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即便大唐动荡,李晋也可以平定!
因为李晋有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属于热武器,对于现在这冷兵器的时代,那就是降维打击。
即便拥有百万大军,在这种降维打击的情况下,也只有埋骨沙场这一个可能。
李靖也明白了李晋的意思,这是要先安内再攘外啊。
李晋要做千古一帝,就必须外拓版图,内安天下。
李晋不希望在征战天下的时候,大唐内部出现矛盾。
“陛下,若陛下决心动用红衣大炮,天下即便叛乱,亦可平定,但陛下真的要将红衣大炮对准我大唐子民吗?”
李靖没有再阻止李晋的改革,而是询问李晋。
李晋听到这番话,只是叹息一声,“朕也不想将红衣大炮对准我大唐子民,然而不代表朕不会把红衣大炮对准大唐子民。
朕欲威加海内,就必须打得他们不敢反抗为止,朕不想以鲜血来为盛世铺路,可若他们要逼朕这么做,朕也只能这么做了。
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是非对错自有史书记载,只要能为我华夏开万世太平,朕即便做个暴君,也心甘情愿!
父皇能平定天下动乱,朕也可以,而且朕会以最小的代价再平天下,盛世的开启都是由累累白骨铸就的。”
李晋的这番话让在场三个人都沉思了。
李晋要带大唐改革,开创新时代,必定损坏无数人的利益的,从而导致这些人掀起大唐的内乱。
李晋显然已经做好以鲜血为盛世铺路的打算了。
以杀止杀,以战止战。
“陛下,欲改现状,必先让大唐脱离世家的把控,很可能让江山倾覆,陛下当真要掀起大战吗?”长孙无忌沉声问道。
长孙无忌既然已经决定将女儿送入宫中,那自然就是李晋的人,事事都要为李晋打算。
李晋微微点头,“世家不除,大唐不兴!圣神元年就是打破世家垄断的时候,朕要让大唐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朝廷的声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朕要让大唐万国来朝!做天下共主!”
“倘若失败了呢。”
长孙无忌直接询问道,似乎越过了君臣的身份。
李晋长舒口气,眼眸当中杀气弥漫,一拳砸在书案上,“若朕失败了,就等同于大唐败了,那还要这天下何用?那时,即便颠覆整个人间,朕也无惧!况且朕有红衣大炮,也不会败!”
“既是如此,臣愿辅佐陛下开创盛世!”
李靖没有再劝,选择了支持,李晋的魄力让李靖感受到了害怕,若是败了,竟然不惜颠覆人间,这才是有千古一帝的潜质啊。
况且武将也唯有军功才有封爵的机会,李晋不管是对外发动战争还是对内平叛,都是武将挣军功的机会。
李靖决定将女儿送入宫中,就已经决定和李晋站在一条线上,同样也是为了家族未来的兴衰。
双方已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臣附议。”
长孙无忌也开口了。
长孙无忌已经没得选了,只能跟李晋一条路走到底了。
而且李晋有红衣大炮,就算是天下皆反那又如何?
最坏的结果无异于是杀尽天下反贼,杀到天下无人敢反为止。
红衣大炮就是让李晋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
破釜沉舟,李晋有这个勇气,那些反对李晋的人,有这个勇气吗?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李晋身为天子,已经做出了最坏的,也是最疯狂的打算,那些反对李晋的人,敢陪李晋疯下去吗?
毫无疑问的是不敢!
因为他们怕死,他们的反抗只不过是保留现有的生活。
在强有力的镇压下,他们保不住他们的荣华富贵,只能选择向皇权低头。
即便不再是一方土皇帝,但好歹能够活着不是吗?
就算是成功普通的家族,也依旧可以活着啊。
人的求生欲是极强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长孙无忌在这时候也终于明白了李晋要修改律法的原因了。
一旦关于谋反的这条律令昭告天下,李晋就算是对天下改革,那些将军手底下的人也不会跟着他们造反。
因为李晋不管怎么改革,他们都是士兵,只是换个人统治他们而已,他们一切都没有变,那为什么要跟着将军去谋反?
甚至祸及后世子孙?
“和珅,户部查得怎么样了?”
打仗就要钱,不可能一直自掏腰包,不然要国库干嘛?
“陛下,已经从根部烂了,要么不动,要么斩草除根!”和珅恭敬的回答,话语间也带着一丝狠辣之意。
李晋挥了挥手,“那便斩草除根吧,此事交由刑部处理,全部打入刑部大牢,按律论罪,从候补官员当中选人吧,先稳固朝廷再说吧。”
“遵旨。”
和珅恭敬的应道。
现在天下人才有七八成都在世家手里,朝廷的人也大部分都是世家的人,可以说世家已经掌控朝堂六七成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晋渴望人才的原因。
“赵国公,你且来看,朕欲将目前的大唐分为五个省,省下辖州、府、县、镇、村,就按这舆图上这么划,爱卿以为如何?”
李晋指着地图问道。
长孙无忌凑过来看,发现整个大唐被李晋直接划分成了五份,所有地区全部被整合了起来。
但是要这么划分的话,那么这五个地方的封疆大吏的权利可就不是一般的大啊,这管辖的地盘也不是一般的大啊。
“陛下,如此划分有好有坏,好的是大唐安定,职权地域划分明确,各司其职,坏的是区域变大了,也代表当地管辖权利过大,还请陛下慎重。”
长孙无忌不愧是久居官场之人。
“没错,所以朕要在省内增设巡抚一职,代天巡狩,抚慰万民,列为省内文职之首,此职乃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列正二品衔!统领政务。
又增设总督,执掌兵权,最高可调三万大军,超过三万大军调动,就必须请示元帅,元帅最多调动五万大军,超过五万就必须请示朝廷!”
李晋坐了下来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