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被暗卫压着跪在地上,皇帝惊魂未定,气急败坏地大喊:“反了你了,给朕打入天牢。”
盖宏岳还想说什么,可皇帝转身就走,根本不给盖宏岳说话的机会,盖宏岳只能眼睁睁看着康乐被抓走。
盖宏岳只能一直跪在御书房外,恳求皇帝见他一面。
可皇帝正是烦躁的时候,本来正事都没有处理完,皇帝就心烦得不行,现在康乐又来闹,皇帝心情能好才有鬼了。
一气之下,皇帝直接让人去将盖宏岳带回王府,直接禁足。
一个两个的都来给他添堵,那就先关着吧。
刚休息没多久,盖世又来了,他也是为了计淼白来的。
“父皇,儿臣想好了,儿臣要安装假肢,儿臣不想后半辈子都当个废人,唐将军都可以站起来,儿臣也可以。”
啊这…….
但凡盖世这话再提前几天说出来,皇帝都没有现在这么慌。
皇帝觉得当时盖世都疯批成那个样子,肯定不会接受假肢,没想到这才几天时间,盖世竟然又改主意了。
但是改主意也来不及了啊,计淼白都让他给弄死了。
这么久都没回来,肯定是死了呗。
皇帝没说话,搞得盖世还很忐忑,“父皇,儿臣这次是认真的,还请父皇成全。”
“不是父皇不成全,是因为郡主已经死了,没人能给你做假肢了。”
皇帝最终还是说出了实话,盖世闻言大吃一惊,“父皇,这不可能,郡主很厉害的。”
皇帝何尝不知道计淼白厉害,所以为了杀了计淼白,他不惜和萧北凉联手了。
“总之,郡主肯定是死了,父皇再给你找别的大夫,你且等等吧。”
听到皇帝这么说,盖世只想笑,郡主的医术是别的大夫可以比的吗?
父皇还真是老糊涂了,朝堂上的事情处理得一塌糊涂就算了,就连家事也处理得一塌糊涂。
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皇帝。
盖世连行礼都懒得,直接出去了。
皇帝在龙床上辗转难眠,“小林子,去把丞相给朕叫来。”
丞相死了之后,他的儿子陈文接手了所有的事情,成为了新任丞相。
陈文上任之后,不但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很好,还没有任何贪污,这次抵报行爆出来的官员中也不包括陈文。
所以皇帝眼下唯一能信任的人,也就只有陈文了。
“爱卿,你来了,快坐。”
寒冬腊月,皇帝的寝殿里温暖如春,皇帝穿着一身单薄的亵衣,拉着满身风雪的陈文坐在榻上。
“陛下,今夜的风雪很大,您还是多穿点为好。”
皇帝摆摆手,“无事,朕都习惯了。”
陈文见状,连忙脱下自己的斗篷和外衫,和皇帝一起冻着。
皇帝都冻着呢,身为臣子,他自然也得冻着。
“爱卿不必如此谨慎,朕今夜叫你来,不过是心中烦闷,无人诉说罢了。”
“陛下乃是真龙天子,什么样的烦心事能让陛下这么困扰呢?”
“唉。”
皇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问道:“爱卿觉得,抵报行的所作所为,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陈文捉摸不透皇帝的意思,只能先把最表面的目的说了出来。
“微臣觉得,许是想要让我国大乱,让某些有心人从中获利吧。”
这个时候四国中有三国都乱了,元川国被抵报行搅乱了,平景国被瘟疫搅乱了,凌江国被邓瀚搅乱了。
唯一没有乱的,只剩下流火国了。
皇帝沉吟片刻,“你的意思是,这件事情有可能是流火国干的?”
其余三国中,也只有流火国有这个精力做这种事情了。
陈文点点头,“这只是微臣的推测,还没有充足的证据可以证明。”
虽然陈文马后炮一样地加了一句,但显然并没有什么作用,皇帝已经开始怀疑流火国了。
他派渡夜殿追查过很多次流火国,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了。
这样的实力,背后肯定有大人物撑着,很有可能就是流火国。
“不,爱卿,朕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你先把手头上的事情放一放,先查一下流火国和抵报行的关系。”
“微臣领旨。”
走出皇宫后,陈文绷着的心弦放松了下,看样子他能清闲一段时间了,真好。
陈文早就知道,抵报行是帝江的产业,跟流火国半点关系都没有,但是他很担心皇帝非要他查出个什么东西出来,所以干脆先皇帝一步,把火引到流火国身上。
这样一来,他只需要做个表面功夫就行了,剩下的一律都不用管。
第二天上朝时,皇帝终于做出了决定,他要这些大臣,放弃百姓。
个中原因也很简单,百姓中肯定有人在煽动,如果这次他妥协了,那日后他面临的就是无休止的妥协。
百姓这次对贪污的官员不满,他处理了那些官员。
那要是下次百姓对他这个皇帝不满,他是不是还要退位?
这太荒谬了。
所以皇帝决定将民间的看法放在一边,专心眼下的事情。
可皇帝不知道的是,他的放弃的人终究会放弃他,他放弃的百姓,有一日会亲手将别人送上皇位。
在皇帝看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盖世的双腿已经废了,皇室中没有出色的继承人可供挑选,他的身体又越来越差,眼下选定继承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可是皇帝想了又想,除了盖世,他根本不想把这个皇位传给任何人。
所以首先他得打破身体有残疾的人不能做皇帝这个惯例,一下子让群臣接受残疾人做皇帝显然不可能,所以皇帝准备先从残疾人担任重要官员开始改变。
朝堂上,皇帝看着群臣,朗声道:“唐珂,你现在身体状况如何了?”
唐珂受宠若惊,自从他受伤之后,这金銮殿上就没有他的位置了。
这还是这几年来皇帝第一次关心他,唐珂连忙从角落里站出来,“回禀陛下,微臣已经没有大碍了。”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要的就是唐珂这句话。