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昨日耽误了一夜,第二日便早早启程,平阳让了马车给李真儿乘坐,自己则骑马。
昨夜听了她的叙说,原来她们此行的目的地也是威虎城,她家原来是秦国山门关内的富商,只因起了战乱,秦国兵败如山倒,临走前烧杀抢掠一空,他们家自然不能幸免于难,便想着投奔周国的亲戚,便拖家带口来了威虎城。只因为路上散尽了家财,到了威虎城却进不去,被官兵赶了出去,沦落成难民,幸亏遇见平阳,不然真是要家破人亡。
到了威虎关,城门外聚集了大量难民,其实平阳已经发现一路上的难民已经比往日多了一倍不止。
苏寒也是皱眉说道
这难民怎么比前些日子多了这么多,看来我秦国真是要亡国了。
他的语气带着淡淡的忧伤。转而想到秦国皇帝,官员的昏庸,又渐渐恢复了神情。
难民见平阳一行人到来,纷纷侧目,更有大胆些的跪倒在地恳求给些食物。
平阳下马,王兵警惕的看着四周的人,了尘在后面不停的阿尼陀佛
经过盘查众人进了城,便到一处客栈歇息,苏寒独自一人去了亲戚家,不多时出现一众人。皆衣服华美,前方一老妇人与苏家老妇人哭做一团,互称姐妹,那老妇人和蔼可亲,见了平阳就要行礼,平阳自然不能受,又是寒暄几句,便先行离去。
临走苏寒跪拜说道
恩人救我全家性命,我无以为报。恩人也是大富大贵之人,家中不缺金银珠宝,可若有能用得上我的,您只需要带上此物到苏家,我定当竭尽全力。
李真儿也道
还未知恩人大名?家住何方,待战火平息,定当登门拜谢。
平阳呵呵一笑
云游四方,居无定所,若是有缘就会再见。
平阳自然不肯告诉,她泄露了行踪,万一被周十三逮回去。自己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了尘则接过玉佩说道
长安。
苏寒离去,了尘将玉佩递给平阳道
你的因果。
平阳不在意收下,目送李真儿离去。
众人决定在此休息一夜,明天一早出发。
了尘到城门口施舍斋饭,平阳也跟了上去,王兵自然也跟着。
听说了吗?打败仗了!
哦?我军不是一直势如破竹吗?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司马将军与睿王一同领兵,一直都是一路平推。打的秦国还手之力!不过这不是打到青门山了吗?想当年太祖皇帝便在此兵败,那一战死了几万人,之后重伤太祖郁郁而终,不然哪有秦国的事!
那人又说道
所以青门山就是一个诅咒。
一人忙起了个手势,示意小点声
平阳凑了过去,要了壶酒。
说道
几位刚才说道可是真的?
那人切了一声,一脸得意
那是自然。我姐夫可是官中的人,那能用有假?
说着暼了平阳,一脸嫌弃说道
你是何人?
平阳笑道
我是个商人,想着到秦国去收货款呢。
一人嗤笑道
收货款?我没听错吧!
你看看门口那些难民,说不定欠你钱的就在那?
几人哄堂大笑。平阳为他们倒满酒问道
初来贵宝地,不知前方如何,还请诸位不吝赐教。
说着小二又上了几盘菜,平阳又说道
我请。
几人见平阳如此,便说道
看你如此诚恳,我便告诉你一个惊天大秘密,。
几人伸长了脖子,那人故弄玄虚说道
睿王失踪了,生死不明。
平阳心顿时悬了起来,她有些不信,
你不要胡说八道,谁人不知睿王骁勇善战,又是三军主帅,他若失踪岂不是军心大乱。
那人似乎有内幕消息,信誓旦旦说道
睿王是神勇,可奈何此次出征的有司马懿,大家都知道司马相国素来与睿王不对付,你说。。是吧。。啊。
那人说罢,几人附和
睿王失踪我早有耳闻,听说是睿王中了敌人奸计被困山谷,司马徽未有及时出兵救援。导致睿王身死。
对,对,你看那些灾民,一日比一日多,都怕秦国士兵杀回来,再来个烧杀抢掠!不过依我看,秦国国土已沦陷过半,又还有唐国,不会给秦国反杀的机会,倒是可怜了平阳公主,又要守寡了。
他的话惹来几人嬉笑,平阳已无心去听,看着城门聚集的难民,平阳心里着实不是滋味,这场仗如何没有她的功劳?不是她的因果?
王兵?你是王家人,告诉我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
王兵低头不说话,平阳继续说道
你不说,我自己去问?说着就向盘查的人走去,王兵心下一慌,拉住平阳说道
是真的。睿王他生死不明。
平阳的心悬了起来了,揪的生疼。
她捂着胸口在房间踱步,了尘叹了口气
佛说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睿王不像如此短命之相。
你是欺负我没有读过佛经吗?
平阳斥责道。
一切皆流,无物永驻。万法缘生,自有因果。
阿弥陀佛,了尘双手合十。
平阳颓然坐下,开始反思自己,她为何如此担忧赵云?
思考良久,平阳说道
了尘,你评价一下我。
了尘睁开眼睛又随即闭上,说道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凡有所相,皆为虚妄,如花美色,皆是红粉骷髅,唯心而已。
你闭嘴,我不是要听你说些。
平阳耐心耗尽,她不该问了尘这个问题。
了尘睁开眼睛,他看着平阳,良久说道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心动了。
我?心动了?平阳翻来覆去,心里惴惴不安。
第二日平阳开门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前,
常远带着一众人跪在门口说道
请王妃安。
苏寒也是赫然在列,他在深夜收到自己留下的信物与一封信,信上言明将平阳送给自家儿子的信物送到威虎城城主手上,然后一切便水到渠成。
这一切自然是平阳的安排,威虎城是周十三的人,不然她也不会如此大胆通知他,她知道王兵是王若容的人自然不会让自己联系常远,导致功亏一篑,自己便悄悄的联系了苏寒。
人呢?
