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娜满脸郑重地说道:
“因为!
谁也不希望一觉醒来,就被人拖出去砍头!
为了族人,甚至都不敢反抗!”
赵云恍然大悟。
的确!
对于匈奴王庭的大贵族来说,时刻被护匈奴中郎将监管的日子,真的是太提心吊胆了。
无论哪个族人犯了错,护匈奴中郎将只会过来找他们出气!
轻则训斥。
重则退位。
甚至杀头!
借着这次出征幽州,以单于为首的匈奴大贵族,都可以离开太原郡。
一旦到了幽州那种边地,他们就算是虎归山林,龙游大海了。
虽然,对于普通族人来说,离开了大汉腹心之地,日子会更加难过一点。
但对这些大贵族来说,首先是不必担忧安全问题了。
其次,作为大贵族,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吃苦。
哪怕族人全都在吃土,他们依然可以顿顿吃肉!
为了麻痹大汉朝廷,他们就把于夫罗的左部留下了。
联想到匈奴王庭现在的新制度,赵云彻底释然。
一个有责任心的独裁者,必定会考虑整个族群的未来。
但是,如果是一整个利益既得阶层,他们必定会优先考虑自己和自己的亲族。
就比如现在的大汉。
世家豪族中的聪明人相当多。
他们非常清楚,世家豪族在挖空大汉的根基。
可是,想归想,做归做。
有机会损公私肥的时候,他们绝不会手软。
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自己不做,别人也会做。
好处就那么多。
别人多拿一点,自己就少拿一点。
与其给别人,不如放到自己兜里!
所以!
当南匈奴的统治阶层由独裁变为群体,他们直接做出了一个对自己有利、却对族群有害的选择!
很好!
非常好!
这样的南匈奴,事实上已经一分为二。
它既没有原时空那么强,也没有原时空中那么大的野心!
而且,它进入幽州以后,必定和幽州当地的乌桓人、幽州以北的鲜卑人产生冲突。
几只游牧民族杀个你死我活,汉地百姓们就安全多了。
按照这一系列后续演变,自己算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问题是!
没有对比!
别人永远也不会知道!
赵云突然想起,塔娜和宝勒儿的母族肯定都会向幽州迁移。
但是,被他安排了任务的罗平安,却不知道这些。
罗平安的任务是,在两年之内,关注塔娜和宝勒儿。
以徐无城秦家为落脚点,隔段时间就往塔娜和宝勒儿的部落去一趟。
万一二女有什么事,罗平安就可以尽快知晓。
他未来即使不便前往匈奴,也可以从罗平安那里获知二女的消息。
二女的部族搬家,罗平安又上哪里去找人?
“是这样的,我安排了罗平安联络你们……”赵云把罗平安的任务直接说了。
塔娜秀眉微微皱起,想了想,说道:“我们回去以后,先把罗平安带着。等到我们的部族安定下来,再放罗平安回汉地。”
赵云沉吟一下,决定重新安排一下:“我给他写一封信,你帮我找人念给他听。”
塔娜向四周看了看:“没有笔墨呢。”
赵云微笑道:“无妨,我有办法。”
他先将小狗儿和罗秀儿放到地上,然后跳下坐骑,走向旁边的树林。
塔娜与宝勒儿心生好奇,也跳下马来。
宝勒儿飞快地跑到赵云身边,紧紧抓住他的一只手掌,小脸上满是笑意。
“郎君,你要做什么?”
塔娜走在赵云的另一边,仰起小脸询问。
“我要烧炭,然后在白布上面写字。”
约莫一柱香后,赵云的白色细麻布内衣,被用炭条写了许多文字。
文字大意是,让罗平安先随塔娜二女前往草原,然后前往冀州的常山郡,寻找夏侯兰。
如有可能,可以让夏侯兰建立一支商队。
这支商队的路线是:幽州以北的草原-徐无城-常山郡。
不但可以赚钱,还能顺便帮助一下塔娜和宝勒儿的母族。
赵云轻轻一抖白布,就抖下来许多炭屑。
不由得摇了摇头:“没有我想象中的好,怕是保存不了几天。”
“这样就可以了。”
蹲在一旁的塔娜说道:“有了这东西,我就可以取得罗平安的信任。然后,我会找一张羊皮纸,把这些内容抄在上面,再把羊皮纸交给罗平安。”
“你会写汉字?”赵云双目一亮。
塔娜翻了个白眼:“我们会的可多了呢!”
