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看到了吗?哎?村东头,被顾家撵出去的顾兰兄弟姐妹几人盖新房子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庄。
顾兰几人住的这块地方偏僻,在村子东边,又靠近山脚,平日里村人很少来。
可今日有人来此处找邵老头,路过顾兰家门口,看到这块地的变化,瞠目结舌。
这四个小孩子,是如何盖出一处漂亮的竹屋的?
再结合前段时间村里传的谣言,听说邵老头想要撮合顾兰和阿吉,顿时就明白了。
村里人再怎么讨论,也讨论不出来什么,毕竟主角之一是邵老头,他受村里人尊敬,不可能有人不怕死地到他跟前问东问西。
找顾兰一个小姑娘更是问不出来什么,还有欺负人的嫌疑。
于是那些好事之人,便跑到顾家打听。
“你说什么?邵老头想要让阿吉娶顾兰?”
顾杏花眼睛瞪大,一脸的荒谬之感,那人可是阿吉!
村里最好看的男人!比最好的阿柳还要好看!
最重要的是,阿吉身上有股莫名的气质,就好像跟他们这些人玩不到一起,压根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虽然村里的姑娘都见过阿吉,可谁也没敢升起妄想,想要嫁给如此特别的男子。
可凭什么顾兰能够嫁给他?
顾杏花眼里都快冒火了!就凭顾兰这个被退婚的贱货吗?
多嘴到顾家打听的女人叫麻姑,她长了一脸的疙疙瘩瘩的麻子,看到顾杏花这么激动,她一脸看热闹的表情。
火上浇油道:“那谁知道邵老头怎么想的呢,要我看啊,要是真找个姑娘,杏花荷花不都挺好?顾兰这丫头带着几个拖油瓶,只怕能把邵老头一身的老骨头都给拖累没!”
“就是!假的吧?麻姑,你是不是看错了?”
二房陈氏也一脸的不相信,就连麻姑说杏花适合嫁给阿吉也不信。
她又不傻又不瞎,要是邵老头真想给阿吉找对象,什么样的姑娘找不到?
他们都不喜与村里人交往,哪里会愿意娶村里的姑娘呢。
不知为何,小龙坎里所有人都下意识觉得,邵家这一对祖孙不一样。
邵老头虽然也会帮村里人忙,可那种天生的疏离感,是做不得假的。
麻姑撇撇嘴:“你不信我的话,那你自己就去看嘛,邵老头都给兰丫头盖了新房出来,他是好心,可也没好心到这种地步吧?”
“什么?邵老头给她盖了新房子?”
“对啊,原来你们还不知道啊,我还以为你们都知道,还想问问阿吉给兰丫头多少彩礼呢,总要分给你们一些吧。”
麻姑脸上的笑有些暧昧,她的意思大家都明白,邵老头能让阿吉一个傻子读书,能给阿吉穿那么好的衣服。
真要是娶媳妇了,怎么可能寒酸?
说不定从他手里稍微漏出点什么,都够顾家人过一个好年了。
更何况,要是真能和邵老头攀上关系,以后还愁没有好日子过吗?
麻姑问不出来什么,很快就走了。
只留下顾家人面面相觑。
如今快要入冬,田里的活少了,一家子人围在屋里纺织编东西,嘴里的话题全都离不开顾兰盖新房这件事。
吵来吵去也吵不出个结果。
顾老太拿捏不住邵老头什么意思,要真是提亲,总该到顾家同她商量的,没有绕过长辈谈婚论嫁的先例。
她不想贸然得罪邵老头,便让家里人先别去找事,总要看看情况的。
可顾杏花哪里听得进去?
她就是不喜欢顾兰,家里小辈之中,她和顾兰年纪相仿,二人所差不过一个月,她早顾兰一个月出生。
二人一起长大,从小就是长辈口中的落顾兰一步的那个。
说她模样不如顾兰好看,不如顾兰懂事,不如顾兰勤快,就连相看对象,也是早早给顾兰订下村里的赵福生。
赵福生是家中独子,家境还算优渥,他爹是个木匠,跟着匠人走街串巷,一年下来赚的不比在地里刨食少。
多少姑娘钻破脑袋都想嫁给他,可顾兰却轻而易举地和他订下婚约。
后来顾兰爹娘生病去世,家中欠下不少银钱,村里人成亲本就要考虑家庭情况,顾兰虽然人好,可一旦没了爹娘,下面又带着三个弟妹要养,便注定没法嫁给赵福生这样的人家。
果不其然,赵福生和顾兰退了亲,顾杏花趁虚而入,代了顾兰的位置。
她本想着,顾兰肯定会气的要死,可谁曾想,念念不忘的,竟然是赵福生。
而顾兰竟是毫不在意!
顾杏花哪里受得了这种窝囊气!
如今听说顾兰又找了阿吉,她满脑子觉得,顾兰就是一个水性杨花的狐狸精,真不要脸,专门勾搭男人!
顾杏花一路想一路骂,还没走到顾兰家中,便看见那一栋翠绿的竹屋,屋顶已经加盖好,这时间也不是吃饭的点,屋顶上却冒出阵阵烟气。
也不知道顾兰在煮些什么,闻着竟然有些香甜。
竟然真的盖起了新房……
那冬日里,他们遇到野兽下山,岂不是能多撑段时间?
顾杏花恨得快要咬碎一口银牙,要不是赵福生对顾兰念念不忘,她也不会天天盼着顾兰去死!
要怪就只能怪顾兰!
以前怎么没看出来她这么会勾搭男人呢?
顾杏花躲在树后面不知看了多久,果不其然,等到邵老头从顾兰家中出来,这大冬天的,他竟然赤膊着上身。
扭头对着房屋中不知道说了什么,一脸的笑意。
顾杏花也没想到,邵老头一大把年纪,竟然还一身腱子肉,看起来步履如风,哪里像是快入土的年纪?
她眼珠子咕噜一转,心中竟然升起一个新点子。
“兰丫头,我真没想到你心思竟然这么巧,这个火炕,我原本还想着是你胡思乱想,可谁知道还真能做成啊!”
邵老头从柱儿手中接过衣服,笑呵呵地穿上,房屋盖好,最后一项工作便是建造火炕。
泥砖早就烧好,顾兰的设计图也很简单,一上午的功夫就全都弄好,等不及阴干,干脆就借着煮木薯的火把炕烘干。
外面灶台一热,屋里的炕果真暖和起来。
邵老头真是开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