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网友们都以为是,李牧自己写出来了,还给李牧喊出来一个诗词三绝的名头。
第一绝是李牧的小说真的很好,第二绝是李牧的诗歌是没有人能打败的。
第三绝就是李牧的词,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史上出现的词都没有李牧小说里面的厉害。
而夏国的新闻报也是多次采用李牧的诗词,作为新闻的头版头条。
网友们还戏称,夏国新闻报社,是李牧的诗词后花园,李牧的后园,啥诗词都保存的有。
这也说明了李牧的名气也是相当的大。
尤其是这次的演讲,李牧来的时候,在外面看不到一个人,学校里面安静的很,可是到里面来了,才发现,这个容纳10万人的操场。
早就已经坐满了人,这个大学是一个体育专科的学校合并的,能容纳这么多人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这个演讲不仅仅还有大量的本地学生,还有其他地方来的游客,都可以进来观看。
最重要的是,在进入之后,不能发出一点杂音,也不能干扰李牧的演讲互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说周瑜吧,周瑜是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时34岁,迎娶江东美女小乔已经十年,并非小乔初嫁了。
小乔初嫁和赤壁之战联系在一起,是要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
所以下面说“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羽扇就是羽毛做的扇子,纶巾就是青丝做的头巾,这个打扮在当时是儒雅的表现。
我们知道汉代的服饰,贵族和官员是要戴冠的,高高的冠,宽宽的衣,峨冠博带,是所谓汉官威仪。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呢,贵族和官员开始时髦穿戴平民的服饰,这就是戴头巾。
如果是军事将领,而一身平民的服饰,羽扇纶巾,那就是儒将风采。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周瑜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赤壁之战当时的场景,赤壁之战打响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夏国。
我们知道曹操是一个乱世英雄,他以微弱之身起兵靖难,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秀、灭袁绍、征刘表,获得了当时北部中国的统治权,这个时候他决定南下,一举剿灭盘踞在江东的异己力量,这就是孙权的军事集团。
这对于曹操来说,是他一统天下、九合诸侯的一个战略举措;而对于孙权集团来说,那可谓危急存亡之秋。
当时曹操亲提大军十几万人,号称八十万沙奔江东而来,列阵于长江的西北岸,地点是现在湖东省的赤壁市附近。
当时曹操的军队在长江西北列阵,战舰连成一片,军旗在江风中飘拂,虎视眈眈,雄心勃勃。
而江东的君臣谈虎色变,魂飞魄散,胆颤心惊,纷纷向孙权提出立即投降曹操。
但是34岁的青年将领周瑜却不把曹操的几十万人马放在眼里,他头上戴着青丝做的头巾,手上拿着羽毛做的扇子安之若素、指挥若定,谈笑风生之间曹操的几十万人马就灰飞烟灭了!
不可一世的敌人就立即遁逃了。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确实是这样一个英雄的形象,他24岁的时候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吴中呼为周郎,就是当时他们这个地方的人都管他叫周郎,叫孙策为孙郎。
“郎”是小伙子的意思,这个时候呼他们为郎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帅哥都是招美女喜欢的,帅哥也都是喜欢美女的。
我们古人有两句话,自古美女爱英雄,自古嫦娥爱少年,所以美女最喜欢的那就是少年英雄,周瑜和孙策恰恰就是这样的少年英雄。
而且,他们也都娶到了江东最美丽的女孩子,那就是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这个时候的周瑜真可谓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
想想看吧,一个24岁的年轻人,担任了一个地方的高级将领,驰骋战场,建功立业,而且娶得这个地方最美丽的女孩子为妻,作为一个男人还有比这更令人羡慕的吗?
连苏东坡提起这件事情来还表现出他的无限羡慕呐!
我们去品读一下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家了”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
反正我是羡慕他,你想这样的一个人他怎么可能会去忌妒别人呢?
我们忌妒他还差不多。
他又怎么可能因为忌妒别人而会被别人气死呢?
那是不可能的。
李牧喝了一口水,而台下的听众,早就已经被李牧说得服服帖帖了。
尤其是李牧那把历史融入到里面,连带着讲解三国。
让本就对历史很好奇的众人,都对这个故事开始思考。
李牧到底是怎么写得这么牛逼的。
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说的还那么厉害。
他们的内心中都想的是这个,李牧看着众人状态也是很好,就快马加鞭的讲完。
如果自己不早点讲,这天气可能会热起来。
“ 事实上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
一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这是历史学家主张的样子,比方说《三国志》的记载。
第二种是文学艺术作品当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这是文学家、艺术家主张的样子。
还有一种,是一般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比方说民间信仰中历史人物的形象,以及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历史人物的形象。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因此一个历史剧,电视连续剧,或者电影拍出来以后,我们的观众会发表评论说某某演员演得不像,这个曹操不像,这个周瑜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