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养战,裁军屯田?”
面对纪晟提出的解决办法,众人一时面面相觑。
以战养战这个成语在东汉之时还没有,是出自近代那位伟大的军事战略家所提出的办法。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以此来扩大战果。
在这个时代,生产力不高,故而无人提出这等先进的观念。
眼见众人不懂,纪晟便解释道:
“所谓以战养战,便是指我军不能就此停下。”
“因为眼下我军地少兵多,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军队。”
“所以咱们就要不断征伐。”
“如今淮南方向贼寇众多,这些年肆意妄为,粮食或许没多少,但钱财一定有!”
“因而咱们必须开始不断剿贼!”
“一方面稳定当前淮南的形势,一方面将这写贼寇剿灭,以获取金银钱财与军资。”
“同时,吸纳的贼寇还可以加入我军继续成为战力!”
“当然,光靠贼寇是不够的,眼下江东方面还未警醒,因而我军可以南下夺取城池,搜刮必要物资。”
“但,咱们夺取城池之后,不需要占领,只把物资运回来即可。”
“眼下粮草也就够支撑两个月,所以咱们再整编军队之后,要尽快前往江夏。”
“这些年荆州未遭粮灾,物产丰富,而江夏等城位于前线,必然有大量物资,夺取江夏之后,我军便可
解燃煤之急!”
“这也就是以战养战之法!”
“原来如此,军师此法当真新颖!”
听罢纪晟解释,刘备便是抚须一笑。
简雍却皱眉道:
“军师欲夺取江夏?”
“这恐怕不妥吧!”
“现在咱们夺取了庐江,已经与孙家遭遇,若是复取江夏,再得罪刘表,惹得两家相攻得不偿失啊!”
“错了,简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纪晟摇头一笑道:
“原本江东与荆州两家为世仇,自孙坚死后,便不可磨合。”
“现在孙策已死,庐江又被我军夺取,刘表只会觉得这是攻打江东的好时机,正好让我军浑水摸鱼。”
“而江夏如果让我军夺取,那就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无论是孙权还是刘表都不会轻易和对方联合,因为他们都怕咱们加入对方的阵营。”
“所以根本不存在两家联合攻击咱们的情况!”
“现在我军所虑之事,便在于名不正言不顺。”
“这里便要等曹操那边是否上表了。”
“我估计曹操早已经准备答应让我军南下,只不过是害怕我军明面南下,暗地里又归来,所以迟迟没有消息。”
“现在我军主力已经到了庐江,等曹操探知之后,朝廷使者就会到来。”
“到时候,我军便可顺理成章的进入江夏了!”
刘晔听着分析,便点头道:
“军师此言有理,眼下我军差
得只是一个名义。”
“有了名义之后,夺取江夏,百利而无一害!”
他是个战略家,现在知晓了纪晟的战略意图,自然能意识到这其中妙处。
可以说只要打得好,他们占据江夏之后,便能捏住江东和荆州的七寸!
刘备听得也是一点头道:
“军师此计可也!”
虽然要谋取刘表的荆州还是让他有些过不去的心结。
可如果夺取荆州是匡扶汉室的关键,他也只能义无反顾了。
“也就是说,眼下我军反倒要等曹操的消息了?”
简雍闻言便是皱着眉头道:
“那若是曹操迟迟不派信使,又或是驳回我军所请呢?”
“这...也是有可能的!”
刘备与刘晔听着,不由看向了纪晟。
简雍这话可能性是存在的。
万一曹操就是轴,不肯给他们这个名义呢?
“那就打回去!”
纪晟听此,自得一笑道:
“咱们南下不过是打通了通路,若是曹操还不给名,那咱们就回去夺取徐州去!”
“反正天下皆是贼,打谁不是打!”
这就是刘备仁义之名的好处。
尤其是现在董承等人死了,衣带诏仅存刘备一人。
即便最后无名,也可以矫诏行事,说打谁就打谁!
而他这话一说出,刘备等人都是一怔,随之又是一阵好笑。
能说出这等话,也就只有纪晟了。
仿佛曹操、江东、刘表三家是任其拿捏一
般,谁不服就打谁。
若是不知道情况的,还以为他们像袁绍一般坐拥数十万大军呢!
谁又能想到他们现在不过是在夹缝之中求生存而已。
当然,虽然觉得好笑,但没有人怀疑纪晟话语的真实性。
毕竟直到现在,除了刘表没有交战之外,无论是曹操还是江东纪晟都是喊打就打,而且一定能赢。
就战绩来说,纪晟绝对有这个资格!
见众人皆是笑而不语,纪晟也笑道:
“不过曹操是个聪明人,他不会在这种关键时刻犯错误。”
“所以咱们南下已是势在必行。”
“这就关乎咱们解决现状的第二个策略,裁军屯田!”
“方才说了,现在咱们军队虽然多,战力却不强。”
“因为咱们麾下得到的这些兵大多都是贼兵,军纪涣散,未经过严令。”
“甚至有些人秉性不良,必须剔除!”
“而剔除的这些也不要轻易下放出去,而是编为屯田军,没有战事之时,便屯田增粮食,有战事之时,便可化为军队为我军所用!”
“军师此议大妙啊!”
刘晔一听完就赞同道:
“屯田之策虽为古策,但自从几年前被曹操施行之后,效果就不错。”
“若非这几年中原大旱导致关中颗粒无收的话,光凭曹操这几年的粮食收入,就已经足够军费了。”
“依在下之见,索性将这些贼兵家属,老弱妇孺全部编
为屯田户。”
“效仿曹操那般操作,我军负责出田亩、农具、耕牛,这些屯田户出劳力和青壮。”
“用工具者,四六分成,不用工具自带者,五五分成!”
“正是如此!”
纪晟点头道:
“此策我军现在汝南已经用来安置那些黄巾军了,余下的就是安排汝南这些贼人。”
“只要能安置好,明年我军麾下多半就不愁粮食问题。”
“嗯,军师子扬之言甚善,我军可施行之!”
刘备思考了一会儿,给与了认同,但随后又是皱眉道:
“可裁军又当如何裁?裁多少合适?”
“不定上限,兵在精而不在多!”
纪晟开口道:
“我军裁军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能遵循我军军纪的。”
“故而在下这段时间为我军定下了一个大体规章!”
“只要能遵从这规章者,皆可留之!”
“若是不能遵从者,皆可抛之!”
“以此规章练军,来日我军必成天下第一精锐!”
“练成天下第一精锐?”
听着纪晟这话,刘备等人一时间都是身子一震。
到底是什么规章制度练军,竟然可以夸出这等海口?
若是别人说得也就罢了,偏偏是纪晟说的。
那就值得人好奇了!
刘备当即一拱手道:
“敢问军师所定规章为何?愿闻其详!”
却见纪晟微微一笑道:
“这规章倒也简单,可归纳三大注意,八项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