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紫薇一行人守候在殿外,纷纷面露忧色。
尤其是永琪,双手负在身后,焦虑不安地来回踱步着。
“你们说,小燕子一个人能应付得来吗?”
“她能讲得过欣荣那张伶牙俐齿的小嘴,她会不会招架不住啊?”
在得知不准许他们进殿的消息,轮番耳提面命地要小燕子切勿冲动行事、更不可以在老佛爷面前动粗。
免得落人话柄,趁机借题发挥。
尽量做到少说少错。
只是一想到没有他们的陪伴,她独自在里面接受盘问,孤立无援的境地怎叫永琪能放下心?
“有皇阿玛在,她应该不会有事的。”紫薇小手握成拳,揪紧手帕。
嘴上说没事,偏偏肢体动作泄露了她的紧张情绪。
见状,一旁的尔康也出言安抚着:“紫薇说得对,皇上对小燕子的疼爱是有目共睹的。”
“即便是老佛爷有意刁难,皇上定不会坐视不理的。”
如今唯有寄希望于皇上,只有他才能保住小燕子。
“就是就是,更何况小燕子福星高照,这一回自然也会平安无事。”班杰明见机插话,试图缓解笼罩在大伙儿之间的焦灼气氛。
毕竟在未出结果之前,再多的担忧和猜测也是无济于事。
“但愿如此,承你吉言。”永琪轻叹一口气。
立在旁侧的晴儿静静地聆听他们的谈话,思忖着:显然对小燕子和欣荣灵魂互换一事不知情;
又或者是选择不采信的态度?
眸光转而落在班杰明身上,她不禁疑惑:昨日“欣荣”不是兴冲冲地要去找人的吗?
为何他看上去一副若无其事之状?
亦或是,她还没来得及前往如意馆?
思及此,晴儿望向紧阖的宫门,眉心微微拧起。
想起先前老佛爷有意支开自己,待她赶到乾清宫时,已然见到五阿哥一行人在翘首企足。
晴儿暗自惆怅:真正需要担心的人儿,应该是形单影只、求助无门的“欣荣”。
※※※
另一边厢,殿内。
乾隆帝先后扫视小燕子和欣荣,直截了当地问:“想必都心中有数了吧,今日召见你们所为何事?”
“欣荣”不语,很快另一道声音应答:“小燕子明白。”
“说吧,那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会双双坠湖?”
眼看小燕子作势要张嘴抢答,老佛爷先一步地开口点名:“欣荣,你来说。”
“欣荣”颔首,回忆的同时开始讲述:“当时我...小燕子独自在湖边,我碰巧路过就走上前和她聊了几句,接着起了争执。”
省略掉引发纠纷的谈话内容,她快进到结尾:
“我一时忘记自己的站位,转身要离开,一个没注意便掉进湖里了,之后的事情...我没有印象了。”
语毕,“欣荣”侧着身子,望向“小燕子”。
很快,后者意会,顺着她的话继续说后面发生的事:
“我见欣荣在水里扑棱着,像是不会泅水的样子,就不作多想地跳下去。”
同样地,她亦没有过多描述“救人的过程”,直接承认错误:
“是我不自量力,非但没有救到人,反而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点到即止,“小燕子”噤声,听候发落。
闻言,乾隆帝有点不敢置信地朝欣荣发问:“所以,是欣荣不慎失足落湖...”
见她重重地点头后,他继而扭头转向小燕子,再道:“然后小燕子试图见义勇为却没成功?”
“是的,皇阿玛。”她斩钉截铁地应道。
然而,这个答案完全出乎老佛爷的意料之中。
她原本想趁此机会,惩治一下平日肆意妄为惯的小燕子。
倘若此次是由于她的过错,导致害得欣荣差点丢了性命;
老佛爷可容不得她抵赖,势必要给小燕子定罪的。
岂料竟会是...她心生怀疑:欣荣没道理会为了袒护小燕子而撒谎的。
老佛爷不甘心地又问了一遍,再度确认:“欣荣,实情当真如小燕子所言?”
