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罗信很自然地联想到了刚才金文姬跟他所说的那些话。
首先不说罗信现在的困境,哪怕是他,现在真的将整个百济,都攻打下来,他所得到的,也远远不及他失去的。
一旦李世民驾崩,李治上位之后,罗信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整个关陇集团,只要长孙无忌这些人不下台,罗信恐怕永远都不得安生。
就算他的后花园计划能够完成,长孙无忌对他的恨,以及罗信与苏定方这批将领的矛盾、仇怨,罗信的后花园迟早会被他们找到,到时候他所面对的也许会是几十万的大唐精兵!
所以,罗信现在所要考量的则是“舍”和“得”。
他要舍去什么,而他又能够得到什么?
权衡利弊之间,罗信所要考量的有很多,因此,他直接就跳到了边墙上,一个人蹲在墙头,拧着眉头仔细思索。
在思索的时候,罗信一会儿朝北方看了一下,又一会儿朝着南方多看几眼,好一会儿,他转头对着林三问:“百济王现在的状态怎么样?”
林三不清楚罗信突然问起百济王是要干什么,但身为手下,他还是第一时间回答:“他原先差不多要崩溃了,但是现在听到外面有援军,似乎一下子就活了过来。”
罗信冷冷一笑,说:“援军个屁,人家这个时候就是来拆他台的!你现在去找一个池子,把里面的水全部放干,上面做一个木架子,将百济王吊上去。然后一桶一桶地往里面倒粪便,当着百济王的面倒,不够的话,让人吃点泻药,就在池子边上拉,拉给他看!”
果然,这个世界上,也只有罗信这种变态才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
“你告诉他,我现在有一个条件要跟他谈,如果他接受,那么它还是百济的王;如果他拒绝,我会让他成为第一个淹死在粪池子里的王!”
说到最后,罗信的表情已然变得十分狰狞,眼眸当中更是散射出极为凶狠之色。
无论如何,百济王也是一国之君,放眼整个世界,能够做出这种事情的,恐怕也只有罗信了。
罗信让林三亲自去做这件事情,自己直接上了城楼。
罗信站在高处,将眼前的一切都揽入眼中。
敌人的数量并没有增加,跟昨天晚上罗信所看到的一般,不过,罗信却是明显发现,这些人是有层次之分的。
此时罗信就站在北城楼上,眼前呈现出来的是一排排已经整装待发的士兵。
那些站在最前排的,并不是昨天晚上罗信所对上的精兵,他们的着装和手里的武器都显得相对要简陋许多。在罗信看来,这些就是真正的炮灰,他们甚至无法在罗信手底下过一个回合。别说是攻城了,这些人简直就是来送死的。
罗信对着边上的华哲问:“那些打算送死的是什么人?”
华哲沉声说:“这些好像都是百济的士兵,应该是泉男建从北面带下来的,人数不算多,大概在2万左右。”
“这2万人,包括进去了吗?”
华哲点头说:“排除这2万人,对方所谓的精兵也就只有3万而已。”
大唐的部队向来是以少胜多,毕竟大唐士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跟对方相比起来,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更何况现在他们是在守城,就算泗沘城的城墙不是太高,也装备了一些守城工具,这些工具如果是在百济人手里面,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效用,但是罗信手底下这些人可不同,他们经受了各式各样的训练,对许多东西都能够运用自如,而且运用方式也是一个比一个变态!
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们都能够自己找寻到杀人的利器,更何况是现在“弹药”充足。
刚才林三带来的消息,让罗信一下子就像战斗思维转变了过来,眼下罗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守城了,而且对于他来说,现在时间才是重中之重,所以他对着华哲下了一个让其为之惊讶的命令。
“他们第一次,应该会是佯攻,试探一下我们的虚实,那些所谓的高句丽精兵,说不定早上只是当看客而已。”
罗信顿了顿,接着说:“但是,我却要你们的人都准备好,把手上所有的守城工具都推上去。等打退他们第一波攻击之后,你和祁高杰都各自领兵200,随我出城!”
虽然身为罗信的老部下,华哲对自己首领的性格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了解,而且也知道,罗信做事向来不按常理出牌。但对于罗信现在所做的决定,华哲在惊讶同时,更多的是无法理解。
不过,华哲也很清楚,罗信为人做事向来是令行必达,他决定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更改!
于是华哲当即转身,将罗信的命令下达!
公孙恒将他的主要兵力都压在了北面,另外三边都只是幌子而已。
很快,对方就擂鼓吹号,北面的上万士兵,发起了攻城。
由于公孙恒一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也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架了四台投石机。
于是不断有巨石时从外边飞射而来,越过城墙,砸落在泗沘城内。
罗信的人对守城有着一套自己的方式,对方这一波投石并没有对罗信的军队造成多大的伤害,反而城内的百姓却遭了殃。
使得他们都认为现在守城的大唐士兵是自己人,而攻打泗沘城的百济、新罗联军是他们的敌人。
而这个时候,林三已经带着一脸煞白的百济王来到了城楼上。
百济王年纪也不小了,从小就锦衣玉食,从未受过任何惊吓的他,现在就好像刚从地狱里面捞出来一样。尽管他身上没有收到丝毫的伤害,但在罗信面前他就是瑟瑟发抖、牙齿打颤。
“杀!!”
这时候,外边也传来了震天般的喊杀声,那些百济士兵也在高句丽人的驱赶之下,朝着自己的王城杀了过来。
从这些人的表情,以及他们的姿态,就足以显露出他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