“嗯,你们跳的舞也特别好看。”赵云笑道。
他将白布折好,递给了塔娜。
赵云站起身,分别抱了抱二女,就走向自己的坐骑。
不一会儿,赵云便又重新上马。
“我走了,你们千万要保护好自己!”赵云嘱咐二女。
塔娜努力挤出笑容,点头道:“我们会的。”
宝勒儿则是掩住了小嘴,眼泪又出来了。
赵云硬起心肠,拨马转向前方,然后缓缓起步。
直到下了山坡,他都没有回头。
因为他很清楚,他其实心肠很软。
如果二女非要再留他一天,他有可能真会留下。
“郎君!”
宝勒儿带着哭腔的喊叫,突然在后面的山坡上响起。
赵云立即回转脑袋。
却见宝勒儿正向他用力挥手,高声喊道:“郎君!你一定要回来啊!一定要早些回来啊!”
赵云心中越发不舍,高声回应道:“放心!我绝不食言!”
说罢,他深吸一口气,强行让自己转过头去,又加了一些马速。
当他走出去四五里路,再回头看去,发现远处的山口上,二女依然在那里站着,如同两具望夫石。
赵云暗自叹了口气,驱使马儿跑了起来。
突然,罗秀儿的声音响起。
“公子,你不要再加速了,后面的马儿跟不上。”
赵云一个机灵,连忙勒了马缰一下。
他现在这匹坐骑,乃是上任匈奴单于羌渠所有。
也是一匹大宛马。
比之秦基送给赵云那匹,这匹更为高大神骏。
这是秃拔丘赠送给赵云的。
秃拔丘不仅送了赵云宝马,还将刘豹身上的祖传宝剑送给了赵云。
那柄剑采用的是乌兹钢,剑面上的云纹非常漂亮,不沾污秽,不生锈迹,锋利无比。
得到这两件宝物的第二天,赵云方才想明白事情的原委。
马儿是羌渠的坐骑,宝剑是刘豹的佩剑。
前者是于夫罗之父的宝物,后者是于夫罗之子的宝物。
如果继续留在匈奴王庭,于夫罗向秃拔丘讨要,秃拔丘没理由不还给于夫罗。
否则,于夫罗强大起来的时候,完全可以以此为理由,向秃拔丘发动战争。
将二者送给赵云,不但还了赵云人情,更卖了赵云一个人情,还让赵云和于夫罗彻底成了死敌!
赵云到底有多厉害?
但凡匈奴王庭的高层,全都心知肚明。
这么厉害的一个人,当然要拉来当朋友。
弄清楚原委以后,赵云同样十分高兴。
无论如何,他是得到了真正好处的。
秃拔丘甘愿在他身上投下重注,客观上说明,他的匈奴之行是非常圆满的。
他将白马命名为【白龙驹】,将秦基赠送的宝马交给了秦亮,委托秦亮还给秦基。
说实话,由于秦基对他不错,秦亮也和他成了朋友,对于使用假身份骗了老秦和小秦一事,他心里是很有些不好意思。
把一匹上好战马还回去,就是这种情绪在作祟。
那柄宝剑被他命名为【凝霜】,并请铁匠在上面刻上了【凝霜】二字。
他觉得,这一马一剑,应该不会输于原主的照夜玉狮子和青钢剑。
也不知为何?
刚和两女分别,他的脑子里面,突然浮现出慕容芷的俏脸。
那少女看起来柔柔弱弱,其实却很聪明,骨子里也十分坚强。
“她当时说,一旦公孙瓒离开,就会返回慕容鲜卑本族。现在的她,应该早已回去了吧。”
想起以后或许再也不会相见,赵云心中莫名地有些惆怅。
继而又是一想,觉得自己真是后世的思想作怪。
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搞得婆婆妈妈,很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赵云并不知道,慕容芷并未返回慕容鲜卑。
这并不是她不想,而是不能。
公孙瓒前脚刚走,叛军士兵就蜂拥入城。
多数叛军士兵都是穷苦百姓,进城以后自然是翻箱倒柜,见了什么都往自己口袋里装。
可怜的慕容芷,也被他们翻了出来!
