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别觉得娘偏心,等日后兔子养起来了,你再送也不迟,这你大嫂家要了一只,兔子还得留种,过几个月兔子长大了养肥了你再送几只回去。”张氏说完李氏转头又跟罗氏说了起来。
路瑶是逃荒来的,没有家人也就没有娘家,所以张氏也没提路瑶,省得路瑶难过。
“害,娘这话说得,今天大嫂是给家里女娃打听事情才拿的兔子,等以后我们兔子挣钱了,我就出钱买给他们尝尝,也让我爹娘看看他们闺女如今可本事了。”罗氏连忙笑道。
“不错,让他们知道咱们妇道人家也能耐着呢。”李氏附和道。
一上午,白玉宜都听见自家院落欢声一片,内心想着三个女人一台戏,再加一个可不得了哦。
傍晚,白义夫妻俩说着从老大老三岳家打听来的消息。
“这事估摸着还得几天才有消息,平日里大嫂娘家哥哥也没注意这些,所以也不好说。”路瑶说道。
“不错,罗家在镇上也过得不好,说好听些是镇上人,说不好听点还不如咱们农人呢,说来我们还有些田地,虽说交了税没剩多少,但是省省也还是能过日子的。
农闲时还能去哪里帮帮工,一年到头的也能攒不少。镇上的就只靠那一家小杂货铺,也难为罗叔了,还得供着一读书人。”白义感慨道。
“这几日没打探清楚别让大丫出门了,打猪草什么的让二郎辛苦些,或是下午我们上山去,省得出了什么事了。
大丫是女儿家,真要失了名节之事,那可是要命的。”路瑶说道。
“也好,明日我就和二郎说,让大丫就在家忙着,别出外面去了。闺女你多看着你姐啊。”白义叮嘱白玉宜说道。
“知道了,肯定不让。不过我觉得家里的女娃还是都别出去好了,谁知道那赖麻子是真盯上大姐了还是盯上我们家了。万一我们把大姐藏起来了改其他姐姐了怎么办?”白玉宜说道。
心中讨厌得紧,原本还打算多上山找找,没准真能找到好东西的,这回好了,只能窝在家里了。
“说得对,看来还是得打听到了再说。不过也不用紧张,他既然只是远观,说明不敢。不过日后出门要和大人一起去才行,知道吗?”白义点点头。
几日后,罗家和李家都没有打探出什么消息,只好叮嘱家里的女孩少些出门。
转眼就到了中秋的时候,中秋之后就快秋收了,为了秋收白义也暂时放下了摆摊的事情。从中秋就开始“歇业”了。
快到中秋时,白玉宜和爹娘商议着要不要卖月饼的事。
“好像这里也是有月饼的,不过和我们的月饼有些不同。家里穷,过节也很少买这些东西吃。”路瑶说道。
“我觉得还是不卖的好,一来月饼麻烦,月饼要烤,我们上哪找烤箱给你弄啊。二来啊你娘因为恢复记忆的事已经弄出不少东西了,虽然白家人没说,但是也多少察觉出些端倪了。
别以为古人傻,我们如今拿出了卤味,又拿出了金银花,螺肉也会挑。你奶都跟我打听几回你娘到底有没有想起家里的事了,总不能吃的就记得,家里一点事情就想不起来吧。”白义说道。
“不错,我觉得我们还是悠着点吧,咱们现在每天小半两的收入已经不错了,别想一飞冲天了,知道不?”路瑶也劝道。
“知道了。”白玉宜想了想,好像还真是。
这些时日白老爷子不知道夸了白玉宜多少次聪明天才了,白玉宜可不想捧杀了自己。
到了中秋前夕,白家人早早地就准备了起来,打算去县里凑凑热闹。
家里商量好上午出发,去县里好好玩一天,顺道去看看最小的妹妹白莹。
中秋在定朝叫小团圆,又叫祭月节。白家人怕赶不回来准备祭月燃灯,便决定前一日去游玩,正好人少也不用赶时间。
白家村有牛的人不多,除了胡老二以外还有三家,一家是白老爷子的亲堂兄的子嗣,和白家算是五服以内的亲戚,算是比较亲的。
如今当家的和白善一辈,比白善大三岁,叫白丰,还有个弟弟叫白收,是取自丰收二字。
另两家都是白家出了五服的亲戚,但是都是一条村的,加上是村长家来借牛,也没多为难就借了。
除了家里一头牛,白家还借了两头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没办法,白家人多,不止是白家三兄弟拖家带口的,就连白老爷子也凑了热闹,今年因为白义挣钱了,白老爷子心情不绷着了,身体也健朗了不少。
看着白家全家浩浩荡荡的出村了,倒是路边遇到不少村民都在议论纷纷。
“村长,这是去哪啊?”
“白大,你们全家真整齐,哎呀子嗣丰就是好啊。”
“村长,去镇上啊?”
“哎,是。我们去县里,看看我小闺女!回吧,回吧。
哎是是是,晚上就回来了!”白老爹心情好,很热情的招呼着村民们。
最激动的就是小孩子们,要不是怕孩子们聚在一辆车上不安全,这群小家伙巴不得坐一块去。
白家子嗣丰,老大老二就有四个,加上老三的一共十一个,一个都没夭折过,在村里可谓是令人羡慕的家庭啊。
白玉宜这牛车坐了四丫六丫,白义夫妻和张氏,外加两个虎头虎脑的四郎五郎,几乎聚齐了家里最小的孩子。
张氏不放心,便跑来看着几个捣蛋鬼。
“奶,小姑住在县里吗?”白玉宜问道。
“不错,你小姑夫是童生,听你小姑说打算明年考秀才,平日里都是在县里上学,所以搬到县里去了。”张氏笑道。
白玉宜从白义口中得知小姑父何永并不是开隆县人,而是附近的村里人。倒是村里去县里只要两刻钟的时间,说来也不远。
白玉宜知道从白家村到开隆县要一个半时辰的时间,说来也远,但还有一个大姑作对比,就不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