平阳问道,常远答道
以礼相待,未曾伤其一分一毫。
东西呢?
常远递来石榴簪子,平阳将此物还给苏寒笑道
告诉苏昀她干娘叫李平阳,家住长安。
苏寒抬头看着皮肤白皙,明媚皓齿的平阳,震惊之余双手接过石榴簪子,答道
王妃,这万万不可。。
平阳笑道
怎么,你要过河拆桥?
苏寒吓的跪在地上道
小人不敢!
平阳扶起他说道
李真与我同姓,也是有缘,我们以姐妹相称,我怎么也得喊声姐姐,所以姐夫,你可要好好对她。
苏寒道
我对娘子之心,天地可鉴!
平阳点头,又对常远道
周十三呢?
常远道
青门城
平阳又问道
活着?
自然活着。常远坚定的回答。
我要听实话!
这就是是实话,王爷一定平安无事。
常远这么说看来传言是真的了。平阳深吸一口气说道
我要去青门城。
常远拒绝道
恕末将不能从命!王爷出征前曾有命令,让末将护送您回长安。
平阳不敢置信,他竟然要放自己回长安?
你说什么?
常远道
王爷说他一离开,您必定想方设法的回长安,王爷担心您一路安危,便吩咐末将暗中保护,所以自王妃出汴京末将便一直跟着。
所以你才能这么快出现在我面前。
平阳愣愣说道,
是,还望王妃体谅王爷良苦用心,末将这就护送您回长安。
常远说罢,就要离去,平阳喝道
我要去青门城
面对平阳坚决的态度,常远送平阳回长安的想法并没有因此改变,反而更加坚定说道
那就请恕末将无礼。
说着身后几人便要强行带平阳离开,
平阳怒目而视,喝道
谁敢!
二人被平阳气势震慑,一时不知所措,常远眼见如此,拱手行礼道
王妃,您不是一直想回长安吗?如今怎么又不去了?末将着实想不通。
了尘双手合十从房间出来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常将军正所谓今日果必有他日因,您何必强人所难?
常远见了尘也是行了一礼尊敬说道
了尘大师,好久不见。只是王爷有令,我不敢不从。
话已至此,平阳知道自己若不动真格的,常远定不会让自己去青门,于是说道
如今战乱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我难逃干系,此去青门我想尽我所能,赎罪。
还有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若是你不让我去,便一剑杀了我,否则我死也要死在青门城!
十几匹骏马飞驰而过,扬起一路灰尘,常远终于妥协,带着大队人马星夜兼程赶往青门城。
青门城依山而建,地势险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又临青川河,宛如一道天堑,幸儿河面水流平缓,少有风浪。
青门城与落川关两城隔川而望,周国虽攻下落川关,但只要一日不拿下青门城,秦国就有机会反扑,秦国皇帝虽然昏庸,但是也知道青门城的重要性,所以这次难得没有糊涂。朝内总有忠良之臣,其中以潘家为代表,发誓要与秦国共存亡。
入了落川关,街道上人迹罕见,四处更是一副被烧杀抢掠过残垣断壁的景象,偶尔出来一人,也是小心谨慎,唯恐被人抓了去。
平阳看在眼里,心里一声叹息。
待到城主府,湘儿第一个出现在眼前,她惊喜而又十分忧虑说道
公主,战场无情,您怎么到这地方来了?
你都能来?我为何不能?平阳笑着反问。
公主,我皮糙肉厚,您可是千金之躯,怎么能。。
好了,别说这些无用的了,来都来了,
平阳打断湘儿的话,又问道
周十三呢?
湘儿听平阳如此问,便低下头,似乎有难言之隐,平阳又道
听说他生死不明?可是真的?
湘儿终于抬头,她缓缓说道
公主,您都知道了?
平阳点头,心却悬了起来,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周十三身为一军主帅,本不应该以身犯险!更不能失踪。
湘儿忙答道
自出征以来,周国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期间虽有苦战,但也是大获全胜。直到攻下落川关后,本想着一鼓作气攻下青门城,可秦军便仗着天堑死守青门城,几次进攻都是无功而返,一来二去我军士气大减,王爷他本想守着青门城,耗尽他们粮草便可轻松取胜。
平阳心想此不乏为一稳妥之法,可是为何周十三还会生死不明。
可为何会生死不知?
湘儿继续说道
若是按照如此,我大军粮草也会供应不足,所以急需破敌之法。
端王在视察敌情时,得一密报,说有直通往青城山的便捷之路,端王便带人亲自前去视察,去了一天一夜不见踪迹,王爷担忧,派人四处追寻,自己更是亲自领兵亲上青门山。
这一去便遭受埋伏,被困一山谷内,端王被士兵救出,可王爷生死不明,同去的士兵都说王爷掉入悬崖。
湘儿的话戛然而止,平阳思索片刻问道
就未曾派一人出来求救吗?
有,说是求救的人到达时已经昏迷不醒,所说之话,不知所云。
湘儿说到这,目露恨意,平阳心里有了猜想,便出口说道
昏迷不醒,不知所云?真是好借口。
那士兵为何能救了赵端,救不回周十三?真是可笑!
湘儿更是恨恨说道
公主,您一定要为王爷报仇。
报仇?司马徽。
平阳似乎自言自语,看着窗外青山喃喃道
周十三,你可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