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目光,李静姝的脸上再无悲戚之色,语气也重新从容起来:“师婆我会带回上水村安葬,就葬在我将来的埋骨之地,百年之后也好作伴。”
人们微微张着嘴,不知该如何应对。
为什么乡君才二十多岁,居然将葬在哪里都规划了?
他们无法理解。
静仪两人忽然明白了师父之前说的看透生死。
很显然乡君跟师婆一样,都是看透生死的人,她们都认为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事,也不会因此有忌讳,可以坦然面对生死,一往无前。
众人似乎也感受到和明白了李静姝的心境,就这种豁达通透,坦然面对生死,大同县也就只有师婆和乡君两人了吧?
难怪两人如此投契,难怪师婆可以毫不犹豫地以自己的命续乡君的命,难怪她们是大同县唯二的两个传奇女子,原来她们都是一类人啊。
“贺县令。”
贺县令回过神来,连忙拱手道:“下官在。”
“师婆受万民敬仰,有劳县尊在观音山下组织人手,让百姓们有一处祭奠所在,并勒石立碑,师婆的事迹,我们应该传下去。”
“是,下官一定照办。”
“胡中官。”
胡中官连忙拱手:“在,乡君有何吩咐?”
“吩咐谈不上。这几日有劳牵挂,不知中官一行何时回京?”
这下李静姝已经醒转,胡中官也得赶紧回去禀报详情,回道:“今日下午启程。”
李静姝点点头:“好,记得去县衙领赏,此次兵祸,各位出力良多,不可拒绝。”
没想到乡君还记得这些事,胡中官连忙表示感谢,接着又说道:“乡君,敕造爵府一事,对此您有何想法?”
李静姝略一思索,觉得自己的爵位以后还会提,到时候难道再拆再建?
而且她不想建造传统的那种富丽堂皇,于是回道:“此事不急,容我自己设计好图纸再说。”
胡中官拱手道:“好,此事大同县有督造之责,乡君届时可与贺县令商议。”
李静姝点头答应。
“赵景思。”
“母亲,孩儿在。”赵景思神色严肃地拱手躬身。
“交代的事办得如何?”
“学生们已统计完毕,俱已登记造册。”
“可有人贪墨?”
“多方监督,并无。”
“账册记得与县衙交接。”
“是。”
“刘典史。”
“卑职在。”
“吐蕃兵可全部驱逐出境?猎户村村民是否安葬妥当?”
“回乡君,乡君交代之事,俱已办妥。”
“好。贺县令,赏罚要分明,务使不漏一人。我回村后,以书信通信。”
“是,下官谨记。”
“赵景言。”
“母亲,孩儿在。”
“将玉菲她们接回,师婆也需同样的棺椁,西城外等候。”
“是,孩儿这就去。”
“素贞。”
“娘,我在。”
“去带上学生们,西城外等候。”
“好的,娘。”
“令姜。”
“在,主母。”
“带人收拾好东西,准备回村。”
“是。”
“沈大夫。”
沈济拱拱手:“在,乡君。”
“多谢救治之恩。”
沈济连忙摆手:“乡君言重了,沈某寸功未立,不敢居功。”
李静姝摇摇头,道:“不必自谦,农忙结束后记得来上水村找我。”
“是。”
李静姝折回房内,将仙殇重新搁在背后,出门又与黄素贞的娘家等人寒暄几句,李静姝带着家人出了庭院,马上被一个管家模样的拦住。
贺县令介绍道:“这是魏郡守的管家,今日刚到,说是受魏郡守所托。”
李静姝瞧见这管家谦卑的模样,就知道魏郡守选择了破财消灾的路子。
点点头,问道:“郡守有何要说的?”
管家略微为难地看了看周围的人群。
李静姝摆手:“无妨。有什么直接拿出来吧。”
管家见乡君没打算单独谈,慑于乡君强大的气场,也不敢再提屏退左右的意见,从怀里交出一份礼单,递给李静姝。
一旁的云烟上前接过,再递到李静姝手里。
“我家家主说,逆子无状,冲撞了乡君,还请乡君见谅。”
这话本来应该在人少的地方隐秘说的,毕竟会让郡守丢脸。
李静姝展开礼单,扫了一眼,道:“郡守言辞恳切,我自然也不会抓着不放,就此两清吧。”
管家大喜,连忙道谢。
李静姝将礼单递给云烟:“烟儿,你带着李刚他们随管家一趟,将东西带到西城外。”
“是,夫人。”
众人见此能猜到个大概,没想到郡守也对乡君低头了,这事传出去,影响很大。
出得大街,主街上也围满了百姓,看到乡君完好无损,百姓们纷纷高兴地打招呼,至于李静姝披头散发的形象,没人觉得粗俗无礼。
李静姝当众感谢了乡亲们一番,众人看到乡君左手抱着的坛子,又是一阵难过。
“乡亲们,师婆我要带走,不过,贺县令会组织人手在观音山下祭奠,大家不会没处去。”
百姓们觉得乡君要带走师婆天经地义,完全可以理解。
李静姝也不乘马,直接带着众人从主街出了西城,跟随的人很多。
几副棺椁,百十女学生,魏延成送来的两车财货,租来的十几辆马车,阵仗相当的大。
李静姝眺望了下远处的京观,回头吩咐家人们上了马车,自己再翻身上马,对众人点点头:“诸位,请回。”
回到上水村时,村民们都出来了。
这两日村民们的心情像过山车。
一开始衙差来示警,说是千余吐蕃兵出现在大同县,众人赶紧带了点东西上山躲避。
淋了几个时辰的雨后又来人通知说是吐蕃兵被李孺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