“欣荣”匆忙抬眼,随即垂眸:“是的,老佛爷。”
老佛爷并不打算轻易息事宁人,追根究底,“那么为何欣荣的随身侍女言之凿凿说是小燕子推她下湖的?”
这句话她是面向乾隆帝问出口,实则要诘问的对象是小燕子,倒想看看对方还如何狡辩。
“小燕子”睇向“欣荣”,意图简单明了——
翠儿和珍儿是她的人,假若她不出面解释的话,真要追究起来,两人的“证词”不攻自破,下场可想而知。
无奈,“欣荣”一门心思也在这个问题上,她很想知道答案。
明明没有“眼见为实”,却敢公然污蔑,直教本人气愤不已。
见她不懂得应变,“小燕子”只好自己动口:“回老佛爷,当日那两名侍女距离我们有一段距离,怕是见到欣荣掉湖,而我又碰巧站在边上,她们才会产生误解,口直心快地说出那样的话。”
“噢,你的言下之意是,那两名婢女是有意嫁祸于你?”老佛爷一针见血地反问。
“不是的,老佛爷,她们更多是出于护主心切,只是无心之失,并无恶意。”“小燕子”沉稳应对,语气真挚诚恳。
眼看情势不妙,乾隆帝伺机介入,试图“大事化小”:“好了,既然是误会一场,澄清过后便就此了结。”
他再寥寥几语地带过:“幸亏你们吉人有天相,最终化险为夷。至于当日为何起争执,以及孰是孰非,事过境迁,朕不欲再追究。”
“从即刻起,解除小燕子的‘禁足令’。”乾隆帝寻思着,这阵子可把丫头憋坏了吧,赶紧放她出来活动筋骨。
“谢皇阿玛体恤。”“小燕子”躬身施礼。
老佛爷觑了一眼展露笑颜的小燕子,眼神一凝,沉声提醒:“皇帝,是否还有一事给遗忘了?”
对上他侧头投来的疑问目光,她明说道:“永琪和欣荣的婚期须得再提上日程。”
先前因为这起“突发意外”,把大婚之事给耽误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三人神色各异。
“欣荣”心乱如麻——
直接说“不要”吗?顺带当场提出要解除婚约?
可并非只有她一人,如果开了口,那么“小燕子”也会跟着向皇阿玛汇报含香逃宫的事吧?
反之,她要是暂时维持现状,就算做不到第二个“纳侧妃”的要求,至少能拖住“小燕子”一阵子吧?
要知道,她可是一退再退、一忍再忍了!
有所保留地复述那日的事发经过——是她存心找碴,自作自受才会失足落水的;
自己枉做好人,不仅蒙受冤屈,还发生灵魂互换的怪事。
要不是顾全大局,她早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方才已然和盘托出,好让皇阿玛替她主持公道!
若非形势所逼,她才不乐意吃哑巴亏呢!
至于“小燕子”,则是忧喜交集。
欣喜的是,老佛爷心心念念惦记着婚期,表明她达成“五阿哥嫡福晋”的目标指日可待。
她也在犯愁,此前没有得到“欣荣”的保证,万一她经受刺激,当着老佛爷和皇上的面脱口而出不该说的话,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先不论有可能让她过去的努力功亏一篑,单就忤逆圣旨这一点,重则可是要赔上性命的!
虽说刚才“欣荣”表现得尚算正常,没有半句妄语,许是她上次的威胁发挥效用,但仍不能掉以轻心。
眼下,小燕子和欣荣分别立在殿内的两侧,心中各有自己的盘算。
沉默弥漫在空气中,夹杂着微不可察的硝烟味。
或许两人都没有觉察到,她们陷入无声的对峙中——
相互忌惮着,同时在彼此牵制!
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的局面,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