……
涿郡,涿县。
刘备因为怒打督邮,弄丢了安喜县尉一职,此时正赋闲在家。
这一天,有人给刘备送来一封书信。
刘备看完以后,心中顿时大喜。
连忙将关羽和张飞叫来议事,并将书信递给了关羽。
张飞是个急性子,直接问道:“大哥,到底是什么事情?”
“唉!出了个妖人。”刘备叹了口气,“一个叫做赵云的贫家子,谎称名家之后,在徐无城做了好大事情!……”
张飞只听了个开头,心里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连忙探过脑袋,和关羽一起看起书信来。
原来。
公孙瓒在书信上说,赵云冒充世家子弟,伙同徐无城一众官员,和鲜卑人素利里应外合,谋杀了不少汉军儿郎。
由于赵云是常山郡人,和涿郡相距很近,公孙瓒希望刘备帮忙,替他把赵云拿下。
考虑到赵云身手不凡,死活不论!
刘备和公孙瓒,都曾当过卢植的学生。
公孙瓒大族嫡脉出身,家中豪富。
刘备家中贫穷,但刘备天生善于和人交际。
当时,公孙瓒和刘备的关系很是不错。
作为同窗加好友,公孙瓒的这种要求,实在是合情合理。
张飞看完书信,拍着大腿叫道:“好个可恶的小儿!大哥,这事就交给我吧。”
关羽一双丹凤眼微微眯起,抚摸着胸前美髯,显然正在沉思。
半晌之后,关羽道:“那公孙瓒素有美名,他所说之事想必不假。既然那赵云作恶多端,那就死不足惜!”
刘备其实早就有了定计,觉得不论那赵云是个什么样的人,都得帮公孙瓒这个忙。
原因是,如果他帮上了这个忙,公孙瓒就会欠他一个人情。
有了公孙瓒的人情,他就可以前去投奔公孙瓒。
当关张二人都表了态,刘备抚须笑道:“两位贤弟所言甚是,我深以为然!”
关羽和张飞两人,都觉得自己受到了大哥的尊重,很是高兴。
张飞叫道:“既然如此,便由我去那什么赵家村吧!我会将那些赵氏族人一个不漏的捉了,让大哥送给公孙瓒!”
关羽摇头道:“翼德此言不妥。”
刘备故作不解,问道:“云长,可是想到了什么?”
关羽道:
“赵云自己作恶,却和他的族人关联不大。
如果把赵氏族人全数捉去,徐无城那些愤怒的百姓们,绝对会将赵家人一起杀了。
真到了这一步,大哥的声名必将受损!”
张飞被关羽否定,本来有些不开心。
听说会损及刘备的仁义之名,顿时就没话说了。
他也是个爽快性子,对关羽道:“二哥所言甚是,是我考虑不周。”
刘备笑着对张飞道:“你也是一片好意,不必介怀。”
回过头来,他对关羽道:“云长,你已有了妥当方案?”
关羽微微点头:“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刘备听了,脸上露出赞赏之色,却对张飞道:“翼德,你可还有什么补充?”
张飞摇头笑道:“大哥是知道的,我不善于思考这么复杂的东西。”
刘备笑了笑,对关羽道:“既如此,这一件事,便请云长去办吧。”
关羽站起身来:“我这就去!”
刘备忽又想起一事,提醒道:“公孙伯圭直言,那赵云身手不弱,你当小心为上!”
关羽一听这话,顿时不太高兴,皱眉道:“区区无名小儿,插标卖首之辈!”
