,推开一丝缝隙,往外一瞧。
没人?可刚才一连响了三次,绝对不会听错。
把窗子再往外推开些,瞪大眼睛细看,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身着黑衣的李绍南。
要不是看见了他手中的白玉扇,谁瞧得见他啊!
一身黑的李绍南对着林君越挥了挥手,林君越立即翻了个白眼。
“说吧,半夜不睡觉,穿着一身黑衣服到处乱逛,干什去了?”。
“不会是去做贼了吧?你偷东西去了。”刚飞过来的李绍南就被好友一串问话砸懵了。
“我说,你就不能想我点儿好。”李绍南心虚不满地说。
“来干嘛?知不知道,小孩子要睡眠足才长得高。”林君越双手环胸,肃着小脸问道。
“态度这么差,亏我有了好东西,还想着给你带来。”李绍南撇着嘴。
“哼!算了,我回去了。”转身欲走。
“诶,来都来了,什么好东西值得你跑一趟。”快点拿出来,别耽搁我睡觉。
“嘿嘿!看,一罐子仙蜜。”李绍南拿着罐子得意道。
“仙蜜?你都说是好东西,肯定不差,带着灵气吧。”林君越对着他打趣。
李绍南头一抬,耻高气扬:“那是!”
“我来尝尝,这带着灵气的仙蜜还未曾吃过。”
半夜不睡觉的两人,就着窗外的月色,喝光了一罐仙蜜。
甜而不腻,口齿生香。
……
迎着晨曦,林家两兄弟带着林君越三兄弟去了后崖东山。
前两次上山,林君越并没有走太远,毕竟几个小孩子太过深入不安全。
这次一来就避开了经常走的路,有两个大人同行,胆子要大得多。
密林之处,人迹罕至,没有路,草又深。特别是林君越一脚下去就到腰间,更多的时候是他爹背着他。
当然,各类药材也多,一路上每种药材他们只釆几株,珍贵的药材一般在深山,他们并不打算去。
深山豺狼虎豹多,整个后崖山,没有谁走完过,即使去了也会有命去没命回。
午时,林老大决定在小溪边停下休息,大家简单用些干粮。
山清水秀,风景不错,不远处一座高高的山,像是被雷从中劈开,一分为二。
“爹,你看那座山。”林君越指着对面。
“哦,这就是后崖东山最高处。”
“二叔,我们要去哪里吗?”二堂哥仰望挺立的山峰,跃跃欲试。
“那里太危险,你爷爷不让去。”
“有猛兽吗?”大堂哥林君山看着他爹。
“那倒没有,但是,山陡路滑,蛇虫鼠蚁也多,虽说我们带着防蛇粉,也不是所有毒都能解。”林老大耐心地给大家解释,就怕他们一时好奇跑去那里。
“那有人去过西山吗?”
林老大:“没有人去过,想要过去西山,就得穿过山涧。下到山涧可不是开玩笑的,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
“不知道是不是山被分开后,山体陡峭,阻挡了豺狼虎豹过来,东山最多的就是蛇虫鼠蚁。”
在密林里穿梭,还是有机会找到一些好东西。
比如:羊肚菌、牛肚菌,还发现了一株几十年的人参。
当然,是靠着绍南的指引才找到的。
没错,无聊的李绍南又跟随他们一同前往,四处闲逛。反正他也不用走路,人家是用飞得。
一路上,李绍南一边飞一边得瑟。看着小短腿的好友,一个劲儿地嘲笑。
特别是被着他爹背着时,还笑岔了气,惹得林君越送了他不少白眼。
花了一天的时间,他们才逛了一小半的地方。
好多地方都没有去,还有些书上记录的植物,没有找到。
只能以后再说,也不敢让村民自己来采,万一碰见有毒的植物就不好了。
林君越可不想好心办坏事,到时候被别人埋怨。
也许这就是为官多年的心德,凡事各种利弊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夕阳西下时,林老大等人从山里回到了家。
两个背篓里装得满满的,种类繁多,大堂哥也背了不少。
二堂哥手里还有一串在休息时捉到的鱼。
把林奶奶可高兴不得了,连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这是羊肚菌,牛肚菌,草菇,香菇,鱼腥草,金银花,茶叶,花椒,银耳……”
山上物产丰富,采药、种药确实可行,依靠后崖东山可以找到足够的药材种子。
老爷子打算去找村长,心里想着,早点釆了药早日卖钱。
刚走两步,老爷子回头吩咐两个儿媳回娘家把事情告诉两个亲家,惹得她们频频拭泪。
村长听说此事也不含糊,立马让大儿子把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叫来商量此事。
