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邓禹忽听军士说有能人来投,忙请进见,一看却是韩子的师叔祖祁连子。
邓禹见祁连子前来,很是高兴,忙问韩子消息,祁连子却说他也不知,邓禹听了,又是大为失望。
过一日,冯异也引一老人来同邓禹相见,却是火山怪。祁连子与火山怪也已多年未见,此时相见,都很高兴,说起韩子,火山怪也不知去处,只得同发一声叹。
众人正在闲谈,忽见军士来报,匈奴将又在营外骂战。
火山怪一听怒道:“漠北孤魂,竟敢如此目中无人!老夫去同他会会。”
祁连子跟着道:“我也去。”
邓禹等知两位老人武功均极佳,当即一起陪同出营。
讨战的正是洪武。他见汉将中又多了两个老人,也很惊奇,当即笑道:“年轻的都不济事,何苦又找两个老头来送死?”
火山怪大怒道:“贼将大话少说,过来领死!”说着,窄刀一举,就纵马出阵。
洪武见火山怪兵器奇特,身手矫捷,倒也不敢小视,忙握紧紫金棍与火山怪对招。两人你来我往,战有十合,火山怪终究年老力衰,一个疏神,左肩挨了洪武一棍,大叫一声,跌下马来。
邓禹、冯异一见大惊,双骑齐出,小军忙将火山怪救回,冯异却又让洪武棍风扫伤左腿,同邓禹一起败回。
那洪武连连得胜,气势更高,大喝一声,紧追已经受伤的冯异不放。邓禹奋力攻击洪武,想要救冯异,洪武却只一捧就将邓禹逼开,仍向冯异追去。
祁连子本在救治火山怪,一见洪武如此凶狠,不由心中大怒,长剑一挺冲了过去,刚好截在洪武之前。洪武笑道:“你也来送死!”朝祁连子就是一棍。祁连子长剑呼地向洪武咽喉刺去,洪武棍未及祁连子之身,自己喉咙先要被刺穿。洪武吃了一惊,忙将紫金棒架开长剑,祁连子不等他棍到,呼的一声剑尖又指向他小腹。洪武让祁连子一连攻了七剑,剑剑不离要害,直弄得手忙脚乱,自然再也不能追杀冯异了。
七剑过后,洪武缓过气来,全力向祁连子进攻,紫金棒像重重大山一样压向祁连子,祁连子躲闪稍慢,嚓的一声,剑尖已被折掉。祁连子知自己再斗下去,也要落个火山怪的结果,于是将已无剑尖的剑头朝洪武疾刺几下,迫得他再次变攻为守,祁连子却一声长笑道:“秃贼,你也不过如此,老夫少陪了!”飞身奔回汉军阵中。
祁连子虽然是几人中跑得最漂亮的,终究还是败在洪武手中。
洪武接连杀败汉军六名高手,其中三人受伤,匈奴军自然士气大振,在洪武的带领下,天天攻城掠地,将汉军二十万士兵直向黄河岸边逼去。
刘秀得到自己军队不利的战报,心情极是沉重。
这日,蔡少公又来向他讲说符命,这位素来崇信符命的皇帝竟然也破天荒地大发脾气道:“蔡少公,你天天对朕说鬼话!你说过北征大捷,为何现在天天打败仗?”
蔡少公大惊,一惊之后,却又来了精神,连声道:“臣有罪!臣有罪!只是臣当时漏算了一步。陛下,现在好了,臣昨日夜观天象,测得北方已有贵人前来相助,不日皇师定将反守为攻,大获全胜!”
刘秀听了,精神一振,急问:“什么贵人?与朕可相识?”
蔡少公翻着眼,掰着手指道:“此贵人乃陛下旧识。”
刘秀道:“是朕旧识?那一定是……是不是韩子?”
蔡少公道:“那贵人正是姓韩。”
刘秀大喜道:“这就对了!好了,没事了。”
蔡少公道:“陛下乃真命天子,自然事事逢凶化吉。”说着,就要悄悄退走。
刘秀忽然喊:“蔡少公。”
蔡少公一惊,忙道:“臣在。”
刘秀道:“尔速去邓禹军中,传朕旨意,留神贵人,好好相待。”
蔡少公这才松了口气道:“臣遵旨。”急忙退了出去。
蔡少公在通往关塞的驿道上躯马缓行,一边走一边想着心事。
蔡少公原是光武帝的同乡,从随刘投绿林军起,他就认准刘这柱天大将军有望做真命天子。刘被刘玄所杀,他又认准了刘秀,成为最早当面劝刘秀登基称帝人中的一个。他人很聪明,学问也不少,只是一味热衷符箓星相之学,刘秀又很相信这些,所以他在这方面干得很起劲,终于被刘秀封为钦天监。
这些天,匈奴军连连侵占汉土,刘秀倾所有名将之力也只能少失点城市,情势极是不妙。蔡少公往日三日一次,必向刘秀禀报测天结果,这一月中刘秀却难得有兴听他禀报,他去求见多次被挡驾。昨日刘秀终于见了他,没想到他刚想就刘秀的符命美言几句,就受到刘秀一阵痛斥,幸亏他情急智生,编出了“北方将有贵人来助”这个故事,终于使得刘秀转怒为喜,并命他为使去前方军中传达这件大事。
然而蔡少公自己心里明明白白,所谓“北方将有贵人相
助”,纯属自己的杜撰,哪里会真有贵人来呢?刘秀虽然让他
骗过,却又命他为使去前方军中,使得他刚喜又忧,因为他一介书生,最怕武人打架,更何况是去战场上?然而皇命在身,
又岂能容他不去?
蔡少公正在心绪不定,迎面一阵风来,隐隐传过人吼马嘶之声。蔡少公一惊,才知前方就要到了。
前面是一个小山丘,绕过山丘,喧喊声忽地大起,蔡少公虽然少临战场,却也一听就知前边两军正在交战,忙跳下马来,登上小山丘,自高往下一看,果然是汉兵和匈奴兵在激烈交战,他看看两边军士,却是相差不多,然而汉军士兵只有少数人在死战,多数人已向后逃跑,那匈奴军却个个如狼如虎,奋力悍斗,杀得汉军士兵死伤遍地。
蔡少公向那男的看了看,忽然大喜道:“你不就是韩子韩公子吧?在下蔡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