刘备哑然失笑,也没多说什么。
在刘备看来,天下猛将,估计都不是关羽的对手。
既然如此,关羽傲一点就傲一点,无所谓了。
关羽虽傲,做事却相当稳重。
他到了赵家村以后,先向旁人打听赵氏一族的情况。
最后证实,赵氏一族,的确是个卑微的小族。
全族所有人,全都住在赵家村里。
而且,虽然村名赵家村,赵氏族人,却只能占到赵家村的一半。
这村子里,还有其它杂姓。
至于赵云的直系亲属,就只有一个。
那人名叫赵风,是赵云的哥哥。
赵风小时候伤了根基,一直病秧秧的。
目前,赵风也正处于重病之中。
关羽这人,傲上而悯下。
既然赵风已经病了,他就没去打扰赵风。
他径直找到赵氏族长,把赵云所犯之事说了。
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出于好意。
赵氏族长如果聪明,就会把赵云立即开革出籍。
如此一来,外人就不会再寻赵氏一族的麻烦了。
赵氏族长听了以后,并没有多少慌张:“壮士,那赵云一脉,其实本来就不是我赵氏族人。”
在关羽的疑惑神色中,赵氏族长说出一段秘辛。
原来,二十年前,赵家村来了一名逃难的青年。
青年自称也姓赵,来自海外的蓬莱岛。
因为大海茫茫,想要找回蓬莱岛很难,就决定在赵家村落户。
那青年买了些田地,又向赵氏祠堂捐了些钱,就并入了赵氏一族。
后来,那青年娶妻生子,连得二子。
第一子赵风,第二子赵云。
数年之后,那青年夫妇一起感染瘟疫死了。
留下二子,全凭族中接济过活。
为了证实自己的话,赵氏族长又找来村中的异姓老人,让他说了一下当年那青年突然出现的事情。
接下来,赵氏族长请关羽来到赵氏祠堂,召开了赵氏族会。
赵氏族长当众宣布了赵云的罪状,拿出族谱,当众划掉了赵云一家人的名字。
为了感谢关羽,赵氏族人拿出最为谦恭的态度,挽留关羽吃饭。
关羽打算在村里等待赵云,就答应下来。
赵氏族长派出一人赶去告诉赵风,说赵云在外面犯了连累宗族之罪。
如果赵风赶紧舍弃家业逃走,还有一线生机。
赵风本就处于重病之中,一听这话,当场吓晕了过去。
再过一阵,就没有气息了!
赵氏族长听到回报,并没有多么慌乱。
他对关羽说,那赵风自知罪孽深重,已经自杀了。
关羽默然。
他并没有对付赵风的意思。
赵风却因他此行而死。
他不由得有些黯然。
这是一个误会。
然而,赵风已死,他已经没有解释的机会了。
中平五年。
五月十日,上午。
一路疾行的赵云,终于回到了真定县。
一番思虑之后,他在真定县城里寻了个客栈,将罗秀儿和两匹驮马安置下来。
自己带着小狗儿,骑着白龙驹,继续赶往赵家村。
这天午后,他看到了赵家村。
所谓近乡情怯。
即将见到那个便宜哥哥,赵云心里莫名的紧张起来。
于是,他放缓了马速,缓缓走向村口。
村口有个小孩,当他认出赵云以后,吓得脸色发白,飞快地跑回去了。
过了一会儿,村子里就呼啦啦涌出来一大群人。
为首一人骑着枣红马,手提大关刀,身形非常高壮。
距离拉近以后,赵云把对方看得更加清楚。
身穿绿袍,头带绿帽。
面如重枣,须长二尺。
丹凤眼,卧蚕眉。
手持一柄寒气森森的大关刀。
赵云脑中,立即跳出一个名字:
关云长!
问题是!
关羽,为什么会出现在赵家村?
不等他说话,便听关羽说道:“你可是叫做赵云,赵子龙?”
出于后世对于这位武圣的尊重,赵云向对方拱了拱手,说道:“正是在下。”
顺口反问了一句:“阁下可是关羽,关云长。”
“正是!”关羽坦然答应。
他并不清楚,赵云为什么会认识自己。
不过,考虑到赵云马上就要被他斩杀,他马上就忽略了这个小问题。
“你可是假冒名家子弟,在徐无城打了一场夜战?”关羽决定对赵云验明正身。
赵云被人当众揭破假身份,心中有些尴尬。
但是,他还是点了点头:“不错!”
“那就好,你可以去死了!”
关羽一催坐骑,向着赵云方向快速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