几个老人聚在一起高兴地讨论了半天,个个看着精神十足,细看之下眼角微红。
经历过林家村辉煌历史的老人,一直都渴望重振雄风。
因为家底子太薄,根本不能承担任何过大的风险。
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就会家破人亡,所以只有多备些银钱,才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于水火。
午时刚过。
“当当……当……”那口老旧破钟响彻整个林家村。
村口有棵大榕树,有事村长就会命人敲响树上的破钟。
村里人聚集过来,只见村长、族老和老爷子站在高台上。
林家村只有几家是从外面迁入的,林姓在这附近算是大姓。
村里人口有三百多,虽然日子难过了些,有族里帮衬,这几年才能免强度日。
看着台下议论纷纷的族人,个个衣衫破烂,面黄肌瘦,台上众人顿时觉得责任重大。
“大家都静一静,听我说,大泉哥家找到了发家致富的路子,现在无偿告诉你们,接下来都仔细听他讲。”
村长话音刚落,人群中一片哗然。
“好了,都停下来,我知道大家很疑惑,先听完再说。”
老爷子双手往下一压,让众人安静下来。
“大家伙都知道,我家小孙子在去年冬天,生了一场病,还挺严重的。”
“后来虽然治好了病,我家怀天不放心,几天前,就带着孙子去镇上找大夫再看看,碰巧遇见来卖药材的采药人。”
“那些药材眼熟得很,回来试着釆了些,带去药铺一看。你们猜怎么着?”
大家齐声说道:“能卖钱!”
“没错!能卖钱!”老爷子笑眯眯地说。
“大泉爷,您接着说。”
“对!接着说!”
老爷子:“药铺伙计说拿去的药材,有些品种有多少要多少,有些需要的少些,晒干或炮制好后价钱更高些。”
“药材的种类太多,怀天记不住,幸好孙子小越记住了。”
“哈哈哈!”
“哈哈!小越记性真好!”
“我说怀天啊,你小子这记性还没你儿子好。”林老二的肩膀被人一拍。
“昨天,他们几个到山上转了一圈,把认识的都釆了,每一种有几棵。”
“每家选出一个聪明的人,明早,到我家来学怎么认药材,而且有些药材还可以自己种。”
“这下可好,小越以后就是大家的老师了。哈哈哈!”
“对!小老师。哈哈哈!”
林君越被大家说的小脸微红,只能傻笑。
回家的路上,老爷子牵着林君越的小手对村长说:“阿力,要是每家会认字就好办多了,把事记在纸上,忘记了翻一翻,多好!”
“等以后有钱了,我们请夫子在村里教书,镇上太远,山路颠簸,下雨天出行困难。”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村里的药材能成气候,能让你家小竹回来帮助村里不?”
“你看咱们村连识字的都没几个,等大家把药釆回来,怎么记录都是问题。不过,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整个村子,除了当年家族兴旺之时学过几个字,后面一年不如一年,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去学这些。
而老爷子也学过,最多将自己所知道的教给后人,更多的就没有了,当初他只学会三字经。
迈着小短腿的林君越听着爷爷说的话,觉得太有远见了。
他发现爷爷处理这件事,从一开始就特别有智慧,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村长在一旁静静地思索,不时点点头。
家族的兴旺不是靠一个人,除了需要领头人,还需要有见识的人,相互配合,才能走得长远。
村长觉得是时候把小儿子叫回来了。齐心协力,振兴家族,这件事如若做好了,能否像几个族老所畅想的那样发展,真是令人期待。
“大泉哥,一会儿我就让老大去镇上,把老二叫回来,然后到你家细谈。”
“好,好呀!哈哈哈……”老爷子欣慰地大笑。
这次,从后崖东山挖了带着菌丝的湿土,暂时放在水缸下面。
还带回两节枯木,长有小木耳,林君越打算带回家一节。
试着拖动,不算太重,但等他到家时,累得直喘气。
右手拿起葫芦水瓢,舀起水,清洗干净双手,顺便把水浇在枯木之上。
从村口回来,老爷子让家里人把存放的木料拉出来,打算盖一间茅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